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13:50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碧生源常润茶怎么样)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产前超声检查指南(初稿)

产前超声检查是应用超声的
物理特性,

对孕妇和胎儿进行影像学检查,

是了解胚胎、

胎儿主要解剖结构大体形态最常

用且简便的方法。

但超声对胎儿 各器
官的功能等难以进行评价。超声诊断不完全等同于临床诊断,比如先兆流产、难

免流产、稽留流产是早孕期临床诊断,胎盘早剥是
中晚孕期临床诊断,不能把这些临床诊断和超声诊断等 同起来。

目前,

产前超声检查已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

准父母们对生一个健康宝宝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为进一步提高产前超
声诊断水
平,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更好地为妇产科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有必要加强产前超声的质 量控制。因此,

产前超声检查指南的制
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该指南对从事产前超声检查医师的资质、

仪器设备提出要求,

并对各

阶段产科超声检查的时机、适应
证、内容进行规范。

一、人员要求

(一)

产前超声诊断医师的条
件:产前超声诊断医师主要从事皿级及皿级以上产科超声检查,

与卫生部《产前诊断技

术管理办法》中超声产前诊断人员要求一致。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大专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 培训,熟练掌握胎儿脏器各阶段发育的正

常与异常超声
图像,能识别常见的胎儿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

2


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

5
年以上,

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熟练掌握胎儿脏器各阶段发育的正常与异常

超声图
像,能鉴别常见的胎儿严重体表畸形和内脏畸形。

(二)

产前超声筛查医师条件:

产前超声筛查医师主要从事
n
级及
n
级以下产科超声检查、

筛查卫生部规定的六大类

致死性畸形,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大专以上学历,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

训。

2
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或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


2


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

3
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筛查或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2



二、设备要求

1


11-13
+6
周颈后透明层(
nuchal translucency
,
NT
)超声检查及皿级产科超声检查需配备高分辨率的二维或三维或四

维彩色多
普勒超声诊断仪。
H
级及
H
级以下产科超声检查至 少需配备高分辨率二维超声诊断仪。

在穿透力允许条件下,尽可能使用频率高的探头。

2


具有完整的图像记录系统和图文管理系统,供图像分析和资料管理。

三、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类及时机

(一)

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类

1
、早孕期超声检查:



1
)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


2


11-13
+6


NT
超声检查

2
、中晚孕期超声检查:


1

1
级产科超声检查


2

^
级产科超声检查


3


皿级产科超声检查

3
、会诊或专家级别产科超声检查

(二)

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

1
、产前超声筛查:包括< br>I
级产科超声检查、
H
级产科超声检查及皿级产科超声检查。

I
级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大小


胎位

胎盘等进行筛查,不对胎儿结构畸形进行筛查。

H
级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大小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六大类致死性畸形进行筛查,

包括无脑儿、严重脑膨岀、严重开放

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

皿级产科超声 检查:对胎儿主要解剖结构进行系统观察以及对严重结构畸形进行系统筛查,包括:严重颅脑畸形(无

脑儿、重度脑
积水、水脑症、严重脑膨岀、无叶型前脑无裂畸形)、严重淋巴水囊瘤、单腔心、 严重胸腹壁缺失内脏

外翻、严重脐膨岀、直径超


5cm
畸胎瘤、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严重开放性脊柱裂、股骨、胫骨、腓骨、肱骨、尺

骨、桡骨的严重缺失。

2
、会诊或专家级别产科超声检查。

按照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之规定,产前超声诊断在具有产前诊断资格的医

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3



疗机构、

由具有产前超声诊断资质的医生开展。

主要对产前超声筛查发现或怀疑的胎儿异常以及具有胎儿异常高危因

素的孕妇进
行诊断。

(三)各级医院承担的产前超声检查内容:


1
)具备服务能力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级妇幼保健站等一级以下
及一级医院可开展早孕期普通

超声检查、
I
级产科超声检查。


2
)二级医院 可开展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
I
级产科超声检查、
H
级产科超声检查。

二级甲等医院具有产前超声诊断资质医师可以开展皿级产科超声检查,必需配备高分辨率彩色超声多 普勒仪。(

三级医院和市级妇幼保健院可开展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

检查、皿级产科超声检查、会诊或专家级别产科超声检查。

11-13
+ 6

NT
超声检查、
I
级产科超声检查、
H
级产科 超声

3


临床产科医师开单时应该按照要求分层次开单,并将以上分级内容告知孕妇。

(四)产科超声检查的时机

筛查胎儿结构异常主要推荐

3
次超声检查,


3
次超声检查的内容各异,

但都非常重要,

每一次超声检查是后一阶段超

声检查
无法替代的,其中孕

20
?
24
周是筛查 胎儿结构畸形的最佳时期,其他时间产科超声检查不推荐进行以胎儿结

构畸形筛查为目的的< br>超声检查。有产科检查指征及各种急症(如阴道流血、腹痛、外伤、胎动消失等)者,推荐进行

I
级或
H
级产科超声检查加以针对急诊特点的检查。

以筛查胎儿结构异常为主要目的

3
次超声检查时机是:

