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临床常见心电图汇总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03:37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长效青霉素)
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特 点:
窦性心律;心率:
60-100

/
分;
PR
间期:
0.12-0.20
秒;
QT
间期:
0.32-0.44
秒;
P
波在
I

II
导联方向向上,在
aVR
导联方向向下;
QRS
时间:
0.06-0.10
秒;
ST-T
无异常偏移。

心电图基础


1


心率的检测常用两种方法



测量
15
厘米长心电图内
P
波或
QRS
波群出现的数目:该数目乘以< br>10

测量
P-P

R-R
间期:测量5
个或
5
个以上
P-P

R-R
间期,计算其 平均值,
60
除以
该周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



心电图时程测量注意


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线上,横坐标为时间,通常采用
25mm/s
纸速记录


时间:横坐标,
1
小格
=1mm=0.04



测量应从波形起点内缘到终点内缘


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

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线上,纵坐标为电压。通常情况下,电压为每毫米
0.1mV

向上的波的电压从基线的上缘至顶点;向下的波从基线的下缘到底端测量。



基线为
T-P



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

心电轴偏移







心电轴值范围

正常

+

+

+

0 ~ +90
°

轻度左偏

+

+



0 ~ -30
°

明显左偏

+





-30
°
~ -90
°

电轴右偏



±

+

+90
°
~ +180
°

电轴偏移不定







+180
°
~ +270
°




正常心电图
(2)

心脏循长轴转位

一.

自心尖朝心底部方向观察

二.

顺钟向转位:

??
V3

V4
波形出现在
V5

V6
导 联

三.

逆钟向转位:

??
V3
、< br>V4
波形出现在
V1

V2
导联




顺钟向转位:
可见于右心室肥大;


逆钟向转位:
可见于左心室肥大;


钟向转位
也可见于正常人。

P



3
??
时限:<
0.12


??
振幅:<
0.25mV
(肢导联)



0.2mV
(胸导联)

??
方向:窦性心律


Ⅰ、Ⅱ、
avF, V4-V6
导联

直立


avR
导联

倒置


其它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正常心电图
(3)
P-R
间期

??
PR
正常值
0.12~
0.20


??
代表了房室传导时间

??
年龄越大,心率越慢,
P-R
间期越长

??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P-R
间期越短

QRS
波群
1

一.

时限:

0.06 ~
0.10
秒,<
0.12


二.

波形:根据主波方向和有无
Q

q
)波

??
I

II

V4 ~
V6
导联主波
:
向上

??
avR

V1
导联主波:向下

??
V1

V2
导联不应有
Q(q)
波,
(
可呈
QS)

??
avR
、Ⅲ、
avL
导联可有
Q< br>波或
q


??
Ⅰ、Ⅱ、
avF

V4~
V6
导联不应有
Q

(
可有
q
波< br>)

??
V1

V6R
波逐渐变大,
S波逐渐变小,
R/S
由小变大

??
Q
波小于

0.04
秒,振幅<
1/4
同导联
R


QRS
波群
2

一.

电压:

??
至少一个肢导联
QRS
波群电压和≥
0.5mV

??
至少一个胸导联
QRS
波群电压和≥
0.8mV
??
Rv5

2.5mv

RavL

1.2 mV

RavF

2.0mV

RI

1 .5mV

Rv5+Sv1

3.5
(女)

Rv5+Sv1


4.0mV
(男)

??Rv1

1.0mV

Rv1+Sv5

1.2mV< br>
RavR

0.5mV

??
Q




?
R
波(同导联)

QRS
波群
3

R
峰时 间(室壁激动时间):
概念:
QRS
起点到
R
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 时限:
V2)


0.04s

(

V5

V6)


0.05s




V1

4
(
J


一.
QRS
波群的终末与
ST
段起始之交接点

二.

大多数在等电位线上

ST


一.
ST
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

二.

偏移正常范围:

??
所有导联
ST
段下移≤
0.05mV

??< br>所有肢导联及
V4-V6
导联
ST
抬高≤
0.1mV

??
V1-V2
导联
ST
段抬高≤
0.3mV

??
V3
导联
ST
段抬高≤
0.5mV

T


一.

