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输液知识点汇
一、知识点
1
、晶体溶液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
2
、低分子左旋糖酐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
3
、最严重的输液反应是空气栓塞
4
、脑水肿患者静脉滴注
20%
甘露醇
500ml
,要求在
50
分钟内滴完,输液速度为< br>150
滴
/
分钟
5
、输液引起急性循环负荷过重的特征性症状是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性痰、气促、胸闷
6
、劲外静脉穿刺的正确部位是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
1/3
处
7
、输液时发生肺水肿是吸氧需用
20%--30%
的乙醇湿化,目的 是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
8
、复方氯化钠溶液是一种晶体溶液,浓缩白蛋白是一种胶体溶液,
9
、血液病患者最适宜输入新鲜血,患者输入大量库存血后容易出现低血钙
10
、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
11
、冰冻血浆使用前应放在
37
摄氏度温水中提温,输血前后及两袋血 之间应输入
0.9%
氯化钠溶液
12
、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首先应停止输血,给患者吸氧并保留余血
13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应剃去局部头发,用
70%
酒精消毒局部,护士右手持针沿静脉 向心方向刺入,见回血后,用
胶布固定针头
14
、输液时发生发热反应时, 护士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寒战者给以保温处理,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及时应用抗过
敏药物
15
、输血时发生过敏反应时应注射抗过敏药物,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必 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16
、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将剩余血送检,重做血型鉴
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17
、溶血反应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是少尿或无尿,尿素氮增高,高钾血症和酸中毒
1 8
、输液时无菌技术不严格、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长期输入浓度高的药物及长时间静脉留置硅胶管易引 起静脉炎
19
、静脉炎的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肿胀,灼热、 局部有疼痛及局部组织发红
20
、输血致过敏反应的原因有患者是过敏性体质、输入 血中含有致敏物质、供血者有过敏史及供血者在献血前服用过
可致敏的食物和药物
2 1
、输血所致的溶血反应开始阶段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时的主要症状为出现黄疸、恶心、呕 吐、腰背部
剧痛及面部潮红
22
、劲外静脉穿刺插管的目的有静脉取血做化 验、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测量中心静脉压及给予高营养治疗
23
、补钾的原则有不宜过浓、不宜过多、不宜过早及见尿给钾
24
、可因输血而感染的疾病有疟疾、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及梅毒
25
、白蛋白可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
26
、
5%
的碳酸氢钠用于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
27
、
20%
甘露醇有利尿作用
28
、高分子右旋糖酐用于扩充血容量、提升血压
29
、
A
型血红细胞上只有
A
抗原,
B
型血红细胞上只有
B
抗原,
O
型血红细胞上既无
A
抗原也无
B
抗原,
AB
型血红
细胞上
A
抗原和
B
抗原同时存在
30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液体下滴时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液体注入皮下组 织,局部肿胀并有
疼痛时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由于患者周围循环不良,导致液体下滴不畅时应抬高输液 瓶位置,因静脉痉挛导致液体
不滴时应热敷注射部位,针头阻塞时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31
、自体输血使用于脾破裂患者,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贫血患者,血小板浓缩液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 能障碍性出血患
者,凝血制剂适用于血友病患者
32
、在抢救大出血患者过程中给予输血时患者应取中凹卧位。
33
、临床输液常用的液体包括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和静脉高营养液
34< br>、由于晶体溶液分子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因此,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
35
、由于胶体溶液分子大,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因此,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和提高 血压有显著效果。
36
、静脉输液时,婴儿多采用头皮静脉,因为它易于固定
37
、 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先从四肢远心端静脉开始使用,逐渐向近心端移动,做到有计划使用静脉
38
、对于有循环衰竭、四肢静脉不易穿刺的患者,可采用颈外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这两根静脉 的优点是粗大、不
易塌陷,硅胶管插入后可以保留较长时间
39
、颈外静脉 插管时,穿刺针与皮肤成
45
度角进针,入皮后改为
25
度角沿颈外静脉向心 方向刺入
40
、锁骨下静脉插管时,进针点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的 夹角的平分线上,距顶点
0.5-1cm
处
41
、输液微粒污染对 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微粒的大小、形状、化学性质以及微粒阻断血管的程度、血流阻断的程度
和人体对 微粒的反应
42
、最易受微粒阻塞损害的脏器是肺、脑、肝、肾等
43
、发热反应是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而引起
