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血脂紊乱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11:31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硝苯地平缓释片说明书)

血脂紊乱的诊断与治疗

















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




李锡明


一、

血脂的一些基本概念





1
、血脂的概念:血脂主要是指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包括游离和
酯 化的胆固醇)
。由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是疏水性物质,不能以单独游离的
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必需与其它物质如磷脂和蛋白质一起组成复合物才能在血
液中被运转。
这种复合物被称 为脂蛋白,
临床上所测定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
是血浆中所有脂蛋白中含有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总和。

2
、脂蛋白的分类

目前由于脂蛋白的分类方法有
2
种。
一种是电泳法,
另一种是超速离心法。
根据电泳结果,血浆脂蛋白可分 为
α
-
脂蛋白,前
β
脂蛋白、
β
脂蛋白和在原点不移动的乳糜微粒。
这种分类目前已不常用。
用超速离心法可将脂蛋白分为
5< br>大类,
即乳糜微粒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

I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


HDL
又可再进步分为
HDL
2

HDL
3。这
5
类脂蛋白的密度是依次增加,而颗粒则依次变小。此外,还有
一种脂蛋白是 后来发现的,称
LP

a

,其化学结构与
LDL
很相似,仅多含一
个脂蛋白(
a

,但颗粒及密度都比
LDL
大。

3
、富合甘油三酯的脂蛋白

富合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主要指
CM

VLDL

这意味着临床发现
TG
升高可能是该患者的
CM

/

VLDL
浓度增高。
CM
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粘膜
细胞内合成,经脂蛋白脂酶(
LPL
)水解 释放出游离脂肪酸。
VLDL
是在肝脏
合成其含有甘油三脂及胆固醇。其中大颗粒的、 富含甘油三酯的
VLDL
迅速
被清除,仅
10%
转为
LDL
,而小颗粒的
VLDL
清除较慢,而且有
40%
左右转
变为
LDL
。这为部分高甘油三酯血症用他汀类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4

HDL
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
HDL-C
浓度与冠心病危险性呈负相关。确切机理尚不清
楚,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具有胆固醇 逆转运作用;②具有抗体内
LDL
被氧化
的作用;③
HDL
中的APOAI
具有前列环素的稳定因子作用;④可能具有促进
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⑤抗平滑 肌细胞增生作用。引起血浆
HDL-C
低下的因
素较多,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遗传 因素,家族性低
α
-
脂蛋白血症系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
②药物,包括雄性激素、
β
受体阻滞剂、
甲基多巴和丙丁酚等;
③体重,肥胖常伴 有血浆
HDL-C
水平降低,体重每增加
2.25kg
,血浆
HDL -C
水平下降
5%
;④饮食,低脂饮食在降低血浆
LDL-C
水平的 同时,亦使血浆
HDL
水平下降;
⑤吸烟可引起
HDL
下降。
有人认为可能还低估了吸烟的作用,
因为吸烟与饮酒常相伴随,而饮酒与血浆
HDL
水平正相关。

5

TC

LDL
的关系以及小而致密的
LDL
TC
是血浆中各类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
LDL-C
是指血浆
L DL
所含
的胆固醇。一般情况下,血浆中的
TC

70%

LDL
内,血浆
TC

LDL

度变化基本保持一 致。
LDL
的密度是介于
1.019~1.063g/ml
之间。颗粒直径介

20~25nm
之间。
通过实验方法的改进,
通常又可再分为3
种亚类,

LDL
1

LDL
2

LDL
3

LDL
1
为大而轻的
LDL


LDL
3
则为小而致密的
LDL

SLDL
若血浆中
LDL

LDL
1
为主,则表现为“
A
型”
LDL
;相反,如果以
LDL
3

主,则 表现为“
B
型”
LDL
,目前认为
SLDL
致动脉硬化更强 。

二、

血脂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关系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子。
当血脂增高尤其是胆
固醇水平增高 ,
单核细胞表面受体被修饰,
吞噬脂质的作用增加,
导致大量脂
质和胆固醇聚 集在血管内皮下的巨噬细胞中,
形成泡沫细胞,
最终形成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目前,已 有多个大型国际临床试验证实降低胆固醇及
LDL
可以
降低冠心病临床事件的发生率。
自从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

