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
冷热疗法
【教学目的】
1
.描述冷
,
热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
.冷
,
热疗的方法
3
.说出影响冷热疗效果的因素
【时间安排】
4
学时
【教学重点】
1
.冷热疗的禁忌症
2
.局部冷疗法与全身冷疗法
3
.热疗法的使用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冷疗法
一、目的
(
1
)控制 炎症扩散:冷疗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局部血流减少;降低细
胞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从而限制炎症 的扩散。常用于炎症的早期。
(
2
)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 :冷疗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和
出血,常用于鼻出血和软组织损伤的早期。
(
3
)减轻疼痛:冷疗可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使毛 细
血管通透性降低,
渗出减少,
从而减轻局部组织肿胀而缓解疼痛,
常用于牙 痛和
烫伤。
(
4
)降温: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 过传导作用散热,从而降低体温,
常用于高热病人。
二、禁忌证
(
1
)
组织破损及慢性炎症:
用冷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
血 液循环不良,
组织营养不良,影响伤口愈合及炎症吸收。
(
2
)局部血液循环明显不良:用冷可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
织缺血、缺氧而坏死。< br>
(
3
)冷过敏者:可导致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关节疼痛等。
(
4
)禁忌部位:
①
枕后、耳廓、阴囊等处:防止冻伤。
②
心前区:防止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
③
腹部:防止腹泻。
④
足底:防止引起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而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
状动脉收缩。
三、影响因素
(
1
)用冷方式和部位:分为全身 和局部用冷。全身用冷反应强,局部
用冷反应弱。
冷效应与用冷面积成正比。
根据病情 应选用不同的方式和部位,
如
高热病人降温宜选用全身用冷或大动脉部位用冷;
局部充 血或出血者可在局部用
冷。
(
2
)用冷时间:一 般为
10
~
30min
,时间过长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寒
战、面色苍 白、冻疮、局部细胞代谢障碍等。
四、操作方法
(
1
)局部用冷:
1
)冰袋:通过传导散热,用于降温、局部消肿、减少出血及缓解局部
疼痛。
①
冰袋内装入小冰块约
2
/
3
满。
排气后扎紧,
倒提检查无漏水后装入
布套内,置于所需部位。高热降温置于前额、 头顶部、体表大血管处如腋下、腹
股沟;扁桃体摘除术后可置于颈前颌下以预防出血。
②
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如皮肤苍白、青紫或麻木感,立即停止用冷。
③
高热降温者,冰袋使用后
30min
测体温并记录.降至
39
℃以下可取
下冰袋。
2
)冰帽和冰槽:用于头部降 温,防治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
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细胞的损害。
(
2
)全身用冷:
l
)乙醇擦浴:主要通过蒸发散热,用于高热病人降温。
①
常用
27
~
37
℃,
25
% ~
35
%的乙醇
100
~
200ml
。
②
擦浴前置冰袋于头部,
以减轻头部充血引起的头痛,
并有助于降 温;
置热水袋于足底,以避免病人出现寒战和不适,并可减轻头部充血。
③
以拍拭方式进行,不用摩擦方式,因摩擦易生热。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4:1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