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茶巧治咽喉炎
中药茶巧治咽喉炎:桑菊杏仁茶可化痰利咽
桑菊杏仁茶
桑叶
10g
,菊花
10g
,杏仁
10g
,冰糖适量。将杏仁捣
碎后,与桑叶、菊花、冰糖共置保温瓶中,加沸水冲泡,约
盖闷
15
分钟后,即可当茶水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天
1
剂。功能清热疏风,化痰利咽。
双根大海茶
板蓝根
15g
,山豆根
10g
,甘草
10g
,胖大海
5g
。共置
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盖闷
20
分钟后即可当茶水饮用。
也可加水煎 煮后,
倒保温瓶中慢慢饮用,
每天
1
剂。
有清热、
解毒、利 咽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咽炎咽喉疼痛明显者。
马鞭草绿豆蜜茶
鲜马鞭草
50g
,
绿豆
30g
,蜂蜜
30g
。
将绿豆洗净沥干,
新鲜马鞭草连根洗净,
用线扎成
2
小捆,
与绿豆一起放锅内,
加水
1500
毫升用小火炖< br>1
小时,至绿豆酥烂时离火,捞去
马鞭草,趁热加入蜂蜜搅化即可饮汤食豆。每日
1
剂,分
2
次服,连服数日。
麦冬桔梗
麦冬
15
克,桔梗
15< br>克,
胖大海
10
克,
甘草
10
克,
板
蓝根
20
克,山豆根
15
克,蜂蜜
50
克。
将上述中药
(
除蜂蜜外
)
用
1
千毫升的冷水浸泡
20
分钟,
然后煎煮
30
分钟,将药汁倒入盛有 蜂蜜的杯子里分
3
次服
用。也可将煎好的药汁与蜂蜜混合装入保温杯中,代茶水慢慢饮服。
每天
1
剂,
7
天为< br>1
疗程,连服
2
~
3
个疗程。此方有
养阴清热、润咽 止痛之功效。适宜于慢性咽炎,症见咽喉红
肿、疼痛、干燥、声音嘶哑者。
玄参麦冬
玄参
10
克,麦冬10
克,金银花
6
克,板兰根
10
克,
石斛
1 0
克,桔梗
10
克,蜂蜜
50
克。
上药
(
除蜂蜜外
)
共放药罐中,
加水
1500毫升,
煎煮至剩
500
毫升左右,滤去药渣,将药液倒入保温杯中,兑入蜂蜜溶化即可,代茶水频频饮用,每天一剂。
说明:此方有养阴清热, 利咽止痛的功效,适宜于慢性
咽炎患者出现咽喉干燥,灼热疼痛,干痒音哑,口舌干燥或
伴有呛 咳者。
金银花连翘
金银花
10
克
,
连翘
15
克
,
黄芩
15
克
,
花粉
20
克
,
桔梗
30
克
,
射干
12
克
,
白芥子
15
克
,
白附子
15
克
,
紫苏
子
15
克
,
甘草
10
克。
水煎服
,
每日
1
剂;
有肝郁滞
,
两胁
疼痛
,
闷闷不乐
,
胸胀者
,
加柴胡、郁金
;
津伤口干
,
舌红少
苔者
,
加沙参、麦冬。
玄参干石斛
玄参、麦冬、干石斛各
10< br>克,藏青果
6
粒,胖大海
4
粒,金银花
15
克,生甘 草
5
克混合后,用开水浸泡,代茶
频饮。如加入桔梗疗效更好。
慢性咽炎在中医上分为阴虚型、阳虚型、气虚型、痰郁
型等,但以阴虚型多见。阴虚 型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咽干
咽痒,红肿疼痛,手足心发热,口燥,腰膝酸软等症状,具
有以上 表现用此方较适宜。如果属畏寒肢冷阳虚型慢性咽炎
患者以及脾胃虚寒,大便稀烂者应忌用
慢性咽喉炎经年不愈
金银花、菊花各< br>10
克,胖大海
3
