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药物治疗疾病时可发生哪些不良反应?
⑴与药物作用或剂量有关类:包 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致突变、致畸、致癌;⑵与机体反应性有关类:
包括变态反 应和特异质反应;⑶与连续用药有关类:包括耐受性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和停药反应。
3
.从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比较受体激动药、受体阻断药、部分激动药的特点?
受体激动药:与受体有亲和力,并有明显的内在活性;受体阻断药: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部 分激动药:与受体
有亲和力,
但内在活性较弱。
当部分激动药单独存在时,
可 产生较弱的激动作用,
当与激动药同时存在时,
可产生拮抗作用。
5
.试述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能产生防治作用,可治疗或预防疾病,同 时又可给病人带来各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因此应合理用药,既要提
高药物的疗效,又要尽量减 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哪些特性?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可逆性、饱和性、竞争性。
3
.试述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和速度,吸收程度可用药时曲线
下面积(
AUC
)表示,吸收速度可
用最在血药浓度(
Cmax)和达峰时间(
Tmax
)评估。其临床意义有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可反映药 物吸收速度结药
效的影响、评价各种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4
.什么叫血浆半衰期?有何临床意义?
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其临床意义有可反映药物消除的
速度、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根据血浆半衰期可预测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
间、根据血浆半衰期可估计停药后体内药物基本消除完了的时间。
1
.
试从药动学和药效学两方面论述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动学方面相互作用表现在影响药物的吸收过程、竞争性地与血浆蛋白结合、诱导或抑制肝药酶活性影响药物的代 谢、以
及影响药物排泄过程,从而使药物作用增强或减弱。药效学方面相互作用表现在产生生理性拮抗或 协同作用、对受体的激
动或阻断作用、改变组织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使药物作用增强或减弱。
1
.简述传出神经根据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分类。
根据末梢释放的递质 不同可分为①胆碱能神经;②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包括: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副交感神
经节 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支配汗腺、骨骼肌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去甲肾 上
腺素能神经包括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3
.简述乙酰胆碱的生物过程。
乙酰胆碱在胆碱能神经末梢内合成。
合成过程是胆碱和乙酰辅酶
A
,
在胆碱乙酰化酶的催化下合成乙酰胆碱,
并 储存在囊泡中。
当神经冲动传导到神经末梢时,以胞裂外排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胆 碱受体产生效应。乙酰胆碱在产生作
用同时,被胆碱酯酶水解成胆碱及乙酸而失效。
4
.简述传出神经系统药的分类。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可分为:
(
1
)拟胆碱药:①胆碱受体激动药;②胆碱酯酶抑制药。
(
2
)抗胆碱药:①胆碱受体拮抗药;②胆碱酯酶复活药。②
③
(
3
)拟肾上腺素药:①
α
、
β受体激动药;②
α
受体激动药;③
β
受体激动药。
(
4
)抗肾上腺素药。①
α
受体拮抗药;②
β
受体拮抗药。③
α
、
β
受体拮抗药;
1.
简述阿托品的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阿托品的主要临床用途有(
1
)缓解内脏绞痛:如治疗胃肠绞痛、胆绞痛、肾绞痛,解除膀胱剌激症状。
(
2
)抑制腺体分
泌:如麻醉前给药、治疗盗汗症、流涎症。
(
3
)眼科:散瞳 检查眼底,验光配眼镜,治疗虹膜睫状体炎。
(
4
)缓慢型心
律失常:窦性心 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
5
)抗感染中毒性休克。
(
6
) 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
不良反应有(
1
)副反应:口干、皮肤干燥、瞳孔散 大、视物模糊、颜面潮红、心率加快、排尿困难。
(
2
)急性中毒:除
上述症 状进一步增强外,还可出现中枢兴奋症状,如烦躁不安、谵妄、定向障碍、惊厥等,严重者可由兴奋转为抑制,< br>出现昏睡、昏迷,最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禁忌症:青光眼
前列腺肥大。
2.
