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归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一般生长
2
年后采挖。于
10
月下旬挖取,去净泥土及残留叶柄,待水分稍蒸发后,把把搭棚熏干,先用湿柴火熏烟,使当归上色,至表皮呈赤红色,再用煤
火或柴火熏干。
当归草本,
生于高寒多雨山区;
多栽培。
分 布于陕西、
甘肃、
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当归尤以甘肃定西市的岷县(位
于兰 州南方偏东)当归品质最佳,有“中国当归之乡”之称。
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 头”,主根称“归身”或“寸身”;
支根称“归尾”或“归腿”,全体称“全归”。全当归补血活血,当 归身
补血,当归尾活血。
当归味辛甘,微苦,性温。
归心、肝、脾经。补血 和血,
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
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 ;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
疮窃,跌扑损伤。
1.
补血
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
胞和血红蛋白含量;
2.
调血
脂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调节血脂;
3.
降血压
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低血
压;
4.
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抗炎、保肝、抗辐射、抗氧化
和清除自由基等。另外,还能调节子宫平滑肌。
当归入心、肝、脾经。明
*
李中梓谓其“能引诸血各,归其所当
归之经,故名‘当归’。”
当归历来被视为治 疗血分病之要品,
尤为妇科良药。
主要有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导便之功。本品在 妇产科的应用非常
广泛,凡妇女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积聚、崩漏以及胎前
产后诸症,皆 可用之。
关于当归既能养血又能活血的问题,
历代本草及医籍多有所
述。如 《大明本草》云:“破恶血,养新血。”《本草正》谓:“其
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 能行血,补中有动,
行中有补。
”称其是“血中之气药,
亦血中之圣药也”故凡妇人经 期
血滞、
临产催生及产后儿枕作痛等,
俱当以此为君。
《和剂局方》
四物汤即是以当归为君,配伍熟地、川芎、白芍组成,此乃医界
公认的养血活血、调经止血的基础方剂。
当归伍黄芪,名当归补血汤,历来奉为益气养血剂,治疗
失血性贫血及产后大出血等 症。
然而现代药理实践证实,
黄芪能
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从中医 理论上分析,
黄芪能益气利水,而水与血同类,利水亦即可以活血。因此,余
认为当归补血汤虽 是个补血方剂,
但也是一个活血方剂。
实际其
作用并不及一味党参。
当归伍川芎,宋
*
《普济本事方》明佛手散,即《和剂局方》
芎归汤,主用于试胎。 古人谓此方服后“胎死即下。胎活则安,
其效如佛,手到成功。”故以佛手为名。临床实践证实,某些先
兆流产患者经保胎治疗无效,
妊娠试验转阴,
或胎动消失而又难
以判断胎之生 死时,用此方探之,每获良效。若胎尚存活,服本
方后可使早期妊娠腹疼及阴道出血停止,
妊娠 试验恢复阳性;
妊
娠大月份者用本方加平胃散、芒硝,可使胎动恢复。又,闭经患
者亦 可用本方合桂枝汤试之,有孕者,则小腹常觉跃动,且脉搏
增快,无孕者则断无此象,用之屡验。至其机 理尚待研究。
阴道出血兼腹痛者多属气滞血瘀,
当归长于制香附相伍,
一< br>活血化瘀,一行气活血,有相辅相成之妙。
当归又常与白芍、
甘草同用治疗血 虚腹疼,
有养血柔肝止痛
之效。血虚寒滞腹痛则可与生姜等温中散寒药伍用,如《金匮》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还常用于治疗各中出血证。有些医生囿于前人当归“走
而不 守”之说,惟恐其辛温动血,不敢用治出血。实际上关于当
归治疗血证的问题,早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 如《神农本草经》
有“主妇人漏下”的记载,《药性论》亦载:“主女子崩中。”又如
《金匮》 胶艾四物汤,付氏女科固本止崩汤、生血止崩汤、加减
当归补血汤以及生化汤等,
都是治疗血崩 漏下的有效方剂。
根据
余多年的体会,
妇女月经过多、
崩中漏下、
倒 经等病皆可用当归。
余用于临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总是在辨证基础上加用一味当
归 ,正是取其阳和流动之性,使静中有动,止血而无留瘀之弊。
有人一见出血,
不问何因便用一派 纯阴无阳之品,
或用大量炭类
止血,
余认为这不符合中医的辩证观点。
治疗血 证首先应从病因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8 01: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866.html
-
上一篇:养颜秘方,当归党参川芎黄芪四物汤
下一篇:药方各论——补 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