4S

结果发表后,
相继另有
4
个很有影响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发表。
这些研究证明降低胆固醇

4
类人群都能产生明显的益处。

1
、无冠心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这是对血浆胆固醇升高的人群进行冠心病 一级预防的研究,
即西苏格兰冠
心病预防研究

woscops
)< br>。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冠心病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降低
31%

心血管病 总死亡率降低
32%

且治疗组非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并不增高。
该研究证明 了在无冠心病的中度胆固醇血症男性患者中,
应用普伐他汀可显著
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2
、无冠心病而血浆胆固醇水平正常或轻度增高者

该试验属于一般人群 冠心病一级预防,即空军
/
得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研


AFCAP S/TexCAPS





LDL-C3.9mmol /L

HDL0.9mmol/L

TC5.8mmol/L,

6605
个受试者。治疗组首次(用洛伐他汀)冠脉事件的发生
率较对照组下降
37%

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塞,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
发别下降< br>40%

32%
。该试验证明了在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中,应用洛
伐他汀可显著降低首次冠脉事件的发生率。

3


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

这属于冠心病
2
级预防,即北欧辛 伐他汀生存研究(
4S

。该研究有
4444
例心绞痛与心肌梗塞患 者,血清
TC

5.5~8.0mmol/L
;用辛伐他汀






或安慰剂进行随机双盲对照治疗试验,平均随访
5.4
年。结果辛伐他汀



使
TC

LDL-C

TG
分别下降
25%

35%

10%

HDL-C< br>上升
18%
。辛
伐他汀使患者总死亡下降
30%
。这是首次以 降脂治疗控制单一因素的二
级临床试验,长期降低血胆固醇可明显降低受试对象的总死亡率及
C HD
的死亡率。





4
、正常血脂的冠心病患者

这属于一般人群的冠心病二级预防,已有两个重要的研究;


1
) 普伐他汀对正常胆固醇水平的心肌梗塞病人冠心病事件影响的研究

CARE

,该研究涉及血
TC<6.2mmol/L

LDL-C
介于
3. 0-4.5
mmol/L,
既往
有心肌梗塞史的
4519
名患者。 该试验显示,即使血
TC<6.2mmol/L
心肌梗塞
病人进行降胆固醇治疗亦可显 著减少
CHD
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
)普伐他汀对冠心病的长期干预(
LIPID

该试验涉及既往有心肌梗塞(
64%
)或不稳定心绞痛史(
36%
)的< br>9014
名患者,平均血
TC

5.8mmol/L,LDL-C
3.9mmol/L
。普伐他汀使冠心病死
亡的相对危险下降
24%< br>,总死率的相对危险下降
23%
,并可显著降低脑率中
的发生率。
该试 验证明了对既往有冠心病或心肌梗塞史且血脂水平相对较正常
的患者,
使用普代他汀调整血脂水 平,
也可显著降低
CHD
死亡率和总死亡率,
并不增加非冠心病死亡率。2001
年发表的心脏保护研究

heart protection stud y

hps

用舒降脂治疗有阻塞性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
20536
名患者其中包括老年、
女性、
或低胆固醇水平。
结果并未发现降胆固醇后血管 疾病危险性不再下降的
所谓胆固醇“阈值”


综合所述血脂代谢异常与冠心 病,
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关系,
而降低胆
固醇可明显降低冠心病及脑率中事件的发生 率。
TG
增高也被认为是冠心病的
危险因子之一。临床上也有一些用贝特类降
TG
水平的临床试验,这些试验一
般存在病例数较少,
而且至今尚无一项临床试验证明 贝特类药物能降低冠心病
死亡率和总死亡率。与此相关的一些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三、中国血脂防治指南


