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哮喘治疗药物分类
【篇一:哮喘治疗药物分类】
在治 疗支气管哮喘时,不应一味舒张支气管,而应同时重视抗炎和
降低气道反应性的治疗。随着治疗新观点的 出现,哮喘治疗的重点
也有所变化。过去偏重于应用支气管扩张剂,采取解除支气管收缩、
缓解 症状的治疗,必然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具有抗炎症作用的激
素已成为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
在治疗上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药理作用如下:①扩张支气管;②
增加气道粘膜纤毛清除能力; ③抑制各种炎性介质的释放;④抑制
渗出性水肿;⑤降低肺动脉高压和增加心室射血分数等。故可用于< br>治疗支气管哮喘。
④其他:包括双甲苯喘定、茶丙喘宁、酚丙喘宁、吡丁喘宁等,均
属此类药物。
②异丙喹喘宁、叔丁氯喘通、息克平、福摩特罗等药,均属此类。
(2)
黄嘌呤类药物
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有:①舒张支气管:通过刺激内源 性儿茶酚胺
的释放和抑制磷酸二酯酶而实现。②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③兴奋
呼吸中枢;④影响 钙离子的转运;⑤拮抗腺苷酸作用;⑥抗炎作用。
因此可用于哮喘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
②二羟丙基茶碱
(
喘定
)
该药水溶液为中性,对胃刺激性 小、易吸收,作用较氨茶碱弱,对
心血管副作用却减少,仅为氨茶碱的
1/10
,尤适 合于老年人。
0.1
~
0.2mg
,每日
3
次。
③胆茶碱:与喘定相似,副作用较氨茶碱轻,但作用亦较氨茶碱弱。
0.1
~
0.2mg
,每日
3
次。
④三丙基黄嘌呤:为新型的无腺苷拮抗作 用的制剂,不经肝脏代谢,
而由肾脏清除,避免了清除率大的波动,对中枢无兴奋作用,是很
有 前途的药物。
(3)
抗胆碱药
(4)
糖皮质类固醇
(5)
抗过敏药
干扰或阻 断气道变应性疾病每一环节的药物都可称为抗过敏药物,
此类药物为哮喘防治的一线药物。常用的药物有 :
显改善。此药为治疗哮喘最安全的药,副作用很小。
②酮替芬
③抗组胺药:该类药物可拮抗组胺、白三烯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前
列腺素等炎性介质,还可抑制 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及肺泡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释放介质,该类药物常用的有:苄酞嗪、
特非那定、赛替利嗪、息斯敏等药。
(6)
其他药物:主要有钙离子通道阻 滞剂、钾离子通道激活剂、肌醇
磷酸降解抑制剂和维生素类药。
【篇二:哮喘治疗药物分类】
二羟丙茶碱片
(
天津太平洋
)
更多药品
必可酮
本药品在中国合资厂已于
2008
年停产。
【通用名】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商品名】必可酮
【英文名】< br>beclomethasonedipropionanateaerosol
【本品主要成分】丙酸倍氯米松
【药理作用】必可酮气雾剂的活性成分是丙酸倍氯米 松,是一种强
效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它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
的稳定性,抑制 免疫反应和减少抗体合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活性
物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并能减轻抗原
-
抗体结合时激发的酶促
过程,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抑制平滑肌的收缩反应。
【适应症】本品用于肺,无明显全身作用,可用于哮喘的治疗和预
防。用于支气管哮喘, 包括感染性哮喘、过敏性哮喘及依赖激素治
疗的哮喘病人,特别是支气管扩张剂或其他平喘药如色甘酸钠 不足
以控制哮喘时。
【用法用量】发作时吸入
.
必可酮
2 50
:用于吸入必可酮
50
气雾剂外
还需合用口服激素才能控制症状的炎症哮 喘病人。需要高剂量
(1000mg/
天
)
必可酮气雾剂才能控制哮喘症状的 患者。
【规格】必可酮
50
气雾剂:每瓶总重
18g
,内 含丙酸倍氯米松
10mg.
每喷含丙酸倍氯米松
50mg
必可酮
25 0
气雾剂:每瓶总重
17g
,内含丙酸倍氯米松
50mg
,每喷含丙 酸倍氯米松
250mg
【清洗】喷完后,把药罐拔出,用温水洗灌吸入器,弄干,然后把
药罐放回原位
万托林
目录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
别名
批准文号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主要成份
分子式
分子量
规格
药理毒理
药动力学
主治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有效期
禁忌
注意事项
药物过量
儿童用药
孕妇用药
老者用药
药物作用
生产厂家
性状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功能主治
包装
储藏
规格
展开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
别名
批准文号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主要成份
分子式
分子量
规格
药理毒理
药动力学
主治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有效期
禁忌
注意事项
药物过量
儿童用药
孕妇用药
老者用药
药物作用
生产厂家
性状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功能主治
包装
储藏
规格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编辑本段通用名称
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
编辑本段别名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6: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447.html
-
上一篇:棉麻服装的刺肤现象如何克服?
下一篇:传染病和免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