枚。将药放入开水瓶
中,
冲入沸水大半瓶,
瓶塞塞严
15
分钟后,
做茶频频饮用,
1
日内饮完。每日< br>1
次,治慢性咽喉炎,经年不愈者。
双花茶
双花、甘草、寸冬、元参、桔梗、石斛各
10
克,薄荷、
青果各
3
克。将上述药掺匀,分成
4
包,放暖瓶内,用开水
沏泡< br>2
小时后当茶饮。一昼夜喝
1
壶,次日再换泡,一般
2
剂即愈 。
治疗慢性咽炎偏方六则
1
,麝香止痛膏先将两手掌洗净擦干,
然后将麝香止痛膏剪成
1
/
2
张贴在左手劳宫穴上
(
手掌心横
纹中第
2
、
3
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处
)
。
1
日
1
次,一般用
3-5
次有效。孕妇忌用。
2
,百部
20
克水煎
100
毫升。反
复嗽口,约< br>10
分钟,然后吞服
,1
日
1
次,
1
次50
毫升。紫
金锭、
田三七各
1
克用红霉素软膏调糊状外敷天突 穴
(
胸骨上
窝正中
)
,外用纱布或油纸覆盖,胶布固定,
1
日
1
次。
(
孕
妇忌用
)
,
一般用
1
次奏效。
3
,
取玄参15克,
麦冬15克,
桔梗 15克,胖大海10克,甘草10克,板蓝根20克,
山豆根15克,蜂蜜50克。将上述中药(除蜂蜜 外)用1
000毫升的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将药
汁倒入盛有蜂蜜的杯子里分 三次服用。也可将煎好的药汁与
蜂蜜混合装入保温杯中,代茶水慢慢含服。每天一剂。7天
为一 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有养阴清热、利咽止痛之
功效,适宜于慢性咽炎,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干 燥、声音
嘶哑者。
4
,
【用料】
半夏
9
克
,
厚朴、
茯苓各
10
克
,
生姜
5
克
,
苏叶
6
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用治慢性
咽炎。
5
,麦冬、北沙参、元参、桔梗各
10
克
,
木蝴蝶、甘
草各
3
克
,
胖大海
5
只
,
置于茶缸中
,
开水冲泡
,
代茶频饮。
每天一帖
,
可冲泡数次
,
水尽加水。
忌食烟、
酒、
辛辣食品。
连服
10- 15
帖
,
疗效甚佳。
6
,处方
:
玉竹
20
克
,
桔梗
10
克
,
薄荷
3
克
,
白薇、
红花、
淡豆豉、
炙甘草各
5
克
,
生地、
芦根各
12
克
,
大枣
3
枚。
用法
:
水煎服
,
每日
2
剂
,5
天为
1
疗程
,
连服
3
个疗程。
主治
:
慢性咽炎
,
咽喉不适
,
干燥发痒
,
微痛
,
反复发作
,
感冒后加重
,
时有咽部梗阻感。
检查咽壁微红、
干燥、
淋巴滤泡增生
,
苔落
,
舌红
,
脉浮数等。
慢性咽炎治疗
应由医生根据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局部对症治疗可以
选 用中成药,如利咽灵、草珊瑚含片、保安散等,可同时配
合泡茶饮:双花、麦冬、胖大海、生甘草各等份 ,开水冲泡
频服。清咽饮: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
各
50
克,捣碎混匀,每日
3
次,每次服
15
克左右,以沸水
冲饮。
或者藏青果
10
克
.
玄参
10
克
.< br>麦冬
30
克
.
