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治敏隔离剂联合孟鲁司特钠防治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贺荣莉
1
欧仁兵
高雅
杨芳
李刚
付蓉
,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荆州
,434001
)
【
摘要
】
目的
初步验证和探索自制治敏隔离剂 联合孟鲁司特钠防治过敏性鼻炎在提高脱敏
治疗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的作用,旨在寻找有效的治疗过敏性 鼻炎的新途径。
方法
择符合
标准的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
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62
例,采用自制治敏隔离剂每
日涂鼻腔
1~ 3
次,每晚口服孟鲁司特钠
4~5mg
一次。对照组
60
例,丙酸氟 替卡松鼻喷雾剂
每天早、晚各
1
次,每晚口服酮替芬
0.5~1mg
。两组均以
3
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用药
期间症状的变化、每日鼻炎症状评分、用 药积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
结果
治疗
3
个月,两组疗效差 异不显著(
P
>
0.05
),对照组症状好转时间短于治疗组(
P< br><
0.01
);但
6
个月、
9
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低 (
P
<
0.01
),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
用药 前后
IgE
均有不
同程度的下降
(
P
<
0.01< br>)
;
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51.7%
。结论
自
制治敏隔离剂联合孟鲁司特钠防治婴幼儿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安全性好,
且少复发,
开辟
了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过敏症、自制、治敏隔离剂、鼻炎、中西医药联合、疗效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的过敏反应,
各年龄均可发病,
多见于
儿 童,且反复长期发病。笔者利用自制治敏
隔离剂
联合孟鲁司特钠
防治过敏性鼻炎取得较 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
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制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
治疗指南
[1]
及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
拟定。以长期经常有
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 涕为主症;查体有不同程度鼻黏膜苍白水
肿,部分查变应原皮肤试验,至少有一项为阳性,选择
2009
年
1
月
[作者简介]
贺荣莉
(1961-)
女,
主任医师,
从事变态反应性疾病和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防
治研究。
电话:(
0
)
,
:
herongli 001@
~
2014
年
6
月在笔 者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中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共
122
例,随机分为两组,年龄均为
3
~
14
岁;其中治疗组
62
例男
34
例,女
28
例;病程
6
月
~
12
年,平均
(4.5±
2.3)
年。对照组
60
例男
31
例,女
2 9
例;病程
6
月
~
12
年,平均
(4.4
±
2.2)
年。两组病例性
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 P>0
.
05)
,具有可
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制治敏隔离剂(黄芩、白菊花、辛夷、
白芷、苍耳子 、防风各
50g
泡
30
分钟,加水
1000
~
15 00ml
,煎至
200
~
300ml
,
再去药渣,
药液盛于蒸碗内,
再加白菊花
50g
,
蜂蜜
250g
拌匀, 上笼内用武火蒸
1
~
2
小时,然后去菊花即成,装入瓶内备用)
每日 涂鼻腔
1
~
3
次
,
涂鼻前一定要清理干净鼻腔分泌物,在棉 签上蘸
取隔离剂,再将棉签深入鼻孔内轻轻涂擦,并转动棉签,使整个鼻腔
壁都均匀涂抹有药膏 。每晚口服孟鲁司特钠
(
顺尔宁咀嚼片,杭州默
沙东公司)
4
~5mg
一次。
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
(
辅舒良水溶性鼻喷
雾剂 ,
英国葛兰素制药集团
)
,
每天早、
晚各
1
次,< br>每个鼻孔各
1
喷
(
每
天
100
~
2 0
0?g
)
;每晚口服酮替芬
0.5
~
1mg
。两 组均以
3
个月为一个疗
程。治疗观察期间,两组禁用其他与本病相关的治疗方法及药物 。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症状 评分标准:初诊及用药后,患儿或家长将每天的鼻部
症状(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程度)记录在统 一的鼻炎日记表
上,每周对鼻炎症状进行评分,
90
天后按评分标准(
4级评分法:
0=
无,
1=
轻度,
2=
中度,
3 =
重度)做出评分,按积分值减少情况评价临
床疗效,治疗前后鼻炎发作天数
(
天
/
周
)
,并观察不良反应。必要时
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 图检测,变应原皮肤试验,及时发现各
种不良反应。
1.3.2
远期疗效: 在疗程结束后,每一个月对患儿进行复发率的随访
观察。停药
6
个月、
9个月后分别进行复发率的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 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
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相关标准
[3]
, 结合鼻炎发作天数积分评定。
按公式:积分
=(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
)< br>÷治疗前总分×
100%
。显
效治疗后
(
症状体征、发作天数
)
总分降低
50%
以上;有效治疗后总分
降低
31%
~
50%
;无效治疗后总分降低
30%
或以下;显效和有效记为有
效率。
1.5
安全性评价
判定临床出现的不良反应程度及所 用药物的相关
性,按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评价,前
三者即为不良 反应,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的比 较采用
X
?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2
结果
2.1
近期临床疗效
治疗结果见表
1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说
明近期疗效无差别。
表
1
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例(
%
)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
X
2
P
治疗组
62
46
11
5
91.9
0.14
>
0.05
对照组
60
44
10
6
90.0
2.2
疾病治愈时间
两组症状好转的时间的比较, 见表
2,
对照组短
于治疗组(
P
<
0.01
),
说明对照组好转时间短于治疗组。
表
2
两组症状好转的时间的比较
(
X
?
S
, d
)
组别
例数
鼻塞
鼻痒
打喷嚏
流清涕
好转时间
治疗组
62
4.02
±
1.86
5.41
±
1.45
6.05
±
1.42
6.28
±
1.62
12.23
±
1.91
对照组
60
2.31
±
1.55
3.10
±
1.84
4.25
±
1.03
4.05
±
1.32
8.51
±
1.52
t
值
5.50
7.71
7.99
8.32
11.88
p
值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2.3
两
组
远
期
疗
效
的
比
较
见
表
3
、
表
4
。
在两组愈后
6
个 月(
X
2
=26.35
)
和
9
个月(
X< br>2
=34.15
)的
2
次随访中,对照组的复发率较治疗组的复
发率显著提高(
P
<
0.01
),说明治疗组的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 br>
表
3
停药
6
个月后复发率的比较
例(
%
)
组别
例数
总有效
复发
未复发
复发率
(%)
X
2
P
治疗组
62
57
5
52
8.77
26.35
<
0.01
对照组
60
54
29
25
53.70
表
4
停药
9
个月后复发率的比较
例(
%
)
组别
例数
总有效
复发
未复发
复发率
(%)
X
2
P
治疗组
62
57
8
49
14.04
34.15
<
0.01
对照组
60
54
37
17
68.52
2.4
用药前后
IgE
的变化
在
122
例患儿中,有
87
例查总
IgE
,半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6:0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398.html
-
上一篇:100种最健康食物排行
下一篇:消退晚期癌症胸,腹水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