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试述皮肤的结构,它们由哪些组织、细胞构成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基 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黑素细胞,朗格汉斯
细胞,梅克尔细胞,桥粒,半桥 粒,基底膜带
真皮: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细胞
皮下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小汗腺,顶泌汗腺
2.
何谓原发性及继发 性皮肤损害?试举出十种以上的皮疹说明。如何进行皮疹的清洁和处
理。
原发性皮损 :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皮肤损害。包括:斑疹、斑片、丘疹、
斑块、风团、水疱、脓疱 、结节、肿块、囊肿等。
继发性皮损: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包括:糜烂;溃疡;
鳞屑;浸渍;裂隙;瘢痕;猥琐;痂;抓痕;苔藓样变
处理:
内用药物:
1
、抗组胺药;
2
、糖皮质激 素;
3
、抗菌、抗病毒、抗真菌药物;
4
、维
A
类药
物,调节上皮细胞生长生化;
5
、免疫抑制剂;
6
、免疫调节剂
外用药物的剂型与原则:
湿
——————
----------- ------------
——————
→干
急性炎症
亚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
水疱
糜
红斑肿
红斑脱屑
红斑丘疹
表皮增厚苔鲜样改变
烂、渗出
无糜烂
少量渗出糜烂
无渗出糜烂
色素沉着、单纯痒
--------- -----------------------------------------------
溶液
洗剂粉剂
油剂
霜剂
软膏硬膏
酊剂
3.
试述湿疹的临床表现。
答:
1
、急性湿疹:皮损多形 性,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头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
重时可出现小水疱,
常融合成片, 境界不清,
皮损周报丘疱疹逐渐稀疏,常因搔抓形成点状
糜烂面,有明显浆液性渗出。自觉瘙痒 剧烈,搔抓、热水烫洗可加重皮损。
2
、
亚急性湿疹:
表现为红肿 及渗出减轻,
但仍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
皮损呈暗红色,
可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 仍自觉有剧烈瘙痒。
3.
慢性湿疹:表现为患部皮肤浸润性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 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
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自觉亦有明显瘙痒,常 呈阵发性。
4
、几种特殊类型湿疹:
(< br>1
)
、手部湿疹:表现为手部干燥暗红斑,局部浸润肥厚,边缘较清楚,冬季常形
成裂隙。
(
2
)
、乳房湿疹: 多见于哺乳期女性。表现为乳头、乳晕、乳房暗红斑,其上有丘
疹和丘疱疹,边界不清楚,可伴糜烂、渗 出和裂隙,可单侧或对称发病,瘙痒明显,发生裂
隙是可出现疼痛。仅发生于乳头部位者称为乳头湿疹。
(
3
)
、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 :局部瘙痒剧烈,常因过度搔抓、热水烫洗而呈红肿、
渗出、糜烂,长期反复发作可慢性化,表情为局部 皮肤苔藓样变。
(
4
)
、钱币状湿疹:好发于四肢。皮损为密集小丘疹和丘疱疹合成的圆形或类圆
形钱币状斑片,境界清楚, 直径
1~3cm
大小,急性期潮红、渗出明显,慢性期皮损肥厚、
色素增加,表面覆有 干燥鳞屑,自觉瘙痒剧烈。
4.
试述一、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
一期梅毒:主要症状为硬下疳
(Chancre),
单个无痛性糜烂、溃疡
,
内含大量梅毒螺
旋体
,
软骨样硬
,
常见于外生殖器。近卫淋巴结肿大。
二 期梅毒:
(1)
皮肤损害,主要损害:斑疹性梅毒疹
(
玫瑰疹
),丘疹性梅毒疹,如扁
平湿疣,脓疱性梅毒疹,罕见
(2)
粘膜损害,常与皮损伴发,梅毒性咽炎,粘膜斑
(3)
梅毒
性秃发和甲损害。
5.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
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
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
6.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
)临床表现
?
好发部位:肋间神经、三叉神经等
?
皮疹:簇集性红斑→丘疹→水疱→糜烂→结痂→色素沉着
?
分布:沿神经呈带状、单侧、一般不超过中线
?
病程:
2-3
周
?
自觉症状:神经痛,老年人剧烈,可持续数月或更久
2
)治疗原则
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
7.