1


11
?
13
+6

NT< br>超声检查,于孕
11
?
13
+6
周进行,主要用于测量

NT
,
结合孕妇年龄和实验室检查,评估胎儿染色体

异常的风
险。

2



18
?
24
周,
H
级产科超声检查内容同上;皿级产科超声检查内容同上。

3


30
?
34
周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主要解 剖结构进行生长对比观察、胎儿附属物的动态观察(如胎盘、脐带、羊水

等)及筛查
晚发畸形(肢体短缩、脑积水等)。

四、各类超声检查的适应证、检查内容及要求存留图像

(一)早孕期超声检查

早孕期超声检查包括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及

11
?
13
+6

NT
超声检查。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几 乎已在各级医院广泛开

展,但
11
?
13
+6

NT
超声检查由于其对仪器及检查人员要求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4



较高,而
NT
值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估测染色体异常风险,建议只在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院开展。

1
、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

一般情况下经腹超声检查可达到检查目的,

但经阴道超声检查方便,

无需憋尿,

且能更清楚显示子宫及双附件情况

头频率较
高、探头更接近受检器官),因此,当患者不能憋尿或经腹超声检查不明确且符合以下条件时可行经阴道超

声检查。



1
)适应证

证实宫内早期妊娠

临床疑诊异位妊娠

明确孕周

明确妊娠囊数目(双胎妊娠需明确是单或双绒毛膜、单或双羊膜腔)

了解胚胎

/
胎儿情况(存活或停育)

早孕期出血原因待查

早孕期下腹痛原因待查

评估母体盆腔包块、子宫畸形

临床怀疑葡萄胎

辅助绒毛活检



2
)检查内容

▲妊娠囊,要求观察妊娠囊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

注:
i
应全 面扫查子宫及双附件区,了解妊娠囊的位置及
数目,最大限度地减少多胎妊娠、宫角妊娠及异位妊娠的漏

诊。

ii
在妊娠囊的最大纵切面和横切面上测量妊娠囊的内径( 不包括强回声环)。最大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之和除以

3
即为妊娠囊
平均内径。

iii
5-7
孕周时妊娠囊平均内径生长速度约

1mm/
天。

iv
如果是多胎妊娠,需明确是单绒或双绒毛膜、单或双羊膜腔。

v
经腹超声检查妊娠囊平均内径

>25mr
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妊娠囊平均内径

>20mm
囊内未见卵黄囊及胚胎回声,

胚胎停
育。

vi
经腹超声检查妊娠囊平均内径
w
25mr
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妊娠囊平均内径
w
20mm
囊内未见卵黄囊及胚胎回声,

周后再
次超声复查。

耐宫内妊娠囊需与宫腔积液鉴别。宫腔积液无明显双环征,周边强回声为分离的子宫

应考虑


1-2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内膜,有宫腔积液且宫内无妊娠囊时需警惕宫外孕的发生,应详细检查双侧附件情况。


