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 第8章 生命体征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8 01:40

-

2021年2月28日发(作者:304医院)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
8xx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
一)

1.
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

A.
昏迷者
B.
患儿
C.
口鼻手术者
D.
呼吸困难者
E.
肛门手术者
2
.可导致脉率减
慢的是

A.
颅内压增高
B.
贫血
C.
冠心病心绞痛
D.
急性左心衰
E.
心源性休克3.
脉搏短
绌常见于

A.
发热者
B.
房室传 导阻滞者
C.
洋地黄中毒者
D.
心房纤颤者
E.
甲状腺功能 亢
进患者
4.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
A.
呼吸过速
B.
呼吸过缓
C.
潮式呼吸
D.
间断
呼吸
E
深 度呼吸

5.
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髙的因素是
A
.手臂位置过高
B.
袖带过紧
C.
袖带过宽
D.
袖带过松

E.
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
6.
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是
A.
上呼吸道 狭窄
B.
细小支气管狭窄
C.
肺组织弹性减弱
D.
麻醉药抑 制呼吸中枢
E.
呼吸面积减少
7.

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

A
.正压作用
B.
负压作用
C.
虹吸作用
D.空吸作用
E.
静压作用

8.
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

A.0.1-0.2MPaB.0.2 -0.3MPaC.0.3-0.4MPaD.0.4-0.5MPaE.0.5-0.6MPa(
二)
A2



9.
患者吴某,女,
27
岁。 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髙热数天
,
给予冰袋降温
,
其原理

A.
传导
B
辐射
C.
对流
D.
抑制下丘脑
E.
蒸发

10.
患者李某,男,
35
岁,持续高热。在对患者 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

切况察病情变化
B.
测体温每天二次< br>C.
冰袋冷敷头部
D.
口腔护理
E.
鼓励多饮水


1

/
12



11.< br>患齐姚某,男
,28
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
40.3
,
最低
39.0

,此热型符合
A.
稽留热
B .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不规则热
E.
异常热
12.
患者汪某,男,
34
岁。
8am
体温骤升至< br>39.2

,
持续
6h
后降至
36.9
℃< br>,2
天后体温又升至
39

,此热型可能为
A.
稽留 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不规则热
E.
回归热
13.
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
,
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
A.1-2cmB.2-
3cmC.3-4cmD.4-5cmE.5-6cm14.
患者林 某,女
,50
岁。诊断为

菌痢

。护士测量体
温 时得知其
5min
前饮过开水
,
为此应
A.
嘱其用冷开水漱 口后再测量
B.
参照上次
测量值记录
C.
改测直肠温度
D.
暂停测一次
E.
告知患者
30min
后再测口腔温度
15.
患者张某,男
,70
岁。测口温时不慎将体温计咬碎
,
护士应立即采 取的措施为
A.
催吐
B.
口服蛋淸液
C.
服缓泻剂
D.
洗胃
E.
淸除口腔内玻璃碎屑

16.
患者郑某,男< br>,45
岁,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脉搏特征是
A.
强大有力
B.

弱无力

C.
动脉管壁变硬
,
失去弹性
D.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E.
每隔一个正常搏动
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
< br>17.
患者韦某
,

,48
岁,心包积液。患者可出现
A.
水冲脉
B.
绌脉
C.
奇脉
D.

替 脉
E.
细脉

18.
护士小敏先为马先生测量脉搏、呼吸
,
测量呼吸时小敏的手不离开诊脉部
位是为了
A.
保持患者体位不变
B .
不被察觉
,
以免紧张
C
易于计时
D.
对照呼吸与 脉
搏的频率
E.
观察患者面色

19.
护士小李,为高血压 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有关血压生理变化的叙述中
不妥的是
A.
更年期前女子略低于男 子
B.
寒冷环境血压上升
C.
睡眠不佳时血压可
稍升高
D.
上肢血压低于下肢血压
E.
坐位血压低于卧位血压

20.
患者力某,男,
34
岁。测量血压,血压值为

属于
A.
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低
B.
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偏高
C.理想血压
D.
正常血压
E.
正常高值

21.
患者女
,60
岁。烦躁不安
,
面色苍白,体检
:
血压脉搏呈 丝状脉
,
可能是
A.


