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名词解释
1.
视路(
visual pathway
)
:是视觉信息从视网 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
径,临床上通常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 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
经传导通路。
2.
流泪(
lacr imation
)
:泪液分泌过多,排除系统来不及排走而流出眼睑外。
3 .
溢泪
(epiphora)
:因泪道排出受阻而导致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外 。
4.
乳头:为结膜上皮的过度增生,小红点状突起,裂隙灯下,见乳头中心有扩张 的毛细血管
到达顶端,并呈轮辐样散开。
5..
滤泡:是结膜上皮下淋巴细胞局限性集聚,中央无血管,周围有血管绕行。
6.
伪膜:为上皮表面的凝固物,去除后上皮仍保持完整。
7.
真 膜:
是严重炎症反应渗出物在结膜表面凝结而成,
累及整个上皮,
强行剥除后创面粗糙 ,
易出血
8.
睑裂斑(
pingueculae
)
:睑裂部位的球结膜三角形隆起的斑块,呈黄白色,多见鼻侧,不
侵及角膜
9.< br>翼状胬肉(
pterygia
)
:
多双眼发病,以鼻侧多见,睑裂部出 现肥厚的球结膜及结膜下组
织向角膜呈三角形侵入,分为头、颈、体,进行性胬肉充血肥厚
,< br>静止期胬肉灰白、较薄,
成膜状。
10.
高眼压症(
ocular hypertension
)
:眼压超越上限,长期观察不出现视神经、视野损害
< br>11.
青光眼
(
glaucoma
)当眼球内的压力(眼压)超越了眼 球内部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所能
承受的限度,引起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时,成为青光眼。
< br>12.
近视(
myopia
)
: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 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
近视
.
13.
远视眼(
hyper opia
)
: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14.
散光(
astigmatism
)
: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 同,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后
不能形成焦点的屈光状态
15.
调节
(
accommodation
)
:当正视眼看近物时(无限远以内)
,眼能 通过自动改变晶体的弯
曲度改变自身的屈光力,使近距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
16.< br>集合
(
convergence
)
:当注视近物时,在产生调节的同时 ,双眼内直肌收缩共同向内转,
以使双眼同时注视此目标,集合程度用棱镜度表示
,
集 合时瞳距减少
2-4mm
17.
屈光
(
refraction)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在界面发生偏折
18.
拮抗肌(
antagonist
;
antagonistic muscle
)
:相互制约的眼外肌
19
配偶肌(
yoke muscles
)
:使双眼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肌肉
20.
协同肌(
congener
;
congenerous mu scles
)
:单眼某一条眼外肌行驶主要作用时,起协
助作用的其他眼外肌
21.
弱视(
amblyopia
)
: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关键 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
了在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视
觉剥夺)和
/
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
(双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
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一般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睫状肌麻痹检影后 矫正视力
≤
0.8
。
22.
眼球穿通伤:由锐器刺入、切 割造成的眼球壁的全层裂开。伴或不伴有眼内挫伤或组织
脱出。
23.
贯通伤(
perforating ingury
)
:锐器造成眼球壁有入口和出口的损伤。
24.
眼内异物(
intraocular foreign body
)
:进入眼球内的异物引起的外伤有特殊性,即包
括了穿通伤在内。
1
25.
眼球破裂(
rupture of the globe
)
:钝器所致的眼球壁裂开。
环:玻璃体后皮质从视网膜内表面分离→→玻璃体后脱离
27.
角 膜后沉着物(
KP
)
:
炎症细胞或者色素沉着在角膜后表面
28.
核性白内障
(nuclera cataract)
:周边部环状红色 反光,中央暗影,由周边部看清眼底
(阴天视力好,
晴天视力差)
,
核性白内 障以后逐渐变为棕黄色或棕黑色,
视力
极度减退,眼底看不清。
29.
后囊下白内障
(subcapsular cataract)
:后囊 下后囊下浅层皮质出现棕黄色混浊,外观
似锅巴状;混浊位于视轴,早期出现明显视力障碍。
30.
后发性白内障
(after-cataract)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后,或外伤性白内障部分皮质吸收
后所形成的晶状体后囊膜浑浊
31.
代谢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半乳糖性白内障、手足搐搦性白内障
32.
老视
(presbyopia)
: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力减弱称老视< br>
l
现象(房水闪辉)血
-
房水屏障功能破坏,蛋白进入房水(不代表 一定有活动性
炎症)
二、选择
1.