HCG
阳性,宫内未见妊娠囊回声,可以有三种情况:孕周太小或宫外孕或流产,应详细检 查宫外情况,对高度怀疑

宫外孕者需
建议阴道超声检查。

Ix
超声不能够诊断所有宫外孕。

▲卵黄囊,要求观察卵黄囊的大小与形态
< br>注:
i
卵黄囊是妊娠囊内第一个能观察到的结构,它的岀现是妊娠的有力证据。

ii
经阴道超声检查,停经

35-37
天常能显示卵黄囊;经腹超声检查,停经

42-45
天常能显示卵黄囊。

iii
卵黄囊直径正常值范围为

3
?
8mm
,平均为
5mm


5



iv
卵黄囊直径
>10mm
时,预后不良。卵黄囊不显示、小于

3mm
、变形、内部岀现强回声等改变时,预后不良。

▲测量头臀长,观察胎心搏动

注:
i
系列横切面及纵切面对妊娠囊行全面扫查,观察胚胎

/
胎儿数目;头臀长应在胚胎最大长轴切面测量或在胎儿

正中矢状切面测量,此时胎儿应为自然伸展姿势,无过伸或过屈。

i
5-7
孕周胚胎头臀长生长速度约

1mm/
天。

i
经阴道超声检查胚胎长
w
5mm
或经腹超声检查胚胎长
w
9mn
而未能观察胎心搏动时需

7-10
天后随访复查。

V
经阴道超声检查胚胎长

>5mrt
或经腹超声检查胚胎长

>9mn
而未能观察胎心搏动时应考虑为胚胎停育。

V
超声判断胚胎停育的标准

经阴道超声检查


GS
平均内径
w

20mm
,无卵黄

囊及胚胎

胚胎长
w
5mm
,
无心管搏动

胚胎长

>5mm


无心管搏动

GS
平均内



>20mm
,无卵

黄囊及胚胎


1-2
周后复查,仍无卵黄囊及胚胎

胚胎停育

7-10
天后复查,仍无心管搏动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6


经腹超声检查


胚胎长电
mm
,
无心管搏动

胚胎长

>9mm


无心管搏动

GS
平均内



>25mm
,无

卵黄囊及胚胎

GS
平均径线
w

25mm
,无卵黄

囊及胚胎


1-2
周后复查,仍无卵黄囊及胚胎

7-10
天后复查,仍无心管搏动

胚胎停育

▲子宫及双附件

▲子宫及双附件

要求观察子宫形态、

肌层回声、

宫腔有无积液;

双附件有无包块,

如有包块需测量包块的大小并观察包块形态、

边界、

囊实
性、血供,与卵巢、子宫的关系等,并评估包块的性质。



3
)报告内容及存留的图像,建议存留以下

5
幅超声图

报告内容

:
及子宫位置、测径大小及肌层回声:胚囊位置、大小、形态,胚芽大小及心管搏动

/
胎儿头臀长及心率;双

侧卵巢有无异常。

留图:

妊娠囊最大纵切面测量妊娠囊最大长径及前后径、

妊娠囊 最大横切面测量妊娠囊最大横径、
/
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测量头臀长、左侧卵巢、右侧卵巢。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A B
7


胚胎最大长轴切面



C D
E


1
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建议存留的超声图

妊娠囊最大纵切面(图

1A
)、妊娠囊最大横切面(图

1B
)、胚胎最大长轴切面(图

1C
)、左侧卵巢(图

卵巢
(图

1E


BL
:
膀胱 ,
UT
:
子宫,
L0
:
左侧卵巢,
R0:
右侧卵巢

2

11-13
+6

NT
超声检查



1
)适应证

孕妇年龄小于

18
岁或大于

35
岁孕妇

夫妇一方是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

孕妇染色体异常

孕妇患有如贫血、糠尿病、高血压、严重营养障碍等疾病

孕妇吸烟、酗酒

1D
)、右侧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8



孕早期有
X
线照射史或病毒感染史

有异常胎儿妊娠史,如胚胎停育或胎死宫内、胎儿畸形等

遗传病家族史

IVF
(试管婴儿)



2
)检查内容

▲测量头臀长

注:
i
应在胎儿正中 矢状切面上测量,胎儿应为自然伸展姿势,无过度后仰及前屈。

ii
尽可能放大图
像至只显示胎儿。

iii
头顶部及臀部皮肤轮廓线要清楚显示。

▲测量

NT

注:
i
建议在头臀长为

45-84mm
时测量,相当于
11-13
+6
孕周。

i
标准测量平面是胎儿正中矢状切面,此切面亦是测量头臀长的标准切面。

i
应尽可能放大图像至只显示胎儿头颈部及上胸部,令测量游标的轻微移动只能改变测量结果

0.1mm


iv
标准
NT
测量平面的特征:胎 儿面部轮廓清楚显示,鼻骨表面皮肤线、鼻骨、鼻尖三者形成三条短强回声线;下颌骨

仅显示 为圆点
状强回声;胎儿颅脑清楚显示丘脑、中脑、脑干、第四脑室及颅后窝池。颈背部皮下清楚显示长条 形带

状无回声即为颈后透明层。

v
应清楚显示并确认胎儿背部皮肤及

NT
前后平行的两条高回声带,测量时应在

NT
最宽处测量,且垂直于皮肤强回声

带,测量游标的内缘应置于无回声的

NT
外缘测量。

5
应测量多次,并记录测量所得的最大数值。

耐有颈部脑脊膜膨岀时,注意辨认,避免误测。

诡有脐带绕颈时,需测量脐带绕颈处上下

NT
厚度,并取其平均值。

IX
NT
值随孕周的增大而增厚,但一般不超过

3.0mm

NT
增厚,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大。

X
应明确区分皮肤和羊膜,避免将羊膜误认为皮肤而误测

NT


▲脉冲多普勒检测静脉导管血流频谱

注:
i
在正中矢状切面上放大图像至只显示胎儿下胸和上腹部。

i
调整声束与静脉导管血流之间的夹角,尽可能使该夹角小于

600


i
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应根据静脉导管血流信号进行调整,尽可能不超越静脉导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9



