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
增强检查如何选择造影剂
CT
增强检查所用的造影剂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离子型造影剂目前国内常用是
60%
泛影葡胺(
Urografin
)溶于水后发生电离,渗透压高,反应较 常见,有时严重,但价格便
宜。非离子型造影剂是三碘苯甲酸酰胺类结构的衍生物。我院目前采用的是欧 乃派克
(
Omnipaque
)
,其分子式
C 19 H 26 I 3 N 3 O 9
,由于生物安全性高,反应发生率低且
轻,所以越来越受到病员及其家属欢迎。根据文献报道,反应发生率在离子型造影剂为
12.66%
,而非离子型仅为
3.13%
,重度反应在前者为
0.22%
,而后者只为
0.04%
,但
成本高,价格较贵。
从病人安全考虑,一般病人宜使用非离 子型造影剂为佳,属于高危因子
的病人则必须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CT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救治和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
CT
增强检查过程中,
含碘造影剂发生不良 反应的救治和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
26
例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及护理 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在通过
相应的处理及护理干预后均未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或并发症。
结论 :
含碘造影剂在注射时或
注射后可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
特别是特异性过敏体质的病 人发生率更高,
医护人员一定
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和熟悉其不良反应的表现,积极的救治和护理 更为重要。
【关键词】含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救治和护理
在
CT
检查中已广泛使用含碘造影剂做增强扫描,以研究靶器官 的血流灌注、
增加病变
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度对比,从而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br>通常
CT
检查中使用
的碘造影剂剂量大,
注射速度快,
不良反 应发生率较高,
特别是特异性过敏体质的病人发生
率更高,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在注射中和注射后医护人员一定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
一旦出
现不良反应,正确的救治和护理 十分重要。现将我科
26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成功救治和
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br>一般资料
1996
年
1
月至
2006
年
1< br>月在我科行
CT
增强扫描时出现不良反应的共有
26
例,其中使用离子 型造影剂(商品名为杨子江药业公司生产的
“
碘海醇
”
)者
23例,非离
子型造影剂(商品名为德国先灵公司生产的安琪格拉芬)者
3
例。本组男 性
15
例,女性
11
例,年龄
7~81
岁,平均年龄
44
岁。
1.2
术前准备及检查方法检查前禁食< br>8h
以上,被检查者无明显不适。注射方法:
1~1.5mL/kg
,总量30~80mL
,采用手推或高压注射器
1.5~3mL/s
,经肘前静脉注射。
2
结果
2.1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注射后观察
30min
,统计发现
1min
内出现反 应
3
例,
2~15min
后出现反应
14
例,
15 min
后出现反应
9
例。
2.2
分 类按
shehedi
和
spataro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症状分类法分为轻、 中、重三类,轻度
反应:
20
例,有全身热感,发痒,结膜充血,少数红疹,头痛头晕 ,喷嚏,口唇麻木,恶
心呕吐等。中度:
4
例,全身出现荨麻疹样皮疹或红色皮疹,眼 睑、面颊、耳部水肿,胸闷
气急,呼吸困难,肢体抖动。重度:
2
例,面色苍白,四肢 青紫,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心
搏微弱,知觉丧失,大小便失禁等。
2.3
对症救治和护理
2.3.1
密切观察 ,
防止不良反应的进一步加重发生特异性反应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迅速,
且反应重,
因 此要求注射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密切观察患者注射期间反应,
仅出现轻微
恶心、体 热则通过麦克风通话告诉病人放心,可继续扫描,一旦发生面色苍白、胸闷气急、
呼吸困难等异常表现则 立即停止扫描,
退出扫描床,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头偏向一
侧,防止 因呕吐误吸导致的窒息,持续给氧,
2~4mL/min.
2.3.2
根据反应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轻度:使患者安静,平卧休息,吸新鲜空气
或给氧,如出现 荨麻疹者给予肌肉注射扑尔敏
10mg.