简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
阿托品的 药理作用有(
1
)抑制腺体分泌作用;
(
2
)松弛内脏平滑肌作用;
(
3
)对眼睛作用是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导
致远视。
(
4
)兴奋心脏,使心率加快,传导加速;
(
5
)大剂量时有扩张血管,解除 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
(
6
)中枢兴
奋作用。
5
.比较阿托品与东莨菪碱的作用与用途有何异同点。
(
1
)外周作用相似,但东莨菪碱对眼睛作用和抑制腺体分泌作用较阿托品强,对心血管作用较阿托品弱。
(
2
)中枢作用相反,
阿托品有兴奋中枢作用,东莨菪碱有抑制中枢作用。
(
3
)用途:两药都可用作麻醉前给药、治疗胃肠绞痛、抗感染性休克、解救有机磷中 毒等。东莨菪碱还可用于抗晕止吐,抗
震颤麻痹,而阿托品则不能。
1
.试述肾上腺素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的理论依据。
①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 性休克的首选药。其理论依据有:兴奋
α
1
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 升高,从而保
证重要脏器血液供应;②兴奋
β
1
受体,引起心脏兴奋,使心输 出量增加,增加组织器官血液供应;③兴奋
β
2
受体,引起
支气管平滑肌松驰 ,并兴奋
α
1
受体,引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减轻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从而解除呼吸 困难症状;④有阻
止过敏介质释放;⑤作用快、强,且可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给药,使用方便。
6
.简述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及用途。
(
1
)药理作 用:①兴奋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加速传导,加快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②血管:收缩皮肤黏膜、内脏血管(尤其肾血管)
,舒张骨胳肌血管及冠状动脉血管。③血压:治疗量情况下,收缩压升高,舒张 压不变或稍降,大剂
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④支气管: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 敏物质;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消除
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⑤提高机体代谢。
(2
)用途:①心脏骤停;②过敏性休克;③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④与局麻药伍用
⑤局部止血。
1
.试述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
普萘洛尔主要药理作用有
(
1
)阻断
β
1
受体:可引起心率减慢、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
减少。
(< br>2
)阻断
β
2
受体: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张力增加。临床用 途:主要有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抗心绞痛、
抗高血压及甲亢等。
2
.试述酚妥拉明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
①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由于阻断
α
受体和直接扩张血管所致。②心脏兴奋 :一方面由于血管扩张血
压下降,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另一方面由于阻断突触前膜
α
2
受体,使祖母末梢释放
NA
增加而导致心脏兴奋。③拟胆碱
作用及组胺样作 用。
酚妥拉明的用途:①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②抗休克;③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④ 对抗去甲肾上腺素药液的外漏;⑤
嗜铬细胞瘤诊断及诱发高血压危象的辅助治疗。
7
.试述治疗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及作用机 制。
药物
肾上腺素
机制
血压
1
、
作用于
β
1< br>受体,
引起心脏兴奋,
小剂量:收缩压升高
心输出量增加
2.
作用
α
、
β
2
受体使皮肤黏膜、
肾、
肠系膜等血管收缩,
骨骼肌及
冠脉舒张。小剂量扩张血管较明
显,
外 周血管阻力不变或减小;
大
剂量收缩血管明显增强,
外周阻力
增加
去甲肾上腺素
1.
小剂量时,收缩血管作用较
小剂量:收缩压升高
舒张压轻微升高
舒张压不变或稍降
脉压增大
大剂量:收缩压升高
舒张压升高,
脉压变小
弱,兴奋心脏作用较强
2.
大剂量时,除兴奋心脏作用外,
大剂量:收缩压升高
血管强烈收缩,外周阻力明显增高
舒张压升高
脉压差变小
异丙肾上腺素
1.
激动
β
1
受体,心脏兴奋
2.
激动
β
2
受体,血管扩张,外周
阻力降低
收缩压升高
舒张压下降
1
.局麻药大量吸收可引起哪些毒性反应?