管大小。



3
)报告内容及存留的图像,建议存留以下



A-1 A-2

B-1 B-2
3
幅超声图

NT
、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图

报告内容:参见附件

2
11-13
+6
周产科超声检查报告。

留图:胎儿正中矢状切面 图测量头臀长、胎儿头颈及上胸部正中矢状切面测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10



C


2 11-13
+6
周产科超声检查建议存留的超声图像与模式图

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像与模式图(图

2A
)、胎儿头颈及上胸部正中矢状切面(

NT
测量平面)超声图像与模式图

(图
2B
)、
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图(图

2C


(二)中、晚孕期超声检查

中晚孕期超声检查包 括
I
级产科超声检查、
H
级产科超声检查、皿级产科超声检查、
W< br>级(针对性)产科超声检查。

I
级产科超声检查主要目的是对胎儿大小进行生物学测量,

不进行胎儿畸形的筛查,如胎儿生物学参数异常或怀疑其

他异常应建议孕妇到有会诊能力的医院进一步检查。

H
级产科超声检查的主要目的除完成
I
级产科超声检查内容外,

还包括卫生部规定的六大类严重结构畸形的筛查,

括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 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

皿级产科超声检查主要 目的对胎儿主要解剖结构进行系统观察以及对严重结构畸形进行系统筛查,如严重颅脑畸形

( 无脑儿、重度脑
积水、水脑症、严重脑膨出、无叶型前脑无裂畸形)、严重淋巴水囊瘤、单腔心、严重胸 腹壁缺失

内脏外翻、严重脐膨岀、直径超过

5cm
畸胎瘤、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严重开放性脊柱裂、股骨、胫骨、腓骨、肱骨、

尺骨、桡骨的严重缺失。

1
、川级产科超声检查



1
)适应证


18
?
24
周的所有胎儿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11



估测孕周

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阴道出血

下腹痛

宫颈机能不全

多胎妊娠

羊膜腔穿刺术前

子宫大小与月经孕龄不符

盆腔包块

/
肿块

宫颈环扎术前检查

疑诊异位妊娠

孕妇
子宫畸形

怀疑羊水量异常

可疑胎盘早剥

母体血清学筛查指标异常

胎儿畸形的筛查

胎儿畸形的随访复查

胎盘前置的随访复查

曾有
异常胎儿妊娠史或胚胎停育史

怀疑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

父母一方或双方染色体异常

父母一方或双方畸形

家族性遗传病史

孕妇糖尿
病、结缔组织病、肾脏疾病、妊高症、早孕期病毒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

孕妇吸烟、酗酒

早孕期
NT
增厚

试管婴儿(

IVF




2
)检查内容

▲胎儿数目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12


注:多胎妊娠,需明确羊膜囊数。

▲胎方位

注:
i

28
周后需报告胎方位。

ii
多胎妊娠除了报告各胎的胎方位外,

还需注明各胎儿间的位置关系,

如宫腔左侧、宫腔右侧、宫腔上段、宫腔下段。

▲胎心搏


注:
i
正常胎心率

120-160

/
分。

i
胎儿心律不齐、或心率持续

>160

/
分或 持续
<120

/
分应建议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生物学测量



双顶径及头围

注:
i
双顶径、头围的测量应在标准丘脑水平横切面上测量。标准丘脑水平横切面要求颅骨呈椭圆形强回声环 ,

两侧

大脑半球对称,脑中线居中,清楚显示透明隔腔、两侧对称丘脑及丘脑之间裂隙样第三脑室。

测量双顶径时测量游标

置于近侧颅骨外缘至远侧颅骨内缘,并垂直于脑中线。测量头 围时测量游标置于颅骨强回声环外缘。

i
如果胎头过扁或过圆,利用双顶径估测孕周误差较大,测量头围误差相对较小。
< br>iii
孕晚期由于胎儿体位下降头颅可受压变扁,双顶径测量误差较大,头围误差较小。