眼球壁分层:分3
层,外层:为纤维膜,中间: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外层由角膜、
巩膜、角膜缘和 前房角构成;中层由相互衔接的
3
部分组成,由前到后为虹膜、睫状体和脉
络膜。
2.
角膜分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 br>3.
角巩缘:即角膜缘,前房角和房水引流部位,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角膜干细胞所在之处。
4.
前房角结构:
Schwalbe
线,小梁网,Schlemm
管,巩膜突,睫状带,虹膜根部。
5.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
晶状体和玻璃体
3
种透明物质,
它们和角膜一并称为眼的屈光 物质。
6.
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两部分。
7.
泪道:是泪液的排出通道,包括上下睑的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8.
眼外肌及其神经支配:共有
6
条,分别是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 斜肌、下
斜肌;外直肌受第
VI
颅神经,上斜肌受第
IV
颅神经支配 ,其余眼外肌皆受第
III
颅神经支
配。
9.
瞳孔对光反射:包括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相对性瞳孔传导阻滞
10.
眼的神经:
第
II
脑神经(视
N
)——视神经
第
III
脑神经(动眼
N
)——眼内肌、提上睑肌、眼外
第
IV
脑神经(滑车
N
)——上斜肌
第
V
脑神经(三叉
N
)——眼部感觉
第
VI
脑神经(外展
N
)——外直肌
第
VII
脑神经(面
N
)——眼轮匝
11.泪膜分层:分
3
层,表面的脂质层由睑板腺分泌形成;中间的水液层主要由泪腺和副泪腺分泌形成;底部的黏蛋白层,主要由眼表上皮细胞及结膜杯状细胞分泌形成。
12.
眼表
=
角膜
+
结膜
+
泪膜
13.
干眼症的诊断
Schirmer
Ⅰ试验
(
基础分泌
)
:>
10 mm
正常,<
10 mm / 5 min
异常
Schirmer
Ⅱ试验
(
反射分泌
)
:>
15 mm
正常,<
15 mm / 5 min
异常
14.
结膜 充血
--
鲜红色
--
穹窿部明显
--
推之移动
--
滴入肾上腺素眼液,充血消失—结膜炎
15.
睫状充血—深红色—角膜缘— 推之不动
--
滴入肾上腺素眼液,充血不消失—角膜,虹睫
炎
2
16.
角膜刺激征
: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17.
角膜炎的治疗原则
:积极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 成
18.
角膜浸润:致病因子侵袭角膜,引起角膜缘血管网充血,炎性渗出液及炎症 细胞随即侵
入病变区,产生的酶和毒素扩散,造成角膜组织结构破坏,形成局限性灰白色混浊灶,称角< br>膜浸润。
19.
角膜溃疡:坏死的角膜上皮和基质脱落形成,溃疡底部灰白污 秽,溃疡边缘因有中性粒
细胞浸润而边界清晰,病灶区角膜水肿。
20.
角膜斑翳:角膜炎愈合期浅层的瘢痕性混浊较厚略呈白色,但仍可透见虹膜者。
21.
角膜白斑:角膜炎愈合期浅层的瘢痕性混浊很厚呈瓷白色,不能透见虹膜者。
22.
角膜云翳:角膜炎愈合期浅层的瘢痕性混浊薄如云雾状,通过混浊部分仍能看清后面虹< br>膜纹理者。
23.
角膜炎的基本病理过程
:浸润期、溃疡形成期、溃疡消退期、愈合期
24.
眼压: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正常值:
11-21mmHg
,双眼差
<5mmHg
,
24
小时
波动
<8mmHg
25.
房水循环
:
1 .
小梁网通道:房水自睫状突生成 后→后房→前房→前房角的小梁网→
Schlemm
管→巩膜内集合管→睫状前静脉
2
.
葡萄膜巩膜通道:前房角睫状体带→睫状肌间隙→睫状体和脉络膜上腔 →巩
膜胶原间隙,神经血管间隙
26.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发作后的三联症< br>:角膜后色素沉着,虹膜节段性萎缩,青光眼斑
27.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
28.
眼的三联动现象
调节、集合以及瞳孔缩小
29.
三级神经元组成
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30
.白内障手术分度;
1
度白色
,2
度黄色
,3
度琥珀
,4
度棕黑
31.
Mooren’s 角膜溃疡
临床特点:自身免疫性
,
自发性
,
慢性进行性
,
边 缘性
,
疼痛性
(刺激症状重)
三.大题
1.
