-
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
一
)
知识目标
:
1
、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
、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
、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
(
二
)
能力目标
:
1
、进行实验
,
了解生物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机制。
2
、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
(
三
)
情感目标
:
1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2
、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3
、建立敢于质疑尊重事实
,
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一节内
容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
也是学习后面生命活动调节等知识的基础。
起着承上启下的 作用。
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
“说明
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
要实现这一目标
,
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
稳态。
稳态概念是生命 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
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
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
,
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
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由 于这些内容都很抽象
,
学生要做到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
,
因而也是本节教学内 容的难点。稳
1
高中生物必修三
态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中要逐 步展开、深化
,
在本节仅做简要概述
,
以承上启下
,
因此达 到了解水平即可。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
稳态有关
,
几乎所有人都亲历过诸如发 烧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通
过学习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
,
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体 验构建概念
,
经过思想认同强化自我保健的意识。
重点难点
内环境的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过程
[
导入】设问引入,激发兴趣
师
:
同学们好
!
上 节课下课之前
,
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
,
希望同学们周
末回去可以完成 咱们课本上第
7
页的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
大
家都完成得怎么 样了
?
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调查结果都拿出来
,
咱们
回答以下问题< br>:1
、
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完全一致吗
?
这说明了什么
?2< br>、
和其他同学交流调查结果
,
比较班级中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体温数据
,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
、
将体温变化情况与当地实际日温变化大致情况进行对比
,
结果如何
?
生
:1
、
不同家庭成 员其体温不完全一样
,
但相差都不大
,
这说明每个人
的体温具有个体 差异性。
2
、
同一年龄段同一性别的人群
,
他们的体温
差距 比较小。
3
、人的体温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微乎其微。
师
: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
不同个体的人的体温会有一些差异
,
甚至同
一个人在一天
24
小时中体温也绝非一成不变
,
但是这些差异往往维
持在一摄氏度以内。与人的体温一样
,
健康的人体的内环境中的每一
2
高中生物必修三
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之中
,< br>我们把这种
动态平衡叫做稳态。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
件。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
[
讲授】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师
:
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
,
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
平 衡中。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生物材料在加酸或加碱后
pH
变化范围较小
,这就证明了生物内环境的
pH
也处于动态平衡中。
那么
,
内环境 的渗透压又如何呢
?
我们知道内环境中的渗透压与内环境中的
化学成分有着密不可分的 关系。
我们先了解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
是如何变化的。大家看课本第七页“问题探讨”中的 血液生化六项检
查化验单。
讨论问题
:1
、
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 反映机体的健康状
况
?2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
(
即正常值
)
都有一个变化范围
,
这说明什
么
?3
、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 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
?
这可能会对人
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
生
:
因为血浆里承载了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
,
组织细胞如果出现问题
不 能正常代谢的话
,
那么血浆中的成分与理化性质则不能维持在一个
相对正常的范围内。
师
:
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
其 中包括机体
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
当机体某项生理 功能出现障碍时
,
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
,
因此
血浆的生化指标 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
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
3
高中生物必修三
据。例如
,
正常情况下
,
转氨酶 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
,
以心脏
和肝脏的活性最高
,
在血浆中 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
性增高时
,
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
,
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
,
引起
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生
:
每种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
,
这说明内环境中各种化学
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
,
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态指
的不是一个一成不 变的状态
,
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生
:
还能说明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师
:
说的 很好。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
正常集体的内环境中的化学成
分是稳定的,
而这种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既然内环境中的各
项化学成分都是稳定的
,
那么它们综合起来就能说明内环境的渗透压
也是稳定的。下面来看看问题
3
。
生
:
肌酐含量超标
,
葡萄糖含量超标
,
甘油三脂超标。
师
:
肌酐与尿素氮
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
,
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
,
代谢废物不能排出
体外
,
以致大量含氮废物 和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
,
内环境稳态被
破坏。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 指标
,
对于诊断以及指导
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 量血液中血脂水
平的一项指标
,
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质的总称
,
其中 最重要的是胆固
醇和甘油三脂。
无论胆固醇含量增高
,
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 高
,
或是
两者都增高
,
都统称为高脂血症。
师< br>:
我们做过的
“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
实验能够说明内 环境的
pH
是相对稳定的
,
大家作的“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说明了内环境
4
高中生物必修三
的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
通 过刚才对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的讨论
,
又说明了内环境的渗透压是相对稳定的。论证至此< br>,
我们可以下结论
了
:
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 动态平衡中。这
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生物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
调 节作用
,
使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
,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
态叫做稳态。
这里注意两点
:
一是稳态不是恒定不变
,
而是 相对恒定的
一种动态变化
;
二是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那么
,
稳态是怎
样实现的呢
?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师
:
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O2
、
CO2
和水等化学成分
为例来分析。分别请
3
位同学说一说内环境中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br>O2
和
CO2
、水的来源与去路。
生
:
营 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
,
后为组织细胞所用
;
代谢废物
由细 胞排放到内环境中
,
最后经过泌尿系统、排泄系统、皮肤等排出
内环境。
O2
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
,
后为组织细胞用来进行呼吸作
用产生
CO 2;CO2
由细胞排放到内环境中
,
最后经过呼吸系统排出内环
境。
水主要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
,
除了为组织细胞所用
,
也通过泌
尿 系统、
呼吸系统、
皮肤等排出内环境。
机体内各个机体内各个器官、
系统,
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
?
师
:
同学们把教材翻到
1 1
页。
我们来了解人类对机体维持稳态机制的
认识是怎样逐步完善的。
生
:
阅读
5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1: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990.html
-
上一篇:高血压诊疗计划
下一篇:2017-2018学年上海市崇明区高考生物一模测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