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珍贵的抗癌心得(癌症患者必看)
(
转载)
这篇文章是一位患者癌症写的
我们常常说抗癌,和癌症作斗争。似乎癌症是十恶不赦的坏蛋,必须去之而后快。其实在都市熊看来,癌症患者首
先要懂得的是如何保护自己,癌症不可怕 ,保护得宜,带癌
生存十年几十年的大把人在。反而是方向错误,猛攻猛打的
没多少能存活下来 ,可惜啊。癌症患者,保持一个好心态,
是必须的良药。像李传奇先生,不但自己保持良好心态,而且一心想着怎样帮助更多的患者,这是值得尊敬的。
谈
癌症康复应遵循的原则及调养
山东省郓城县
李传奇
09.08.15
日修改
癌症的康复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难题。但
是,在癌症康复的过程中,并不是所碰到的问题都那么难,
那么复杂,也并不是说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什么高科技,
什么尖端技术,而其中有很多都是一些并不 难解决也不需要
花费很多资金的问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却被我们忽视
了,或者做偏了,甚 至是做错了,所以致使很多原本可以康
复的患者,却因此走上了一条令人十分痛心的不归路,过早
地离开了他们十分不愿离开的亲人!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
认真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明确一下癌症康 复应遵循的原
则,确定一下我们应当采取一些主要措施。
笔者 是一位正式的贲门腺癌晚期患者。有不少人都知
道,这是一种难以治疗、难以康复的癌症,在我所阅读到 的
大量有关患者康复的报章杂志和书籍中,贲门腺癌康复的例
子很少,很少。特殊是
2 004
年
10
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后
的
2006
年
10
月,又发现了肝肺多发转移这种非常严峻的情
况,其康复的希望更是微乎其微!我爱人也 是一位
20
多年
的癌症患者,
1985
年
5
月作了 胃窦部小弯侧平滑肉瘤切除手
术,后又
3
次出现肝转移,并分别于
1998< br>年
2
月、
2003
年
10
月、
2007年
4
月作了肝转移手术。按理说,我们两人都
是地地道道的癌症晚期患者,亦都因 此多次被医生判为将不
久于人世,可目前我们两人还都健康地活着,快乐地活着,
幸福地活着。 有的人说我们真是奇观,但也有人说我们不是
什么真正的癌症。嗨,任凭别人怎么说去吧
!
在这
20
多
年的求医过程中,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 的教训;在
这
20
多年的求医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不少癌症患者活了下
来,但 更有很多很多的患者,却早早的离开了我们,永远地
离开了我们;在这
20
多年的求医 过程中,我苦苦地阅读了
很多有关方面的报章杂志,潜心地学习了不少古今中外有关
抗癌和养生 方面的书籍,进行长时间深入细致地思索,断断
续续地撰写了一点这方面的文章,所幸先后被北京的《抗 癌
之窗》
、
《北京晚报》
、
《抗癌乐园》
、上海的《抗癌》 和原来
的《中国抗癌报》等不少的报刊所采用,收到读者的好评。
为了与癌症患者交流经验,与 其他慢性病患者、亚健康者和
想永远保持健康的人们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在此谈一点自
己的做 法和体会,供参考。
一、癌症康复应遵循的三条
原则
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病,是完全可以康复的,那种癌症是
不治之症的说法,至今仍是不 少人坚定不移的信条,然而它
却是没有理论根据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因而是完全错误
的,千 万不能盲从。世上那一个个不治自愈的例子,那些更
多经过治疗和调养而康复的例子,都充分证实了这一 点!