眼科检查注意事项
:
①由外向内、先右眼后左眼
②如病人有严重的眼痛及刺激症状,可先滴
0.5%
地卡因后再进行检查
③如眼睑紧闭不睁开,用开睑钩拉开眼睑,不可用手强行扳开而使眼球受压
④遇到化 学性烧伤时,应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洁的自来水冲洗,并除去结膜囊内存留的
物质
2.
视力检查方法
:
远视力检查:
正常视力标准为
1.0
,
如果在
5m
处连最大的试标也不能识别,
则嘱患者逐步向
视力表走近,
直到识别试标为止。此时再根据
V=d/D
的公式计 算,
d
为实际距离,
D
为正常的检查距离。
指数检查:< br>如走到视力表
1m
处仍不能识别最大的试标时,
则检查指数。
检查距离 从
1m
开始,
逐渐移近,直到能正确辨认为止,并记录该距离。如指数在
5m
处仍不能识别,
则检查手动。
光感检查:如果眼前手动不能识别,则检查光 感,并记录看到光亮的距离,一般到
5m
为止。
对有光感者还要检查光源定位,嘱患者 向前方注视不动,检查者在受试眼
1m
处,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变换光源位置,用“< br>+
”
“—”表示。
3
3.
麦粒肿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或变态汗腺感染,称为外睑腺炎,以往称为麦粒肿。
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临床表现:红肿热痛,通常水肿越重,疼痛越重。
内麦粒肿:压痛,结膜面充血,水肿;
外麦粒肿:初起红肿较弥散,压痛硬结,近外眦部引起反应性球结膜水肿。
治疗:早期湿热敷,
局部抗生素眼药水,眼膏;脓肿形成后,自行溃破,吸收,切开 排脓,
较大者置引流条;内麦粒肿:在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外麦粒肿:在皮肤面切开,
切口与睑缘平行
4.
霰粒肿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以往称为霰粒肿。
病因:睑板腺管阻塞,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炎。
临床表现:青壮年,眼睑皮下圆形质块,大小不一,无触痛。
治疗:小而无症状待其 自行吸收;大
-
湿热敷;局部抗生素眼药水,眼膏;手术:在结膜面
作与睑缘垂直切口 ,囊壁一起切除。
5.
各种睑缘炎种类及其临床表现:
鳞屑性睑 缘炎:由于睑缘的皮脂溢出引起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睑缘充血,鳞屑、黄色痂
皮,感觉刺痒或异物感 ,无溃疡和脓点,睫毛易脱落能再生。
溃疡性睑缘炎:睫毛毛囊及附属腺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化脓性炎
症。临床表现为有刺痒,疼痛,烧灼感,睑缘黄痂,浅溃疡,睫毛脱落 ,不
能再生,睑缘肥厚。
眦部睑缘炎:多数因莫-阿双杆菌感染引起,也与维生素< br>B
2
缺乏有关。临床表现为患者自觉
眼痒,异物感,灼烧感,少量粘性分泌物, 外眦部睑缘皮肤充血,轻度肿胀、
糜烂。
6.
判断泪道阻塞或狭窄的位置和程度
冲洗无阻力,液体顺利流入鼻腔或咽 部,表明泪道通畅;冲洗液完全从注入原路返回,为泪
小管阻塞;
冲洗液自下泪小点注入,由上泪小点反流,
为泪总管或鼻泪管阻塞;
冲洗有阻力,
部分自泪小点返回,部分 流入鼻腔,为鼻泪管狭窄;冲洗液自上泪小点反流,同时有黏液性
分泌物,为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 。
7.
沙眼
症状:急性期-异物感,畏光,流泪,分泌物;慢性期-症状不明显
体征:急性期-睑球结膜充血,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滤泡形成,合并角膜上皮炎
慢性期-结膜肥厚,乳头增生,上穹窿滤泡形成,角膜血管翳,瘢痕形成
临床分期
:I
期:活动期,乳头、滤泡、角膜血管翳
II
期:退行期,活动性病变+瘢痕
II I
期:结瘢期,瘢痕,无传染性
治疗及预防
(SAFE)
:
全身治疗:抗生素(
Antibiotics
)
局部用药:抗生素(
Antibiotics
)
并发症治疗:手术
(Surgery)
卫生宣教,
Face clean
公共场所管理,
Environment
定期检查,治疗患者
4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7:3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