如何正确选择皮肤外用药的剂型?
湿
急性炎症
水疱糜烂、渗出
溶液
红斑肿、无糜烂
洗剂、粉剂
亚急性炎症
红斑脱屑、少量渗出糜烂
油剂
红斑丘疹、无渗出糜烂
霜剂(乳剂)
干
慢性炎症
表皮增厚苔鲜样改变
软膏、硬膏
色素沉着、单纯痒
酊剂
8.
请描述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的临床表现。
答:此型是药疹中 最严重的类型,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巴比妥类等引
起。
起病急骤,
部分 患者发病初可似红斑型或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
以后皮损迅速发展为
弥漫性紫红或暗红斑片且 迅速波及全身,在红斑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泡和表皮松解,
尼氏症阳性,
稍受外力即形成 糜烂面,
出现大量渗出,
如烫伤样外观。
皮损触痛明显。
口腔、
眼、 呼吸道、胃肠道黏膜均可累及,并可伴有显著内脏损害,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可出现高
热、恶心、腹泻、 谵妄、昏迷等全身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常因继发感染、肝肾衰竭、电解质
紊乱、内脏出血等而死亡。
9.
试述头癣的治疗与预防。
答:治疗采用综合疗法
五字原则“剃、洗、搽、服、煮”
口服药
:
灰黄霉素:成人
0.6~0.8g/d
,
Bid~Tid
儿童
15mg/kg/d
特比奈芬
(Terbinafine ):
儿童体重<
20kg: 62.5mg/d
疗程
2-4W
20~40kg: 125mg/d
>
40kg: 250mg/d
伊曲康唑
(Itraconazole):
儿童
3-5mg/kg/d
疗程
2~4W
脓癣:不易切开引流,外用药物要温和。
小片病灶:可用镊子拔除
,qw x 3
次
治愈标准
(criterion of cure)< br>:服药
3
周后病发真菌镜检,每
10-14
天复查一次,连续
3
次阴性认为治愈
预防:消灭传染源,积极治疗患者,做好消毒隔离,积极治疗宠
物,集体环境也要消毒。
10.
试述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超敏反应:主要为Ⅰ型,少数为Ⅱ、Ⅲ型
非超敏反 应:组织胺释放物,如某些药物、毒素等;或发热、寒冷、阳光、压力、内源
性激素等,直接作用于肥大 细胞
11
、二期梅毒与玫瑰糠疹的区别
部位
有无母斑
皮疹
头部及粘膜疹
全身淋巴结肿大
梅毒血清学检查
二期梅毒
躯干、腰部、四肢、掌趾
无
表面光滑无鳞屑,不痒
头部虫蚀状脱发,有头部及粘
膜疹
有
阳性
无
阴性
玫瑰糠疹
主要胸、季肋部、上肢多见,
膝以上及掌趾多无皮疹
有
红斑,表面糠状鳞屑,痒
没有头部及粘膜疹
如指甲大小,
圆形玫瑰色红斑,
出现母斑后继续发斑,椭圆淡
12.
