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第一章妇女保健工作操作常规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14:12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中风后遗症)
第一章

基础管理操作常规











l
、有 指定所长分管妇幼工作,分管所长要熟悉妇幼工作内
容,了解有关指标及“二规”目标,每月对妇幼保健 医生的工作
情况进行检查。

2
、按相关要求,按人口的
1 .0
/万比例配备专职妇儿保医
师,妇儿保医师要具备中专及以上的业务职称,并有相关证书,
人员固定,
不得任意变动,
确需变动者有书面材料报县所社区保
健科备案,妇 儿保医师定期参加县所举办的例会、培训、考评,
并做好记录。

3

各卫生服务中心
(
防保所
)
妇儿保医生每月下村
(
社区服务

)
指导检查工作不少于
10
天,工作有记录,记载下村 日期、目
的地、接触或服务对象姓名、指导或服务内容。每月召开一次村

(
社区服务站
)
医生例会,培训、指导、布置工作,并有记录,
内容有到会人员签名、会 议地点、时间、会议内容。组织、培训
村医生,每季度一次,给全镇托幼机构保健老师上卫生课,每年< br>两次以上,且有相关记录。

4
、设立规范的妇儿保门诊室和统一规划 装备器械,并能保
证正常使用,使用门诊工作日记,各项记录齐全。

5、各单位每年有工作计划及上年度工作总结,于每年
7

底及次年
1月底前交县所办公室备案。

6

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幼保健健康教 育活动,
儿保门诊
设有宣传画或卫生院
(
防保所
)
内设有黑 板报。



第二章

妇女保健工作操作常规


一、妇女保健


1
、早孕建册率达
90
%以上。

2

孕 妇健康管理率达
95
%以上,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
85%
以上。
3
、产后访视率达
95
%以上。

4
、产后
42
天健康检查随访率
100
%。

5
、住院分娩率
100
%。

6
、孕产妇死亡率≤
5

10
万。

7
、妇女病普查率达
85
以%上。

8
、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孕期检测率达
90
%以上。

9
、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
98
%以上。

10
、出生缺陷发生率≤
4
‰。


二、妇保基础台帐


基础资料:

1
、镇(区)
、村妇幼健康服务人员情况一览表

2
、村妇女保健工作台帐

3
、妇幼健康工作健康教育资料

4
、妇幼保健专题培训(培训计划、通知、签到簿、会议记
录、备课笔记、培训试卷、 培训成绩汇总表、培训小结、图片)

例会资料

5
、妇幼健康工作 领导小组、技术指导组、各项规章制度、
工作计划和总结、绩效考核细则等

6
、对村级考核资料、下村指导记录等

妇女保健:

1
、镇(区)孕产妇保健情况登记簿

2
、村上报月报表

4
、孕产妇死亡及活产漏报调查资料

5
、住院分娩登记本

6
、孕产妇系统管理登记本和高危孕妇管理登记本

7
、孕产妇保健手册(含现管和结案)

8
、妇女病普查登记本、妇女病患者跟踪治疗登记本

9
、各类统计、上报报表


三、妇保报表种类及上报要求


1
、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表一、表二)

2
、非户籍儿童与孕产妇健康状况年报表

3

(
基层
/
区县级
)
计划生育手术情况年报表

4
、中期引产情况年报表

5

(
基层
/
区县级
)
计划生育咨询随访服务年报表

6
、病残儿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情况年报表

7
、围产儿情况调查表及出生缺陷登记表

8
、妇女常见病筛查情况年报表

9
、监测点活产数和孕产妇死亡季报表

10
、围产儿死亡登记表和报告卡

11
、育龄妇女死亡登记表

12
、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统计表

13
“两禁止”专项管理信息补充统计表

14
医院产科工作质量月报表

15
、分娩登记本复印件

上报时间:
每月的月报表于当月
28
号前上报县妇计所
.
上报总要求:

①应用钢笔填写或计算机输出,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②各项数据如实填写,不允许编造或涂改数据;

③表内不允许有空项、漏项;

④报表上报前应按要求进行逻辑检查,确保表内各项统计
数据准确无误;

⑤制表人按要求签名并盖章,制表人及单位领导应对统计
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四、妇女病普查


指标:妇女病普查受检率
85
%以上。

时间:每
2

3
年一次。


内容:

