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关于可口可乐的危害
2010-09-19
一、开场白
我很喜欢喝可乐,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很小的时候就喝,一直到现在。不过一直以来,尤
其是 近几年来,很多的同学、亲戚、朋友都告诫我说:
“
喝可乐对身体不好。
”
我 没觉得这么
多年喝可乐对自己有什么不好,
上网查了一下,
有不少人都列举了可乐的各 种危害,
我仔细
看看,
发现即使不了解其中的科学知识,
单从逻辑上看就有很 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
所以我
写了这篇文章,为可乐正名。我可以保证,下面的文字都是我做了 详细调查后才写出来的,
经过自己的仔细推敲和组织,绝不像有些反对可乐的人那样,信口开河。
顺便说一句,
我本人爱喝可口可乐,
几乎不喝百事可乐,
不过这是个人对 品牌的喜好,
与今
天的主题无关。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口味有差距,
但成分基 本一样。
我下面所写的文字大多
没有涉及百事可乐,
但是关于原料、
成分等内 容同样适用,
并无刻意排挤百事的意思。
希望
各位可口和百事的忠实拥趸团结起来,打 破谣言。
二、可乐的历史及一些背景资料介绍
1
、可乐的原料
可乐又称可乐果或可拉果,是常绿乔木,高度可达
4
~
10
米,属梧桐科植物,叶片宽厚,
倒卵形,有尖头,花黄色,美丽。全 年有两次花期,花后结实,果实中的种子用来制可乐饮
料。不同商标的可乐饮料虽都用可乐种子为主要原 料制成,但各有保密的配方。
可乐原产非洲西部热带地区,今世界热带各地多有栽培。原产地 的土著居民用其作嗜好品,
在口中咀嚼,
作兴奋剂和疲劳恢复剂,
这种习惯,
大概也就和我国一些地区的居民喜欢嚼食
槟榔差不多吧。
种子含有咖啡碱
( Caffeine)
、可可碱
(Theobromine)
、栎鞣红
(Phl obaphene)
、丹宁
(Tannin)
和花青素甙
(Anthlocv arlin)
等。
咖啡碱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咖啡因,
也是大家对可乐存在 非议的关键成分。
下面我详细介绍
一下这种物质。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 统兴奋剂,
也是一种新陈代谢的刺激剂。
咖啡因既被作为饮品,
也
被作为药品 ,
其作用都是提神及解除疲劳。
每个人所需要的能够产生效果的咖啡因精确剂量
并不相 同,
主要取决于体型和咖啡因耐受度。
咖啡因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可以开始在
身 体里发挥作用,对于一个温和剂量的咖啡因摄取,在
3
到
4
个小时内作用消失 。食用咖
啡因并不能减少所需睡眠时间,它只能临时的减弱困的感觉。
因为这些影响 ,咖啡因是一个机能增进剂:提升大脑和身体的能力。一项在
1979
年的研究
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摄取了咖啡因之后的运动员在长距离自行车项目中的表现增加
7%
,
其 他的研究获得了更加显著的结果:
一个对经过训练的跑步运动员的实验表明,
在摄取一剂
9
毫克每千克体重的咖啡因之后,
运动员的直线跑耐久性增加
44%
,环形跑耐久力增加
55%
。
如此显著的提升并不是孤立的偶然情况,
一些 后续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
另外一个研究
表明,在摄取了
5.5