足藓的临床分期和各期临床表现
1
)水泡鳞屑期
好发部位:趾间、足跖及足侧
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 深在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形大疱,撕去疱壁露出蜂
窝状基底及鲜红糜烂面,
疱液清 ,
壁厚发亮,
不易破溃,
水疱经数日后干涸,
呈领圈状脱屑。
皮损可 以不断向四周蔓延。病情稳定时以脱屑为主。瘙痒明显。
2
)角化过度型
好发部位:足跟
皮损处多干燥,角质增厚,表面粗糙 脱屑,纹理加深,易发生皲裂。皮损可向足背蔓延。
一般无瘙痒,有皲裂时疼痛。
3
)浸渍糜烂型(间擦型)
好发部位:趾缝,以第
3~4
和
4~5
趾间多见
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甚至裂隙。有不同程度瘙痒,继 发细
菌感染时有恶臭味。
13
请描述固定型药疹的临床表现。
好发于口腔和生殖器皮肤
—< br>黏膜交界处,
亦可累及躯干四肢。
典型皮损为圆形或类圆形境界
清楚 的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
直径
1~4cm
,常为
1
个,
严重 者红斑上可出现水疱或大疱,
黏
膜皱褶处易糜烂渗出。自觉轻度瘙痒,如继发感染可自觉疼痛, 一般无全身症状。
停药一周
左右红斑可消退并遗留持久的炎症后色素沉着,
具有特征性 。
随着复发次数增加,
皮损数目
亦可增多,面积可扩大。
14
:何谓
SSSS
?试述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发病 机理:该病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
II
组
71
型金葡菌引起。金葡菌产生表皮 剥脱毒素
(
epidermolytic
toxin)
,婴儿对该毒素排泄 缓慢,血清中含量很高,造成表皮颗粒层广泛坏
死,形成表皮松驰性大疱和大片表皮剥脱
临床表现:
多见于
3
个月以内的婴儿,成人罕见。
起病前皮肤、口腔粘膜 或上呼吸道常有化
脓性感染灶。
发病急,
皮疹从口周、
眼迅速蔓延 到全身,
在弥漫性红斑基础上出现松驰性水疱及大片表皮
松解,皮肤大面积剥脱后留有潮红的糜 烂面,外观烫伤样;手足皮损呈手套、袜套样剥脱。
尼氏征阳性。口周放射状裂纹,无口腔粘膜损害,皮 疹有明显触痛。病程轻者
7-14
天,严
重者并发败血症、肺炎危及生命。愈后可遗留 暂时性色素减退斑。
可分为两型:
顿挫型
初期为全身猩红热样红斑伴有皮肤触痛
无大疱和表皮松解脱落
部分病例尼氏征阳性
局限性
为大疱性脓疱疮,周围红晕,皮损集中于身体暴露部位或腔口周围
在大多数完整的脓疱内可培养出病原菌
本型主要见于学龄前儿童
15.
试述二期梅毒疹与银屑病的鉴别。
部位
皮疹
头
部
及
粘
膜疹
全
身
淋
巴
结肿大
梅
毒
血
清
学检查
阳性
阴性
有
无
二期梅毒
躯干、腰部、四肢、掌趾
如指甲大小,
圆形玫瑰色红斑,
表面
光滑无鳞屑,不痒
头部虫蚀状脱发,有头部及粘膜疹
银屑病
全身各处,主要四肢伸侧
红色丘疹或斑块,覆盖银白色鳞屑,蜡滴现
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
头部皮损超出发际,束状发,可以黏膜损害
16.
简述天疱疮与类天疱疮的鉴别。
好发年龄
水疱特点
天疱疮
好发于中年,多数在
30~60
岁,男性多于女性
类天疱疮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抵抗
力低下者,女性多于男性
好发于头部 及躯干部,
疱壁松
好发于躯干及四肢,疱壁紧
驰易破,
疱液澄清,
难 以自愈。
张,
不易破溃,
破溃后糜烂面
水疱发生正常皮肤之上,
瘙痒
渗血,
易于自愈。
水疱发生于
不明显。
粘膜受累
常有口腔及阴部粘膜受累,
有
些患者出现皮肤症状前即有
口腔溃疡数年反复不 愈。
(
+
)
红斑上或正常皮肤上,
伴有明
显的瘙痒。
极少累及粘膜,
即使发病亦极
轻微。
(
-
)
Nikolsky
征
组织病理
棘层松解,表皮内裂隙和水
水疱位于表皮下,
没有
“天疱
疱,
大疱位于表皮内,
并可看
疮细胞”
。
到一种特殊的“天疱疮细胞”
/
“棘层松解细胞”
。
直接 免疫荧光:棘细胞间有
IgG
以及
C3
沉积,
网状分布;
间 接免疫荧光:
血清中存在天
疱疮抗体(多为
IgG
型)
病程较长,
病情较重,
预后不
良
直接免疫荧光:
IgG
和
C3
在
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积;
间接免疫荧光:
IgG
在基底膜
带线状沉积。
抗体位于表皮侧。
病情相对较轻,预后尚好
免疫病理
预后
17.
