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龋病:
是一种以细菌为主要病原体,
诸多因
素作用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的口腔疾 病。
患病率
:反应龋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
发病率:
在 某一特定观察期间,
可能发生龋
病的一定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获得性膜
:
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所
形成的生物膜。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
发生在牙体组织上
非因龋蚀造成牙体硬组 织色、
形、
质的改变。
牙本质过敏症:
指牙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
度、化学及机械作用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
不是独立的疾病、是多种牙体病共有症状。
牙发育异常
:
指牙胚发育完成到牙萌出口腔
这一生理过 程所出现的异常,
分为结构、
形
态、数目和萌出异常。
釉质发育不 全
:
指在牙发育期间,
由于全身
疾病、营养障碍或严重的乳牙根尖周感染,< br>使釉质矿化障碍,造成釉质发育异常。
氟牙症
:
又称氟斑牙或斑釉牙 ,
是指牙在发
育时期摄入过量的氟素所引起的一种特殊
型的釉质发育不全。
四环素牙
:
在牙发育矿化期间,
使用四环素
族药物,导致牙萌出后呈 褐色或深灰色。
先天性梅毒牙
:
在胚胎发育后期和出生后第
一个月 ,
牙胚受到梅毒螺旋体侵犯所造成的
釉质和牙本质的发育不全
畸形中央尖< br>:
多见于下颌前磨牙,
位于牙合
面中央窝处,呈圆锥形突起。
牙内陷:
指牙在发育时期,
成釉器过度卷叠
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所致。
牙体急性损伤
:
指牙受到各种急剧的机械力
作用发生的 急性损伤,
包括牙震荡、
牙脱位
及牙折等。
牙折
:
是由于外力直接撞击牙或局部咬硬物
时牙合力过大所致,常见于上颌前牙。
牙震荡
:指牙周膜受外力作用后的轻度损
伤,通常不伴有牙体组织的缺损。
牙脱位
:
由于骤然的外力使牙根完全离开或
不完全离开牙槽骨。
磨损:
由机械摩擦作用造成牙体硬组织缓慢
地渐进性丧失。
牙隐裂
:
又称牙微裂,
是指牙面上有非生理
性的微小而不易被发现的裂纹。
榭状缺损
:是指牙唇、颊面颈部硬组织,由
于某些因素长期作用发生缓慢耗损,
形成类
似楔形的组织缺损。
酸蚀症
:
酸雾或酸酐作用于牙面而造成的牙
硬组织损害。
再矿化
:
使钙、
磷和其他矿物离子沉积与正
常或部分脱矿的釉质中或 釉质表面的过程。
再矿化治疗
:
用人工的方法使以脱矿、
变软
的釉质 再矿化,
恢复釉质的硬度,
使早期釉
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法
静止龋
:
龋病发展至某一阶段,
由于病变环
境发生变化,
隐蔽部位开放,< br>原有致病条件
发生变化,
龋病不再继续进行,
仍保持损害
原状。
间接盖髓术
:用具有消炎和促牙髓
-
牙本质
修复反应制剂覆盖洞 底,保存活髓的方法。
固位形
:
具有增强修复体固位力得几何形状
称为固位形。
抗力形
:
是指在完成修复后,
要求修复体与
换牙均能抵抗力,而不致破坏或折 裂。
汞齐化
:百合金粉与汞调合
充填术
:
用手 术方法去除龋坏组织,
制备成
一定的洞形,选用适宜充填材料修复缺损,
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鸠尾
:
一种形似鸠尾的固位形,
由 狭窄的鸠
尾峡和膨大鸠尾组成,防止水平方向移位。
牙髓病
:< br>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
包括牙
