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报告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11:46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xx

2016
年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

监测报告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
下 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成为全球重
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现在以至今后我 县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工作。

2013
年我县首次开展了
1200
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工作,

是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行为因素的改 变,我县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次在我县开展国家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慢性病 管理工作中,
2013
年的监测数据已经不能科学的指
导我县慢性病管理工作,为了进 一步掌握我县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
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提供辖区
内具有代表性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并结合市级要求,特制订了

2016

xx
县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工作方案》。

为了掌握我县慢性病患病率 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与变化
趋势,为制定和评估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向市级提升,为今后
xx
县创建国
家级卫 生城市打好基础,
按照
xx
市疾控中心

xx
市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
关于下发
2015

xx
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工作 方案通知的
函》的要求
,
我县拟开展
600
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 测工作。
















xx
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第一章


概述

1
、基本情况

xx
属武陵山区 ,居乌江下游,处
xx
市东南部,面积
3903
平方公里,辖
3
街道、
18
个镇、
18
个乡、
296
个村( 居),户籍人口
70.3
万。全县有苗族、土家
族等
11
个少数民族 ,
占总人口的
63.9%


xx
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 族自治县。
全境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为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地形。地貌类型复杂,
“两山夹< br>一槽”是
xx
地貌的主要特征。
xx
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多年 平均气温
17.50
℃,
常年平均降雨量
1104.20
毫米,年均蒸发量
950.40
毫米,
年均气压
978.60
百帕毫巴 ,无霜期
311
天。

xx

xx
县共有医疗卫生 机构
432

,
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6

;乡镇级医疗
卫生机构
40

,
包括
11
个中心 卫生院、
25
个普通乡镇卫生院、
4
个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
村卫生室(所)
350

;
民营医院
3

,
个体诊所(含门诊)
30

;
其它内设医
疗机构
3
个。全县医疗机构实际开发床位
1627

,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br>2422

,
执业
(助理)医师
809

,
注册护士
579

,
乡村医生
391
人。

2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超重、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呈 逐年上升趋势。
超重、
肥胖、
高血压和糖尿病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 险因素。

管慢性病危害严重,
但是导致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却都很常见。
导致 慢性病的根源主
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
如饮酒和使用烟草、不合理膳食、
缺乏身体活动 等。这些因
素长期积累导致高血压、
高血糖、不健康血脂、
超重、
肥胖和肺功 能障碍等疾病的
发生,最终可导致心脏疾病、脑卒中、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等。统计结
果显示,约有
80%
的心脏病、脑卒中、Ⅱ型糖尿病及
40%
的癌症可以通 过健康饮
食、定期锻炼以及不吸烟达到避免。

为了掌握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 分布现状及趋势变化,
为制定慢性病防
治方案提供依据,
xx
县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在
xx
市疾控中心的指导和
xx
县卫生计
生委的领导下,

2016

10-12
月组织完成了
600

xx
县常住居民的慢性病及其
危险因素调查。
xx
县依托此次项目工作对xx
县人群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现
状及其危险行为状况进行调查,建立慢性病数据库 ,动态地掌握
xx
县居民超重、
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行为危险因素,科 学制定和评价
xx
县慢性病

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掌握我县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
主要慢病 患病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

确定疾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
制定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 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为评价
卫生相关政策和慢病防控项目的效果提供信息。


1
)掌握
xx
县慢病主要危险因素
(包括吸烟、
饮酒、不 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
不足等)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


2
掌握
xx
县体重、
腰围、
血压、
血糖、
血脂等指标的平 均水平及变化趋势;


3
)掌握
xx
县超重、血压升高、 糖耐量减低、
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的流行
率及变化趋势;


4
)掌握
xx
县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

5
)了解
xx
县心梗事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病情况及流行趋势 ;