局麻药大量吸收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两方面的毒性。中枢神经系统先表现
为兴奋症状,如眩晕、惊恐不安、
多言、震颤和焦虑,甚至发生神志错乱和阵挛性惊厥。中枢过度兴 奋时又可转为抑制,出现昏睡、昏迷,最后因呼吸衰竭而
死亡。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脏抑制、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4
.苯妥英钠的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
4
.
(
1
)临床应用:抗癫痫,主要是用于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治 疗外周神经痛;抗室性
心律失常。
(
2
)不 良反应:局部刺激性、齿龈增生、神经系统反应、巨幼细胞性贫血、过敏反应
等。
氯丙嗪与阿司匹林对体温影响的异同如下:
部位
机理
氯丙嗪
体温调节中枢
阻断多巴胺受体、使体温调节失灵
阿司匹林
体温调节中枢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上移的体温调定点
下恢复正常
产散热
特点
主要中枢性产热减少
体温调节失灵,
随外界环境温 度变化而
可使发热者体温降至正常,
也可降至正
常以下。
应用
1.
人工冬眠
高热或长期低热
主要中枢性散热增加
只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 常,不能降到正
变化;机体产热减少,配合物理降温,
常以下。
2.
比较吗啡与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的特点及应用。
吗啡与阿司匹林在镇痛作用上的比较:
部位
机理
吗啡
低位中枢
兴奋阿片受体、
影响痛觉在低位中枢传
导整合
镇痛强度
特点
强
对任何疼痛均有效,尤对慢性剧痛好
阿司匹林
外周痛觉末梢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外周痛觉末梢刺激
减轻、病人易于耐受
弱
只对慢性持续性钝痛(如头痛、神经痛、痛
经、牙痛、肌肉关节痛等)有效,对剧痛、
外伤疼痛、内脏绞痛无效
耐受性
成瘾性
呼吸抑制
应用
1
、中枢兴奋药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应注意:
(
1
)明确用药目的及适应症,只能用于中枢性呼吸困难,用药前确定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与否、呼吸肌功能如何。< br>(
2
)
用药多强调反复及联合给药,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心率、血压 等,尤其注意皮肤颜色、反射情况,观察有无惊厥前
兆。
(
3
)有惊厥表现时 应及时减量或停药,必要时可用中枢抑制药对抗。
1
、
简述强心甙类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强心苷类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胃肠道反应(恶心、 呕吐)
、神经系统症状(视觉障碍)
、心脏毒性(室性早博、室性心动过速)
等。避免 诱发因素(低钾、低镁、高钙)
,警惕中毒信号(频繁呕吐、窦性心动过缓、视觉障碍、频发性室性早博 )
,一旦
出现中毒信号立即停药,缓慢型心律失常给予阿托品;快速型心律失常,轻者给予氯化 钾和镁盐;病情紧急给予苯妥英钠
或利多卡因;病情危急可给予地高辛抗体
Tab
片段 。
试述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是:
①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
抑制 心肌细胞
Na+
内流或
Ca2+
内流,
促进
K+
外 流;
②
延长有效不应期
有效不应期绝对或相对延长可减少期前激;③改变传导速度
减慢传导速度 ,使单向阻滞变双向阻
滞或加快传导速度,消除单向阻滞而中断折返;④减少后除极触发活动
药物阻止
Na+
内流或
Ca2+
内流。
。
1.
试述硝酸酯类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心绞痛的药理学基础?
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普萘洛尔可消除硝酸酯类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增强,而硝酸酯类可消除 普
萘洛尔阻断
β
2
受体引起的冠脉收缩和阻断
β
受体引起的 室壁张力增加,
二者合用使心肌耗氧量下降,
但应注意剂量,
以防血压过低。
2.
