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部发育练习题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03:04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男人和女人那个)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颌面部发育练习题


一、
A1
1
、形成导管系统约在

A
、胚胎第
2
个月


B
、胚胎第
3
个月


C
、胚胎第
4
个月


D
、胚胎第
5
个月


E
、胚胎第
6
个月


2
、舌下腺发育始于

A
、第
4

5



B
、第
5

6



C
、第
6

7



D
、第
7

8



E
、第
8

9



3
、小唾液腺发育

A
、较晚、约胎儿第
11
周,开口于皮肤黏膜


B
、较晚、约胎儿第
12
周,开口于口腔黏膜


C
、较早、约胎儿第
2
周,开口于口腔黏膜


D
、较早、约胎儿第
3
周,开口于皮肤黏膜


E
、胎儿第
6
周,开口于皮肤黏膜


4
、髁突软骨出现在

A
、胚胎第
8



B
、胚胎第
9



C
、胚胎第
10



D
、胚胎第
11



E
、胚胎第
12



5
、下颌骨发育来自

A
、第一鳃弓


B
、第二鳃弓


C
、第三鳃弓


D
、第四鳃弓


E
、第五鳃弓


6
、最初的下颌骨骨化中心为胚胎

A
、第四周


B
、第五周



























1











C
、第六周


D
、第七周


E
、第八周


7
、下颌骨发育基本完成是在胚胎

A
、第五周


B
、第六周


C
、第七周


D
、第八周


E
、第十周


8
、下颌支的发育是骨化迅速向第几鳃弓后方扩展而成的

A
、第一鳃弓


B
、第二鳃弓


C
、第三鳃弓


D
、第四鳃弓


E
、第五鳃弓


9
、下列哪种软骨发育的最终结果为中耳的砧骨和锤骨、蝶锤韧带

A
、下颌软骨


B
、髁突软骨


C
、上颌软骨


D
、腭骨软骨


E
、颞骨软骨


10
、下颌骨从开始发育至完全形成,而支持这种生长的主要继发性软骨包括

A
、喙突软骨


B
、髁突软骨


C
、中缝软骨


D
、以上均是


E
、以上均不是


11
、下列有关髁突软骨说法正确的是

A
、出现在胚胎第
10



B
、不足以维持下颌骨生长


C
、占据发育中升支的大部分


D
、不能通过软骨内骨化转变为骨组织


E
、至
20
周有厚层软骨覆盖在髁突头部


12
、上颌骨骨化中心生长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
、向后形成颧突


B
、向内形成腭突


C
、向下形成牙槽突



























2











D
、向前形成上颌的表面组织


E
、以上说法均正确


13
、髁突软骨从胚胎
12
周开始出现,一直持续到

A

20



B

18



C

16



D

12



E

6



14
、喙突软骨出现在发育的

A
、第四个月


B
、第五个月


C
、第六个月


D
、第七个月


E
、第八个月

15
、出现在胚胎第
12
周,迅速形成一个锥形软骨团,占据发育中升支的大部分 的是

A
、髁突软骨


B
、喙突软骨


C
、下颌软骨


D
、上颌软骨


E
、侧舌隆突


16
、中缝软骨有两块,出现 在
Meckel
软骨两端之间的结缔组织中,消失的时间是

A
、出生前
1



B
、出生后
1



C
、胚胎第
12



D
、胚胎第
8



E
、胚胎第
10



17
、上颌骨的发育来源于

A
、第
1
鳃弓


B
、第
2
鳃弓


C
、第
3
鳃弓


D
、第
4
鳃弓


E
、第
5
鳃弓


18
、颧突是上颌骨骨化中心向哪个方向进行生长所形成的

A
、向前


B
、向后


C
、向内


D
、向外



























3











E
、向下


19
、上颌骨骨化中心向哪个方向进行生长可以形成上颌骨额突

A
、向前


B
、向后


C
、向内


D
、向外


E
、向上


20
、上颌骨骨化中心向哪个方向进行生长形成腭突

A
、向前


B
、向后


C
、向内


D
、向外


E
