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幼儿园玩具问题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17:13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碘131是什么)
游戏材料和玩具的选择、投放、利用存在不足



目前部分幼儿园 从教育性、儿童性、艺术性、卫生性、安全性、
经济性等原则出发去选择和提供与游戏活动相适应的玩具 和材料,

分幼儿园存在玩具种类单一、

数量较少、利用率低等问题。



所调查幼儿班的游戏材料以结构 玩具数量最多,如大、中、小型
积木,积塑,胶粒等。玩具使用比较单一。价格昂贵的遥控电动玩具在条件较好的幼儿园成为摆设,每学期玩一、二次;智力、体育等自
制玩具数量少。玩具的更换使用 率较低,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有
60%
的幼儿班玩具更换平均每月不到一次,有的玩具严重破< br>
损残缺,不
能开展游戏。
玩玩具的时间限于
30-60
分钟 ,
幼儿园游戏平均每天两
小时左右的班级占
32%
,每天一小时的班级占47%
,每天半小时的占
21%
,零星片段、短暂的时间很难使幼儿投身到游戏之 中,另外幼儿
随意自取玩具也受到限制。玩具的使用程度基本上以教师分配为主,
而且对幼儿使 用玩具缺乏指导,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创设与教育需求 相适应的环境,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
会与条件是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原则和重要保 障。
影响游戏开展的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幼儿园的建筑设备、园林绿化、活动
室环境设计、教具、学具的准备及良好的心理气氛、人际关系等都对
游戏活动的开展起着潜移默化地教 育作用。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


25
人,中班
30人,大班
35
人;一般大型园为
10-12
个班,中型
园为6-9
个班,小型园不超过
5
个班。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几乎每班
都达到
40-50
人,使幼儿的空间密度加大,身心问题增多,和同伴的
游戏合作行为少。幼 儿园建筑规划基本包括三大部分:房舍、户外活
动场地、绿化地。

一、
幼儿 园的房舍以班为单位设计,
其中活动室面积为每名幼儿
3

方米,如减去设备 和材料的占地约
2.5
平方米。由于室内面积有限,
幼儿人数超额,
室内游戏 角和活动区的创设大都保留着以上课为主的
教室特点。有
21%
的班级桌椅板凳占据了 幼儿的空间,各游戏角沿墙
展开。因室内狭小很难开展活动,表面看来琳琅满目,实际只是教室
的摆设;有
30%
左右的班级各游戏角和活动区之间无明显的界限与标
志以致相互干扰 ;有
35%
的班级活动区之间没有留下通道,幼儿难于
从一个活动区顺利转移到另一个 活动区,阻碍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



二、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需包括 游戏场、体育场和凉棚等,各
班应有专用的游戏场,
并靠近各班活动室。
有条件的幼儿 园可设置公
共体育场,还可设有沐浴装置和喷水戏水池,以调节温湿度,美化环
境。凉棚可设置 在各游戏场附近,以使幼儿能四季在户外活动。在调
查的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着户外游戏场地布局不合理现 象,
既游戏场地
设置了许多大型运动器械,
但各区域、
各器械之间缺乏合理的 组合运
用,缺乏可供幼儿想象和探索的有机联系,且许多造型优美的沙地、
戏水池不让幼儿触摸 、玩耍。

三、绿色植物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保护生态平衡。

国家教育部建设部在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中规

定,
绿化用地每生不少于
2
平方米,
有条件的幼儿园要结合活动场地
铺设草坪,尽量扩大绿化面积。在 调查的幼儿园中普遍铺设了草坪,
但距离每生
2
平方米的要求还有差距。
有的 幼儿园领导认为,
水泥地
在雨雪天气更干净些,而并非从幼儿的角度考虑他们更喜欢什么。


另外在调查中发现,
85%
的班级在创设游戏环境时,通 常由教师
提供,有时为应付检查、观摩等,

漂亮的布贴画、纸贴画、壁画都
由教师亲手制作

并长期不换。在游戏角的选 择和布置上,有
40%

教师让幼儿自行进行,有
20%
的教师让能 力强的幼儿代替能力弱的幼
儿,
幼儿的参与性表现在墙上挂满的幼儿美术作品或活动区要求的手
工制作,
作为游戏环境的点缀。
幼儿的自行参与也大多按教师的理解、
认识和 需要进行的,
而并不是幼儿真正有兴趣自主选择、
自主活动的。





一、玩具层次问题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玩具的需求是不同的 。
教师在提供玩具时不应以
数量取胜,
而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提供符合幼儿需要的玩 具。
皮亚
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表明,
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处于不同
的游戏阶段,尽管幼儿的游戏主要处于象征性游戏阶段
(2

7

)
,但各年龄段幼儿表现出的特征和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各年
龄班幼 儿的游戏和玩具应有所区别。
教师在提供玩具时应该体现层次
性,以便使玩具更好地发挥“教科 书”的功能。

目前有些幼儿园在提供玩具时缺乏层次性,
各年龄班的玩具无论在数
量、种类还是结构上都大同小异,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幼儿玩着
几乎相同的玩具,一个幼儿 从小班到大班玩的玩具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种现象导致有的玩具对大年龄幼儿来说因过于简单而不能激发 其
操作欲望,有的玩具对小年龄幼儿来说又因过于复杂而使其不感兴
趣。
举个最普遍的 例子,
不同年龄班“娃娃家”里的玩具不外乎“娃
娃”“家具”“餐具”“食物”等,
所不同的只是大小。
大年龄幼儿
对适合小年龄幼儿玩耍的玩具几乎不感兴趣,
常表现出 与“娃娃家”
游戏不一致的行为,如嬉戏、打闹、追逐等。其实,这些非游戏行为
并不是他们游 戏水平的真实反映,
而是由于玩具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
需要所致。

我们通 过观察发现,小班幼儿对玩具的需求与其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他们对玩具的形状、
色彩有较高的 要求,
因此教师可为小班幼儿提供
种类相同但数量稍多的色彩亮丽、
形象逼真的主题玩 具,
供他们开展
平行游戏:
中班幼儿不仅喜欢各种主题玩具,
对多样化的智力 玩具也
感兴趣.
因此给中班幼儿选择玩具的范围可扩大;
大班幼儿对各类玩
具 都感兴趣,
且在体力和智力上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教师可根据游戏
情节发展的需要有目 的地选择多样化、复杂化、富有挑战性的玩具。

二、玩具的适宜问题

陈鹤琴十分强调儿童玩具的年龄特征,
他认为人生一个阶段有一个阶
段的游戏,
也有相 应的玩具。
同样一个玩具在儿童不同年龄阶段所扮
演的角色不同,
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 对同样一个玩具的关注点存在差
异。

适宜性主要是指玩具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7:1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925.html

幼儿园玩具问题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