44< br>、急性肺水肿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
45
、临床主要应用的血管系统有
ABO
血型系统,
Rh
系统次之
46
、根据红细胞内所含凝集原的不同,将人的血型分为四种类型 ,即
A
型血、
B
型血、
AB
型血和
O
型血
47
、
Rh
系统通常是以
D
抗原存在与否来表示
Rh
阳性或
Rh
阴性
48
、直接交叉配血试验是 用受血者的血清和供血者的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用来检查受血者的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
细胞的抗体< br>
49
、红细胞表面有
A
抗原,血清中有抗
B
抗体, 其血型为
A
型
50
、红细胞表面有
B
抗原,血清 中有抗
A
抗体,其血型为
B
型
51
、红细胞表面 有
A
、
B
抗原,血清中无抗
A
、抗
B
抗体 ,其血型
AB
型
52
、红细胞表面无
A
、
B
抗原,血清中有抗
A
、抗
B
抗体,其血型为
O
型
53
、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直接和间接交叉配血,在临床上,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54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55
、输入血液的种类包括:全血、血浆和成分血三种,血液病患者最宜输入新鲜血
56
、成分血可分为有形成分和血浆成分,成分血中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类、白细胞类和血小 板类三种
57
、库存血一般在
4
度冰箱内冷藏保存,保存期为2-3
周
58
、静脉输液可有两种方法:直接输血法和间接输血法
59
、最常见的输血反应是发热反应,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溶血反应
60< br>、为了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献血者在采血前
4
小时应禁食;对有过敏史的受血者在输血 前应注射抗过敏药物
61
、溶血反应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62
、大量输血时,最好应用新鲜血液,以防止出血倾向
63
、大 量快速输入库血,常可引起出血倾向,因此,在大量输血的同时要注意钙的补充
64
、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及与大量快速输血有关的反应等
65
、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的是晶体溶液
66
、对维持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胶体溶液
67
、大出血是输血的主要适应证
68
、严重感染一般采用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的方法
69
、静脉炎的预防应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70
、直接交叉配血是用受血者的的血清和供血者的红细胞交叉配合
71< br>、
5%
葡萄糖溶液
500ml
中最多能加入
10%
的 氯化钾
15ml
72
、溶血反应大多在输入血液约
10~20ml
即可出现症状
73
、过敏反应大多在输血将要结束的发生
74
、发热反应可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发生
75
、
Rh
因子所致的溶血反应的原、因是
Rh
阴性者再次输入
Rh< br>阳性者的血液
76
、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应首先通知医生,并测量生命体征
77
、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应立即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78< br>、为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在大量输库存血
1000ml
以上时可静脉注射
10 %
的葡萄糖酸钙
79
、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目的是改善微循环
80
、新鲜血和库存血的区别表现在血钾离子浓度和酸碱度的不同
81
、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静脉输入浓度高和刺激性强的药物
82
、单独输血浆时可不必验血型
83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更适合于低蛋白血症
84
、测量中心静脉压既可用颈外静脉也可以用锁骨下静脉
85
、在
ABO
血型系统中,同型血的人之间才可以互相输血
86
、在两瓶血之间滴注无菌生理盐水的目的是防止两个供者的血液发生凝集反应
< br>87
、一般主张在冬季提前
30
分钟从血库取血,在室温下自然升温再输入
88
、静脉输液的主要目的是:补充水和电解质,纠正体液紊乱;纠正血容量不足;补充 营养,维持热量;输入脱水剂,
利尿消肿;输入药物,控制感染。
89
、小 儿头皮静脉的特点是:血管壁薄,易被压瘪;血管呈向心方向流动;位置固定;外观呈微蓝色,无博动。
90
、静脉输液时,安排药物加入先后顺序的依据是:药物治疗的快慢程度;药物在血中持续的 时间;药物在血液中维
持的有效浓度;治疗原则
91
、防止输液时发生空气 栓塞的有效措施是:加压输液时,护士要在旁看守,不能离开;输液管内空气要排尽;输液
导管连接处要 紧密;针头和针栓衔接处要拧紧。
92
、颈外静脉穿刺的目的是:用于周围循环衰竭 的危患者;中心静脉压;用于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的患者。
93
、静脉输入脱水剂的目的是:降低颅内压;减轻组织水肿;减轻脑水肿。
94
、预防静脉炎的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刺激血管的药物充分稀释后再用。
95
、减轻肺水肿患者心脏负担的措施端坐位两腿下垂;止血带四肢轮扎;静脉放血
2 00ml
96
、静脉输血的适应证有:严重感染者;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造血功能低下者;血 容量减少或休克患者;机体抵抗力
低下的患者
97
、长期反复或大量输血后 会出现的并发症有:血压下降;伤口渗血;心率缓慢;手足抽搐
98
、在输血之前应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制品有全血和红细胞悬液
99
、防止输血引起溶血反应的措施有:做好血型鉴定;做好交叉配血试验;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 输血前要两个人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6: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470.html
-
上一篇:食道癌的早期症状
下一篇:肿瘤的分型、分级、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