金银花
30
克泡茶
(
用开水闷一会儿可加冰糖治法:
清肺养阴,
化痰散结。
方药:黄芩、玄参、 天冬、瓜蒌皮、海浮石、射干各三钱,
山慈菇二钱,桔梗一钱五分。
成药可服用黛芩化痰丸。如
何运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 br>,
主要是通过
望、闻、问、切结合现代医学,将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结合
起来进 行辨证,
根据患者的病程、
体质、
年龄、
季节等因素,
提出具体的治 法和方药。中药对慢性咽炎的辨证施治内容如
下:
1
、
肺肾阴虚症。
其症状表现为咽干刺痒微痛,灼热
不适,夜间尤甚,咽腔微红 肿胀,乏津干燥,干咳少痰,腰
膝酸软,
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
治疗宜滋养肺 肾,
降火利咽。
药用:百合
15
克、生地黄
15
克、熟地黄
15
克、玄参
15
克、麦冬
12
克、当归
12克、川贝母
12
克、桔梗
10
克、牛
膝
20
克 、甘草
6
克。
2
、
肝经郁热症。
< br>其症状表现为咽
部闷胀,异物感明显,情致不畅时尤甚,急噪易怒,胸肋闷
胀,舌红苔黄 。治疗宜疏肝清热,理气利咽。药用:丹皮
15
克、栀子
12
克、柴胡
12
克、郁金
12
克、茯苓
12
克、薄荷
10
克 、当归
12
克、生白芍
15
克、苏梗
10
克、甘草
6
克。
3
、
气血瘀阻症。
其症状表 现为咽干刺痛,夜间尤甚,活
动后减轻,咽腔暗红肥厚,舌暗或有瘀斑,苔薄。治疗宜行
气活血 ,花瘀利咽。药用:当归
15
克、红花
10
克、桃仁
12
克 、
生地黄
15
克、
枳壳
12
克、
桔梗
10
克、
土元
10
克、
山豆根
12
克、甘草
3
克。
4
、
痰湿上结症。
其症状表现
为咽异物感明显,咽腔色淡或淡红,肿胀肥厚,咽底附白粘
痰液,胸肋闷胀,泛恶欲呕,咳痰白 粘量多,舌淡苔白腻。
治疗宜燥湿化痰,散结利咽。药用:制半夏
12
克、陈皮
15
克、茯苓
12
克、胆南星
10
克、僵蚕
15
克、苏梗
15
克、浙
贝母
15
克、
海浮石
15克、
甘草
3
克。
5
、
肾阳虚弱症。
其
症状表现为咽部不适,
紧闷如堵,
遇寒尤 甚,
咽腔淡白微肿,
咽底色白,口淡不渴或咽干欲热饮,面白肢冷,腰脊冷痛,
精神不 振,舌淡苔白。治疗宜温肾壮阳,散寒利咽。药用:
制附子
6
克、肉苁蓉
6< br>克、肉桂
6
克、熟地黄
15
克、山药
12
克、
山萸肉
12
克、
丹皮
10
克、
泽泻
12
克、
茯苓
15
克、
细辛
3
克。
如何运用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以上药方均是我
国医药工作者长期宝贵经验的总结,但却具有煎药烦琐、携
带不宜、服用不便等缺点。耳鼻喉科专家在长期的临床研究
中发现:蒙药在慢性咽炎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 的优势。内蒙
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在传统验方基础上,采用现代医药科技
研制的蒙王清咽六味散 (高勒图宝日
-6
)治疗各种慢性咽炎
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疗效。具有清热泻火、凉血 解毒、消肿
化淤、止血生津、滋阴利咽、扶正祛邪的神奇功效。对于各
类顽固性咽炎、反复性口 腔溃疡、口臭等咽部疾病一般
2--3
个疗程即可全面治愈。
慢性咽炎中医妙方
1
)针灸
①体针
取穴:咽炎穴、人迎(双侧)
、廉泉。
咽 炎穴位置:甲状软骨上缘,正中旁开
1.5
寸,人迎穴
上
1
寸。
操作:先针咽炎穴,用左手拇指轻推甲状软骨,并以指
切法将颈动脉推向外方,用
1.5
毫针向咽后壁刺入
1.5
寸,
使整 个咽部有肿胀感或异物感之后,轻轻退针
5
~
8
分;针
刺人迎穴时, 应以左手食指或拇指将颈动脉推向外方,取穴
手法同咽炎穴;廉泉穴直刺
3
分左右为宜 ,留针
20
~
30
分
钟,留针时不提插、不捻转,以免损伤颈部大血 管。每日或
隔日
1
次,
10
次为一疗程。