请你谈谈如何彻底地治疗足癣。
及时治疗,消灭传染源,不与患者共用鞋袜、浴盆、脚盆、毛巾。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
持足部 干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酸碱物质对足部皮肤的损害。
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 ,
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用药,
疗程一般需要
1~2
个月,
角化< br>过度型手足癣或外用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内用药物。
外用药物:
根 据不同临床类型选择不同剂型的抗真菌药物,
如水疱鳞屑型应选用刺激性小
的霜剂和水剂
(如联苯苄唑霜或溶液等)
;
浸渍糜烂型者给予粉剂
(如枯矾粉、
咪康唑粉 等)
,
有渗液时给予醋酸铅溶液、
硼酸溶液等湿敷,
皮肤干燥后在涂刺激性小 的霜剂和水剂等;
角
化过度型可选择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如复方苯甲酸软膏)
,必要 时可采用封包疗法。手足
癣湿疹化时,可先按湿疹治疗,好转后再用抗真菌药治疗。
内用药物:
口服伊曲康唑
100~200mg/d
,
餐后即服,疗程
2~4
周,
或特比萘芬口服
250mg/d
,
疗程
2~4
周。足癣继发细菌感染时应联合抗生素,引发癣菌疹时应给予抗过敏药物。
18
试述多型红斑型药疹的临床表现。
按病情分为轻型和重型。
轻型:对称分布,好发于 四肢远端,常有发热和流感样前驱症状后发生皮损。典型皮损
为指头指钱币大小、圆形或椭圆形水肿红斑 ,境界清楚,中心呈暗紫色,形如虹膜状,中央
常出现水疱,自觉瘙痒,累积口腔及外生殖器粘膜是可疼 痛。
重型:又称为重症多形红斑药疹,发病前有较重的前驱 症状,皮损泛发全身并在原有皮
损基础上出现大疱、糜烂及渗出,尤以口、眼、外阴粘膜受累严重,出现 剧烈疼痛。可伴有
高热、外周血白细胞可升高、肝肾功能损害及继发感染,病情凶险,可导致患者死亡。
19.
简述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①内分泌:雄激 素(睾丸酮)
。②皮脂的作用:游离脂肪酸增加。③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
角化或上皮角化异常 。④毛囊内微生物:痤疮丙酸杆菌、糠秕马拉色菌、表皮葡萄球菌。⑤
其他:遗传、免疫、饮食、情绪紧 张等。
青春期后体内雄激素产生或雄、
雌激素水平失衡。
雄激素水平增高可 使皮脂腺增大及皮脂分
泌增加。皮脂为毛囊内寄生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的生长提供物质 基础,这
些细菌可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
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可刺激毛囊皮脂腺开口处上皮增生 及角
化过度,后者使皮脂分泌通道受阻、排泄不畅,皮脂、角质团块在毛囊口淤积形成粉刺,富
有刺激性的游离脂肪酸可刺激毛囊引起炎症性皮损。
另外,
由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一些低分子多肽可趋化中性粒细胞,
后者产生水解酶也可使毛囊壁损伤破裂,
上述各种毛囊内容物溢
入真皮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深部炎症,出现从炎症丘疹到囊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20.
如何鉴别生殖器疱疹与硬下疳
病因
潜伏期
皮损特点
硬下疳
梅毒螺旋体
3
周
生殖器疱疹
Ⅱ型或Ⅰ型
HSV
7-10
天
单个丘疹,
溃疡,
直径
1-2cm< br>,
聚集水泡破溃形成糜烂或溃
边缘整齐,基地硬,渗出少
疡,
直径
<1cm
,
边缘整齐,
基
地软,渗出物少,破坏性小
无疼痛及瘙痒
3-6
周自愈
无,消退后进二期
梅毒螺旋体
疼痛,可瘙痒
1
周左右
常见
空泡细胞
初为单侧,
硬,
无化脓、
破溃
可能有
自觉表现
局部淋巴结肿大
病程
复发
直接涂片
21.
简述引起皮肤病的主要因素。
(1)
外因:外因包括物理因素(日光、射线、冷热等
)
,机械性因素
(
摩擦、挤压引起鸡眼
)
,
化学性因素
(
染发剂、化妆品、化 工原料、药物等
)
,生物性因素
(
动物、植物、微生物、寄
生虫等< br>)
。
(2)
内因:内因包括饮食 、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神经精神因素、内脏疾病及病灶
感染、遗传、免疫障碍等
22
、如何鉴别体藓与玫瑰糠疹?