B.
甲状腺功能亢进C.
缩窄性心包炎
D.
脑血管意外
E.
肺气肿


2

/
12



22.< br>莫护士长提问护土小梅
:
下列有关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呼吸与脉搏 的比
例为
1:4B.
小儿、男性呼吸较快
.
C.
男性及儿 童以胸式呼吸为主
,
女性以腹式呼吸为主
D.
情绪激动
,
低 温环境可
使呼吸增快
E.
呼吸不受意识控制

23.
患者金 某
,
女,
76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呼吸可表现为
A.
费力呼

B.
深而规则的大呼吸
C.
吸息样呼 吸
D.
蝉鸣样呼吸
E.
鼾声呼吸

24.
患者林某 ,男
65
岁,因过量服用巴比妥类药物而中毒,患者出现潮式呼
吸,特点是
A .
呼吸暂停
,
呼吸减弱
,
呼吸增强反复出现
B.
呼 吸减弱
,
呼吸增强
,
呼吸
暂停反复出现
C.
呼吸浅 慢
,
逐渐加快加深再变浅慢
,
呼吸暂停后,周而复始
D.
呼 吸
深快
,
呼吸暂停
,
呼吸浅慢
,
三者交替出现E.
呼吸深快
,
逐步浅慢
,
以至暂停
,
反复出 现

25.
患者许某
,

,52
岁,安眠药中毒< br>,
意识模糊不淸
,
呼吸微弱,浅而慢,不易
观察,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 法是
A.
以的脉率计数

B.
测脉率后观察胸部起伏次数
C.
听呼吸音计数

D.
用手感觉呼吸气流计数

E.
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 飘动次数计数
26.
患者柯某,女
,36
岁,
支气管扩张。护士指导 患者作体位引流时应避免
A.
在饭后
0.5h
进行
1B.
行 超声
雾化吸人提高疗效
C.
引流同时作胸部叩击
D.
引流体位是患肺 处于高位
E.
每次引

15~30min
27.
患者史某 ,女
,50
岁。持续昏迷
,
护士观察到其痰液黏稠致呼吸困难,下
列 处理不妥的是
A.
氧气吸入
B.
用力叩击胸壁脊柱,以利排痰
C.< br>必要时用吸引器
吸痰
D.
帮助患者多翻身
E.
超声雾化吸人< br>
28.
患者程某,女,
79
岁,脑卒中。患者意识不清,为其吸痰时 应注意的内
容不妥的是
A.
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
B.
检查管道 连接和吸引器性能
.C
吸痰
管每次吸痰后更换
D.
每次插人吸痰时间 超过
15sE.
痰液黏稠
,
可配合叩击


3

/
12



29.
患者 黄某,男,
82
岁。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需氧气治疗
,
有关氧疗的作
用不妥的是
A.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B.
提髙动脉血氧分压
C.供给能量
D.
改善缺氧状

E.
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 br>30.
患者范某,男,
60
岁,因肺源性心脏病收住院治疗
,
护士巡视病房时,发
现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及口唇发绀,血气分析:
PaO25.2kPa, Sa0270%
。请判
断其缺氧程度
A.
极轻度
B.
轻度< br>C.
中度
D.
重度
E.
极重度

31.患者任某,男
,52
岁,急性肺水肿。给予
20%-30%
乙醇湿化给氧 其目的是
A.
刺激呼吸中枢
B.
促使氧气快速湿润
C.
吸收 水分
,
减轻肺水肿
D.
降低肺泡内泡沫
的表面张力
E.刺激血管收缩,减少渗出

32.
患者胡某
,

,75
岁。呼吸困难,给予氧气吸人,吸入的氧浓度为
33%

每分钟的氧流量是< br>A.2LB.3LC.4LD.5LE.6L(
三)
A3/A4
型题

(33-35
题共用题干)

患者江某
,

,35
岁。持续高热
5

,
精神萎靡
,
每晨
9a m
测得口腔温度
39.2

左右,下午
4pm
测得口腔温度
39.8

左右
33.
此热型称为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不规则热
E.< br>异常热
34.
发热程度属

A.
低热
B.
中 等热
C.
高热
D.
超高热
E.
极高热
35.
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
不妥的是

A.
测体温
Q4hB.
卧床休息
C.
保持病室安静
D.
鼓励患者多饮水
E.
禁忌开门窗
(36-37
题共用题干)

患者郭某,男
,23岁。因上呼吸道感染
,
剧烈咳嗽
,
持续发热而就诊。
36.测体

104.2°
F,
相当于摄氏温度

A.38. 1

B.38.6

C.39.1

D.39.6

E.40.1

37.
此时最好的降温方法是

A.头部置于冰槽
B.50%
乙醇全身拭浴
C.
冰袋头部冷敷
D.< br>化学冰袋头部冷敷
E.32°
温水全身拭浴
(38-40
题共用题干< br>)
患者包某,男,
24
岁。因