、向上


21
、上颌骨骨化中心向哪个方向进行生长形成牙槽突

A
、向前


B
、向后


C
、向下


D
、向外


E
、向上


22
、舌的发育来源于

A
、第Ⅰ鳃弓


B
、第Ⅱ鳃弓


C
、第Ⅲ鳃弓


D
、第Ⅳ鳃弓


E
、以上都包括


23
、舌体和舌根联合相连于界沟是在

A
、胚胎第
5



B
、胚胎第
6



C
、胚胎第
7



D
、胚胎第
8



E
、胚胎第
9



24
、有关舌的发育说法错误的是

A
、三角形的小突起称奇结节


B
、舌根表面覆盖内胚层上皮


C
、舌体表面覆盖着外胚层上皮


D
、第
1
鳃弓中线处的间充质增生


E
、第
6
周侧舌隆突与奇结节联合发育成舌体



























4











25
、侧舌隆突出现的时间是胚胎

A
、第四周


B
、第五周


C
、第六周


D
、第七周


E
、第八周


26
、胚胎第六周,侧舌隆突与以下哪个部分联合发育成舌体

A
、球状突


B
、舌隆突


C
、奇结节


D
、上颌突


E
、下颌突


27
、第
2

3

4
鳃弓形成了一个大的位于中线的突起,此突起最后形成

A
、舌体


B
、舌根


C
、界沟


D
、口咽膜


E
、奇结节


28
、甲状舌管始于

A
、胚胎第
3



B
、胚胎第
4



C
、胚胎第
5



D
、胚胎第
6



E
、胚胎第
7



29
、甲状腺形成的时间是胚胎

A
、第四周


B
、第五周


C
、第六周


D
、第七周


E
、第八周


30
、腭裂伴有单侧或双侧唇裂约占

A

60%

B

70%

C

80%

D

90%

E

100%

31
、下列有关腭裂描述正确的是


























5











A
、很少会伴发唇裂


B
、侧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


C
、仅发生于双侧


D
、侧腭突和上颌突部分融合


E
、以上说法均正确


32
、下列哪项属于双侧侧腭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的结果

A
、腭裂


B
、唇裂


C
、颌裂


D
、下颌裂


E
、斜面裂


33
、以下不是腭裂形成的因素是

A
、感染


B
、射线


C
、药物


D
、激素


E
、运动


34
、下列哪项的轻度为悬雍垂裂

A
、唇裂


B
、腭裂


C
、颌裂


D
、下颌裂


E
、斜面裂


35
、从切牙孔至腭垂全部裂开属于以下哪项的严重情况

A
、唇裂


B
、腭裂


C
、颌裂


D
、下颌裂


E
、斜面裂


36
、上颌裂为

A
、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


B
、上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C
、侧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D
、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


E
、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


37
、有关颌裂说法错误的是

A
、颌裂仅发生于上颌



























6











B
、常伴有唇裂或腭裂


C
、下颌裂罕见


D
、上颌裂为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


E
、上颌裂为前腭突与上颌突部分联合


38
、侧腭突向中线生长是在

A
、胎儿第
5



B
、胎儿第
6



C
、胎儿第
7



D
、胎儿第
8



E
、胎儿第
9



39
、口腔颌面部发育中唯一发生融合的部位

A
、侧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B
、两侧腭突融合并与向下生长的鼻中隔融合


C
、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D
、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