毫克每千 克体重咖啡因之后,在自行车项目中,能够提升
29%
的持续
时间。咖啡因有时也与其 他药物混合提高它们的功效,它能够使减轻头痛的药的功效提高
40%
,并能使身体更快的吸收 这些药品,缩短起作用的时间。
对人类而言,
咖啡因是安全的。
但是,在短时间内大剂量的摄入咖啡因可以导致上瘾和一系
列的身体与心理的不良反应。
在长期摄 取的情况下,
大剂量的咖啡因是一种毒品,
能够导致
“
咖啡因中毒
”
。(在严格的上瘾的定义下,只有逐渐增高用量才是上瘾,用咖啡因依赖描述
更为恰当一些,但 是在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下,所有慢性的很难摆脱的行为都叫做上瘾,
所以也可以用咖啡因上瘾来描述 。)
下面是一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列表,供参考:
巧克力 :
甜苦巧克力
—
875
毫克
/
千克,
奶油巧克力< br>—
100
至
210
毫克
/
千克,
可可
—
17
毫克
/
升;
咖啡:
新鲜冲泡咖啡
—
130
至
680
毫克
/
升,
无咖啡因咖啡—
13
至
20
毫克
/
升,
速溶咖啡
—
130
至
400
毫克
/
升,意大利特浓咖啡
—3400
毫克
/
升;
茶
(与泡茶方法、
时间 有关)
:
红茶
—
100
至
470
毫克
/< br>升,
乌龙茶
—
120
毫克
/
升,
绿茶
—
85
毫克
/
升,白茶
—
68
毫克
/< br>升,咖啡因茶
—
17
毫克
/
升;
红牛饮料 :红牛饮料(中国地区产)
—
50
毫克
/
罐;
可 乐类饮料:约
45
毫克
/
罐(
355
毫升)。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可乐中的咖啡因含量与咖啡、茶中的咖啡因相比还要略低一些。
2
、可乐的历史
大家可能听说过可乐诞生的传奇故事,
说有一个医 生用一种自己配制的药水为病人治病,
无
意中在药剂里掺入了碳酸水,结果大受欢迎,于是他给 这种饮品取名
“
可口可乐
”
。
这个故事其实是一个传说,
但我认为它至少体现了可乐发明过程的三个特点:
第一、
可乐有
药用价值;第 二、可乐的发明是一个偶然事件;第三、可乐的出现是偶然,但它的流行是必
然,因为它是经过人民群众 实践检验才推出的。
实际上,
可乐的发明是经过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的,
关 于可乐发明人的故事有很多版本,
我
将根据我对资料的搜集、
比对,
向各位详 细介绍可乐发明的前前后后。
只有了解了可乐是怎
样发明的,才会对它的是否有害有一个深入的 认识。
可口可乐是由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药剂师约翰
·
潘伯顿
(
ton
)
发明的。
.
潘伯顿
1831
年生于佐治 亚州的诺克斯维尔城,
17
岁就读于佐治亚州南方植物医药学院,
毕业后曾在费城进修 ,然后在佐治亚州的奥格尔索普开业成为药剂师。
不久,南北战争爆发了,
1862
年
5
月,潘伯顿参军,并在战争末期负伤。
战后,
186 5
年
11
月,潘伯顿在纽约市疯狂抢购,买下了大批药材。此后的五年里,潘伯
顿与当地富有的医生奥斯汀
·
沃克合伙经营,发了财。但他总是没有积蓄,赚来的钱不是被< br>用来做实验,
就是馈赠家人亲友。
19
世纪
60
年代末,潘伯顿着手实验和研制自己的专利产
品,包括
“
球形花属植物糖浆
”
、
“
皇后根属植物精华
”
(一种血液净化剂)以及
“
南方甜酒
”
(一种香料)
———
所有这些都取材于当地采摘的草药。
此时,
内战之后的亚特兰大给南方
的商业 带来一股激动人心的旋风。
1869
年,潘伯顿放弃了他在哥伦布城经营良好的药店生