然而,要实现癌症的康复,又绝非易事。其中首先需要解决
的,就是 要遵循一些准确的原则,明确一下努力的方向。假
如原则不明,方向不正,甚至出现偏差、错误,哪就不 但不
能使患者康复,
相反还会适得其反,
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减速患者的 死亡!为了使自己尽快地康复,明确康复应遵循
的原则,我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我影 响
较大的有五个人,两本书,一种杂志。
这六个人中的第一位,是郭林气功的编创人、癌症患者
郭林老师。
郭林(
1909
――
1984
)广东中山三乡人,两
岁丧父,六岁 随祖父膝下习童子功,和华佗五禽戏。她自幼
聪颖过人,勤奋好学,酷爱绘画及体育运动,后来成了闻名
的岭南派画家。
1949
年初,
郭林因患子宫癌做了全 切除
术,
1959
年转移到膀胱并做了手术。此时的郭林熟悉到,仅
靠西医的 手术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随萌生了用气功战胜癌
症的想法,于是开始大量研读中外医学书籍,攻读医理 学、
病理学、解剖学、经络学、心理学等著作,同时广交气功名
师,经过长达
10年的读书和操练气功的实践,终于创立了
一套自成体系的“新气功疗法”
。
在创建的过程中,郭林发现,自己的癌症不但没有复发
转移, 而且身上多年的慢性病诸如心脏病、关节病、高血压
都不治而愈。郭林暗自思忖,假如这套功法真能治疗 慢性病
及癌症,这对人类将是一个大贡献。于是她毅然与
71
年走
向社会,向 广大慢性病患者传授她创编这套新气功疗法。由
于疗效独特,深受患者欢迎。
从
1980
年开始,年逾古
稀的郭林老师,不辞辛苦,奔赴广东、武汉、徐州、上 海、
南京、无锡、杭州、贵州、成都、天津、石家庄、沈阳、青
岛等地巡回讲学,
足迹 遍及半个中国。
由于郭林的辛勤播种,
郭林新气功不但在海内广为流传,并且迅速传播到美国、 加
拿大、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台港澳地
区。
郭林因为传播新气功,终因劳累过度,于
1984
年
12
月因病去世,享年
75
岁。
作为一位癌症患者,学习
她编创的郭林气功, 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
们更应该学习她这种敢于冲破那种看病只知求医的思维定
势,从而总结出了一条新的抗癌健身之路的创新思维和探索
精神!
这六人中的第二位,是抗癌乐园的第一任园长、
晚期肺癌患者高文彬同志。
高文彬原是海军政治部文化部部长,
1976
年55
岁的他,
被确诊为晚期肺癌,于同年的
8
月
31
日 ,在解放军总医院
即
301
医院做了开胸术。打开一看,纵隔淋巴、肺部淋巴均
已普遍转移,即使全肺切除,亦难彻底,于是就原封不动地
给关上了。这时的医生和家人都一致认为他 治愈无望,但他
后来却奇观般地康复了,那么他又是如何康复的呢?原来,
当他手术无望而化疗 效果又不理想时,高文彬他没有继承化
疗,但也没有容易放弃,而是改服郁仁存、杨志英等人的中
草药,跟着郭林老师学气功,当然还采取了其他一些康复措
施。结果,他竟慢慢地康复了,又活了20
多年,后来死于
他症。此外,还有一些晚期癌症患者,如宫颈癌、肝癌患者
王 铃秀,
肾癌患者黄可成,
肺癌患者刘忠,
乳癌患者孙云彩,
直肠癌患者张光微 ,鳞腺混合型肺癌患者庞鹰,肺癌患者袁
佩霞,肺癌晚期患者郭成沛,子宫肉瘤患者雷国鉴,乳癌肺转移患者万倪雯等人,他们以高文彬为榜样,向他学习,结
果也都一个个奇观般地康复了!
高文彬和他的癌友们,
共同回顾自己的康复历程,逐步熟悉到,要使自己康复,单< br>靠西医是不行的,特殊是那些已经复发和转移的晚期患者,
更不能仅靠西医,此外还要靠中医,靠 气功,靠自己多方调
养。
(注:高文彬的抗癌经验可参看他著的《癌症康复者谈
抗癌》 和刘中陆主编的《握住生命的手》两本书)
正是高文彬等人的这种认识 ,为后来北京抗癌乐园的建
立,奠定了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了更好宣传这种思想,
这种理念 ,帮助更多地癌症患者赶走死神,实现康复,高文
彬等人便倡导创建了北京抗癌乐园。郭林气功的编创, 抗癌
乐园的建立,实际上是中国抗癌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
碑,它明确的向世人公布:首先, 癌症不等于死亡;其次,
抗癌不能仅靠西医,也不能仅靠中西医,还要靠患者自己;
第三,抗癌也不能孤军抗战,
而应大家团结起来,
共同抗癌。
因此,如果仅把抗癌乐园理 解为学习郭林气功的场所,那未
免太片面了;
同样,
如果仅把抗癌乐园理解为群体抗癌 组织,
同样也是片面的。因此,抗癌乐园是一个以贯彻抗癌新理念
为已任,以学练郭林气功为主 要活动内容的群众性的抗癌组
织,一个已存在多年、遍布全国的群众团体,一个拯救了无
数癌症 患者的生命、提高了广大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癌症
患者的乐园!