该指南
1996
年底北海会议制 定,
1997
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由于
我国自己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
该指南的制定主要参改欧、
美及日本等国的相
关指南内容。
这里主要介绍高血脂症患者 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
见表
3





3















































































饮食疗法开始标准






药物治疗开始标准







治疗目标传值

动脉粥样硬化(一)

TC>5.72mmol/L(220mg/dl)

TC >6.24mmol/L(240mg /dl)

TC <5.72mmol/L(220)
其之危险因子
(

)


LDL>3.64mmol/L(140mg/dl) LDL >4.16mmol/L(160mg /dl) LDL <3.64mmol/L(140)
动脉粥样硬化

(

)

TC>5.2mmol/L(200mg/dl)


TC >5.72mmol/L(220mg /dl)

TC <5.2mmol/L(200)


其之危险因子
(

)


LDL>3.12mmol/L(120mg/dl)

LDL >3.64mmol/L(140mg /dl) LDL <3.12mmol/L(120)
动脉粥样硬化

(

)

TC>4.68mmol/L(180mg/dl)

TC >5.2mmol/L(200mg /dl)


TC <4.6mmol/L(180)



















LDL>2.6mmol/L(100mg/dl)

LDL >3.12mmol/L(120mg /dl) LDL <2.6mmol/L(100)


四、简介美国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检出、评估及治疗第三个报告(
ATPIII


这个报告发表于
2001

5

16
号,
是美国高脂血症防治的新指南。
NECP
专家委员会定期更新
ATP< br>内容。
ATPIII

ATPII
的基础上提出某些人群应接
受更为积极的降
LDL
治疗。







1

ATIII
的新特点:





1
)突出多种危险因子:将无
CHD
的糖尿病人提高到 相当于
CHD
危险
的高度,对具有多险因子(
>2
种)的人应给予更 积极的治疗。确认有多种代
谢性危险原因(代谢综合症)的人,给予积极性生活方式改变。
< br>(
2
)脂和脂蛋白分类的改动:①明确最佳
LDL
水平为
<1 00mg/dl
;②低
HDL
以前指≤
35mg/dl

A TPIII
升为<
40mg/dl
;③降低了
TG
分类中各档的水< br>平,
基本和我国目前分类一致。
④甘油三酯≥
200mg/dl
的病人 ,
建议治疗不仅
仅限于
LDL


2

A TPIII

LDL

TC

HDL

T G

mg/dl
)分类见表
4






4


ATPIII

LDL
TC

HDL

TG
分类
(mg/dl)
LDL
胆固醇

<100

























最佳

100-129






















接近最佳或高过最佳







130-159






















边缘性高

160-189

























190
























极高

总胆固醇









200
























理想

200-239






















边缘性高


240


























HDL
胆固醇


40




























60



























甘油三酯























<150

正常

150-199






















边缘性增高

200-499

























500
























极高







注:除以
38.7
换算成胆固 醇
mmol/l
;除以
88.6
换算成甘油三酯
mmol/l
3

LDL
胆固醇的控制目标


1


影响
LDL
胆固醇目标值的主要危险因子







a
、吸烟







b
、高血压(血压
>140/190mmHg
或服抗高血压药物)







c
、低
HDL

<40mg/dl








d
、早发性
CHD
家 族史(直系亲属男≤
55
岁,女≤
65
岁出现
CHD







e
、年龄(男
>45
岁,女
>55
岁)

糖尿病已被视为危险与
CHD
等同,如
HDL>60mm/dl
按负危险因子 计算,将
总数减一。


2

、不同危险因子
LDL
的治疗目标

a


C
HD
及危险与
CHD
等同者,< br>LDL
目标
<100mg/dl.
b


多种危险因子(
>2
c


0-1
种)

LDL
目标
<130mg/dl


危险因子,
LDL
目标
<160mg/dl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11: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936.html

血脂紊乱的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