E
、两侧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40
、形成硬腭之大部分、软腭和悬雍垂约在

A
、胚胎第
3
个月


B
、胚胎第
6
个月


C
、胚胎第
8
个月


D
、胚胎第
10
个月


E
、胚胎第
12
个月


41
、既可发生于上颌,又可发生于下颌的发育异常为

A
、腭裂


B
、颌裂


C
、悬雍垂裂


D
、斜面裂


E
、侧鼻裂


42
、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者部分联合,则形成

A
、腭裂


B
、上颌裂


C
、下颌裂


D
、上唇裂


E
、下唇裂


43
、两侧下颌突未联合,则形成

A
、腭裂


B
、上颌裂



























7











C
、下颌裂


D
、上唇裂


E
、牙槽突裂


44
、以下哪项常伴有唇裂或腭裂

A
、腭裂


B
、上颌裂


C
、下颌裂


D
、上唇裂


E
、下唇裂


45
、前腭突是双侧球状突与哪个突起联合形成

A
、中鼻突


B
、上颌突


C
、侧腭突


D
、侧鼻突


E
、鼻中隔


46
、继发腭的出现时间为

A
、胚胎第
3



B
、胚胎第
4



C
、胚胎第
5



D
、胚胎第
6



E
、胚胎第
7



47
、侧腭突出现骨化中心的时间约是

A
、胚胎第
4

5



B
、胚胎第
5

6



C
、胚胎第
6

7



D
、胚胎第
7

8



E
、胚胎第
8

9



48
、胚胎第三周,前脑的下端出现的突起是

A
、额鼻突


B
、下颌突


C
、上颌突


D
、中鼻突


E
、球状突


49
、胚胎第
4
周,额鼻突的末端被两个凹陷分成三个突起,中间的称为中鼻突,两侧 的称为

A
、球状突


B
、侧鼻突


C
、上颌突



























8











D
、下颌突


E
、额鼻突


50
、侧腭突来源于

A
、上颌突


B
、下颌突


C
、侧鼻突


D
、球状突


E
、中鼻突


51
、原始口腔在第
4
周时是由以下哪组突起形成的

A
、上颌突、下颌突和额鼻突


B
、中鼻突、侧鼻突和上颌突


C
、中鼻突、侧鼻突和下颌突


D
、球状突、侧鼻突和上颌突


E
、球状突、上颌突和下颌突


52
、有关唇裂说法正确的是

A
、唇裂多见于下唇


B
、唇裂一般不伴有腭裂


C
、两侧的球状突与额鼻突未联合


D
、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


E
、较多见两侧下颌突未联合


53
、横面裂形成的原因是

A
、中鼻突与侧鼻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B
、侧鼻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C
、中鼻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D
、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E
、上颌突与球状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54
、斜面裂形成的原因是

A
、中鼻突与侧鼻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B
、侧鼻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C
、中鼻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D
、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E
、上颌突与球状突未联合或联合不全