(

)
统一填写妇女病普查登记表

(

)
妇科检查:

1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2
、外阴视诊:外阴发育有无畸形、溃疡、有无巴氏腺囊肿、
阴道壁膨出和宫颈突出。

3
、阴道窥镜器检查:观察白带性状,阴道壁有无充血、出
血、
溃疡 ,
宫颈有无糜烂
(
包括程度
)

腺体囊肿、
息肉、
肥大等。

4
、双合诊检查:查阴道有无不平,宫颈质地,有无触痛 、
举痛。
查子宫大小、
位置、
软硬度、
有无压痛。
查附件有 无肿物,
压痛。必要时作三合诊检查盆腔情况。

(

)
宫颈刮片检查:

先用棉球轻拭去宫颈上分泌物,然后在鳞柱 状上皮交界处刮
一圈涂在干净玻片上,
放在
95
%酒精缸内固定
15

30
分钟送检。

(

)
特殊检查:

如阴道镜检查,宫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超声检查。

(

)
乳房检查:

视诊和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或卧位,检 查者用手指掌轻柔整
个乳房,
次序为上内,
上外及其伸向腋窝的角状凸出部分,
下内,
下外象限,乳晕,注意乳头有无分泌物外溢。然后查腋窝。

乳房冷光或红外线检查。

乳房彩超检查。

钼靶
X
光检查。


对可疑癌者,转上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五、妇女病普查操作常规



一、统一填写妇女病普查登记表


二、妇科检查:

1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2
、外阴视诊:外阴发育有无畸形、溃疡,有无巴氏腺囊肿,
阴道壁膨出和官颈突出。

3
、阴道窥镜器检查:观察白带性状,阴道壁有无充血、出
血、溃疡,宫颈有 无糜烂、腺体囊肿、息肉、肥大等。

4
、双合诊检查:查阴道有无不平,宫 颈质地,有无触痛、
举痛,
查子宫大小,
位置,
软硬度,
有无压痛。
查附件有无肿物,
压痛,必要时作三合诊,检查盆腔情况。

三、白带检查: 用小棉签从阴道取白带常规涂片,作阴道清
洁度、霉菌、滴虫检查,必要时作淋菌、梅毒检查。

四、宫颈刮片检查:先用棉球轻拭去宫颈上分泌物,然后在
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刮一圈,涂在干玻 片上,放在
9 5
%酒精缸内
固定
1 5

30
分钟送检。


五、特殊检查:如阴道镜检查,宫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超
声检查。


六、乳房检查:

1
、视诊和触诊: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 用手指掌
轻揉整个乳房,次序为上内、上外、及其伸向腋窝的角状凸出部
分,下内、下外象限, 乳晕,注意乳头有无分泌物外溢,然后查
腋窝。

2
、乳房冷光或红外线检查。

3
、对可疑癌者,做钼钯摄片或活检,必要时手术治疗。


六、妇女病防治业务规范



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可 以及早发现各种常见病多发
病,落实预防措施,及时开展治疗,有利于降低发病率,提高妇
女健 康水平。


一、普查的组织工作:

1
、组织普查技术小组,培训普查技术队伍。

2
、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明确普查对象。

3
、普查的物资准备。

4
、普查的方式:集中查与分散查相结合,市、县、乡联合
和乡镇自查相结合。


二、普治的组织工作:


普治的方式:查治同时进行,先查后治。


三、普查的内容:

1
、病史填写

2
、内外生殖器检查

3
、宫颈刮片检查:取材应在宫颈外口鳞柱状 上皮交接处,
宫颈外口为圆心,
将木质小刮板轻轻刮取一周,
避免损伤组织引
起出血影响检查结果。
若白带过多,
应先用无菌干棉球轻轻擦净
粘液,再刮取标本。转 动一周,取过刮板在玻片上涂抹。涂片不
宜过厚,也不要来回涂抹,以防细胞破坏。

4
、乳房检查

5
、阴道分泌物检查

6
、资料统计


四、普治的内容和方法

l
、宫颈糜烂:对糜烂面少而浅表的患者,可采用局部用药,
有一定效果,糜烂面大者多采用聚 焦超声、冷冻、激光、微波、
物理疗法,效果好,一般在月经干净后
3

7< br>天进行治疗,术后
有多量阴道排液,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禁止性生活,伤面约需
8周才能愈合。

