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口腔流行病学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03:07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堕胎过程)
第一节内容概要

一、口腔流行病学的概念、作用及其发展

(

)
口腔流行病学的概念

口腔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 个分支
,
即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
,
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 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
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

1.
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

2.
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3.
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4.
监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

5.
为制订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

二、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

断面研究
:
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的情况

纵向研究
:
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

常规资料分析
:
对已有的资料或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


分析性流行病学

病例
-
对照研究

群组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

特点:①有干预措施;②设立对照组


三、龋病流行病学

(一)龋病常用指数

1.
恒牙龋、失、补指数

用龋、失、补牙数
(DMFT)
或龋、失、补牙面数

(DMFS)
表示。
“龋”即已龋坏尚未充填的牙;“失”指因龋丧失的牙;“补”为因
龋已做充填 的牙。


2.
乳牙齲、失、补指数

指乳牙的龋、失 、补牙数
(dmft)
或齲、失、补牙面数
(dmfs)


3.
龋均和龋面均

龋均指受检查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 。龋面
均指受检查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


4.
龋面充填构成比

指一组人群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所占的
比重,常用百分数表示。


5.
患龋率

指在调查期间某一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
,
常以百分数表示。

6.
龋病发病率

指至少在
1
年时间内
,
某人群新发生齲病的频率。

7.
无龋率

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查人数的百分率。

(二
)
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齲病的流行特征

从地区分布上看
,
各国齲病患病 率差别悬殊。
从时间分布上
看,
发达国家患龋率逐渐下降
,
发展中国 家龋病患病率逐渐上升。
从人群分布看
,
乳牙、
年轻恒牙和老年人牙龈退缩后 的恒牙易感齲病。
乳牙患龋率男性略高于女

,
而恒牙患龋率女性略高于男性 。一般城市居民的患龋率高于农村。民族之间
的患齲情况不同。

2.
影响龋病流行的因素

常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氟摄入量、饮食习
惯和家族影响。



四、牙周病流行病学

(

)
牙周健康指数

1.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
(OHIS)


Greene


Vermillion
对他们在
1960
年提出的
口腔卫生指数
(OHI)
加以简化而成。
OHI-S
只检查
6
个牙面
,
包括简化软垢指数
(D1-S)
和简化 牙石指数(
CI-S
)。

2.
菌斑指数
(PLI)
是根据牙面菌斑的厚度而不根据菌斑覆盖面积计分。可检查全
口牙面
,
也可检查选定 的几颗牙。
每颗牙检查
4
个牙面
,
每颗牙的计分为
4
个牙面
计分之和除以
4,
个人计分为每颗牙计分之和除以受检牙数。

3.
Turesky
改良的
Q-H
菌斑指数
先用菌斑染色剂使菌斑染色
,
再检查指定
的六颗牙的牙面菌斑面积得到计分。
4.
牙龈指数
(GI)
只观察牙龈情况
,
检查牙龈颜 色和质的改变
,
以及出血倾向。

5.
龈沟出血指数
(SB I)
检查用视诊、探诊相结合的方法
,
所用探针为钝头牙周探

针, 检查时除观察牙齦颜色和形状外
,
还须用牙周探针轻探龈沟
,
观察出血情况。

6.
牙龈出血指数
(GBI)
可以检查全部牙齿或只检查指数牙。 检查采用视诊和探诊

相结合的方法。检查时使用牙周探针轻探牙龈
,
观察出血情况。

7 .
社区牙周指数
(CPI)
使用
CPI
牙周探针检查牙龈出血、牙石 和牙周袋深度。使


CPI
时将口腔分为
6
个区段
,
可用
10
个指数牙。
检查时可以检查
6
个区段中的每个牙
,
也可以只检查指数牙。每个区段中以计分最高的牙齿代表该区段的值
,6
个区段中最高的计分作为个人
CPI
值。

(

)
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1.
牙周病的流行特征

(1)
地区分布
:
不同地 区的患病情况不同
,
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
农村居民的
患病程度 高于城市居民。

(2)
时间分布
:70
年代后期
,
工业化国家青少年儿童和成年人的龈炎患病率持续
下降。

(3)
年龄分布
:
牙周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4 )
性别分布
:
关系不明确
,
但多数报道为男性重于女性。

(5)
民族分布
:
不同民族牙周病的患病情况差异很大。

2.
影响牙周病流行的因素

包括口腔卫生、吸烟、营养和全身疾病。



五、其他口腔疾病的流行概况

(-)
氟牙症


分 类法根据釉质颜色、光泽和缺损的面积来确定损害的程度。根据氟牙
症的分类计分系统
,
可以换算出社区氟牙症指数
(CFI)

社区氟牙症指数的公共卫
生意义是 根据指数采取相应的公共卫生措施。

2.
流行特征

(1)
地区分布
:
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
其发病与当地水、土壤、空气中的含氟量过 多
密切相关。

(2)
城乡分布
:
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

(3)
年龄分布
:
乳牙较少。
6
岁以后恒牙患病率逐渐升高
,12
岁左右稳定
,
中年以后

患病率下降。

(4)
性别分布
:
男女性别未发现显著不同。

(5)
牙位分布
:
最严重的是上颌牙齿的颊侧面。

(

)
牙本质敏感

1.
评价方法

电子压力敏感探诊记数和
Schiff
冷空气敏感指数。

2.
流行特征

(1)
地区分布
:
不同的国家患病率不同

(2)
牙位分布
:
以尖牙和前磨牙的颊侧面居多
,
牙周病患者好发。
(3)
年龄分布
: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
好发年龄在
50 ~69
岁年龄段。

(4)
性别分布
:
牙本质敏感好发于女性。

(5)
地区分布
:
农村人群的患病率要高于城市人群。

(

)
口腔癌

1.
指标

衡量口腔癌的患病情况多用患病率和发病率。

2.
流行特征
(1)
地区分布
:
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
,
以东南亚地区发病率最 高。

(2)
时间分布
: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随时间而变化。

(3)
年龄分布
:
可发生于所有人群
,
成年人好发。
(4)
性别分布
:
男女都可发生
,
但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5)
种族分布
:
有咀嚼烟草习惯的种族口腔癌发病率高。

(

)
口腔黏膜疾病

口腔黏膜疾病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和口 腔软组织的多种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
可分
为两大类
,
一类是原发于口腔黏膜 的疾病
,
一类是全身性疾病在口腔的表征
,
主要
表现为口腔黏膜损害 。口腔黏膜病多好发于颊、舌、唇、软腭等黏膜
,
也可与皮
肤同时发病。口腔黏膜疾病 的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

(

)
牙颌异常

1.
指数
WHO
推荐采用牙美观指数
,
用于
12
岁以后的年龄组作为流行病学调查
的计分标准。

2.
流行特征

(1)
地区分布
:
各国和各地区的 患病率从
28%

90%
不等。

(2)
年龄分布
:
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

(3)
性别分布
:
男女之间无差异。

(

)
唇腭裂

1.
指标

唇腭裂的患病情况常用发生率或患病率来评价。

2.
流行特征

(1)
地区分布
:
可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2)
城乡分布
:
农村高于城市。

(3)
性别分布
:
男婴比女婴高。

(4)
种族分布
:
不同民族之间有差异。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3: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051.html

口腔流行病学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