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身边常见中草药用途和图解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18:22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曼陀罗,
有毒,
为镇静要药,
可松弛肌肉,
古代麻沸散和 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
民间花、
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 疗失眠。


鬼针草,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可疏散肝热。

< br>苦菜,
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
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
古本草列为上品,
可健胃益胆,
抗肿瘤,
很适合现代人。


益母草,
凉血、
活血、
祛风。
常用于妇科疾病,
但性寒凉,
很多人望文生义,
治病不分寒热,
其实还有除风止痒效果,
煮汤用于小儿沐浴最好。
武则天有用益母草 加工后用于美容的秘方,
但程序复杂。


蓖麻

,籽有大 毒,现代医学还没有解药,但外皮有刺部分可作菜,叶用于疮科拔脓消肿极
佳。
蓖麻籽炒熟后,
困难时期的老百姓曾大量食用,
食多了只是头晕。
久煎能否消除毒性尚
不可知 ,但用于前列腺炎,五、六粒炒后捣碎同其它药煎服未见不良反应。



葵菜

,有野生和家种两种,
《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 现在大部分地区
不知道食用。上图中为野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治疗疮肿 外
敷有效。


荨麻

,药书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大 毒、或言剧毒。实际上,民间过去多作药用,现
在多作蔬菜食用。
其刺生时接触汗毛有刺痛感,
煮汤或与鸡蛋煎味道都很可口。
可治疗小儿
风咳,风火牙痛等症。一患者云其根治疗荨 麻疹有奇效。



龙葵


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野莴笋



又名大将军、气死名医草。有剧毒,但炮制炒至焦黄则 可内服,治顽固性肿瘤有奇效,单方
气死名医,可惜研究不多。




兰花参


根或带根全草入药,气味平和,可以煎汤炖肉,补五脏不足,尤宜于肝肺。



黄袍


果实味美,开胃,柔肝缓急,小儿食之良。




何首乌


制用补养气血,气味平和,可常食用,生用解毒通便而不伤阴。苗有安神润血之功。



乌袍


果实和黄袍同功,叶和嫩尖以红糖为引煎服,治肝急水泻有奇效,并且没有副作用。




鹅不食草


无毒,通窍解毒,治鼻炎可内服外用。



野薄荷


味道和作用和家种者相似,散风热,逐秽气,解鱼虾毒。



棕榈


棕毛、花、根入药,性收涩,可以止血,但妇科白带用之更为对症。



地肤子


子作药用,苗作菜吃,枝干可做扫帚。子与苗同功,可以清膀胱邪热,利小便而不伤阴。




剪刀菜


通利五脏,便秘者宜之。



灰灰菜


一般不入药,古方用之制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积。




木贼

,木贼有多种,但只是粗细不同,作用相同,发散肝风,提升中气,治疗眼科疾 病优
于升麻。方书有言其与麻黄相似,实际上二者截然不同,不可混用。




夏枯草


应节令而生,能和血,引阳入阴而治疗失眠。味咸,能 软坚散积。无毒,嫩苗应该可作菜,
但滇中一带蔬菜多,无人食。



车前草


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此外,引 肺热从小便出,可治疗咳
嗽。有大叶、小叶两种,小叶者良。




白茅


药用根和花,多用根,处处有之,鲜用根最佳,近代名医张锡钝有论 述,清热、利尿、发散
而又能滋阴,并且滋阴而不腻,也可作饮料。



雪莲果


近年比较流行,
实际是植物块根,
外形类红薯,
产量高。
养阴清热,
解酒毒,
商人夸大其用,
糖尿病患者宜之,脾胃 虚寒者忌之。





铁蒿


蒿类多,有药用,也有食用,也有药食两用,药店多用青蒿及黄蒿。铁蒿可清虚热,与青蒿
相似,味不 太苦,困难时期老百姓也食用充饥,有食用保健价值,可惜无人研究开发。



芦苇


粗者为芦,细者为苇,药用根,二者可通用,清肺肾之热而养阴,又 有利尿同利之功。传言
能解鱼虾毒。



金银花



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



临床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头痛咽痛等疾病。



1.
抑菌,金银花对葡萄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2.
金银花能与胆固醇进行中和,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3.
流行性感冒、肺炎、冠心病、高血脂等症。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效果







大戟

,以武器命 名,可以想见药力猛烈。有毒,为治疗水肿痰瘀要药,今人畏惧其毒,只
知道开复抽腹水,不敢用此等药 攻之,病人深受折磨。

蒲公英



性味功能
: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


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胃炎,痢疾,



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应用参考
:


1.
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
慢性骨炎:蒲公英
15
克,酒酿
1
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
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
30
克,水煎服



青葙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苦,微寒。归肝经。





〖主


治〗

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功效作用〗

1.清肝明目:主要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目生翳膜,视物昏暗。
2.本品还可用于肝火型高血压。





〖用


法〗


-
15
g




〖禁


忌〗

本品清泄肝火之力较强,且能扩散瞳孔,故肝肾阴虚之目疾及青光眼患
者忌用


虎耳草



性能
:
辛微苦寒
,
有小毒
.
清热解毒
.


主治用法
:


(1)
中耳炎:
鲜草适量
,
洗净
,
捣汁滴耳
.


(2)
风疹湿痒
:
鲜草五钱至一两
,
煎服
.


(3)
冻疮溃烂
:
鲜草适量
,
洗净< br>,
捣烂敷患处
.