2
、宫颈息肉应行宫颈息肉摘除并送病检。

3
、阴道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可用阴道内塞药的方法,
每日一次,共用< br>7

10
天,下次月经后再重复用药
7

1 O
天,
连用
3
个月复查病原菌转阴,可视为全愈。

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肌瘤不
大,无症状,且近绝经期,可暂不手 术,
3

6
个月随访复查。
如肌瘤大或症状明显或随诊过程中肌瘤明 显增大,则须手术治
疗。

5
、卵巢肿瘤:卵巢囊肿或卵巢恶性肿瘤 ,均应及时手术治
疗,只有生理性囊肿可定期检查随诊。

6
、子宫 脱垂:一般脱垂不严重
(
一度或二度轻
)
体弱或因其
他疾病不能手术 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如子宫托配合支持疗法,

果好。若保守治疗无效或脱垂二度重、三度应作 手术治疗,根据
子宫脱垂严重程度、
年龄、
生育要求以及全身情况决定手术方式。
7
、慢性盆腔炎:至今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仍以采用综合
治疗为主, 包括物理治疗、抗炎治疗、中药治疗等。


五、普查普治的随访工作
:
经常定期和患者通过各种方式取
得联系,以了解患者的健康恢复情况,疗效是否巩固、癌症是 否
复发,以便及时得到治疗,提高治疗率和生存率。


六、宫颈刮片二级及以上者随访常规:


初次宫颈刮片



五级


每年常规

经治疗后复查

复查刮片或宫颈活检

宫颈活检或阴

复查一次

者仍为二级则

或阴道镜下宫颈活检

道镜下活检

刮片
3-6
月复查一次



一级

三级



七、妇女心理卫生门诊工作常规


1
、积极宣传妇女心理卫生知识,宣传生殖健康的内涵。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2
、对来诊妇女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认真听取患者叙述,及时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动态。

4
、根据 患者的不同类别,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因素来全
面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5
、根据制定的治疗方案,一段时间后要进行定期随访,及
时了解病人的预期 效果,以便及时调整。


八、妇女营养门诊工作常规



1
、明确了解患者所需要咨询和指导的内容。

2
、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和饮食习惯。

3
、对患者进行人体测量及必要的生化评价。

4
、根据需要做膳食调查和热能消耗调查。

5
、综合分析得出定性分析结论。

6
、最后做出合理的膳食营养指导。


妇女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
分别装有我们每天应吃的五种
主要食物:


第五层: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
25
克。


第四层:
是奶类和豆类食物,
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
100

和豆类及豆制品
50
克。


第三层:是鱼、禽、肉、蛋等 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吃
125

200

(
鱼虾类
50
克,蛋类
25

50
克,畜、禽肉
50
100

)



第二层:是蔬菜和水果,每天 分别应吃
400

500
克和
100

200克。


第一层:是谷类食物,每天应吃
300

500
克。


九、孕妇营养门诊工作常规


1
、以认真负责、严谨求实的态度做好孕妇营养门诊工作,
全心全意为孕妇服务。

2
、开展孕妇营养门诊的目的:


孕妇营养是胎儿 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孕妇对各种营养成份
的需求量比非孕妇高得多,
而且随着妊娠时 期的不同,
需求量也
有差异。
妇女怀孕后每天吃的食物除了维持自身代谢和消耗所需< br>的营养物质外,
还要供给胎儿生长发育需要,
并为产后哺乳做好
贮备。因此,合 理均衡营养关系到孕产妇自身健康,还能促进胎
儿大脑和体格的正常发育,减少孕产期并发症和低体重儿 的发
生。孕妇营养专门采用最新科学方法对孕妇的膳食进行营养测
算,并对营养调配进行指导。

3
、方法:

在预约来接受营养指导的前三天,把所食食 物的量及种类记
录下来,以备营养测算时用。也就是说,必须了解每日所购食物
的总量,然后了 解有多少人食用,最后估计大概吃了多少。在记
录食品时要分门别类,
按食物的种类一样一样地 写出食物名称和
数量
(
以克为单位,水、盐除外
)
。如:正确记录: 米饭
400
克牛