中度:对无高压、心脏病、甲亢的患者
用肾上 腺素
0.3~0.5mL
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10~20mg
,
给氧,
静脉点滴氢化考地松
和
5
%
~10
%葡 萄糖。患者喉头水肿者加用地塞米
5mg
、肾上腺素
1
支做喉头喷雾。重度:
继续做上述方法处理,
并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参加抢救。
对血压下降、
心跳微弱 者用盐酸肾上
腺素、阿拉明、多巴胺等,喉头水肿严重者考虑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迟缓型过敏反应:
CT
增强
6~10h
后才出现注射部位肿胀,
皮下组织肿痛,
麻木感,
口服苯海拉明、
地塞米松,
伴静脉炎可外敷
75%
酒精。 肿胀后的第一天教会病人加强手腕活动,即握拳、松拳,每天
3次,每次
50
下,目的 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患肢早日康复。嘱病人大量饮开水,手肿胀的
病人禁热水敷、热疗、油擦。
加强营养,
给予
“
三高一低
”
饮食
(高蛋白、
高维 生素、高热量、
低脂)
。
3
讨论
CT
检查者多体质虚弱、精神紧张,尤其是农村或某些心理素质差的被检 查者,还有注
射针头均较粗,
推注速度快,
更可使病人产生恐惧心理,
这就要 求我们医护人员理解患者的
心情,
耐心细致地解释注射
CT
造影剂的必要性和 注射时常见的不适以及其安全性,局部疼
痛、轻微体热为正常反应,从而使患者有平稳的心态极积配合, 以达到安全、有效的
CT
检
查。
大量文献证实,
患者检查前必要的干 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重度反应的发生率
[
1
]
。
体会:
(< br>1
)对每一例需要增强扫描的病人均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高危因素,以便选择应用
造影剂及预防用药。
(
2
)
术前给予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
据文献 及临床资料表明增强前用
皮质激素可减轻造影剂的不良反应
[
2
]
,
在应用造影剂时混用地塞米松
10mg
同时注射
[
3
]。
(
3
)严格控制造影剂的用量,掌握注射速度,原则上控制在能达到诊断目的的 水平剂量即
可,
尽量少用。
(
4
)
注射造影剂时要密切观察 患者的反应,
防止不良反应的进一步加重。
(
5
)
如经济条件允许尽 可能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
6
)
如有明确禁忌证或特异性体质的病人则不< br>需要增强扫描,建议做其它检查。以上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护理人员按照程序完成。
【参考文献】
[
1
]曹丹庆,蔡祖龙。全身
CT
诊断学[
M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
:
6-1 2.
[
2
]
icvsioniccontrastm edia
:
Whatdothedatetellus
[
J
]
。
AJR
,
1989
,
2
:
152-155.
[
3
]董季平,杨军乐。离子型造影剂
CT
增强扫描的重度及致死性 反应[
J
]
。现代医
用影像学,
1993
,
2(
4
)
:
147
-
149.
