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系统
1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P72)
(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有诱因;
(
2
)发作时双肺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延长
(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
4
)除外其它疾病
(
5
)表现不典型者应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
①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②
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
③
PEF : 24h
内变异率≥
20%
。
符合
1~
4
条或
4
、
5
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2.
简述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P74)
治疗哮喘药物主要分为
2
类:
(
1
)缓解哮喘发作(支气管舒张药)
1) β
2
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短效: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长效:福
莫特罗、沙美 特罗
2)
抗胆碱药:异丙托溴胺
3)
茶碱类
:氨茶碱
(
2
)控制或预防哮喘发作
1)
糖皮质激素
2) LT
调节剂
3)
色苷酸钠及尼多酸钠
4)
其他药物
3.
试述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P76)
一般根据病情的分度进行综合性治疗
:
轻度:每日定时吸 入糖皮质激素;按需吸入短效β
2
受体激动剂和小剂量控释茶
碱。
中度:规则吸入β
2
激动剂,口服或静脉点滴茶碱,应用抗胆碱药物,吸入大剂
量糖 皮质激素。
重度:持续雾化吸入β
2
激动剂或静脉滴注沙丁胺醇,氨茶碱 ,糖皮质激素,纠
正酸碱失衡,氧疗,机械辅助通气,选用敏感的抗菌药,处理并发症。
4.
试述支气管哮喘典型发作的表现?
(
P71)
症状:
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严 重者可被迫采取
坐位或呈端坐呼吸,
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
甚至出现紫绀等。哮喘症状可在
数分钟内发作,
经数小时至数天,
用支气管扩张药或自行缓解。在夜间及凌晨发
作或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体征:发作时可呈肺气肿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可闻湿啰音。
5.40
岁以上男性长期重度吸烟者,
出现哪些情况应警惕肺癌。
(P126)
(
1
)无明显诱因的刺激性咳嗽持续
2
——
3< br>周,治疗无效
(
2
)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咳嗽性质改变
(
3
)短期内持续或反复痰中带血或咳血,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
4
)反复发作的同一部位肺炎,特别是肺段性肺炎
)原因不明 的肺脓肿,无中毒症状,无大量浓痰,无异物吸入史,抗炎治疗效果
不
5
(.
显着
(
6
)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及杵状指(趾)
(
7
)影像学提示局部性肺气肿或段
叶性肺不张
(
8
)孤立性圆形病灶和单侧性肺门阴影增大
(
9
)原有肺结核病灶已稳定,而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
(
10
)无中毒症状的胸腔积液,尤其是呈血性
进行性增加者。
6.
慢性肺心病的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治疗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P95)
(
1
)控制感染(
2
)氧疗(
3
)控制心力衰竭(
4
)控制心律失常(
5
)抗凝治疗
(
6
)加强护理 工作(
7
)在缓解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措施(
8
)积极处理
并 发症
7.
呼吸衰竭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P146)
呼吸衰竭
(r
espiratory failure)
是各种 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
(
或
)
换气功能严
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 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
(
或不伴
)
高碳酸血症,
从而引起一系列 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明确诊断有赖于动脉血气分析:
在海平面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 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
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
(Pa02 )
低于
8kPa(60mmHg)
,或伴有
二氧化碳分压
(PaCO 2)
高于
6.65kPa(50mmHg)
,即为呼吸衰竭
(
简称呼 衰
)
。
8.
简述肺癌的常见临床表现。
(P126)
一、
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
(
一
)
咳嗽
(
二
)
咯血
持续痰中带血
(
三
)
喘鸣
(
四
)
胸闷、气急
(
五
)
体重下降
(
六
)
发热
二、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
(
一
)
胸痛
(
二
)
呼吸困难
(
三
)
咽下困难
(
四
)
声
音嘶哑
(
五
)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
六
)Horner
综合征
三、由癌肿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一)肺癌转移至脑、中枢神经系统(二)转
移至骨骼
(三)转移至腹部(四)肺癌转移至淋巴结
四、癌肿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副癌综合征
9.
简述肺结核的分类。
(P49)
1
.原发型肺结核
2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
.继发型肺结核:
(
1
)侵润型肺结核(
2
)空洞型肺结核(3
)结核球
(
4
)干酪样肺炎(
5
)纤维空洞型肺结
4.
结核性胸膜炎
5.
其他肺外结核
6.
菌阴肺结核
10.
试述肺结核和化学治疗原则。
(P53)
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1
、
早期
对所有检出和确诊患者均应立即给予化学治疗。
早期化学治疗有利于迅
速发挥早期杀菌作用,促使病变吸收和减少传染性。
2
、规律
严格遵照医嘱要求规律用药,不漏服,不停药,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3
、全程
保证完成规定的治疗期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严格遵照适当的药物剂量用药,药物剂量过低不能达到有效的血浓度,影响
、
适量
4
.
疗效和易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易发生药物毒副反应。
5
、
联合
联合用药系指同时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治疗,
可 提高疗效,
同时通过交
叉杀菌作用减少或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11.
叙述大喀血的紧急处理?