200
克食油
50
克青鱼
100
克猪大排
100
克青菜
200
克鸡蛋
60
克苹果
250
克绵白糖
50
克。不正确记录:青菜烧百页
250克。


十、孕产妇系统管理规范及要求


指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
98
%以上。

(

)

早孕建卡

(

)

指标:早孕建卡率达
95
%以上。

(

)

时间:孕
13
周末内


要求:

l
、对孕妇做到三早: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建立围产
期保健册。

2< br>、详细询问病史,查血、尿常规、血型、肝肾功能、血糖,
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梅毒螺旋体和
HIV
筛查、
心电图等。
必要时进行
HCV
筛 查以及地中海贫血和甲状腺功能筛查

3
、指导孕妇避免病毒感染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慎用药物
和疫苗,并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宣教。

4、发现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及其它高危因素,进行相关科
室会诊、
共管和诊治,
对 不适合继续妊娠者,
提出医学指导意见。

(

)
产前检查


指标:孕妇产前
5
次以上检查率达
95
%以上。


时间:
首次产前检查的时间应从确诊妊娠早期开始,
一般情
况下首次检查时间 应在
6-8
周为宜,妊娠
20

36
周期间每
4< br>周
检查一次,
妊娠
37
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
共行产前检查< br>9-11
次,
凡属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要求:

1
、询问孕妇健康情况,了解胎动情况。

2
、测量体重、血压,检查有无水肿及其它异常,定期复查
血尿常规。

3
、查胎位、听胎心,测量子宫底高度及腹围。

4

孕< br>14

21
周行产前筛查,

18

24< br>周做超声产前诊断,
必要时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
发现胎儿异常,
提出医学指导 意见。

5
、妊娠
24-28
周的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即糖耐量试验。

6
、进行卫生、营养、心理咨询指导。

7


3 0
周行骨盆外测量,

37
周后注意胎先露入盆情况,
了解头盆关系 。

8
、孕
36
周后每周检查
NST
、测胎盘功能。

9
、帮助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身心准备,介绍先兆临产症状
及产时注意事项。

10
、预测分娩方式,决定分娩地点,选择分娩时机。

(

)
高危妊娠管理


指标:高危孕妇筛查率达< br>40
%以上,专案管理率
100
%。


内容:

1
、高危妊娠范围:

(1)
孕妇原有疾病;

(2)
不良孕产史;

(3)
本次妊娠期间有合并症、并发症;

(4)
婚后多年不孕或经长期治疗后才妊娠者;

(5)
本次分娩估计有异常。

2
、按江苏省高危妊娠评分表,每次产前检查均进行评分,
从中筛选高危妊娠。

3
、高危妊娠的管理程序

(1)
筛查与评定


①初筛:
孕妇在各围保门诊进行早孕检 查时,
通过详细询问
病史,体格检查,常规化验等,进行高危评定,及早发现高危孕
妇 。


②复评:
孕妇在以后的每次产前检查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要
及时评定。


③凡属妊娠禁忌者,尽早动员终止妊娠。

(2)
登记管理


①各围保门诊在早孕建卡时应进行高危妊娠登记,
并在围产
保健卡封面右上角用红笔做“高危”标记,以加强管理。


②各围保门诊了解高危妊娠的发生、
治疗、
转归的全过程及
妊娠结局。

(3)
转诊及随访

一级医院筛查出的所有高危孕妇全部上报县妇幼保健 所,

县妇保所进行复查,确定高危等级,实行分级管理。

①一级医院筛查 出的Ⅰ级
1O
分以上
(
不包括Ⅰ级
10

)
的高
危孕妇,或Ⅰ级
10
分以内无条件处理的高危孕妇,应及时转二
级或三 级医院。


②二级医院接受Ⅰ、Ⅱ级高危孕妇、对Ⅲ级高危孕妇,以及
无条件处理或经积极治疗后,
症状未缓解或病情严重的Ⅰ、
Ⅱ级
高危孕妇,
应尽快转入三级医院,
并负责详细介绍病情及治疗过
程。


③三级医院接受的高危孕妇根据其危险程度,
可在门诊或病
房治疗,
凡未按约定时间来 诊者,
应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追踪随访,
达到治疗的目的。