体癣:
除头皮、手足、会阴、股部以外光滑皮肤癣菌感染称为体癣
病因:
1
)最常见为红色毛癣菌,还可为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表皮癣菌的几乎所有真菌。
2
)我国还有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
传播途径
(route of transmission)
:直接与间接或自身传播
易感者:糖尿病
(diabetes)
、慢性病
(chronic disease)
、长期服用皮质激素等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致病真菌侵入表皮--寄生于表皮的角 质层--只在局部引起轻度炎症反应--丘疹、水
疱、鳞屑--周边扩展-环形损害
皮损起初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
继之形成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片,
境界清楚,
皮损
边缘不断向外扩展,
中央趋于消退,
形成境界清楚的环形或多环状,边缘常分布丘 疹、
丘疱
疹和水疱,中央色素沉着。自觉瘙痒,可因长期搔抓刺激引起局部湿疹样或苔藓样改变 。
玫瑰糠疹:
为一种以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
斑丘疹为典 型皮损的炎症性、
自限性皮肤
病。
病因:感染:病毒(柯萨奇
B
组病毒)
、真菌、细菌
变态反应
代谢障碍
临床表现:中青年
春秋季节
前驱症状:轻度全身不适、低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浅表淋巴结肿大
好发部位:躯干、四肢近端、颈部、颜面及小腿少见
自限性,病程
4-6
周,复发少数
23.
天疱疮治疗的首选药物是什么?试述其临床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剂量依据类型、损害范围而定 ,寻常型可高些,其他类
型应低些,相当于泼尼松
0.5-2.0mg/(kg
·d)
;粘膜损害重、皮损范围广者可选择静脉给药。
治疗 是否有效以是否有新水泡出现为标准,
如在
1
周左右无明显新水泡出现则表示计量足够,反之应加量或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在无新水泡出现、原有皮损开始好转后再维持
1
周以上即可逐渐减量,
减量过程宜缓慢,
以防反复;
在皮损大多消退后可予小剂量泼尼 松
(≤
7.5mg/d
)长期维持,直至停止治疗;对少数皮损非常局限如仅发生于头 皮或口腔的患者可
于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24.
何谓
Auspitz
征?见于何种疾病?简述其临床表现。
答: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
剥去薄膜可见点状 出血,
此即
Auspitz
征。见于银屑病。
银屑病临床表现: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
寻常型:
基本损害
鳞屑性红斑:
厚积银白色鳞屑(蜡滴现象)
薄膜现象
点状出血现象
分布部位:
四肢伸侧
头皮
粘膜
各部位皮损表现:
头皮
前后发际
全头皮
“
束状发
”
面部
似脂溢性皮炎
LE
少鳞屑
小腿
似慢性湿疹
掌跖
点滴状角化过度
灰白色鳞屑
皱折处
浸渍
皲裂
斑片
粘膜
光滑干燥性红斑
甲
小凹(顶针状)
甲癣样改变
分期:
进行期
炎症加重
皮疹增多
扩大
同形反应
静止型
无新疹
旧疹不退
退行期
炎症减轻
皮疹减少
色素减
退斑
脓疱型:
掌跖脓疱型
局限于掌跖
红斑
无菌性小脓疱
“
小脓池
”
痒或痛
治疗有抵抗
与连续性皮炎
脓疱型细菌疹同属掌跖脓疱病
泛发型
急性
全身症状
密集小脓疱
脱屑
反复成红皮症
系统损害
全身衰竭
死亡
治疗极困难
关节型:
基本损害
类风关
R F
阴性
X
线
全身症状
关节痛
慢性经过
*
关节炎与皮肤症状同时加重或减轻!
红皮病型:
红皮症表现
?
正常皮岛
?
!
