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
一、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
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态。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主要)
、监控和清除
监控和清除:监控并清除 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损伤)细胞,以及癌
变的细胞。
防卫: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或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一)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细胞名
功
能
称
吞噬细
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
胞
B
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
B
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
T
细胞、记忆
T
细胞;产生淋巴
T< br>细胞
因子
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
T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
记忆细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胞
(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项目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
来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
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区
源
并非人人都有
别
对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
象
(
或异物
)
起作用
特
无特异性、作用弱、时
有特异性、作用强、时
点
间短
间长
区
第一道防线
(
皮肤、黏< br>别
基
第三道防线
(
发挥作用
膜
)
第二道防线
(
体液中的
础
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
联系
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1
唾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第一道防线。
注:○
2
多数情况下,抗原物质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阻隔于人体之外。
○
(三)抗原和抗体
(1)
抗原
①概念:抗原 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花粉、癌细
胞等。
②特点
a
.具有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包括细菌、病毒、花 粉等。但自身的
一些细胞也可以成为抗原
(
如癌细胞,损伤、衰老的细胞等
)
。
b
.具有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
万,如蛋白质。
c
.具有特异性: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
原的特 异性,使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
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2)
抗体
①概念: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的刺激下,由
B< br>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
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如 抗毒素、凝集素等。
②化学本质:
只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参与合成与分泌 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等。
③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4
种类: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
○
5
与抗体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
○
细胞核、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细胞膜
(四)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图解
(五)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免疫
类型
主要作用细胞
B
细胞
免疫物质
特异性抗体
产生效应细胞
浆细胞
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
作用对象
如细菌外毒素等
细胞免疫
T
细胞
淋巴因子
效应
T
细胞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
胞
(
即靶细胞
)
(
1
)效应
T
细胞与靶细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
胞密切接触,使靶胞破裂
作用方式
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
2
)效应
T
细胞释放
的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
(1)
两种免疫的起点有一定联系,都有吞噬细胞和
T
细
胞参与
(2)
当抗原进入细胞中,由于抗体不能进入细胞,细胞
免疫中效应
T
细胞使靶细胞破裂,
抗原释放到内环境中,
被
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作用后消灭
关系
(
3
)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
4
)对于细胞水平的抗原(如癌细胞、移植器官、衰
老病变细胞、入侵细菌 等)
,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3)
二者相对独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特异性免疫的过
程。
(
1
)
能
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B
细 胞、
T
细胞、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吞
噬细胞也能识别抗原,但无 特异性;抗体虽能识别抗原,但不属于细胞,浆细胞不
能识别抗原。同一生物体内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不 同,但是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因为它们都来源于同一受精卵的分裂、分化。
(
2
)
在
第一次免疫反应中,
浆细胞或效应T
细胞只来自
B
细胞或
T
细胞的增值
分化。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6:1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435.html
-
上一篇:什么是癌症的生物治疗
下一篇:春季养生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