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
伽
概
述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体育系
2014
级
社体
2
班
王珊
瑜伽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
相传
7000
年前,
在喜马拉雅山,
瑜伽修行就开始流传。
瑜伽是印度先贤在最深沉的观想和静定状态下,
从直觉了悟生命的产物,
大多数不熟悉瑜伽的
人都以为瑜伽只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实际上瑜伽有很完整的体系,
有很深的内涵。
它是一套从
身体到精神的极其完备的 修炼方法,它是人与大自然最完美的结合,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瑜伽的起源及定义
1
、瑜伽的起源
瑜伽,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文明时期,是东方最古老 的强身术之一
它产生于公元
前三千年前,有着渊源的历史
在有文字记 载的历史开始以前,实际上它早就存在了
瑜伽师们
说
,
他们的古代文 献,诸如《薄伽梵歌》
(Bhagavad- gita)
《薄伽梵往世书》
(srimad
Bhagavatam)
等,
是五千多年前在印度写成的。
而所有的学者都一致认为:
这些古代文献只不过是更早以 前
由师傅口头授徒,代代相传下来的内容,再加以文字记载
!
编纂成书罢了。换言之, 瑜伽教导
是从不可追忆的远古时代传下来的。
我们所知道的古印度婆罗门体系与其有 着密切的关系。
在印度,
人们相信通过瑜伽可以摆
脱轮回的痛苦,
内在的自我 将与宇宙的无上合一;
通过瑜伽将产生轮回的种子烧毁,
心的主体
被征服,一切障碍都 将不存在。在印度现在很难区分瑜伽与印度教的关系,在寺庙中、在经典
中、在生活中、在许许多多的范 围,两者的关系都彼此相互融合。瑜伽也是印度先贤在最深沉
的观想和静定状态下,从直觉了悟生命的认 知。瑜伽修持秘要是理论和实践互相参证的法典,
传说古印度高达
8000
米的圣母山 上,有人修成圣人,亦有人成为修行者,他们将修炼秘密传
授给有意追求者,因而沿传至今。瑜伽修持者 开始只有少数人,一般在寺院、乡间小舍、喜马
拉雅山洞和茂密森林中心地带修持,
由瑜伽师讲 授给那些愿意接受的门徒,
以后瑜伽逐步在印
度普通人中间流传开来。
而今 的瑜伽,
已经是印度人民几千年来从中总结出的人体科学的修炼法,
再也不是只限于
少 数隐居人仅有的秘密。
它不仅只属于哲学和宗教的范畴,
还有着更广泛的含义。
作为一 种控
制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生活哲学,
瑜伽的目的欲使人的身体和精神之间得到完美平衡发展,< br>进而
达到人体和宇宙之间的完全和谐,
作为印度悠久历史文化与智慧的结晶,
目 前瑜伽己逐步传入
世界各国,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
2
、琦伽的定义
“瑜伽”
,来自古老的印度
,
是 梵文“
Yoga
”译音,源自两个字根“
yuj
”
“
gha m
”
的组合,
原意是加法、
融合,
意旨把精神和肉体结合到最佳状态 ,
使得内心平和与身体健康更为和谐统
一,
从而把生命和自然结合到最完美的境界。< br>瑜伽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印度古老的典籍
《犁俱
吠陀》中,其最原始的含义具有轭、给牛 马上架具及获得神通力等意思,在古圣贤帕斯坦咖利
所著的《瑜伽经》中,准确的定义为:
“对 心作用的控制
。瑜伽也有结合、联系、连接之意,
即把精神、
智慧和肉体完美 结合起来,
这也是瑜伽的宗旨和目的,
即达到冥想而集中意识之义。
可究竟是什么同什 么“结合”呢
?