()
大咯血时用垂体后叶素加葡 萄糖液静脉注射。
对支气管动脉破坏照成的大咯血可
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法。咯血窒息时,应及 时抢救。置患者头低足高
45
度的俯
卧位,同时拍击健侧背部,保持充分体位引流,尽 快使积血和血块由气管排出,
或直接刺激咽部以咳出血块。
有条件时可进行气管插管,
硬质支气管镜吸引或气
管切开。
12
.试述
COPD
的病程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
(P66)
COPD
的病程分期: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指在疾病过程中,
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液脓性, 可
伴发热等症状;
稳定期则指患者咳嗽、
咳痰、
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较轻。
(
P66
)
根据
FEV1/FVC
及
FEV1%
预计值将
COPD
的严重程度分级如下:
Ⅰ级(轻度)
:
FEV1/FVC<70%, FEV1
≥
80
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Ⅱ级(中度)
:
FEV1/FVC
<70%,50%
≤
F EV1<80%
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
状。
Ⅲ级(重度)
:
FEV1/FVC
<70%,30%
≤
F EV1<50%
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
状。
Ⅳ级(极重度)
:
FEV1/FVC <70%, FEV1<30%
预计值或
FEV1<50%
预计值。
13.
试述慢性呼吸衰歇的治疗原则?
(P148)
治疗原发病 。加强呼吸支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改善通气等;呼
吸衰竭病因和诱因的治疗;
加强一般支持治疗和对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
持。
14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
P61
)
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气,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并连续
2< br>年或
2
年以上,
并排除其他慢性气道疾病。
15.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HAP< br>)的定义是什
么?
(P18)
社区获得性肺炎
(
CAP
)
:
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
体感染,在 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HAP< br>)
: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入院
48
小
时后在医院内发生 的肺炎。
16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断依据是什么?
(P18)
CA P
诊断标准:
(
1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出 现
脓
9
/
10
×
L3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 音(
4
)
WBC>102
痰伴或不伴胸痛()
发热(
9/L
(
5
)胸部
X-ray
显示片状、斑片状炎症浸润
<4
×
10
,
阴影或间质性
改变,或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
1
~
4
项中任何一项加第五项,除外肺结核、肺部
肿瘤、非感染肺 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肺血管炎等,可作出诊断。
17.
请写出肺炎链球菌肺炎与那些疾病相鉴别诊断及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
答:肺炎链球菌肺炎与肺结核,肺癌,急性肺脓肿,肺血栓栓塞症,肺炎伴胸痛
时需 与
(具体鉴
胸膜炎、肺梗塞鉴别,非感染性肺部疾病,急腹症这些疾病相鉴
别诊断。< br>.
肺炎链球菌肺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严重败血症,患者易发生感染
)别诊 断
P19
性休克,尤其是老年人,表现为血压降低,四肢厥冷,多汗,发绀,心动过
速 ,心律失常等,而高热,胸痛,咳嗽等症状并不突出。其他并发症有胸膜炎,
脓胸,心
P23
)
包炎,脑膜炎和关节炎等。
(
18.
试述
COPD
的急性加重期治
疗原则?
(P68)
答:治疗原则:
1
、确定急性加重期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最多见的急性加重原因是细菌或感
染;
2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
3
、支气管舒张药
药物同稳定器;
4
、低流量吸氧;
5
、抗生素;
6
、糖皮质激素;
7
、祛痰剂溴己新
8~16mg,每日
3
次;盐酸氨溴索
30mg
,每日
3
次酌情选用 。
19.
呼吸衰竭的定义和分型是怎样的?
(P141)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
状态 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
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 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呼吸衰竭的分类:
(一)按照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1.
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性呼吸衰竭)
2.
Ⅱ型呼吸衰竭(高碳酸型呼吸衰竭)
(二)按照发病急缓分类:
1.
急性呼吸衰竭
2.
慢性呼吸衰竭
(三)按照发病机制分类:
1.
通气性呼吸衰竭
2.
换气性呼吸衰竭
20.
慢性肺心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怎样的?
(
P95
)
(
1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
(
2
)肺动脉高压、右室增大、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
3
)
ECG
、
X
线、超声心动图有右心增大肥厚的征象
心血管系统
21.
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P275)
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主要特点是:
1.
疼痛部 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
至横贯前胸,
界限不很清楚 。
常放射至左肩、
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呵小指,
或至颈、
咽或下颌部。
2.
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
3.
常由 于体力劳动或情绪波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而诱发,多发生
于劳累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一天 劳累之后。
4.
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
3-5
分钟内逐渐消失
5
一般停止原发诱因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即可缓解
6.
平时一 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表情焦虑、皮
肤
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
22
.冠心病二级预防包括哪些?
(P297)
已有冠心病和< br>MI
病史者还应预防再次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称为二级预防,包
括以下五个方面:
A
抗血小板凝集(或氯吡格雷,噻氯匹定)
;抗心绞痛治疗,减轻硝酸酯类制剂
B
预防心律失常,心脏负荷等;
控制好血压
C
控制血脂水平;戒烟
D
控制饮食;治疗糖尿病
E
普及有关冠心病的教育,包括患者及其家属;鼓励有计划的,适当的运动
23.