全身症状
成因
课本如下:
寻常型:
初起皮损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 ,逐渐扩展成为境界清楚的红色版块,可呈多种形
态(如点滴状、斑块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
,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成层鳞
屑,犹如轻刮蜡滴(蜡滴现象)
,刮去银白色鳞屑 可见淡红色发光般透明膜(薄膜现象)
,剥
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
Auspitz征)
,后者由真皮乳头顶部迂曲扩张的毛细血管被刮破所致。
蜡滴现象、
薄膜现象 与点状出血对银屑病有诊断价值。
皮损可发生于全身各处,
但以四肢伸
侧,特别是肘部 、膝部和骶尾部最为常见,常呈对称性。不同部位的皮损也有所差异,面部
皮损多为点滴状浸润性红斑、 丘疹或脂溢性皮炎样改变;头皮皮损鳞屑较厚,常超出发际,
头发呈束状(束状发)
;腋下、乳 房和腹股沟等褶皱部位常由于多汗和摩擦,导致皮损鳞屑
减少并可出现糜烂、
渗出及裂隙;少数 损害可发生在唇、
颊粘膜和龟头等处,颊粘膜损害为
灰白色环状斑,龟头损害为境界清楚的暗红 色版块;甲受累多表现为“顶针状”凹陷。患者
多自觉不同程度瘙痒。
寻常型银屑病根据病情发展可分为三期
:①进行期:旧皮损无消退,新皮损不断出现,
皮损 浸润炎症明显,周围可有红晕,鳞屑较厚,针刺、搔抓、手术等损伤可导致受损部位出
现典型银屑病皮损 ,称为“同形反应”或
Kobner
现象;②静止期:皮损稳定,无新皮损出
现,炎症 较轻,鳞屑较多;③退行期:皮损缩小或变平,炎症基本消退,遗留色素或色素沉
着斑。
关节型:
除皮损外可出现关节病变,
后者与皮损可同时或者先后出现,任何关节均可受累,
包括肘膝
的大关节,指、趾小关节、脊椎及骶髂关节。可表现为关节肿 胀和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
出现关节畸形,呈进行性发展,但类风湿因子阴性。
X
线 示软骨消失、骨质疏松、关节腔狭
窄伴不同程度的关节侵蚀和软组织肿胀。
红皮病型:
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
浸润肿胀并伴大量糠状鳞屑,其间可有片状正常皮肤
(皮岛)
,
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表浅淋巴结肿大等全身 症状。病程较长,易复发。
脓疱性:
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两型:
1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常急性发病,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或无皮损的健康皮肤上迅速出现针状至粟粒大小、
淡黄色或黄白色的浅在性无菌性小脓疱,
常密集分布,
可融合 成片状脓
湖,皮损可迅速发展至全身,伴有肿胀和疼痛感。常伴全身症状,可出现寒战和高热,呈弛张热型。
患者有沟状舌,
指、
趾甲可肥厚浑浊。
一般
1-2周后脓疱干燥结痂,
病情自然缓解,
但可反复呈周期性发作;患者也可因继发感染,全身衰 竭而死亡。
2
、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皮损局限于手掌及足跖,对称分布,掌部好发 于大小鱼际,可扩
展到掌心、
手背和手指,
跖部好发于跖中部及内侧。
皮损为 成批发生在红斑基础上的小脓疱,
1-2
周后脓疱破裂、结痂、脱屑,新脓疱又可在鳞屑下出现 ,时轻时重,经久不愈。甲可受
累,常出现点状凹陷、横沟、纵嵴、甲浑浊、甲剥离及甲下积脓等。
25
.简述梅毒筛选试验与梅毒确证试验的临床意义。
A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反应(
RPR
)
:方法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低,结 果为阳性时,
临床表现符合梅毒,
可初步诊断。定量试验用于疗效观察、复发和再感染的判断。
假阴性常
见于一期梅毒硬下疳出现后的
2-3
周内,感染梅毒立即治疗、晚期 梅毒或二期梅毒的“前带
现象”
。假阳性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麻风、海洛因成瘾者、少数孕妇 及老人。
B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TPPA
)阳性结果可明 确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用作证
实试验,终生阳性,不适用疗效观察、复发及再感染的判断。
RPR
—
—
+
+
TPHA
—
+
+
—
意
义
无感染
极早期或晚期
早期
假阳性
处
理
观察
追问病史
,
加做
TP-Ig M
正规治疗
一个月后复查
26
、龟头生殖器疱疹与固定性药疹的鉴别。
答:
1
、病 史:生殖器疱疹是经由性接触传播;固定型药疹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巴比
妥类和四环素类等药物引 起。
2
、潜伏期:生殖器疱疹
2~14
天;固定型药疹首次
4~20
天,已致敏者再次用药可在数
分钟至
24
小时内发病。
3
、好发部位:药疹好发于皮肤
-
黏膜交界处
4
、皮疹形态:生殖器疱疹为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疱,
2~4
天后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后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9: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