6
)为制定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为评估卫生和相关 政策
及慢病防控项目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辖区调查前
12
个月内在监测点地区连续居住
6
个月 以上,且
年龄大于或等于
18
岁的居民。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 br>3
个乡
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
2
个村(居委会),每 个村(居委会)随
机抽取
100
户,每户随机抽取
1

18
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详见表
2-1
)。全
县调查户数至少
600
户,
调查人数不少于
600
人。
各监测点调查户置换率应在
10%
以下。抽样乡镇(街道)以及村(居委)情况详见表
2-2
,各点年龄性别比抽 样比
例详见表
2-3



2-1

调查对象的抽样过程

抽样阶段

样本分配

抽样方法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随机抽取
3
个乡镇(街道)

随机抽取
3
个行政村(居委会)

每个村(居委会)随机抽取
50


每个家庭随机抽取
1


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

按年龄段随机抽



2-2 xx

2016
年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抽样情况



居委会

名称及编号

编号

乡镇或街道名称

1
1
2
3


2-3

各调查村、居委会居民按年龄性别比例数量抽取分配表

年龄组
(岁)

18


20


30


40


50


60


70


80


总计



2
、调查内容

2.1
询问调查

询问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
以面对面询 问的方式进
行调查,不可由调查对象自填。调查内容详见表
2-4


男性

人数

构成比(
%


18
60
60
60
54
24
18
6
300
6.0
20.0
20.0

20.0

18.0

8.0

6.0

2.0

100.0












女性


人数

36
120
120
120
102
54
36
12
600
合计

构成比

%


6.0

20.0
20.0

20.0

17.0

9.0

6.0

2.0

100.0

绍庆街道

保家镇

鹿鸣乡

临江社区

羊头铺居委

向家村

2
坝竹村


平居委

红岩村

人数

构成比(
%



18
60
60
60
48
30
18
6
300
6.0

20.0

20.0

20.0

16.0

10.0

6.0

2.0

100.0














2-4
调查表主要内容

















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保险情况



吸烟

饮酒

饮食

身体活动

体重控制

血压控制

血糖控制


2.2
身体测量

以调查村(居委会)
为单位集中进行医学体检, 身体测量的内容包括身高、体
重、腰围和血压测量。

身高测量采用长度为
2.0
米、精确度为
0.1
厘米的身高计。体 重测量采用最大
称量为
150
千克、精确度为
0.1
千克的体重计。 腰围测量采用长度为
1.5
米,宽度

1
厘米,精确度为
0 .1
厘米的腰围尺。血压测量使用电子血压计,使用欧姆龙

HBP-1300
型电子血压计,精确到

1mmHg


2.3
实验室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空腹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 度脂
蛋白)

口服
75g
葡萄糖后
2
小时血糖(有糖尿病病史者不服糖,
只检测空腹血糖)


xx
县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检验科统一进行检测。

2.4
相关定义



体质指数(
BMI
):计算公式为
BMI=
体重(
kg
/[
身高(
m

]2


超重和肥胖
WHO
标准
:
体质指数
(BMI)18.5
kg/m2
为体重过低,
(BMI)
18.5-23.9kg/m2
为体重正常
,(BMI)24-27.9kg/m2
为超重
, BMI

28kg/m2
为肥胖。



高血压: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
年修订版)》建议的高血压诊
断标准,收缩压≥
140mmHg
和(或)舒张压≥
90mmHg
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现正在治疗中。

④糖尿病:为空腹血糖≥
7.0mmol

L;或者既往有糖尿病史,目前正在服抗
糖尿病药,血糖已低于上述标准者。
6.1
mmol

L
<空腹血糖<
7.0
mmol

L
为空
腹血糖受损。

吸烟水平、开始吸烟年龄、被动吸烟情况、知识、态度和认知

饮酒状况、饮酒频率、饮酒量、过量饮酒情况

饮食习惯、猪肉、畜禽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几种主要食物的食用
频率

职业性身体活动的强度和时间、
休闲性身体活动的强度和时间,
静态活
动时间等

测量体重情况、控制情况

测量血压情况、控制情况、治疗情况

测量血糖情况、控制情况、治疗情况




高血压知晓率 :指所有高血压者中明确承认被医疗机构诊断过患有高血压
者占所有高血压者的比例。



糖尿病知晓率:指所有糖尿病者中明确承认被医疗机构诊断过患有糖尿病
者占所有糖尿病者的比例。



高血压、糖尿病治疗率:指在所有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中已采用药物治疗
者所占的比例。