55
、面部的人中是由

A
、两个额鼻突中央部分联合


B
、两个球状突中央部分联合


C
、两个侧鼻突中央部分联合


D
、两个上颌突中央部分联合



























9











E
、两个下颌突中央部分联合


56
、上唇是球状突与哪个突起联合形成

A
、额鼻突


B
、中鼻突


C
、侧鼻突


D
、上颌突


E
、下颌突


57
、面颊部是上颌突与下列哪个突起由后向前联合所致

A
、额鼻突


B
、中鼻突


C
、侧鼻突


D
、球状突


E
、下颌突


58
、下列哪项形成部分上唇、前颌骨及上颌切牙

A
、额鼻突


B
、中鼻突


C
、侧鼻突


D
、球状突


E
、下颌突


59
、球状突与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的是

A
、唇裂


B
、腭裂


C
、上颌裂


D
、牙槽突裂


E
、面裂


60
、上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裂隙可自口角至耳屏前,属于哪种表现

A
、唇裂


B
、横面裂


C
、斜面裂


D
、侧鼻裂


E
、下颌裂


61
、上下颌突部分联合则形成大口畸形,属于

A
、唇裂


B
、横面裂


C
、斜面裂


D
、侧鼻裂


E
、下颌裂




























10










62
、上下颌突联合过多则形成

A
、唇裂


B
、小口畸形


C
、斜面裂


D
、侧鼻裂


E
、下颌裂


63
、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则形成

A
、唇裂


B
、横面裂


C
、斜面裂


D
、侧鼻裂


E
、下颌裂


64
、哪对鳃弓在中线处可以联合

A
、第
6
对鳃弓


B
、第
1
对和第
2
对鳃弓


C
、第
3
对鳃弓


D
、第
4
对鳃弓


E
、第
5
对鳃弓


65
、鳃弓的出现是在

A
、胚胎发育第
3



B
、胚胎发育第
4



C
、胚胎发育第
5



D
、胚胎发育第
6



E
、胚胎发育第
7



66
、有关先天性耳前窦道说法正确的是

A
、多为先天性


B
、第
1

2
鳃弓发育异常


C
、耳屏前形成皮肤的狭窄盲管


D
、耳屏前形成皮肤的点状凹陷


E
、以上说法均正确


67

6
对鳃弓中,第
1
对最大称

A
、舌弓


B
、腭弓


C
、下颌弓


D
、舌咽弓


E
、上颌弓


68
、在耳屏前方形成皮肤的狭窄盲管或点状凹陷,多为



























11










A
、第一、第二鳃弓发育异常


B
、第二、第三鳃弓发育异常


C
、第三、第四鳃弓发育异常


D
、第五、第六鳃弓发育异常


E
、正常现象


69
、第
1
鳃沟发育异常导致的先天性耳前瘘管的具体位置为

A
、腮腺导管口


B
、耳垂下方


C
、耳屏前方


D
、下颌角


E
、腮腺深叶


70
、鳃瘘的形成与下列哪项有关

A
、第三、四对鳃弓


B
、第一、二对鳃弓


C
、第二、三对鳃弓


D
、第四、五对鳃弓


E
、第五、六对鳃弓


71
、位于下颌角以上及腮腺区的鳃瘘常为

A
、第一腮裂来源


B
、第二腮裂来源


C
、第三腮裂来源


D
、第四腮裂来源


E
、第五腮裂来源


72
、发生于肩胛舌骨肌水平以上者的鳃瘘的来源多为

A
、第一腮裂来源


B
、第二腮裂来源


C
、第三腮裂来源


D
、第四腮裂来源


E
、第五腮裂来源


二、
B
1

A
.成人

B

12


C
.在
3

4


D
.胚胎第
6


E
.胚胎第
6
周末

<1>
、腮腺导管开口位于上颌第二乳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为

A

B

C

D

E

<2>
、腮腺导管开口位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的颊黏膜处为



























12










A

B

C

D

E

<3>
、腮腺导管开口位于上颌第二恒磨牙相对的颊黏膜处为

A

B

C

D

E

<4>
、下颌下腺开始发育为

A

B

C

D

E

2

A
.地图舌

B
.叉舌

C
.沟纹舌

D
.菱形舌

E
.光滑舌

<1>
、位于舌盲孔前方、局限性真菌感染的是

A

B

C

D

E

<2>
、侧舌隆突未联合形成

A

B

C

D

E

3

A
.胚胎第
3


B
.胚胎第
4


C
.胚胎第
5


D
.胚胎第
6


E
.胚胎第
8


<1>
、面部各突起联合完毕在

A

B

C

D

E

<2>
、球状突是在

A

B

C

D

E

<3>
、面部的发育始于

A

B

C

D

E

<4>
、额鼻突末端被两个凹陷分成三个突起在

A

B

C

D

E

4

A.
完全性唇裂

B.
不完全性唇裂

C.
上唇正中裂

D.
下唇裂

E.
综合征性唇裂

<1>
、从唇红至前鼻孔底部完全裂开的唇裂称为

A

B

C

D

E

<2>
、唇红缘有一个小切迹,属于以上的哪种情况

A

B

C

D

E

<3>
、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形成的是

A

B

C

D

E

<4>
、两侧下颌突在中线处未联合则形成

A

B

C

D

E



























13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3:0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042.html

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部发育练习题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