髓炎、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等
根尖周病
:发生在根尖周组织炎症性疾病。
逆行性牙髓炎
:
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
的深牙周袋,
可有局部的慢性牙髓炎急性发
作,
因此型牙髓炎的感染走向与通常由冠部
牙髓开始,
逐渐向根部牙髓进展的牙髓炎方
向相 反。
1
、
龋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牙体硬组织脱矿,表面失去光泽、浑浊、质软,外来色素易于沉积而呈深褐色、黑褐色
或墨绿色。随牙齿脱矿,破坏加重,组织崩溃,进而出现色、形、质的改变。
2
、
牙本质龋
组织病理学的改变
答:牙本质龋 由深层到表层可分为
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
。
透明层< br>位于病变的最前沿,
矿物盐晶体沉积于牙本质小管内;
脱矿层
是在透明层的表面
细菌侵入前,
酸的扩散所导致的脱矿现象;
细菌侵入层
位于脱矿层 表面,
牙本质小管内
有细菌侵入;
坏死崩解层
位牙本质龋的最表面 ,
随着液化坏死灶扩大,
牙本质完全崩解
3
、
简述
釉质平滑面龋
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答:由深层到表层可以分为透 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透明层位于病变的最前沿,釉
质晶体开始脱矿,晶体间孔隙较正常釉质增 大;暗层紧接透明层表面,较透明层孔隙增加;
病损体部脱矿较严重,孔隙较大;表层位于釉质最表层, 脱矿程度明显较病损体部轻。
1
、
垫底的定义作用、材料及适应症
答:在洞底垫一层足够厚度的材料,隔绝外界和修复材料的温度、化学、电流及机械刺激,
同时有垫平洞底、形成充填洞形,承受充填压力和咀嚼力的作用。
常用材料
:
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
磷酸锌粘固剂、
聚羧酸锌粘固剂及玻璃离子粘固剂。
适应症
:深龋近髓的窝洞应垫底护髓;去龋后洞底不平者,应垫平;洞不深,但充填材
材料对牙髓有刺激性,
应垫底隔绝刺激;
经完善牙髓治疗后的无髓牙,
应垫底 符合要求
2
、
深龋的治疗原则、洞形制备特点、治疗方法与选择
答:
原则
:去净 腐质,停止龋病发展,促进牙髓的防御性反应,且尽量不穿髓;保护牙髓,
减少对牙髓的刺激;正确判断牙髓状况,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特点
:< br>深龋洞大,入口易,
可直接去除洞缘无基釉和龋坏组织;
急性龋可用锋利挖器去
腐质,
保留脱矿软化牙本质,
慢性龋选用大号球钻水平向提拉去腐质;
去腐后 洞底不平
或呈圆弧形,切忌将洞底磨平,
可用垫底材料填平;深龋造成牙体组织破坏大,适当降
低咬合高度。
治疗方法
:垫底充填术、安抚治疗、间接盖髓术。
治疗选择:
龋病类型
软龋能否去净
牙髓状况
最佳治疗方案
急、慢性龋
能
正常
垫底充填
急、慢性龋
能
充血
安抚—垫底充填
急性龋
不能
正常
间接盖髓—垫底充填
急性龋
不能
充血
安抚—间接盖髓——垫底充填
慢性龋
不能
正常
间接盖髓—去净软龋,
间接盖髓—垫底充填
慢性龋
不能
充血
安抚—同上
1
、
复合树脂粘结修复术适应症
答:前牙Ⅰ ⅡⅣ类洞修复;各类
V
类洞修复;受牙合力的后牙ⅠⅡ类洞修复;大面积龋损
修复,必 要时可增加固位钉和沟槽固位;形、色异常牙的美容修复;冠修复前的牙体充填。
2
、
粘结修复失败的原因
答:牙面清洁不彻底;牙面处理不当;洞壁与护髓材料为去净;为护髓;粘结剂涂抹不均匀
或太厚;复合树脂不足;
树脂未固化前移动了粘结修复体;树脂固化不完全;充填体过
高致咬合应力集中。
3
、
复合树脂种类
答:按固化分:化学、光、热;按剂型分:单糊剂、双糊剂、粉剂;按填料颗粒度分:传统、
超微、混合;按作用部位:前牙、后牙。光固化深度为
2mm
1
、
窝洞的设计
答:
经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组织,
并按要求制备一定洞 形,