这六人中的第三位,是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
发起人之一的、结肠癌患者宋琳琳大夫。
宋琳琳这位晚
期结肠癌患者,按说她只能活一、两年,就连她的丈夫、闻
名 的肿瘤专家、北京肿瘤医院名誉院长徐光炜大夫,也是这
么认为的。如今
20
多年过去 了,她仍旧健康地活着,快乐
的活着,确实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思索。笔者认为,原因
一定是 多方面的,首先,她得益于自己有良好的医疗条件,
她丈夫尽快为她安排了手术,而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 从未离
开半步;其次,她得益于徐光炜大夫曾学过三年的中医,徐
大夫常常给妻子熬制高汤,在 药膳的香气中,在温馨的环境
中,给妻子聊外面的趣事,一方面给她身体上补养,另一方
面给她 精神上的安慰。其三,她得益于郭林气功,她经常在
丈夫徐光炜的陪伴下,共同来到抗癌乐园,融入到广 大的癌
友之中,学练气功。在漫长的康复的过程中,宋琳琳大夫和
徐光炜大夫的抗癌理念,也在 静静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使
他们逐步认识到“话疗”的重要,认识到群体抗癌的重要,
认识到 康复调理的重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夫妇两人
凭着本能与责任,开始酝酿创办“中国抗癌协会癌症 康复
会”
。后经多方努力,于
1990
年的
8
月
5
日,
“康复会”公
布正式成立,如今已遍布全国
34
个省市。
1998
年秋,全国
癌症康复经验交流会在济南市的黄河宾馆召开,宋琳琳大夫
在大 会上做了大会发言,介绍了自己的抗癌经验,笔者和爱
人两人都有幸参加了那次大会,第一次见到了徐光 炜院长和
宋琳琳大夫。
不久前,
笔者又从
2008
年
12< br>月的
《抗癌之窗》
上,看到了介绍宋琳琳大夫抗癌经验的文章。此外,她的事
迹 还见于刘中陆主编的《握住生命的手》一书。宋大夫的抗
癌经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夫妇战胜癌症的信心 ,而且给我
们夫妇指明了癌症患者努力的方向,这就是夫妇要在彼此关
爱的氛围中,既重治疗, 又重调养,和衷共济,一起抗癌。
我经常给爱人说,做为有最好治疗条件的宋琳琳大夫,尚且
如 此重视气功,重视调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忽视自身的调
养,不重视群体抗癌,不去学练郭林功呢?
第四位是吴
清忠的启蒙老师、循环指压发的创始人、曾是胃癌患者的陈
玉琴老师。这位曾是一位普通工人的陈玉琴老师,四十岁的
时候患了胃癌,发誓不让孩子过早失去母爱 的她,没有向癌
魔低头,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直面事实,潜心学习中医,
自己给自己治病,其 结果不但治好了自己病,还治好了很多
人的疑难杂症,在这一过程中,自己也成了一位海内外知名
的保健专家。
第五位是癌症患者子尤母子两人,他们的
事迹连续刊登在 《癌症康复》2006年的1-6期上。从
连载中笔者得知,子尤的母亲柳红为了给儿子看病,她求遍< br>了北京几家最好的医院,而且求到了美国、德国,并让外国
的专家共同参与制定治疗方案。在求医 的过程中,他们可谓
求到了最高水平,其结果子尤还是匆匆地离开了这个让他万
分留恋的世界。 但遗憾的是,笔者从报导中没有看到他们是
如何求助中医、如何求助自己、如何做好自身调养的内容。< br>这使我想起一位政治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解答政治问题
时,一定要抓要点。如一个问题有三个要 点,你用很大的篇
幅只回解答了一个重点,那你最多只能得三分之一的分,如
果你解答了三个重 点,尽管篇幅不长,但可能得
70
分、
80
分。治癌症等慢性病也是如此,它 需要的是三分治七分养,
如果你只治不养,就不会取得很满足的效果。在治疗中要中
西医结合, 优势互补,如果你只求西医,不求中医,那就更
片面了。所以,我一方面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为子尤过 早
地离去而难过,但同时也从中收到启发,这就是对多数癌症
等慢性病患者,如果只求西医,不 求中医,不求自己,不做
认真的调养,那怕你求到国外,求到天涯,也不一定能取得
满足的效果 ,拯救患者的生命!