其实瑜伽是指人类本能从较低到较高的结合,或从较高到较
低的“结合 ”或同“自我结合”
,同时也意味着与最高的宇宙万物相同化,使自己从痛苦和灾
难中获得解脱 。瑜伽是一种方法
,
通过任何一种瑜伽
,
个体可以与神性即潜藏在这个短暂的 现象
界中的实在相联结。
达到这样的联结,
也就进入了完美瑜伽的状态。
基督 教中有一相应的术语
表达了类似的观念
,
即“神秘联结”
。
1
瑜伽
,
是印度六大哲学体系之一。从广义上讲瑜伽是哲学;从 狭义上讲,瑜伽是一种精神
和肉体结合的运动。现在一般指练功方法,通过瑜伽姿势的拉、伸、挤、拧, 帮助人们调理内
脏,
伸展筋骨,
加强人体机能。
在健身房里,
不管将 它冠以什么样的名称,
都是比较注重外形、
生理上的瑜伽,这是让人了解并进入瑜伽的最直接的 方法,也是人们摆脱对瑜伽“无知”状态
的最简易的方式。
但瑜伽决不是简单的拉伸练习,人们在接受这些瑜伽体位法时,
同样应该遵
循瑜伽“身心合一”的原则。
二、瑜伽分类
按照瑜伽的真正意义是不可分的,
因为不管哪一种瑜伽,对于修习者来说都是通往精神世
界的工具,
各种瑜伽体系的终极目标都是帮助人实现瑜伽境 界。
根据瑜伽练习方式我们可将瑜
伽分为哈他瑜伽、八支分法瑜伽、智瑜伽,但决不是简单的拉 伸练习,人们在接受这些瑜伽体
位法时,同样应该遵循瑜伽“身心合一”的原则。
多 罗瑜伽、语音冥想瑜伽、实践瑜伽、爱心服务瑜伽七大类,还有一些瑜伽体系因为不占
有主流就不一一赘 述。
根据瑜伽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
我们又大致可以把它们分 为东方瑜
伽和西方瑜伽。
东方瑜伽主张顺其自然,是一个包容身体、大脑、精神的全 面体系。东方瑜伽是走向自知
自觉的,习练时不能操之过急,提倡在自己觉得舒服的情况下练习,不要有 “我一定要做得最
好”的想法,应该去享受自己的感受。西方的瑜伽被称为“
Power Yoga
”
,因为它注重通过加
强肌力训练,
充分发掘自身潜力。
其训练目的无非是通过改变人体肌肉功能,
从而改善人体脊
柱腰椎等的功能。我国当前流行的 一些被冠名为“瑜伽”的课程其内容并非东方瑜伽,大多数
是继承西方的另一类静力性健身运动形式,模 糊了在中国健身市场还不稳定的瑜伽理念和形
式。
三、瑜伽的发展:
现代学者将瑜伽分为四个时期:
1
、前古典时期
由公元前
5000
年开始,
直到梨俱吠陀的 出现为止,
约有
3000
多年的时期,
是瑜伽原始发
展,
缺 少文字记载的时期,
瑜伽由一个原始的哲学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修行的法门,
其中的静坐、
冥想及苦行,是瑜伽修行的中心。
2
、古典时期
由公元前
1500
年《吠陀经》笼统的记载下来,到了《奥义书 》明确的记载瑜伽,到《薄
伽梵歌》出现,完成了瑜伽行法与吠檀多哲学的合一,使瑜伽这一民间的灵修 实践变为正统,
由强调行法到行为、信仰、知识三者并行不悖。
大约在公元前
300
年时,印度大圣哲帕坦伽利(英文:
Patanjali
)创作了《瑜伽经》
,印度
瑜伽在其基础上真正成形,瑜伽行法 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帕坦伽利被尊为瑜伽之祖。
传说中帕坦伽利是蛇神
Adisesa
为了撰写大法和献身神圣之舞,在主湿婆(Shiva)
的祝福
下转世人间成为瑜伽之祖。
3
、后古典时期
由《瑜伽经》 以后,为后古典瑜伽。主要包括了“瑜伽奥义书”
,密教和诃陀瑜伽。
“瑜伽
奥义书” 有二十一部,在这些“奥义书”中,纯粹认知,推理甚至冥想都不是达到解脱的唯一
方法,
它们 都有必要通过苦行的修练技术所导致的生理转化和精神体会,
才能达到梵我合一的
境地。因此, 产生出了节食、禁欲,体位法,七轮等,加上咒语、手印身印尚师之结合,是后
2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20: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345.html
-
上一篇:最全瑜伽下犬式及分解图
下一篇:口腔专科指导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