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唇腭裂患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1.1
遗传因素
主要是身体特征、
多基因或多因素遗传和智 商,
唇腭裂患者的智力水平总
体来说在正常范围内[
2
]
。
1.2
环境因素
1.2.1
家庭方面
家庭结构
(
联合型家庭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最低、
核心型家庭次之、
单亲
型家庭最高< br>)
,父母对儿童关注、母
-
婴关系是影响婴幼儿情绪、社会性行为以及性格特征 发
展的重要因素
[
3
]
。
父母潜在或明显的消极态度,会造成患儿的心理缺陷,
如损害患儿的自
尊、使患儿自我评定差、易产生消极人生观等[< br>4
]
。
1.2.2
学校方面
教师因素、周围同伴因素[
5
]
。唇腭裂患者 进入学校后,常受到同学的
歧视及部分老师的不公正对待,
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
看出 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有这
种自我意识的患者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1.3
社会和文化因素
唇腭裂患者由于 受面容及语音的影响。在学业、婚姻、择业、社交
及家庭生活等方面会遭受挫折,
从而严重影响 他们的心理活动
[
6
]
。
患者除遭受身体缺陷的
不幸外,< br>承受的最大痛苦来自于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压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遭到不
良的精 神心理刺激[
7
]
。
1.4
医源性因素
婴幼儿时期首次接受
全麻手术带来的痛苦 和刺激可直接造成患者的精
神心理负担
,术后未能达到其期望效果则表现为情绪低落。
Sachs
等[
8
]指出,在对患儿
进行治疗的
20
年中, 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起着关键的作用,患者基本的咀嚼、呼吸和交流功
能以及患者的自尊、形象均与口腔颌 面外科密切相关。
2
唇腭裂患者心理问题的表现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唇 腭裂患者心理问题有着不同的关联因素,
年龄小的与语言有关,
年
龄大的更倾向行为退 缩[
9
]
。
2
岁之前,患儿只有认定自我,在心理上还不会造成可见 的创
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
患者逐渐具备自尊和比较的能力,
加之与社会环境 交流面的扩大他们
会在比较中认为自己是
“
不正常的我
”
、
“
不如他人的我
”
,人格的发育不断被歪曲,语言的交
流不断受到阻碍,心理 问题开始产生,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
2.1
学龄前期表现
2.1.1
选择性缄默症
主要表现为交流行为的明显选择性,
在社交场合拒绝言语交流或与
人交往,在家可与家人正常交流,
Bemstein
等 [
10
]研究表明,这些儿童有较高的
社交恐
怖
。
畸形形成 的长期心理压力使唇腭裂患者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在公共场合为了不让他人发
现其生理缺陷,< br>怕被别人嘲笑,
尽最压抑自己,
避免言谈,
表现出较强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 br>他们往往少言寡语,
与世无争,
少数患者变得十分害羞,
有的甚至在与同类患者 的交往中也
觉得困难。
2.1.2
儿童孤独症
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有限行为、兴< br>趣和活动及感觉和动作障碍[
11
]
。他们沉默寡言,变得孤僻、胆小和社会退 缩。
2.2
学龄期表现
随着年龄增长,
心理、
行为障碍主要集中在
情绪障碍
。
当儿 童进入学龄
期后,对自我已经有了一定的评价,但主要来自他人
(
同伴、老师和家长< br>)
对他的评价,还缺
乏独立自我评价能力。
唇腭裂患者有先天性面部畸形、手术后畸形、
疤痕都会严重影响容貌。
由于畸形往往形成腭性语音,
甚至中耳炎症 ,
导致听力障碍。
这些使患者在语言学习、
口头
交流、
理解和回答问 题等方面的能力全面下降,
以至于学习成绩差。
此外,
反复在医院治疗
也使孩 子经常缺课,这些都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被大众接受,
还会受到他人的非议 、嘲讽,甚至排斥和欺负。
Broder
等[
12
]报道,唇腭裂患者比正常 儿
童有更多的学习困难。
2.2.1
情感性障碍
儿童抑郁症、心境恶劣障碍和儿童躁狂症等
[
13
]
。自尊和自我形象
取决于社会反馈,
父母和亲戚等人的焦虑在早期便 可诱发出先天畸形孩子的不安全感、
生气
以及最终会引起压抑。
唇腭裂患者因面部畸形 需要接受多次手术治疗,
以及从外界获得的消
极信息,这些容易使他们产生恐惧及紧张。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2:4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1003.html
-
上一篇:先天性唇腭裂诊疗指南
下一篇:口腔组织病理学名词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