高血压应如何改善生活方式:
(P257)
答:
(
1
)减轻体重,尽量将体重指数(
BMI
)控制在
< 25
。
(
2
)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天食盐量以不超过
6g
为宜。
(
3
)补充钙和钾盐。
(
4
)减少脂肪摄入,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
25%
一下。
(
5
)戒烟,限制饮酒每日饮酒量不可超过相当于
50g
乙醇的量。
(
6
)增加运动量,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慢跑或步行,一般每周3~5
次,没
次
20~60
分钟。
24.
高血压病目前常用降压药分几类?
(P258)
(
1
)
利尿药,
包括氢氯噻嗪、
氯噻酮、
螺内酯、
氨苯蝶啶 、
阿米洛利、
呋塞米、
吲达帕胺。
(
2
)β受 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
尔等。
(3
)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维拉帕米缓释剂、
地尔硫卓缓释 剂等。
(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 普利、赖诺普
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等。
(
5
)血 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
坎地沙坦、奥美沙坦。
25
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P255)
答: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
临床表现以脑病症状与 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
障碍、神经错乱,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抽搐。
26.
急进型高血压病临床特点?
(P255)
答:少数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
130mmHg
,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
和乳头水肿,肾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病情进展迅速,
常死于 肾衰竭、
脑水肿或心力衰竭。
病理上以肾小动脉纤维样坏
死为特征。部分患者继发于严 重肾动脉狭窄。
27.
心力衰竭常见诱因?
(P165)
答:感染,呼吸道感染常见,最重要诱因;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和诱因;
钠盐摄入多、静脉输入液体多;
血容量增加.
过度体力劳累和情绪鸡冻;
治疗不当,如利尿药和降血压药;
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如冠心病的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的风
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
28 .
急性左心衰处理原则?
(P180)
答
:
发病时的缺氧和高度呼吸困难是致命威胁,必须尽快使之缓解。
1
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2
吸氧
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
3
吗啡
2
—
3
次,每
15
分钟一次;
29
.简述强心苷的适应症?
(1)
充血性心力衰竭
(2)
心脏扩大(
AI .MI
)
(3)
室上性心动过速
(4)
房颤并快速心室率
30.
心功能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心功能的分级
1928
年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
)分级方案:
I
级:
活动量不受限,一般活动不出现心衰症状
II
级:
活动量轻度受限,一般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III
级:活动量明显受限,小于一般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IV
级:
活动量完全受限,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
动,静息时也出现心衰症状。
1994
年
AHA
进行了新的分级:
A B C D
31.
试述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
24
小时内
2.
单纯性的重度二窄(除非
Af
伴快速心室率)
;
3.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4.
预计综合征
Af
并快速心室率
32.
急性房颤的治疗原则有那些?
1.
应先寻找引起房颤的可能病因(肺部感染,高血压等)
2.
最初治疗的目标减慢快速的心室率(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
道阻滞剂)
3.
大多数可以在
24
小时内自行转复,
必要时静脉药物 转复或同步直流电转
复。
48
小时之内的复律治疗不需抗凝。
48
小 时之内经复律治疗,仍未能转复者
按持续性房颤进行抗凝。
33.
如何诊断和处理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答:
1.< br>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SSS
,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
能减 退,
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
患者出现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
脑等杂
脏 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发作性头晕、黑蒙、乏力等,严重者可出现晕厥。
心电图主要表现包括:
(
1
)持续而显着的窦性心动过缓,且并非由于药物引起;
)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
2
(.
(
3
)窦房穿到阻滞与房室阻滞同时并存;
(
4
)
心动过缓
-
心动过速综合症,
是指心动过缓与房室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房扑
动、新房颤动或房性心动过速)交替发作。
根据心电图的典型表现,< br>以及临床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存在明确的相关性,
便可确
诊。
2.< br>处理:若患者无心动过缓有关的症状,不必治疗,仅需定期随访。对于有症状
的病窦综合征患者, 应接受起搏器治疗。心动过缓
-
心动过速综合症患者发作心
动过速,单独应用抗心律失 常药物治疗,可能加重心动过缓。应用起搏治疗后,
患者仍有心动过速发作,可同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34.
二尖瓣狭窄是如何引起右心功能不全的?
答:重度二尖瓣狭窄时跨瓣压差显着增加,可达
20mmHg
。当严重狭窄时,左房< br>压打到
25mmHg
才能使血流通过狭窄的瓣口充盈左室以维持正常的心排出量。由于左房压和肺静脉压升高,引起肺小动脉反应性收缩,最终导致肺小动脉硬化,
肺血管阻力增高,< br>肺动脉压力升高。
重度肺动脉高压可引起右室肥厚、
三尖瓣和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和右心衰竭。
35.
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课本
337
页)
答:
1.
起病缓慢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21: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466.html
-
上一篇:2017外科主治医师胸外科精选试题
下一篇:呼吸系统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