第六 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电影演员、肝癌患者傅彪。作
为闻名电影演员的傅彪,他有条件看病,有钱换肝,但 最后
还是匆匆地走了,从
2004
年
8
月确诊肝癌至
200 5
年
8
月去
世,仅仅一年的时间,这给他的妻子留下了无穷的思念,也
给世人留下不尽的思考。至于他该不该换肝,笔者既不是医
生,也不了解情况,没有资格妄加评论。但 是我知道人体有
排异功能,人体移植后要打免疫抑制剂,如此人的免疫功能
就要下降,其患癌症 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更何况癌症是一
种全身性等的慢性病,决不是一换了之,一刀了之;还有,
傅彪
41
岁就换了肝癌,必定事出有因,即在他的生活中必
定有很多的促癌因素,致 使他最终患上肝癌,也绝不是一换
了之。试想如果他没钱换肝,只是做一做射频消融或者栓塞
化 疗等,再服点中
S
,同时认真地做做调养,他是否能活得
更长一点?因为笔者在事实生 活中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不少
肝癌患者这样做了,结果他们花费的钱尽管比傅彪少得多,
但活的 时间却比傅彪要多得多!看来人的器官真的不能容易
换掉,特殊是癌症晚期患者该不该进行器官移植,更 值得商
榷。
亲爱的读者朋友,在过去的岁月里,在我们的头脑
中,积累了很多很多解 决问题的套路和模式,致使不少问题
得以轻易解决。然而正是这些套路和模式,却成了我们解决
另一类问题的障碍。所以当我们碰到那些用老的套路和模式
而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不防打破旧的思维定势 ,换一种解决
问题的套路和模式,或许就会从中找到新的转机,求到一条
生存之路!
郭林气功的编创人郭林,抗癌乐园的第一任园长高文
彬,癌症 康复会发起人之一的宋琳琳大夫等人,当他们患了
癌症的时候,他们开始时也都是先跑到西医那里去治疗 ,或
手术或放化疗,但当仅仅依赖这些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顺
利康复的时候,他们没有按部就 班,而是敢于冲破旧的思维
定势,另僻蹊径,去吃中药,练气功,多方调养,群体抗癌,
结果使 他们尽快挣脱了死神的纠缠,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抗
癌之路,康复之路。陈玉琴则始终是坚持中医抗癌。 子尤和
付彪两人如果在求助西药的同时,
也去求助中医、
求助自己,
做好调养 ,
结果会如何,
能否康复,
实难说清,
但遗憾的是,
我们没有看到他 们这样做!人们常说,人生的成功,源于要
害时刻的准确选择。正是因为前四位选择了一条正确的治疗< br>之路,所以他们得到了成功,实现了康复。
如果说上面
提到的只是个人经验,那么下面介绍的则是集体经验的结
晶。
这两本书的第一本,是抗癌乐园出版的《抗癌健身
法》
,一本由中国的癌症 康复者自己写的书。在这本书的封
底上写着这样一段醒目的话:
“北京抗癌乐园抗癌新理念:< br>以健康的精神为统帅,以自我心理治疗为先导,首先西医,
结合中医,坚持抗癌健身法锻炼,讲究 饮食疗法,注重生活
调理。
”这个新理念蕴含了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癌症的
康复, 不光要治疗,还要调养;二、在治疗中,既西求医,
又求中医;三、在调养中,还要注重发挥精神的作用 。这三
个原则太重要了,太好了,它是无数癌症患者正反两方面经
验的科学总结,是无数癌症患 者用生命换来的,是无数家庭
用倾家当产换来的,必须记取!