形态:两支不对称,上升支平缓,下降支陡

二.

方向:
I

II

V3-V6
导联直立,
avR
倒置,其 余可直立、平坦、倒置、双相

一.

振幅:
QRS
波群直 立的导联,
T
波电压应超过同一导联
R
波的十分之一

QT
间期

一.

正常范围:约
0.32-0.44


二.

校正
Q-T
间期(
QTc
)=
QT

RR1/2

三.

临床意义:代表心室除极、复极的时间总和

U


一.

心室除极后电位,心室后继电位,机理不清

二.

异常
U
波为心室复极异常

三.

正常人可无
U


??
如有应较低小,一般
V3~V4
导联较明显

??
电压、时间应显著小于
T


??
U
波必须直立

四.

明显增高,见于血钾过低



小儿心电图的特点:
心率较快;在
10
岁以后,成人心率;
P
波时限较短(儿童<
0.09s
);
QRS
呈右室优势;
T
波变异较大


老年人心电图的特点:
异常心电图较多;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心律失常、ST-T
改变、
心室肥大






5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诊断

要点:


心电图特征
1
、频率
<60
次/分;
2
、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



窦性心动过速诊断

要点:


心电图特征
1
、频率
> 100
次/分
2
、其他波型值在正常范围内。


窦 房结为人体“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
1
次冲动,心脏就跳动
1
次,在医 学上
称为“窦性心律”,即心脏正常的跳动就应该是窦性心律。




扩展阅读



正常窦性心律诊断要点



1.P
波的方向:呈直立型,PⅡ直立,
PaVR
倒置 ,PⅢ、
aVF
一般也是直立的。




间期:< br>在每个
P
波之后都继有
QRS
波群,
PR
间期
0.12

20
秒,
而且在每个心搏是
恒定的。小儿
PR
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大于正常高限。




间期:并不绝对匀齐,但
PP
间期的互差
<0.12
秒。< br>

6


4.
心房频率:
60

100

/
分。小儿不超过正常相应年龄组心率
95
%或 不低于正常相应
年龄组的
5
%。



窦性心动过缓诊断要点



1.P
波的方向:呈直立型, PⅡ直立,
PaVR
倒置,PⅢ、
aVF
一般也是直立的。




间期:
在每个
P
波之后都继有
QRS
波群,
PR
间期
0.12

20
秒,
而且 在每个心搏是
恒定的。小儿
PR
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 大于正常高限。



3.P
波频率
<60
/
分,但很少
<40

/
分。小儿心率低于下列范围:
1
岁以内超过
100

/
分,
1

6岁超过
80

/
分,
6
岁以上超过
60

/
分。



4.
可能伴有窦性心律不齐,结性逸搏等;



窦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



1.P
波的方向:呈直立型, PⅡ直立,
PaVR
倒置,PⅢ、
aVF
一般也是直立的。




间期:
在每个
P
波之后都继有
QRS
波群,
PR
间期
0.12

20
秒,
而且 在每个心搏是
恒定的。小儿
PR
间期随心率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不小于正常的低限或 大于正常高限。



3.P
波频率
100
160

/
分,
但甲亢的成人患者,
P
波频率可大于< br>180

/
分。
小儿心率
超过下列范围:
1
岁以内超过
140

/
分,
1

6
岁超过
120

/
分,
6
岁以上超过
100
次< br>/
分。



4.
心动过速时由于
P
电轴下移,
P
波的形态可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心率过快时可与
T
波重叠,
PR
段及
ST
段可下降,
T
波平坦甚至倒置。



窦性心律不齐诊断要点



1.
窦性心律




间期互差
>0.12
秒,也有人以互差
>0.16
秒作为诊断标准。



1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P
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有关,
吸气时< br>PP
间期逐渐缩短,
呼气时
PP
间期逐渐延长,屏住呼吸时,
PP
间期变为匀齐。




2
)非时相性窦性心 律不齐
P
间期的改变与呼吸无关,
PP
间期逐渐缩短与
PP
间期逐
渐延长也是交替出现,但其变化的周期较长。


7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3:3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173.html

临床常见心电图汇总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