以容纳和支持修复材料,
称备洞。
Ⅰ类洞:指发生在所有牙面发育点隙沟裂的龋损所制备的洞
Ⅱ类洞:指发生在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制备的洞
Ⅲ类洞:指发生在前牙里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洞
Ⅳ类洞:指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洞
Ⅴ类洞:为所有牙的唇颊、舌面
1/3
处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2
、
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
答:①生物学原则:彻底清创、保护牙髓、尽量保存健康的牙体组织、注重患者身心健康
②力学原则:充填术采用机械固位原理,备洞时兼顾
抗力形
(使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
获得足够抗力,一般支持盒状洞形,基本特征是洞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晰而圆钝)
和
固位形
(防止修复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基本固位形有:
侧壁固位、倒凹固位、鸠尾固位、梯形固位)
3
、
备洞步骤
答:开扩洞口、去净腐质、制备外形、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修整和清洁窝洞。
4
、
各类洞制备要点
答:
Ⅰ类洞
:牙 合面点、隙、裂沟窝洞的制备要点洞底要平、洞壁要直、洞应有
1.5-2mm
左右深度,洞宽大于洞深时洞底应制备倒凹固位,洞面角呈直角,洞外形呈圆缓曲线,
点、线角圆钝,注意保护牙髓,洞底应与牙合面外形一致,以防止穿髓。
Ⅱ类洞:
①邻面:制备龈壁、
轴壁、
颊壁、
舌壁。
龈壁平行牙合面或髓 壁,
宽
1-1.5mm
,
如大于
2mm
,
轴壁上应垫基底,
以隔绝充填材料对牙髓的刺激。
轴壁长度应大于
2mm
,
与所在牙面弧度相一致;
颊舌壁应越过接触点达自洁区,
稍向外敞开,以防形成无基釉,
并使龈方大于牙合发,以利固位;在龈、轴壁相交的线角处固位沟,以防充填材料向
邻方移位。②牙合面:制备髓壁、鸠尾和鸠尾峡。应沿点、隙、裂沟扩展洞形、避让
牙尖和嵴,并注意适当预防性扩展。前磨牙越过中线;上颌磨牙尽量勿破坏斜嵴,在
斜嵴一侧制备鸠尾;下颌磨牙鸠尾制备到中央窝;鸠尾峡应制备在髓壁上方,其宽度
约颊舌二尖距的
1/4-1/3/
,外形曲线圆缓。
Ⅲ类洞
:鸠尾峡宽度为邻面洞舌方宽度的
1/3-1/2.
①邻面单面洞可制备成与前邻牙面相似的底向根方的三角形盒状洞,在洞底三个点角
处,
制备倒凹固位。
②邻舌面复面洞在邻面制备成唇侧大于舌侧的梯形,
并在龈轴线角
和切角制备固位沟;
在舌面制备扣锁形,
并在龈髓线角和切髓角做固位沟。
不做预防性
扩展,
适当保留洞缘无基釉,并应修整光滑,
与釉柱方 向保持一致。龈壁应在龈缘的颌
侧,是充填材料不接触牙龈,避免刺激牙龈。
Ⅴ类洞
:为单面洞,因不直接承受咬合力,制洞时以固位形和外形为重点
不需扩大洞形、后牙制成肾形、前牙制成半圆形。以固位形为主。凸面向着牙颈部,凸
缘距牙颈线
1mm
处;近远中壁与釉柱方向一致略向外敞开;在牙合轴线角与龈轴线角
制备倒凹,洞深
1-1.5mm
,轴壁与相应牙面弧度一致。
1
、
银汞合金充填步骤
答:护髓、放置成形片和楔子、充填材料、雕刻成形、调整咬合、抛光打磨
2
、树脂充填修复牙体的步骤
答:比色、清洗窝洞,隔湿、护髓、酸蚀牙面 、涂布底胶和粘结剂、修整外形、调整咬合、
打磨抛光。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20: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314.html
-
上一篇:瑜伽教练培训复习大纲
下一篇:第十章颌面缺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