两本书的第二本,是一位由出生在日本、现在美国爱因
斯坦医学院任职的外科教授新谷弘实著的 《不生病的活法》
。
此书的作者是一个外国人,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医,但他在给
癌症患 者做完手术以后,不是让他们去化疗,吃抗癌药,因
为他坚定的认为,抗癌药不能治愈癌症,而是让这些 患者去
按他总结出的一套方法去生活,去调理,即实行由他首倡的
“新谷饮食疗法”
, 其效果非常好。就是说,在新谷弘实那
里,他一方面坚持给癌症患者做手术;一方面坚持进行认真
的调养。重要的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什么假说,而且
是一项他们坚持了很久的做法,一项确有成 效的生活方式。
可见,
这重视调养的,
不仅有我们中国人,
而且还有外国人;
不仅有中医,而且还有西医。所以我愿在此奉劝广大癌症患
者,如有时间不妨去看看这本由国外 西医写的书;我愿据此
奉劝各位读者,也不要过于一味地迷信西医了!
一 种杂
志,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所主办的全国最高水平的抗癌防癌
杂志《抗癌之窗》
,该 杂志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就是,癌症
的康复既要重视治疗,又要重视调养;在治疗的过程中,既
要依赖西医,又要依靠中医;在调养的过程中,要同时做好
身心两个方面的调养。特殊是2008年12 月出版的《抗
癌之窗》上刊登的林洪生等人有关调养方面的文章,对我的
教育启发很大,她再一 次坚定了我做好自我调养的决心,指
明了自我调养的方向。陈玉琴养生全部视频
< br>亲爱的读
者,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郭林、高文斌、宋琳琳、
陈玉琴和我们夫妇两 人所患的癌症都不尽一样,但康复的基
本思路,是何其类似?《抗癌健身法》
、
《不生 病的活法》两
本书的作者、和《抗癌之窗》的主办者也不相同,一个是癌
症患者,一个是出生在 日本的美国权威医生,一个是中国医
学科院这个中国最高的医疗单位,可他们在康复问题上的观
点,
竟是是如此类似。
试问,
这难道是一种偶尔的巧合?不!
不!绝对不是, 而是一种必然!一种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康复
过程中的必然规律!
正是通过对郭林、高文彬 、宋琳琳、陈玉琴等很多
癌症患者康复经验的学习,以及对《抗癌健身法》
、
《不生病
的活法》
、
《抗癌之窗》等书刊的长期深入的反复思考,特别
是对自己和爱人 长期与癌症斗争的亲身体验,癌症康复应该
遵循原则,才使笔者逐渐明析起来,这就是:
(一)
、
在坚信人体具有不可思议的强盛康复能力信念的前提下,始
终坚持治疗和调养相结合的原则,果断摒除那种只重视治疗
而忽视调养的做法。就是说,那种认为我有 钱,我可找到好
医院好医生,盲目相信医生、过分依靠医药,因而轻蔑调养
的想法和做法,是危 险的,是错误的,由此酿成的悲剧真是
太多了,我们决不能让其继承重演!
(二)
、在治疗的过程中,在优势互补精神的指导下,
要坚持西医和中医相结合的原则,留意避免西医对癌症 患者
的过度治疗(主要是放化疗)
,不规范治疗。由于过度治疗
而酿成的悲剧同样是很 多很多,我们也不能让其继续重演!
(三)
、在调养的过程中,主要是在 中医养生理论的统帅下,
要坚持调身和调心相结合的原则,留意用癌症康复的大量实
例,树立患 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其头脑中存在已久的根
深蒂固的错误观念,特别是癌症是不治之症的观念,带癌 生
存的观念,和既要群殴求医更要求己的三大观念。因为在事
实生活中,有不少的癌症患者并不 是或不完全是死于癌症,
而是死于各种错误的观念所导致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过度
治疗和没有 进行认真的调养。
二
我调养中的一些主要
做法
如上所述,癌症的康复必须坚持治疗和 调养相结合
的原则,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三分治,七分养”
。我
和爱人的康复, 就是得益上述原则。我康复的切身体会是,
在调养中一定要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为保证做到每天进步< br>一点点,
我的做法是
“五证一”
、
“多保一”
、
“小 变大”
。
所
谓“五证一”
,就是通过以下五中渠道确保 每一个康复措施
的正确性。因为原来存在于我们头脑的很多保健措施,有不
少是靠模拟得来的, 不一定正确,不一定有利于我们抗癌防
癌,很有必要重新一一加以论证,否则很可能好心办坏事,
如盲目进补、过多的食用肉蛋奶等。我论证的详细要求,一
是提出该项措施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权威 ,而决不是什么
道听途说;二是这种措施要有三个以上的人提到,而不是什
么一家之言;三是要 分析一下这种措施是否合情合理,而不
是有悖于常理;四是要听一听不同意见,因为往往是各种说
法都有一定道理,要反复加以对比,分清利弊;五是在此基
础上,
先还要进行谨慎的试行。< br>一旦试行有效,
