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三伏贴的正确配方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15:08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颈部淋巴结肿大看什么科)
三伏贴的正确配方





三伏天将至,每年到 这个时候市民最关心的就是把握时机,在三伏天用三伏
贴治疗自身的疾病,
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疾 病,
包括哮喘、
过敏性鼻炎、
慢性咳嗽、
支气管炎、
体质虚弱易反复 感冒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用过一次三伏贴的市民都
有这样的疑惑,
觉得三伏贴确实是 管用的,
但却不知道三伏贴的确切配方是什么,
为什么能起到这样好的效果
?
下面就请中医肺病专家姚儒省给市民解答疑惑。
姚主任表示,
三伏天是人体阳气
最为 旺盛的时候,
气血趋于体表,
通过运用三伏贴,
在配方中使用一些幸温发散
药 物,调动人体阳气,能够有效祛除身体疾病。


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 < br>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
4

4
∶< br>2

2

1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三 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
1
个疗程共贴
10
次。

疗程:每年贴敷
1
个疗程,连续贴敷
3
年。

贴敷 部位:
一般以经穴为主,
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
心俞、
膈俞六个穴位。
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肓、膻中;脾气虚者加脾俞、关元;肾气虚者加
肾俞、定喘。< br>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 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
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 麝香、麻黄、肉桂、小
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 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
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
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 发热、
发红,
甚至起泡。
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
既 可以保证临床疗
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 ,
农历三伏的初、
中、
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
(

果中 伏为
20
天,间隔
10
天可加贴
1

)
。 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
敷之间间隔
7~10
天。

疗程 :连续贴敷
3
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
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
定喘 、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
穴位。


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 br>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
药物均采用生药。
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
定。


实施时间:头伏开始,隔
7
天贴
1
次,至末伏止,连 贴
3
年。

实施方法
:
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 用。选择肺俞
(
双侧
)
、脾俞
(
双侧
)

肾俞
(
双侧
)
、心俞
(
双侧
)
、 定喘
(
双侧
)
。肺虚者加太渊穴
(
双侧
)
,脾虚者加足三里
(
双侧
)
,肾虚者加太溪
(
双侧
)


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选择肺俞
(
双侧
)
、脾俞
(
双侧
)
、肾俞
(
双侧
)

膈俞
(
双侧
)
、气海
(
双侧
)



姚主任表示,就呼吸疾病来说,三伏贴主要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
过敏性鼻炎、肺气肿、肺心病、过敏性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鼻炎、慢性咽炎、
反复感冒等,
除此之外,
三伏贴还对关节疾病及一些妇科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
提醒广大市民,
使用三伏贴治疗呼吸疾病切勿盲目跟风,
自己买完自己贴,
应该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确定自己的体质,在医院进行贴敷,否则,很可能
没有对症或者穴 位不准确,不起作用或者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常见几种三伏贴的配方



< br>现在已进入三伏节气,
正是三伏贴冬病夏治的时候,
那么,
三伏贴的配方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三伏贴的配方。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 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
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 药物有公丁、麻黄、肉桂、小
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 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
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
由于白芥子外用可 使皮肤发热、
发红,
甚至起泡。
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
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 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
农历三伏的初、
中、
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
(

果中伏为
20
天,间隔
10
天可加贴
1
)
。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
敷之间间隔
7~10
天。



疗程:

连续贴敷
3
年为一疗 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
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
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
主要配伍穴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5:0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852.html

三伏贴的正确配方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