风心病、房颤
入院,主诉心悸、头晕、胸闷、四肢乏力、护士为其切脉时发现脉搏细速、不
规则,同
-< br>单位时间内心率大于脉率,听诊心率快慢不一,心律完全不规则,心
音强弱不等。
38< br>.此脉搏称


4

/
12



A.
缓脉
B.
间歇脉
C.
细脉
D.洪脉
E.
丝脉
39.
此脉搏属于
A.
频率异常
B.
次数异常
C.
节律异常
D.
强弱异常
E.
动脉 壁异常
40.
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是

B.
护士测脉率
,< br>医生测心率
D.

人听心率
.
一人测脉率
.
同时测
1minE.
一人测脉

,
一人计时二、填空题
< br>1
.生命体征是()、()、呼吸及血压的总称。
2.
人体以()方式产热,

()方式散热。

3.
发热过程包括体温()期、高热() 期、退热期三个时期。
4.
体温上升期
的特点是(),退热期的特点是()。
5.
退热方式有()和()两种类型。

6.
间歇热指()和()交替出现
,
常见于疟疾等。

7< br>.发热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髙蛋白、髙维生素、易消化的()或()食
物。
8
. 口腔测温时
,
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闭紧

唇,用鼻呼吸,时间

)min.9
.在使用()体温计前或()体温计后,应对体温计进行检查,保证其
正确性。
10.
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
35

以下,同时放入已 测好的
40

以下
的水中,()
min
后检视,若误差在( )

以上则不能使用。

11.
心动过速指成人脉率超过()次/

,
心动过缓指成人脉率少于()次
/
分。
12脉搏短绌的特点是心律()
,
心率()、心音强弱不等。
13.
洪脉的特 点是
脉搏(),细脉的特点是脉搏()。

14
.吸气时脉搏明显()或() 称为奇脉。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
炎。

15.
浅表、靠近()的大动 脉均可作为测量脉搏的部位,临床上最常选择的
诊脉部位是()。
16.
在心室收缩时 ,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在
心室舒张末期
,
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称(
)


17.
足够量的血液允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
,< br>心脏(
)
与外周
()
是形成血压的基本
因素。
18.
影响血压的因素有每搏输出量、(
)
、(
)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 弹
性、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

19.
寒冷环境血压可略();髙温环境血压可略()


5

/
12



20.
正常 血压为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脉压()
mmH g
21
.高血压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18
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 br>≥

)mmHg

(
或)舒张压
≥()mmHg
22.
中国高血压分类标准中,正常血压指收缩压小于
120mmHg
和舒张压小

80mmHg.
正常高值指收缩压()
mmHg
和(或 )舒张压()
mmHg

23.
低血
压指收缩压低于(),舒张压低 于()
mmHg

24.
血压计由()和()、袖
带、血压计三部分 组成。

25.
水银血压计玻璃管面上刻度的最小分度值分别为()
mmHg
或(
)kPa
26.
测量血压时应将袖带平整置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
)cm
,松紧以能插

()
指为宜。
27.
密切观 察血压者
,
应做到四定,即定()、定()、定体位和定
血压计。
28.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并把
自身产生的
()
排出体外,机体与环境之间所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29.
呼吸系统由()和()两部 分组成。
30
.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三
过程。
31.
呼 吸运动调节过程中,()和()是产生基本呼吸节律性的部位
,
大脑
皮质可随意控制呼 吸运动。

32.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包括肺牵张反射、()、()。
33.< br>防御性呼吸反射,
包括()反射和()反射。

34.
深度呼吸是一种 ()而()的大呼吸
,
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
中毒。
35.
女性以()呼吸为主
;
男性和儿童以()呼吸为主。

36.
叩击 时操作者将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状,自下而上
,
由()向()轻轻叩
打。
37.
注意用氧安全
,
切实做好防震、防火、防()、防()。

38.< br>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再()。
39.
当氧浓度高 于()%、持续时间超过()
h
,可出现氧疗副作用。

型呼
吸衰竭患 者应给予()、()持续吸氧。三、名词解释
1.
稽留热
2.
弛张热
3.

搏短绌
4.
奇脉
5.
高血压
6.
低 血压
7.
深度呼吸
8.
潮式呼吸
9.
叩击

10.
体位引流
11.
吸痰法
12.
氧气气疗法
13.< br>发热


6

/
12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1: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898.html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 第8章 生命体征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