CT
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类型及预防
张
静
刘
炜
李荣鲜
2005-12-13 13:01:40
中华医药杂志
2004
年
8
月第
4
卷第
8
期
在我们日常
CT
扫描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于诊断某些病 变血供情况、血管、淋
巴及周围等密度组织的毗邻关系仅
CT
平扫是不够的,极易出现 漏诊和误诊。因此,
CT
增
强扫描被广泛大量的应用于
CT
影像诊断 和鉴别诊断中,
从而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诊断
依据。但是,由于造影剂的高渗性、化学毒性 和电荷等因素,再加上给药方式、注射剂量、
注射速度以及病人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
所以,
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现将
工作中如何减轻不良反应的体会总结如下。< br>
1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类型
1.1
轻度
表现为病人出现较轻的恶心 、呕吐、面部潮红、轻度心悸、流泪、轻度荨麻疹。此种情
况只需做相应的对症处理,留观
30 min
,一般可自行缓解。
1.2
中度
表现为面部水肿、严重恶心、呕吐,较重的荨麻疹,可有轻度的喉头水 肿,暂时性的血
压下降。以上情况需及时对症处理。
1.3
重度
病人出现较重的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可有 惊厥、休克、昏迷。此时,必须及时抢救
以确保病人生命安全。
2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
2.1
增强扫描前做好碘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注射。备好急救药物器械。
2
.2
对需要增强扫描的病人,应详细询问病史,对于高危人群(心、肾功能不全 者
;
其
它过敏性疾病
;
过敏性体质者
;
各种皮肤疹
;
有碘过敏史
;
年龄较小的小儿及
70
岁以上老人,特别是体质较差者)尤其应引起重视。
2.3
对病人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顾虑和紧张情绪。
2.4
对于有水、电解质紊乱者,须先给予纠正。
2.5
尽量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我们常用的有优维显、欧苏、安射力)
,以减少副反应
的发生。
2.6
对于高危患者,除选用非离子造影剂外,可在注射时加入
5mg
地塞米松。
2.7
寒冷天气时,增强前可将造影剂适当加温至
35
℃左右以增加其耐受性。
2.8
准确把握造影剂用量及注射速度。注射时密切观察病人,出现不 良反应时应立即停
止注射和扫描,积极救治。
2.9
注射完毕后,留观病人
30min
左右,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去。
嘱病人多饮水,以利造影剂的排泄。
(收稿日期
:2004-06-30
)
作者单位
:257034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
CT
室
不良反应分两种
1
特异质反应
即过敏反应或抗原抗体反应,其特点是反应的发生 及反应的轻重与使用
造影剂的剂量及方式无关,过敏试验引起严重反应即为首例。据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有以下表现:
①
轻度反应
出现面部潮红,灼 热感,眼及鼻分泌物增加,有的患者有气急、胸闷、恶
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昏及荨麻疹等, 一般症状较轻。
②
重度反应出现休克
有喉及支气管痉 挛出现气喘,呼吸困难
;
血管神经性水肿时,在面
部、口腔及皮肤出现大片皮疹,皮下 及粘膜下有出血及肺水肿等
;
有循环系统衰竭时,
血压下降,脉搏快而细,面色苍白, 口唇发绀,甚至心脏骤停。
③迟发反应
过敏反应多在注药后
1m in
内发生。李慧华[
5
]报告从开始出现轻度的反应
至严重的毒副反应最短
25s
,最长
30min;
张凤霞[
6
]报告在注药后6min
以上,甚至长达
20min
才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以上反应发生机制主要 考虑碘造影剂中所含分子可激活血清
补体,促使过敏毒素释放,及其高渗性对血管壁的刺激而引起血浆内 增生酶,激肽释放酶
元的过量致使病人发生了不良反应。
2
物理
-
化学反应
与造影剂的渗透压、水溶性、粘滞度及电荷有关, 其特点是反应的轻
重与造影剂的剂量及注入速度密切相关。据统计[
5
]在行快速大剂 量静脉注射时反应
率
10.5%
,而行缓慢少量静脉滴注时反应率为
6.23 %
,现主要研究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对电解质的影响:离子型 造影进入机体后,离解成阳离子及阴离子,离子所带的正电
荷及负电荷,增加体液的传导性,扰乱机体的 电离环境,破坏电解质平衡。王丹[
7
]
等曾报告认为离子型造影剂与钙离子、钾离子 拮抗引起血钾、血钙降低,严重者可引
起心率紊乱导致死亡。
②对血液流变性质的影 响[
8
]
;
据研究发现
a.
红细胞压积下降,血液粘度降低 :主要因为
造影剂的高渗透压使红细胞皱缩,体积变小,另一方面使血管外水进入血液以及造影剂本身对血液的稀释导致红细胞压积下降,血粘度降低。造影剂渗透压及在血中浓度越高,红
细胞压积下 降越明显。
b.