血脂异常:按照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
版)的成人血脂异
常诊断标准为总胆固醇< br>(TC)

6.22mmol/L
为高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1.04mmol/L
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4.14mmol/L
为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甘油 三脂(
TG
)≥
2.26mmol/L
为高
甘油三脂血症。



吸烟者:调查时吸烟的人和以前曾经吸烟的人。

1
1
吸烟率:吸烟者在调查对象中所占的比例。


现在每日吸烟者:调查时每天都吸烟的人。


1
2
重型吸烟者:符合现在每日吸烟者定义,且每天至少吸
20
支烟的人。


重型吸烟率:重型吸烟者在调查对象中所占的比例。


1
3
被动吸烟者:不吸烟者中,每周至少有
1
天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且时间

大于
15
分钟
/
天的人。


1
4
被动吸烟率:不吸烟者中被动吸烟者所占比例。




1
5
饮酒:指喝过购买或自制的各类含有乙醇成分的饮料,包括啤酒、果酒 、
白酒、
黄酒、
糯米酒等,
如服用含有酒精成分的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药物则 不算饮
酒,但用中药材和酒泡制的保健酒算作饮酒。


3
、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

3.1
人群分组

3.1.1
年龄分组

把调查对象按照年龄分成
3
组:< br>18

44
岁、
45

59
岁、
≥ 60
岁。

3.1.2
民族

分为汉族、苗族、土家族、其他民族。

3.1.3
婚姻状况

将婚姻状况分为
3
组:未婚,已婚或同居,离异、丧偶或分居。

3.1.4
文化水平

将文化水平分为
4
组: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

3.1.5
职业

将职业分为
7
组:农民、工人与服务业 人员、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其他劳动者、未就业或学生、家务或离退人员。

3.2
定量资料分析

3.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br>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生活方式、
超重、
肥胖、
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变量进行< br>
统计描述,主要采用率、构成比、相对比等对分类变量进行描述。

3.2.2
多因素分析

采用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主效应方程,以高血压、糖尿病、血
脂异常等为应变量,
人口学特征、
饮酒、
膳食、
运动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逐步 后退法分析鉴别血脂异常、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自变量选
入水准取
0 .05
,剔除水准取
0.10
。变量指标赋值详见表
2-5




2-5

logistic
回归指标赋值说明

变量名

性别

指标





18-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汉族

其他民族

苗族

土家族

农民

工人与服务业人


职业

国家机关事业单


其他劳动者

未就业或学生

家务活离退人员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专及以上

赋值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
1
0
1
1
1
1
1
0
1
2
3
4
备注


















(
土家族
=0)
(
土家族
=0)
(
土家族
=0)

(
家务活离退人员
=0)
(
家务活离退人员
=0)
(
家务活离退人员
=0)
(
家务活离退人员
=0)
(
家务活离退人员
=0)





年龄组

民族

文化程度


变量名

婚姻状况



吸烟情况

饮酒情况

锻炼

指标

未婚

已婚或同居

离异、丧偶或分
吸烟

不吸烟

有害饮酒

其他

充足

不足

赋值

1
1
0
1
0
1
0
1
0
备注

(
离异、丧偶或分居
=0)
(
离异、丧偶或分居
=0)








3.2.3

资料录入与分析工具

数据录入采用
xx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编制下发的数据库进行双录入,数
据录入 后对数据库进行清理和核对,核对比较后,采用
SPSS21
.0
进行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组织保障与质量控制