④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转入的高危孕妇应由高年资主治医
师以上医师进行检查和处理,经治疗好转但未临 产的高危孕妇,
应继续观察直至分娩。

(4)
监护与处理:


高危孕妇的监护包括对孕妇及胎儿两个方面。


①高危孕妇的监护包 括各种高危因素对孕妇及胎儿健康状
况的影响以及高危因素的动态变化。

< br>②胎儿的监护包括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先天异常的筛查,
胎儿胎盘功能的监测及胎儿宫内储备能 力及成熟度的监护等。

过监护与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促进高危因素的转化。
必要时可选
择在母体最有利的时机进行适时计划分娩。


③产时应有 计划的对高危孕妇加强高危因素的监测及胎儿
安危状况的监护。儿科医师应配合做好高危儿出生的抢救工 作。

④做好高危妊娠的病情转归的监测,及高危儿的特殊监护。


⑤各助产单位必须成立以一把手负责人为组长,有内、外、
妇、
儿等科室医务人员组成 的高危孕产妇危急重症抢救小组,

责处理本院或基层转来的高危孕产妇,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 。

(

)
住院分娩


指标:住院分娩率
100
%。


要求:密切观察产 程,正确处理分娩,提高接产质量,重点
抓好“五防


“一加强”
、 母乳喂养指导。


五防:


一防滞产:细致观察产程经过,做好产程图监护。


二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无菌观念、严密消毒各种器
械。

< br>三防产伤:
做好产程各阶段的处理,
及时适度地掌握剖宫产
指征,正确处理难产 。


四防出血:
及时发现认真处理各产程出现的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掌握正确的产后出血测量方法,
处理好第三产程,
严密观察第四产 程
(
即胎盘娩出后
2
小时
)



五防窒息:
预防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
处理好初生儿第一
口呼吸,预防并加 强初生时保暖工作。


一加强:加强孕产妇,尤其高危孕产妇的分娩监护、会诊与
转诊。


母乳喂养指导:进行产后半小时内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持
续半小时以上。指导和帮助母乳喂养 技巧。

(

)
产后访视


指标:产后母婴三次上门访视率达
90
%以上。


时间:
产后常规上门访视
3
次,
时间分别为产后
7
天或出院
后两天之内、
14
天、
28
天,有异常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

要求:


产妇访视内容:


①、了解一般情况: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心理状态
等。


②、测体温、脉搏,必要时测血压。


③、检查: 乳头有无皲裂
,
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汁分泌
量,乳腺管是否通畅。子宫底高度、子 宫硬度及压痛。伤口愈合
情况:有无红、肿、热、痛。观察恶露量及性状。


④宣传母乳喂养方法及指导避孕方法。


新生儿访视内容:


①、了解出生史和生后的情况。


②、观察新生儿面色、精神、呼吸、睡眠、哭声、吸吮和大
小便等,测体温称体重。

③、全身检查是否有畸形。注意皮肤黄染出现时间及程度,
有无感染,检查脐部有无出血,渗出 物的性状,局部红肿及脐带
脱落情况。


④、指导计划免疫程序,新 生儿护理,科学育儿知识。重点
指导对新生儿皮肤、脐部、口腔护理、洗澡方法,喂养知识及新
生儿应用物品的消毒,发现异常及时指导。

(

)
产后母婴健康检查


指标:产后
42
天母婴健康检查率达
90
%以上。


时间:一般在产后
42

56
天内检查。


内容:

1
、产妇检查:血压、浮肿、乳房、乳头 ,必要时查尿蛋白、
血色素。
妇科检查:
外阴、
阴道、
伤口愈合情况 ,
官颈有无裂伤、
糜烂,子宫复旧情况,有无子宫脱垂和张力性尿失禁。

2
、婴儿检查:观察婴儿面色、精神、吸吮、哭声等情况,
了解哺乳、发育情况。全身体格检查 ,测体温,必要时化验,并
检查有无被漏诊先天异常,有无合并症。

3
、指导婴儿喂养,添加辅食,智力训练,对产妇进行避孕知
识指导。


十一、围产期保健技术



一、围产期监护适宜技术

l
、孕期家庭监护


胎动:
初产妇一般于妊娠
4
个月感到胎动。
正常胎动每小时

3
次。每
12
小时≥
30
次,孕妇每天早、中、晚各数胎 动
1
次,
每次
1
小时。
12
小时胎动少于
10
次,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应立
即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胎心:
正常胎心为
110