意,来到亚特兰大创业。
刚开始是非常成功的。他和合伙人一起在豪华的
“
镜博屋
”
酒店创建了全城最大的药品贸易
商城。但到了
1872< br>年,酒店就破产了。直到
1879
年,他才还清了陈年老账,得以在研究
制造新 药上自由支配时间。随后几年里,他发明了印第安女王染发剂、
“
配方
47
-
11”
的风
湿药、
三效肝丸、
姜灵、
柠檬橘子万灵丹以及其 他一些早已被人淡忘了的成药和饮料。
潘伯
顿常常废寝忘食工作到深夜,一位拜访者后来回忆说 ,潘伯顿具有超乎寻常的精力。
兼任医生和药剂师的潘伯顿,还是位一辈子手不释卷的学者。 他不仅阅读最新的医药杂志,
还博览与日俱增的国际医药文献。
他甚至致力于编写一本药物百科 全书。
为研制新型专利药
品,他不局限于当地生长的植物,而且着手研究更多的外国药材。
大约在
1876
年,潘伯顿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
78
岁高龄 的英国医药协会会长罗伯特
·
克里
斯蒂森爵士。
这位老医生说,
单是 靠咀嚼可卡叶,
他空腹攀登了
3224
英尺高的本
·
沃尔利奇
山。
这引起了潘伯顿的兴趣,
他开始阅读关于可卡树的所有资料。
但事情并非只有潘 伯顿一
人在做。早在
19
世纪
80
年代,医生和药剂师就已经报道了 可卡叶的用途,指出它的主要
生物碱
———
可卡因,可以治愈鸦片和吗啡瘾。制造商也 马上作出反应,生产出可卡药片、
软膏、喷剂、皮下注射针剂、可卡葡萄酒、可卡烈性酒、可卡软饮料、 可卡粉,甚至可卡叶
尖头与方头雪茄。
可卡叶最著名的商业饮料是如今已经被忘记的
“
文
·
马里 亚尼
”
。发明者是安杰洛
·
马里亚尼,
一个创业精神颇强的科西嘉人 。
1863
年,他开始销售浸泡可卡叶的波尔多红葡萄酒。潘伯
顿在
1884
年首次推向市场的法国可卡酒是文
·
马里亚尼的仿制品。
正是通过改进可卡酒 ,
潘
伯顿才发明出可口可乐,所以
“
文
·
马里亚尼
”
实际上是可口可乐的始祖。
< br>马里亚尼的可卡因混合酒不仅横扫整个欧洲大陆,
还打入了美国市场。
美国是马里亚尼最 重
要的销售市场。文
·
马里亚尼横扫市场,引起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有些人直接用 可卡因
兑低廉的葡萄酒,结果口感偏苦,药效却更猛。
潘伯顿的法国可卡酒虽然也是 众多仿效品之一,但在质量上却高出一筹。
1885
年
3
月,潘
伯顿 在记者访问时,明确表示他曾经读过马里亚尼对这种
“
益智饮料
”
的鉴定书。和马里亚
尼一样,他请有知识、有固定职业的社会上层人士为他的酒作证明。
“科学家、学者、诗人、
牧师、律师、医生和其他脑力劳动者,全是这种智力强化剂的主顾。
”
潘伯顿对入迷的记者
们说,
“
我相信自己正在酿造的药酒会胜过马里亚尼。
”
潘伯顿声称他的酒
“
含有非洲可拉果和真正的达米阿 那,泡以纯正的葡萄酒
”
酿造而成,正
是额外添加的两种成分改良了马里亚尼。
潘伯顿的可卡酒广告比马里亚尼更具美国特色,
而
且气势逼人。
他还剽窃马里亚尼的 广告词,
宣称他的法国可卡酒获得了全世界两万多名最博
学的医科人员的一致认可。
正当药品商和医生们对可卡因兴高采烈时,
很多医生开始严厉指责可卡因,
但最终,
导致潘
伯顿的可卡酒没有能流传下来的原因是
1885
年
1 1
月,亚特兰大颁布禁酒令。
潘伯顿只好放弃用酒来做药剂的主要溶剂,
他 尝试各种主要成分是水果香精的挥发油,
由于
味道太苦,
他加入了糖,
结果又 使饮料味道甜腻,
为了既不苦又不腻,
最终潘伯顿选择了柠
檬酸,这可能是上文提到的 那个传说故事的原型。
1885
年整个冬天,潘伯顿都在反复试验他的配方。
12
月,潘伯顿迎来两位新合伙人,弗兰
克
·
鲁滨逊和戴维
·多伊,加上他的老搭档埃蒙德
·
霍兰,四个人成立了
“
潘伯顿化学公司< br>”
。潘