1
、组织保障


1.1
领导小组

Xxxxx
1.2
质量控制组

由疾控中心主任
xx< br>为组长,
xx
为副组长,
xx
为成员,
负责项目技术方案的制
定、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报告撰写等工作。


2
、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查的顺利开展和调查的质量
,
必须 对调查的每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
控制,把质量控制贯穿于调查全过程,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和完整性,
能充分反映我县的实际情况。
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从以下几个环节做好质 量控制
工作:

2.1
现场调查前期

依据
xx
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方案设计。采用
统一采购的测量器材,按照统一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测量。
严格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
选择调查队的负责人、
调查员和质控员。
严格审核监测点人口资料,
确保多阶段分
层随机抽样的准确性。为做好本次调查,
对现场调查人员严格按照统一的培训方案
进行培训,
现场调查人 员需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现场调查,
不合格者进行复试或更
换,最后要求受训人员合格率达到< br>100%


2.2
现场调查期间


现 场调查要求专门成立领导小组,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明确工作流程,
合理
安 排调查进度,
调查队成员相对稳定,
所负责的工作应相对固定。
每完成一个调查
对象,
要求调查员对调查表进行自查,
检查调查表是否有错项、
漏项及明显的逻辑< br>错误,
及时纠正。
每天调查结束后,
要求检查体重秤、
血压计、
身高坐高计的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质控员每天调查结束后,要求做好调查表的回收和保管工作,
检查调查表是否丢失。
集中调查时,
要求在调查对象未离开集中调查地点之前,

时复查、
审核调查员完成的调查表,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最后要求当 日审核率
应达到
100%
,问卷填写完整率达
95%
,合格率达95%


2.3
现场调查后期

为保证数据真实可 靠,调查问卷经审核后采用
Epidata3.10
进行双录入。问卷
录入后对数据进 行清理,
主要包括逻辑检错、
缺失值和非法值的处理。
最后确定有
效调查问卷
600
份。经一致性检验后再进行统计分析。


第四章


结果

1
.人口学特征

共计调查
66 8
人,剔除问卷质量不高的
68
人,平均年龄(
44.69
±
16.29
)岁,
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
88
岁,其中男 性
301
,女性
299
人,男女之比为
1

1;民族
以汉族为主,
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
职业以
农民为主,为
64.2%
;参加的医疗保险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 主。

1.1
性别、年龄

本次调查平均年龄(
44.6 9
±
16.29
)岁,其中男性
299
人,女性
301人;最小
年龄为
18
岁,最大年龄为
88
岁。调查对象
18

44
岁、
45

59
岁和
60岁及以上
年龄段人口数分别占调查总样本的
57.0%

25.0%
18.0%
。内容详见表
4-1




4-1
调查对象性别和年龄分布

男性


女性


合计

年龄组
构成比
构成比
(岁)

人数


人数


人数

构成比(
%



%



%


18


174
58.2

168
55.8

342
57.0
45


70
23.4

80
26.6

150
25.0
≥60

55
18.4

53
17.6

108
18.0
合计

299
100

301
100

600
100

1.2
民族分布

调查对象中汉族占
51.00%
苗族占
33.17%

土家族占
9.17%

其他民族占
6.67%
(图
1
)。











1

调查对象民族分布

1.3
文化水平

本次调查对象中文 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占
49.00%
,初中者占
38.50%
,高中
或中专者占
9.67%
,大专及以上文化者仅占
2.83%
。详见图
2





2

调查对象文化分布

1.4
婚姻状况

本次调查对象中已 婚为主占
91.17%
,未婚者占
4.50%
,离婚、丧偶或分居者
分别占
0.33%

3.67%

0.17%
。详见图3





3

调查对象婚姻状况分布




1.5
职业构成

农民为主要职业人群占
64.2%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 人员有关人员、未就业、
家务、其他分别占
4.3%

7.0%
、< br>10.0%

14.5%
。详见表
4-2



4-2

调查对象职业分布

职业

例数

构成比(
%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385
64.2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有关人员

26
4.3
未就业

42
7.0
家务

60
10.0
其他

87
14.5
合计

600
100.0

1.6
参保情况


600个调查对象中有
599
人参加保险,参保率为
99.83%
,其中参保最 高的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
94.67%

其次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为
3.00%
。详见

4-3.