鸭跖草


性味

性寒,味甘、淡。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


水肿尿少、热不林涩痛、痛肿疔疮。


主治
: 1
、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


2
、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3
、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4
、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搓软敷贴患处。


【别 名】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
草、淡竹叶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


【用法用量】

15

30g
;鲜品
60

90g
。外用适量。



1
)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 ,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本品性味甘寒,
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凡外感发热,
或热性病发热不退,
可单味应用;
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
药同用。对于咽喉红肿疼痛, 可配伍蒲公英、乌蔹梅或土牛膝、大青叶等同用。用治痈肿疮
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 。



2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或湿入下注膀胱、小便淋沥涩痛 等症。本品有良好的利尿作用,
凡风水浮肿、小便不利,可配伍浮萍、芫荽等药同用;湿热下注膀胱、小 便涩痛,可配伍凤
尾草、扁蓄、蒲公英等同用。



3
) 此外,还可应用于蛇毒咬伤,一方面煎汤内服,一方面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4
)鸭跖草一药,长于清热,又能利尿。经临床实践体会,煎服本品后,能使高热渐退,
尿量增加,
但停药后又见体温升高现象。
故如单用本品,
似嫌解毒作用不强,
在临床使用时
宜与其它清热解毒药配伍。



5
)鸭跖草与淡竹叶都能清热利尿,功效相似,但鸭跖草的作用较强。


垂盆草

靠水的田间地头有



性能
:

甘淡微酸
,
凉。能清热解毒,消痈肿、利尿
,
解蛇毒
.

主治用法
:

大火烫伤
,
痈肿疮疡、
毒蛇咬伤、
癌肿
:
鲜草一至四两
,
洗净
,
捣汁服< br>.
干品五钱至一两
,
煎服
.
外用
鲜草适量
,
洗净
,
捣汁敷患处。



灯笼草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相信大家小时候经常采食



性能
:< br>酸平
.
清热解毒
,
利尿止血
,
消肿散结
.


主治用法
:


(1)
咽喉肿痛
,
肺痈
,
腮线炎
.


(2)
小便不利
,
血尿
.


以上病症用量三至五钱
,
煎服
.


(3)牙龈肿痛
:
鲜草洗净
,
捣烂
,
浸醋含漱
.


(4)
天疱疮
:
鲜全草洗净
,
捣汁涂敷患处
.


<

>
此药有收缩子宫作用
,
孕妇忌用。



马齿苋
(xian)
我们日照叫它蚂蚱菜


煎剂对各种类型的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对某些 致病性真菌也
有抑制作用。

其注射液对子宫平滑肌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其所含之钾盐有一定的降血压效
果。

食用马齿苋可增强肠蠕动及利尿等。


又据报导,
马齿苋还有抗癌 作用。
马齿苋可用于治疗肠炎、
痢疾、
阑尾炎、
乳腺炎、
腮腺炎、< br>百日咳、肺脓肿、尿道感染、疮疡肿毒等多种疾病。外用可治丹毒及毒蛇咬伤等。因而有许
多验方 流传于民间,有些已有文字记载。现择其要者辑录之,供参考试用。




治阑尾炎

取鲜马齿苋一把,洗净捣汁,取
30g
,加温开水
100g
,白糖适量,调服,每
日服
2

3
次,每次100g
,连服
5

7
日;或取干马齿苋
60g
,蒲公英
60g
,先水煎
2
次,然
后将
2
次煎液 混合,再煎熬浓缩为
200g
,每日服
2
次,每次
100g
,连服
3

5
日。




治尿路感染

鲜马齿苋
60g
,鲜车前草
30g
, 水煎服,每日
1
剂,连服
5

7
日;或马齿
60g
,甘草
6g
,水煎服,每日
1
剂。




治糖尿病

干马齿苋
100g
,水煎
2
次,早晚分服,
1

1
剂,连续服用。




治肺结核

鲜马齿苋
250g
,大蒜头适量,水煎代茶饮,长期饮服。



治细菌性痢疾和滴虫性肠炎

鲜马齿苋
750g
,洗净干 蒸
3

4
分钟,捣烂取汁,每次服

50g
,一日
3
次;或用洗净的马齿苋挤汁,加等量蜂蜜,用开水冲服;或取干马齿苋
20

25g
,扁蓄、苦参各
25

40g
,水煎,分
2
日早晚空腹温服。





**
肿痛

马齿苋、三叶酸草等量,煎汤熏洗,
1

2
次。




治毒疮

干马齿苋
50g
,木香、丹砂、盐各
1g
,将丹砂、盐研细,马齿苋、木香捣碎拌
匀,用炭火烧后研细,加入细丹砂、始末 ,再研匀,随即敷疮上。




治赤白痢疾

鲜 马齿苋
120g

粳米
100g

同煮成粥,
加食 盐少许,

2
次食之,
连食
5

7
日;或 干马齿苋
60g
,水煎后加适量红糖服,每日
1
剂,连饮
5

7
日。




治腮腺炎

鲜马齿苋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
1
次,直至肿消。




治带状疱疹

鲜马齿苋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
1
次,直至治愈。




治黄疸

鲜马齿苋
60g

煎汤,< br>每日服
3
次,
连服
5

7
日;
或鲜 马齿苋绞汁,
每次约
30g

用开水冲服,每日
1
剂。



治蜈蚣咬伤

鲜马齿苋捣汁涂咬处,每日3
次,连涂
2

3
日。


治耳有恶疮

干马齿苋
50g
,黄柏
25g
,捣成 末,每次取少许,用棉裹之塞于耳中。
(卢
降杰

苏浓)



人参。


苍耳子


【性味】

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散风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附注

苍耳全草亦供药用,治急、慢性胃肠炎,菌痢。



黄芩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8: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60016.html

身边常见中草药用途和图解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