160
次/分,
胎心
< 110
次/分或
>160
次/分,均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应教会孕妇亲属听取胎心,每 日
听两次,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测量宫高与腹围:
测量宫高与腹围是简便易学的家庭监护方
法之一。

2
、妊娠图:记录每次检查的宫高、腹围、孕妇体重、胎头
双顶径等,
对胎儿官内生长受限、
急性羊水过多等异常情况起筛
选作用。

3
、胎儿成熟度监测:


准确推算预产期和胎龄:测量宫高;
B
超测量胎头双顶值;
胎儿肺成熟度
L

S

2


4

胎盘功能检查:
E

C

1
5
为正常,
10-15
为警戒值,
<10
示异常。

二、高危妊娠的管理:


高危妊娠的管理范围:孕妇原有的内、外科 疾病,过去不良
孕产史,此次妊娠期间的异常情况,本次分娩估计的异常,婚后
多年不孕或经长 期治疗才妊娠者。


高危妊娠的筛选程序:


正常孕妇

产前普通门诊

产前检查筛选

高危妊娠

高危门诊、
高危疾病进行专案管理


不宜妊娠的孕妇

及时终止妊娠


高危妊娠专案管理:

1
、对筛选出的高危孕妇应进行专册登记,并在围产保健卡
上作红色特殊标记。

2
、制定高危妊娠转诊制度,实行分级管理。

3
、对未按期来诊者采取信访、家访、电话访等方式联系,
督促产妇及时检查。

4
、高危妊娠必须住院分娩,部分患者应提前入院待产。

5
、高危孕妇住院后,根据母婴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确保母婴安全。

6
、高危孕妇出院后,应由乡镇保健人员访视,产后
42
天到
指定医疗单位进 行健康检查。


三、十三种高危妊娠专案管理:

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2
、妊娠合并心脏病;

3
、妊娠合并肝病
(
肝炎、
Hellp
综合症
)


4
、妊娠合并贫血;

5
、胎儿生长受限;

6
、产前出血
(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


7
、妊娠合并糖尿病;

8
、肝内胆汁郁积症;

9
、胎位异常
(
臀位、横位
)


10
、早产;

11
、过期妊娠;

12
、多胎妊娠;

13
、羊水过多。


十二、产前诊断(筛查)质量控制标准


(一)
、产前筛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
.产前筛查是 指通过检查孕妇血清中的生化物质,筛查胎
儿异常(脑膜膨出、无脑儿、脊柱裂等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和< br>21
体、
18
三体等染色体异常)


2
. 按照知情选择的原则,医务人员事先告知孕妇或其家属
产前筛查技术本身的局限性,
可能出现假 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孕妇或其家属决定是否筛查及筛查后阳性结果的处理,
并签署知
情同意书。

3
.筛查实验室的场地、仪器设备必须足够以保证安全、准
确和标准操作。

4
.定期监测保养仪器设备:每一件仪器设备都必须定期监
控和测试。至少每半年(加 样枪需每月)进行一次预防性保养和
维修,
保存监测和维修记录。
仪器记录本上应有所 有仪器的型号、
仪器编号和购买日期。
应保管好生产厂家的操作手册。
所有的设
备必须保持干净,
要定期彻底清洁,
所有溅出物都必须立即清除。

5.使用省统一指定的筛查实验方法和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注册的筛查试剂,
试剂要与 仪器匹配;
实验室日常管理必
须符合卫生部《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

6
.孕中期筛查,必须采取两项或两项以上血清筛查指标。
同时能根据国内、
外发展 趋势,
在本地区探索和使用适合本地区
人群的筛查方案,以降低假阳性率,提高检出率。

7
.筛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送交被筛查者,并有相应的临床建
议,进行随访。

8
.及时计算、监测筛查人群中位数值的变化,分析原因,
并调整风险计算软件中使用 的中位数值,以适合本实验室。

9
.产前诊断中心按季统计高风险召回率、高风险确 诊及时
性、
羊膜穿刺率及胎儿丢失率、
超声及细胞遗传诊断结果报告率
等。< br>
10

开展产前筛查的必须追踪被筛查对象的妊娠结局,
要根
据不同年龄和不同疾病分别统计以下数据并汇报:筛查高风险
率、
高风险中确诊数量、
漏筛数量、
高风险中未诊断的发生数量,
以及筛查效率
OAPR
(筛查阳性 人群中确诊真阳性的比例)