4-3

调查对象参保情况

参保项目

例数

构成比(
%


参加的医疗保险

599
99.83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18
3.00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5
0.8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568
94.67
公费医疗

4
0.67
商业医疗保险

4
0.67

2
.吸烟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现在吸烟有
203
人, 现在吸烟率为
33.83%
,平均吸烟年
龄(
18.76
±
7.89
)岁,平均每天吸烟(
19.67
±
9.11
)支。
249
人中有
46
人已戒
烟,
成功戒烟率为
18.47%

600
人中有
443
人暴露在二手烟之下,
二手烟暴露率 为

73.83%
;吸烟的
207
人中有
91
人有 戒烟意愿,戒烟意愿率为
43.96%
。有
38.3%

38.8%

54.8%
的居民回答吸烟会导致中风、
心脏病发作、
与肺癌。< br>有
36.0%

44.2%

47.5%
的居民认为 吸二手烟会导致成人心脏病、儿童肺部疾病和成人肺癌。
38.16%
的居民认为标明低焦油含 量卷烟的危害比一般卷烟小。详见表
4-4




4-4

2016

xx

xx
县居民吸烟与戒烟情况

吸烟情况

现在吸烟吗

是的,每天吸

是的,但不是每天吸

以前吸,但现在不吸

从不吸

过去是否戒过烟

是,过去
12
个月内

是,
12
个月前



下列那个最符合你关于戒烟的想法

准备在一个月内戒烟

考虑在
12
个月内戒烟

会戒烟,但不会在
12
个月内

不想戒烟

不知道

促成您戒烟的主要原因是

因为所患的疾病

担心影响今后健康

因经济负担过重

家人反对

医生建议

其他

过去时
12
个月看病时医生是否劝你戒烟

没有看过病






191

12

46

351


22
77
106

29
22
40
87
29

28
40
7
12
4
2

104
构成比

%




31.8

2.0

7.7

58.5


10.73

37.56

51.71


14.01
10.63
42.03
60.3
14.01

30.1
43.0
7.5
12.9
4.3
2.2

50.0

看病时医护人员曾建议戒烟

看病时医护人员没有建议戒烟

您听说过电子烟吗


听过


没有听过

过去
30
天,您有几天使用过电子烟

没有用过

用过

每周吸二手烟的情况

每天

平均每周有
4-6


平均每周有
1-3


没有

不知道
/
记不清


知识、态度和认知

吸烟会导致中风

吸烟会导致心脏病发作

吸烟会导致肺癌

吸二手烟会导致成人心脏疾病

吸二手烟会导致儿童肺部疾病

吸二手烟会导致成人肺癌

您是否同意标明低焦油含量卷烟的危害比一般
卷烟小?

同意

不同意

不知道


65
39

167
432

156
19

300
24
119
127
30

230
233
329
216
265
285

229
73
298
31.3
18.8

27.8
72.2

89.1
10.9

50.0
4.0
19.9
21.2
5.0

38.3
38.8
54.8
36.0
44.2
47.5
38.16
12.17
49.67
3
.饮酒情况
< br>调查结果显示,
37.8%
的居民过去
12
个月喝过酒,在过去
12
个月内每天喝酒
的居民占
15.5%
,在饮酒者中发生危险饮酒与有害 饮酒的比例分别是
7.5%

9.7%.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1: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980.html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报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