造影剂对红细胞聚集行为起抑制性作用,其机制是造影剂引起红
细胞形 态发生异常,对血液的稀释作用引起,另外造影剂的高离子强度可使红细胞解聚。
c.
造影剂对 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离子型高渗造影剂引起细胞皱缩在棘细胞甚至干燥样红细
胞。非离子低渗造影剂产生 部分棘细胞,甲泛醣胺却引起全部红细胞成为棘细胞,离子型
低渗造影剂碘克酸则基本保持红细胞的正常 形态。
d.
对白细胞流变行为的影响:使白细胞
直径变大,变形能力差,通过毛细血管 时常引起
“
白细胞阻塞
”
现象,这种现象导致白细胞
在肺、心及外周 微血管中的粘附增多,增加血流阻力。
e.
对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的影响:
含碘造影剂 可抑制或不影响血小板粘附功能,离子型的抑制作用较强,而非离子型的抑制
作用较弱或无影响,这与造 影剂化学毒性、渗透压、离子强度影响有关。③对血脑屏障影
响[
9
]
:含碘 造影剂为水溶性,其高渗透压性及其化学毒性是造成血脑屏障破坏的两大主
要因素,其机制有两方面。一 方面使内皮细胞收宿使内皮间紧密连接发生分离,另一方面
对神经缩元有直接神经毒性,则非离子型造影 剂对血脑屏障损伤大大低于离子型造影剂。
临床某些病例报道使用离子型造影剂脑血管造影后会引起血脑 屏障破坏出现脑皮质的
CT
值增高以及癫痫,一过性皮质盲、一过性球健忘等脑病,而病人有严 格血管病变或慢性高
血压使血脑屏障脑损伤的阈值降低,会加重含碘造影剂对血脑屏障的损害。故使用时 要严
重掌握指征。④对肾功能的影响[
10
]
:接受碘造影剂注射后出现的急 性肾功能损害,它
的发生率为
2.1%
~
2.9%
,有糖尿病、肾功 能不全、脱水、失血、多发骨髓瘤等,同时使用
其他肾毒性药物,
低血压、
肾缺血等高 危因素的患者,
急性肾功损害的发生率可达前的
5
~
10
倍,为7%
~
38%
,并可见持续性肾功能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与给药途
径、剂量与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关,其发生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a
碘造影剂直接毒性作 用
在肾小管细胞,使近曲肾小管细胞内
K
+
A
TP
,腺苷酸 含量明显降低,钙离子含量升高,
细胞呼吸率下降,这与剂量相关。
b
继发血流动力学 改变:使肾血管扩张,血流明显增加,
继之肾血管收缩,血流下降,这种双相改变,加重对肾小管的直接 毒性作用。
c
肾小管阻
塞作用:高渗含碘造影剂的作用下,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使血 粘度增加
Tamm-Hsfall
蛋
白与造影剂凝聚,导致肾内阻塞与肾小球滤过率下 降。碘造影剂引起的肾功损害,无特异
的治疗方法,主张以预防为主。预防方法包括了解肾功对有危险因 素的应予减少造影剂的
用量,延长两次使用造影剂的间隔时间,使用造影剂前后输液水化,选用低渗造影 剂以及
预防性使用利尿剂、抗钙剂、血管扩张剂药物。
造影剂自动推注系统在
CT
增强扫描中的作用
1
.
概述
计算机断层成像设备
(
CT
)
在国内的应用目前相当普及,
人体全身各部位都可以做断层
扫描,
成为医疗诊断上十分重要的工具;
随着国内厂家技术提高而开发生产出高性能价格比
的多层CT
推向市场,越来越多的医院拥有这种有着许多优点的
CT
,使得有众多的医 学影
象专家及一线的医护人员有条件进行
CT
技术的研究,
推动
CT
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
CT
许多新的技术中都需要在
CT
增强时能够控制造影剂注射的速率及剂量,
因此,应用造影剂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9: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