伯顿把全部精力和积蓄投入到新配方的研究上。
终于,
1986
年,潘伯顿的新配方实验成功了!这种饮料需要一个好名字,应该有趣而令人
开心。 最后,弗兰克
·
鲁滨逊想出了这个令人叫绝的名字
“Coca
-
co la”
,大家一致叫好,因为
它不仅点名了两种主要成分(可卡叶和可乐果),而且还押头韵。
潘伯顿实在太累了,
他把生产和销售的工作交给了鲁滨逊,
鲁滨逊包办了饮 料的酿造生产和
销售,他认为可口可乐应该是一种有双重功效的产品:既是一种治疗头痛和沮丧的兴奋剂 ,
又是口味独特的新型饮料。
1886
年
5
月
2 9
日,鲁滨逊在《亚特兰大日报》上为可口可乐打出了第一幅广告:
“
可口可
乐!可口!清新!快乐!活力!该新潮苏打饮料含有神奇可卡叶和著名可乐果特性
”
。
1887
年
6
月
16
日,可口可乐广告中出现了今天为大家 所熟知的
“Coca
-
Cola”
斜型字体。
可口可乐的 销售可以说开创了现代广告营销的先河,它的广告词简短有力,
“
可口清新
”
当时
几乎成为可口可乐的代名词。
另外,
鲁滨逊还印制了大旗样式的防水油布广告牌、
电车车体
广告和大量海报,
并发放大量样品优惠券。
很快,
第一个出 售点广告出现雅各药房的防雨篷
上,白底映衬着鲜红的文字,
“
喝可口可乐,一杯只要 五分钱
”
,不出一年,可口可乐的油布
广告牌登上了佐治亚
14
家冷 饮柜台,成千上万张海报满天飞,每辆电车都在为它做宣传。
1887
年
5
月
1
号的《制宪报》上有一篇文章说:
“……
最近几周可口可乐糖浆 的销量增至
600
加仑,全美都在销售,大量的订单从四面八方飞来
……”
这 数字叫人震惊,每加仑糖浆
可以生产
128
杯可口可乐,
600
加仑 就是
76800
杯。发明家潘伯顿似乎
“
正走在通向财富的
金光大道 上
”
。
为了确保对该饮料享有合法所有权,潘伯顿及时为可口可乐申请了专利。
1888< br>年
4
月
14
日,潘伯顿将三分之一的股权悄悄的卖给艾萨凯德勒(r
)。
1888
年
8
月
16
日,潘伯顿过世了。
1888
年
8
月
30
日,可口可乐的股权移转到 大富豪艾萨凯德勒的身上,原因是他有一天头
痛的毛病又发,仆人拿来一杯热可乐,喝下之后却好了,从 此他就开始大力投资可口可乐。
1892
年
1
月
29
日,可口可乐有限公司成立。
1899
年,艾萨凯德勒把装瓶权利卖出,保留神秘配方及可口可乐名称的所有权。
1909
年美国广告协会惠眼识英雄,选可口可乐为最佳广告商品。
191 5
年,著名的可口可乐曲线瓶由
son
发明,称为
Hobbleskirt< br>。
1928
年,可口可乐开始在中国天津及上海装瓶生产。
1928
年,可口可乐开始跟奥运合作。
1941
年,可口可乐第一次在广告上使用
“Coke”
。
1971
年,
Coca- Cola
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广的饮料商标。
这就是可口可乐怎样从一个药剂师的地下实验室里走进了上亿人的生活。
3
、关于可口可乐的其他趣事
(
1
)可口可乐的命名:
潘伯顿的合伙人鲁滨逊,是一位精明的推 销家,他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
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
(
Coca)
的叶子和可乐
(
Kola
)
的果实。
罗宾逊为了整齐 划一,
将
Kola
的
K
改为
C
,然后在两个字的中 间加上一横画,于是
Coca-Cola
便诞生了。随后,鲁滨逊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7: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