11

筛查结果的原始数据和血清标 本至少保存二年。
血清标
本保存于
-70
,以备复查。


(二)


产前筛查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


1
.分析前质量管理


1
)筛查申请表必需提供的信息: 筛查申请表中应包括足
够的信息,
以识别患者和经授权的申请者,
同时应提供相关的临
床资料,具体内容包括:姓名和其他
ID
信息;孕妇的出生年月
日;
体重;
身高;
种族背景;
末次月经日期;
采血日期;
胎龄
( 如
果月经规则可以根据末次月经确定胎龄,
如果月经不规则,
则用
B
超下孕囊大小(孕早期)或胎儿双顶径(
BPD
)来确定胎龄,
且以孕早期为准);单胎或多胎妊娠;本次妊娠情况(致畸物接
触史、用药史等)
;是否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 病;是否吸烟;神
经管缺陷和染色体异常的过去史或家族史;
妊娠次数或产次;
助生育;采血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或传真,送检医师姓名;是
否知情同意。

申请者必须认直填写申请,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准确。


2
) 孕妇采血前准备:要求孕妇避免剧烈活动,采血前
4
小时勿喝茶或咖啡、抽烟或饮酒,空腹或清 淡饮食后采血。


3
)标本的采集、处理和运送

1
)母血清标本采集通过静脉采血。使用一次性无抗凝剂真
空采血系统采集。

2
)采血时,应尽量统一采血姿势;应尽量在使用止血带
1
分钟内采血,看到回血马上解开止血带;
当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
时,应使用另一上臂。操作过程应注意避 免污染、振荡和搞错标
本。

3
)避免标本溶血是保证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 严重溶血标
本原则上不能使用,
应通知临床重新采血送检或者在报告单上注
明“溶血” 字样,提醒医生注意。

4
)标本容器应标明样本编号和病人姓名。

5
)标本采集后应在
2
小时内尽快处理分离血清,且加塞置

2- 8
℃下存放,
24
小时内尽快送检。
对不能在累计时间
144

时内分析测定的标本,应将标本移至
-20
℃下保存。

6)接受其他医疗机构转送的筛查样本必须做到:尽量减少
运输和储存时间、血清标本应在采集后5
个工作日内递送。
24
小时内必须到达筛查检测机构。
运送的温度要保 持在
2-8
℃以下,
必须保证避免标本反复冻融;
邮递标本必须用三层包装。
对外单
位递送的样本,交接人要互相签字确认。

2
.分析中质量管理


1
)建立筛查档案:每个实验室应 建立并执行筛查档案登
记管理制度。


2
)孕母血清筛查指标的中 位数值至少每半年进行统计学
处理一次,定期对筛查风险计算软件中的参数进行修正和更换,
以 保证产前筛查的有效性。


3
)完善实验室室内质控工作:筛查实验分析中 的标准品
必须采用双管,每次实验至少应带有三个随机的高、中、低浓度
质量控制样本,并绘制 室内质控图;每次实验偏差不能超过±
1SD
,出控的要分析原因,修正或重做本次实验。

4
)筛查实验纪录应包含实验室温、湿度;试剂盒批号;
室内质控批 号、靶值及检测值;实验操作者等。同时还应收集、
记录试剂盒生产厂家出厂检测的质控报告,
以比较本实验室的试
剂盒批间差异。


5

筛查实验室必 须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控,
且成绩合格。


6
所有的实验试剂必须用国际单位校准,
具有可溯源性。

3
.分析后质量管理


1

报告结果:
筛查结果的报告时间应该在
10
个工作日以
内。最终的实验报告应包括如下部分:



病人姓名




出生年月日




实验室编号




样本采集日期




检验医师、审核医师姓名




发出报告的临床机构、实验室名称




结果报告里应包括解释结果时所用到的资料,如孕周、
母亲体重、单胎 或多胎等。应写明胎儿罹患开放性神经管缺陷、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4:1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788.html

第一章妇女保健工作操作常规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