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志养生
概括:
情志养生法是 在养生学基本观念和法则的指导下,
通过主动的修德怡
性、调志摄神、节欲安神、静心养神、积 精全神、四气调神等多种途径,保护和
增强人的精神健康,力求达到形神高度统一的养生目的。
流行病学资料:
心
理因素已逐渐成为各类疾病发病和致死最主 要的致病因素。
心理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导致失眠、
抑郁症、
精神分裂等严重精神心理疾 患,
而且
在糖尿病、冠心病、肿瘤、高血压、脑卒以及一些严重的皮肤病等疾病的发生、
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
一、情志致病:
1
、生
< br>理:
《素问·
举痛论》
:
“喜则气和志达,
营卫通利”
。
《素问·
上古天真论》
: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2
、病
理: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
脾,怒胜思;忧伤肺,喜 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
。
《素问·举痛论》
:
“余知百
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
二、情志变化的因素:
1
、社会因素:社会动荡
家庭变故
人际纠葛
2
、环境因素:四时更迭
月廓圆缺
颜色气味
3
、病理因素:
“血有余 则怒,不足则恐”
、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
。< br>
三、七情致病原因: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 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分属五脏,以喜、
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
。
< br>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
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
不会使人
发病 。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不能适应
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 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喜
1
、喜为心志,心能表达人的喜悦 之情。心主血,喜悦时人体气血运行加速,
面色红润,御寒能力。抗病能力提高,罹患心脑血管病的可能 下降;心主神明,
愉悦时,
思维敏捷,
想象力丰富,
创造力增强;
心 开窍于舌,
高兴时能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语言流畅动听等;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人在高兴时也 胃口大开,久则
心宽体胖等等。
2
、喜伤心
过喜的异常情志可损伤心,常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多汗出,
胸闷,头晕,头痛 ,心前区疼痛,甚至神志错乱,喜笑不休,悲伤欲哭,多疑善
虑,惊恐不安等症状,可导致一些精神、心 血管方面的疾病发生,严重者还可危
及人的生命,如大喜时造成中风或突然死亡,中医称之为“喜中”< br>。
(二)怒
1
、怒为肝志,肝能表达人的 愤怒之情志活动。怒是个人的意志和活动遭到挫
折或某些目的不能达到时,所表现的、以紧张情绪为主的 一种情志活动;
怒既有积极的一面,战前动员要鼓舞战士的土气,激起战 士对敌人的仇恨
和愤怒,
使之在战斗时化为巨大的战斗力;
怒又有消极的一面,
对个人和社会产
生消极和不良的影响;
暂时而轻度的发怒,
能使压抑的情绪得到发泄 ,
从而缓解
紧张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人体气机的疏泄条达,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2
、怒伤肝
大怒、过怒易伤肝,表现为肝失疏泄,肝气 郁积,肝血瘀阻,肝阳上亢等病
证。出现胸胁胀痛,烦躁不安,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有的则会出现闷闷 不乐,
喜太息,暧气,呢逆等症状。
人体发怒时可引起唾液减少,食欲下降,胃肠痉 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血压上升,血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黏滞度增高,交感神经兴奋。长此以往 ,
会使人患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对患有心脑血管病者,
可导致病情加重,
诱
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危及性命。
(三)忧(悲)
1< br>、忧(悲)为肺志,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
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 活动的主要器官。肺开窍于鼻,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
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
会痛哭流涕,< br>忧愁悲伤哭泣过多会导致声音嘶哑,
呼吸急
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 多。
2
、忧(悲)伤肺:
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肺主皮毛,悲 忧伤肺,可表现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皮肤病上。情绪抑郁,
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 。
(四)恐(惊)
1
、恐(惊)为肾志,肾 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惊恐是人对外界突
发刺激的应急反应。
人在受到剧烈惊恐之时 ,
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这与肾主前后
二阴,肾主两便的功能相符;
肾藏精,生髓充脑,人受到惊吓后,会突然昏厥,
不省人事,
与肾藏精,
生髓充脑有关 系。
惊恐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一定的益
处的,可以引起警觉,避免机体遭到危害。
2
、恐伤肾:
惊恐过度会耗伤肾气,使得肾气下陷,二便失禁,遗精滑 泄,严重的惊恐,
还会导致人的死亡。这方面的例子并不鲜见。
(五)思
1
、思为脾志,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 思是精神高度集
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在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
下降—脾主运化;
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
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
经
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有关。
2
、思伤脾:
思为脾志,因而过思则易伤脾。伤脾可以表现为气血不足所致的乏力,出现
头昏,心慌,贫血等 症状。有的还可出现暧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
道疾病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
四、情志与疾病
1
、情志与心血管疾病:情绪持续紧张和精神过度疲劳 是高血压病的一个不可
忽视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些人由于暴怒、恐惧、紧张或过于激动而引起< br>心血管病,甚至导致死亡。在愤怒的情绪下,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可导致舒
张压的显著增高。
在恐惧的情绪下,
由于心输出量的增加,
可引起收缩压的上升。
2
、情志与神经系统
:七情太过,导致神经系统的严重失调,就会引起各种神
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和强迫症。
极为严重的,还可引起精神错乱、
行为 失常。
所谓反应性精神病大都是这样引起的。
它是由强烈、
突然或持久的精
神 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精神障碍。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9: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708.html
-
上一篇:病例分析题
下一篇: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