就确定下来,
并把它写在我为自己制定的书面的
“抗癌健身生活 常规”
中,
长期坚持,决不随便中断。如早起早睡、天天泡脚、肉要少
吃、
晚 饭少吃、
晨起饮水、
不喝奶、
不吃深加工食品等问题,
我还要写成专门的文章 ,以加深对此措施的认识,坚定自己
坚持下去的决心和信心。
所谓“多保一”
,就是为保证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能仅
靠一、二条措施,如平静的心态 、正确的观念、好好吃饭、
好好睡觉等,虽然它们都正确,也重要,但你决不能仅靠其
中的一条 、二条,因为仅靠其中的一条二条,断然是不可取
的。在事实生活中,也可能有靠一两手只好疾病的例子 ,但
那一定是有前提的,或者是当事人只介绍了其中的一手、两
手而已,而实践情况并不是如此 。
所谓“小变大”
,就
是必须做到天天坚持不动摇,不中止,积 小胜为大胜,让身
体慢慢增强抵挡力、
自愈力。
如同一棵树木,
我们不见其长 ,
而实际是日有所长;如果硬要拔苗助长,必定是事与愿违,
欲速则不达。我始终认为,在康复 过程中最难做到的,恐怕
就是这一条。
为保证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解决 康复过
程中这个最难做到坚持问题,我千方百计加强了对自己的治
理,做到不偷懒,不松懈,确 保每项措施都得到落实。现在
好了,其中有不少做法已养成了难以中止的良好生活习惯。
下面是 我在康复过程中所实施的一些主要措施,或许能给癌
友和其他人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
、好好活着
首先,
要有强烈的求生欲 望。
有没有强烈的求生的愿望,
大不一样。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
只此一次,
确实应当珍惜,
更何况我们好好活着,还和整个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你的
爱人,你的 父母,你的孩子,都关心着你;同时你身上还负
有一种惠已及人的社会责任,我们不能这样轻易地说走就 就
走了。比如我个人,2004年10月做了贲门腺癌手术,
2006年10月又发现肝肺多发 转移;我爱人1985年
5月做了胃肉瘤手术,以后发现肝转移3次,又做了3次肝
部手术。我 们两人患的癌症又不一样,我患的是癌症,她患
的是癌症中的另一种
DDD
肉瘤;我第 一次手术后出现的是
肝肺多发转移,无法手术,而她第一次手术后出现的肝转移
都是单发,可以 手术,可我们两人现在都还健康地活着。有
时我就异想天开地想,这可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为我这个< br>从小受过苦又不怕苦,同时又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人,提供了
一个总结抗癌健身经验的机会。台湾师 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在
“胡雪岩的启示”讲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不做
大事就罢了,如 果做大事,必定要面对许多不同的挫折。你
面对的挫折越多越严峻,你就要知道,你是一个要做大事的< br>人。因此我就想,我虽不是做大事的人,但决不能让我们两
人的癌症白得,我和我的爱人有责任有 义务,为广大的癌症
患者探索出一条经济有效的抗癌之路。所以,我们决不能轻
易地去死。
为完成这一宿命,我于2007年初为自己拟定了一个
新的生活目 标,这就是:以自己的康复为前提,以全家的健
康为中央,以不怕费时、不怕吃苦、不怕议论为保证,以 读
书、实践、写作相结合为基本方法,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经济
有效的抗癌健身之路,惠已及家, 惠已及人。
然而,作
为一位贲门腺癌术后肝肺多发转移的患者,要好好地 活着,
仅有强烈的求生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自己除有强烈
的求生欲望外,还必须要有正 确的观念,阳光的思维,丰富
的抗癌健身知识,和把这些知识变为有效措施的能力,以及
坚持到 底的刚强毅力;还要降低自己的人生欲望,调整自己
的人生目标,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使自己的心态逐 步趋于
平衡等。癌症朋友,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社会,我们
除了要有好好活着的强烈愿望 外,还要要认真转变自己错误
的观念,心平气和地去生活,去调养!
(二)
、好好吃
饭
这是癌症康复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汉 代被尊为医圣的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指出:
“所食之味,有与病相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3: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