疗效:上法治疗
800
例,痊愈
312
例,显 效
480
例,
有效
8
例,总有效率为
100
%。< br>
②耳穴压丸
取穴:主穴:耳、咽喉、下屏尖、缘中。配穴:肺阴不
足加肺、
对屏尖;
肾阴亏损 加肾、
神门;
胃腑积热加胃、
脾。
操作:以常用穴为主,随症加配穴。按常规消毒,将王
不留行子置于
0.7×0.7
方厘米见方大的麝香止痛膏贴于穴位
上,用拇、食指按压,至患者产生疼痛感及耳廓充血发热,
并嘱患者每日按压
2
~
3
遍。隔日
1
次,每次
1< br>侧,两侧轮
换,
10
次为一疗程。
疗 效:
上法治疗
275
例,
临床痊愈
214
例,
显效
54
例,
无效
7
例,总有效率为
97.5
%。
③刺血
取穴:上耳背。
操作:
在耳背上方寻得三条较显露的血管,
常规消毒后,
用手术刀片刺破第一条血管,
使其流出
0.5
~
2
毫升的血液后,
用酒精棉球按压,并以胶布固定。半月刺治
1
次,共
3
次。
按顺序每次刺
1
条血管。忌酸、辣、烟、酒。
疗效: 上法共治疗
210
例,临床痊愈
98
例,显效
76
例,有效
26
例,无效
10
例,总有效率为
95.2
%。
(
2
)单方验方
①咽炎乐
组成:制半夏(砸碎)
500
克。
用法:< br>上药加食醋
2500
毫升,
浸泡
24
小时后,
加热三 、
四沸,捞出半夏,加苯甲醇(按药量的
0.5
%)过滤,分装
10
个瓶内备用。
用法:每次服
100
毫升(加白开水适 量)
,每日服
2
~
3
次,
8
~
25
天为一疗程。
疗效:上方共治疗
564
例,临床痊愈
342
例,有效
170
例,无效
52
例,总有 效率为
90.8
%。
②鼻咽灵
组成:山豆根、麦冬、半枝莲、石上柏、白花蛇舌草等
九味药物。
用法:上药制成片剂。每日口服
4
次,每次
5
片,
7
~
15
天为一疗程。
疗效: 上方共治
111
例,显效
35
例,有效
59
例,无效
17
例,总有效率为
84.7
%。
(
3
)推拿
取穴:夹喉、天突、膻中、风池、风府、曲池、合谷。
操作:患者正坐,医者用右手拇指与食、中二指相对轻
柔着力,拿推夹喉穴,自上而下往返拿推10
~
20
分钟,再
用一指禅手法推天突、膻中各
2
分 钟,最后医者站立于患者
背后用右手拿推双侧风池穴
2
分钟,
用拇指点按风府
10
次。
咽部疼痛者,双拇指分别按双侧曲池、合谷各
10
次。每周
推拿
3
次,
6
次为一个疗程。
疗效:上法共治疗
13
例,临床治愈
9
例,有效
4
例,
有效率达
100
%。
(
4
)食疗
①冰糖麦冬炖白莲
组成:麦冬、白莲各
12
克,冰糖和水适量。
用法:上述物品隔水炖后饮汁食莲。
②鸭蛋冰糖豆浆饮
组成:豆浆
200
毫升,鸭蛋
1
枚,冰糖适量。
用法:豆浆煮沸后,冲蛋加冰糖饮用。
慢性咽炎
_
中医诊治
/jy/?ArticleID=119
6
概
述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 组织
的弥漫性炎症。口、鼻等部的慢性炎症,有害气体、粉尘等
刺激,以及全身性疾病致机体抵 抗力下降为常见的致病因素。
据国内统计,
在城镇居民中,
其发病率占咽科疾病的10
%~
20
%,农村发病率较低。现代西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殊有效的
疗 法。
慢性咽炎,中医称为“虚火喉痹”、“帘珠喉痹”,归
属喉痹范畴。
《素问·阴阳别论》
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是对本病的最早论述。历代医家有 较多的发挥。首先对喉痹
的病因病机从不同方面作了探讨,归纳为痰热、虚火、津不
上承等。如 《丹溪心法》认为“喉痹大概多是痰热”。
《景岳全
书·咽喉》云:“格阴喉痹,由火不归元, 则元根之火客于咽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3: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148.html
-
上一篇:房室交界性逸搏和逸搏心律
下一篇:心电图考核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