简述使用硝酸甘油的注意事项。
应平卧用药,防止体位性低 血压;白天分次用药,延缓产生耐药性;注意药物失效期;服药期间禁酒;颅内高压和青
光眼禁用。
1
、简述一线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
一线抗高血压药包括血 管紧张素
I
转化酶抑制药(
ACEI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T
1
受体)拮抗药、
α
1
受体拮抗药、
β
受体
拮抗药、钙拮抗药以及利尿药六类,分别以卡托普利、氯沙坦、哌唑嗪、普萘洛尔、氨氯地平、氢氯噻嗪 为代表。
有
诊断明确的急性锐痛
无
上述慢性持续性钝痛
有
无
3
、简述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应用抗高血压药应遵循如下原则:
(
1
)长期用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 整血压至合适水平,坚持长期用药。
(
2
)个体化
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 渐增量,直至取得满意疗效而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停药时应采取逐渐减量的方法。
(
3< br>)联
合用药:对于单一降压药不能控制的高血压,应采用联合给药的方法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 应。
(
4
)选用长效药:患者对
长效药依从性好,且可减少血压波动,保护心 、脑等重要器官。
(
5
)根据合并症选药:对于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应根据其特
点选择合适的抗高血压药进行治疗。
1
、试述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 为:
(1)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使
ang
Ⅱ生成减少
,
血管扩张
,
血压下降
,
并减轻或逆转血管和心室重构
,保护靶器官。
(2)
抑制激肽酶Ⅱ,减少缓激肽降解,血管舒张。
(3)
神经
-
内分泌调节作用:减少
NA
的释放,降低交感神经对
心血管的 作用;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减轻水钠潴留,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
(4)
减少内皮细胞 形成内皮素,刺激细
胞膜磷脂游离出
AA
,促进
PG
合成。其降压特 点为:
(
1
)降压快速、显著、短暂;
(
2
)增加肾血流量 ,改善肾功能;
(
3
)不
影响脂质代谢,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产生耐受性 ;
(
4
)改善胰岛素抵抗。卡托普利临床用于各型高血压的治疗,尤其是
糖尿 病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合并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 br>
1
.简述氢氯噻嗪的作用和用途。
利尿作用 ,用于轻、中度水肿患者;抗利尿作用,用于尿崩症患者;降压作用,用于高血压患者。
2
.简述呋塞米的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
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 低血容量、低血钠、低血钾、氯性碱中毒;耳毒性,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甚
至耳聋; 胃肠道反应,
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胃肠道出血等;高尿酸血症和高血糖,痛风和 糖尿病人慎用;
本品利尿作用强大,应记录每日尿量、进水量并称体重;本品与华法林、氯贝丁酯等合用 可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
,
使呋
塞米游离型增高,作用增强。本品切忌加入酸性药液中静滴。
1
.简述
H
1
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和用途。
H
1
受体阻断作用,对组胺释放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 、枯草热、变态性鼻炎(可用左卡巴斯汀喷
鼻)等效果较好;中枢抑制作用,异丙嗪可用于失眠患者,亦 是人工冬眠合剂成分之一;抗胆碱作用,对晕动病、妊娠
呕吐及放射病呕吐均有止吐作用。
1
.简述肝素的作用和用途。
1
.肝素在体内、外均有迅速而强大 的抗凝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激活抗凝血酶
III
,使其加速灭活凝血因子
II
a
、
IX
a
、
X
a
、
XI
a
、
XII
a
。临床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可防止血栓形成与扩大;弥散性血 管内凝血
(DIC)
应早期使用;心血管外科手术、
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等时用作体 内、外抗凝。
(五)论述题
试述氨茶碱的药理作用、机制、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平喘 ,其机制为抑制磷酸二酯酶,促进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阻断腺苷受体及增强呼吸肌收缩力,临
床主要用 于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另外本品尚有强心利尿和松弛胆道平滑肌的作用,临床可用于心源性哮喘、胆绞 痛
等的治疗。不良反应有局部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心悸、心律失常、血压骤降等。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3: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222.html
-
上一篇:心血管医学专业英语词汇
下一篇:心血管内科(心内科)-见习教案-4-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