小脑横径

注:小脑横径的测量应在小脑水平横切面上测量。

标准的小脑水平横切面要求同时显示清晰的小脑半球且左右对称以

及前方的透明
隔腔。



肱骨

/
股骨长度

注:
i
标准肱骨
/
股骨测量切面:显示肱骨

/
股骨长轴切面,声束最好能垂直于肱骨

/
股骨长轴,或声束与肱骨

/
股骨夹

角在

45-90
度,肱骨

/
股骨两端可清楚显示,测量游标置于肱骨

/
股骨两端终点,不包括肱骨

/
股骨骺。

i

14
周后,利用股骨长估测孕周较为可靠。



腹围

注:
i
腹围应在标准上腹部横切面上测 量。标准上腹部横切面:近圆形,肝、胃可见,脐静脉与左门静脉相连,不显

示双肾,脊柱横
断面显示三个强回声团,测量游标置于皮肤外缘。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13


ii
当存在较大脐膨岀、腹裂、大量腹水时,利用腹围估测孕周误差较大,应放弃用腹围估测孕周。< br>


超声评估孕周

注:
i
超声估测孕周在孕

26
周前误差较小,而
26
周后误差较大。

i
超声评估孕周及体重时,存在测量误差及切面误差,

即使同一检查者在一次检查过程中多次测量或一次检查中不同

检查者进行测
量,测量结果不会完全相等。

iii
评估胎儿生长速度的超声复查时间常安排在

2-4
周后进行。

▲胎儿解剖结构检查


< br>胎头:观察内容:颅骨、透明隔腔、丘脑、第三脑室、侧脑室、小脑半球、小脑蚓部、颅后窝池。

观察切面:

丘脑水平横切面

侧脑室水平横切面

小脑水平横切面



胎儿颜面部:观察内容:双眼眶、双眼球、鼻、唇。

观察切面:

双眼球水平横切面

鼻唇冠状切面

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



胎儿颈部,观察内容:胎儿颈部包块、皮肤水肿、水囊瘤。



胎儿胸部:观察内容胎儿双肺、心胸比值。

观察切面::

胸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



胎儿心脏:观察内容:胎儿心轴、心尖指向、心房、心室、房间隔、室间隔、房室瓣、主动脉、肺动脉。
四腔心切面

左室流岀道切面

右室流岀道切面

三血管切面

/
三血管气管切面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14

观察切面:





胎儿膈肌:观察内容:膈肌的连续性、腹腔脏器(胃泡、肝脏等)及心脏与膈肌的位置关系。

观察切面:

膈肌冠状切面(或分别显示左侧及右侧膈肌矢状切面)



胎儿腹部观察内容:肝、胃、双肾、膀胱、肠道、脐带腹壁入口。

观察切面:

上腹部横切面

双肾横切面、双肾矢状切面及冠状切面

脐动脉水平膀胱横切面

脐带腹壁入口腹部横切面或矢状切面



胎儿脊柱:观察内容:颈段、胸段、腰段、骶尾段脊柱及脊柱生理曲度。

观察切面:

常规显示脊柱矢状切面,怀疑脊柱异常时可加做脊柱冠状切面及横切面



胎儿四肢:观察内容:双侧上臂及其内肱骨、双侧前臂及其内尺骨、桡骨,双侧大腿及其内股骨、双侧小 腿及其内

胫骨、腓
骨。

观察切面:

左、右肱骨长轴切面

左、右尺、桡骨长轴切面

左、右股骨长轴切面

左、右胫、腓骨长轴切面

▲胎盘:观察内容 :胎盘位置、成熟度、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脐带胎盘入口、测量胎盘厚度(胎盘厚度应测

量胎盘母体面
及胎儿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

观察切面:

脐带胎盘入口切面

胎盘厚度测量切面

宫颈内口矢状切面

注:
i

28
周前一般不诊断前置胎盘。

ii
脐带胎盘入口难以显示或不显示时,应在报告上注明。

iii
胎盘早剥主要为临床诊断,其产前超声检岀率低,据报道,约

▲脐带:观察内容:脐带血管数目、脐带胎盘入口及胎儿腹壁入口、

脉血流频谱。

观察切面:

脐动脉水平膀胱横切面

脐带胎盘入口切面

脐带腹壁入口切面

▲羊水量:用羊水池最大深度或羊水指数评估羊水量。

注:
i
测量 羊水池最大深度时,超声探头应垂直于水平面。测量区域不能有脐带和肢体。

ii
羊水指数的测量是以母体肚脐为中心将腹部分为

数。

▲母体子宫及双附件:观察内容:子宫壁、宫颈管、宫颈内口、双侧附件。

注:
i
当经腹超声检查宫颈矢状切面显示欠清时,

需进一步经会阴超声检查或经阴道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

4
个象限,依次测量
4
个象限内羊水池最大深度后求和即为羊水指

2%-50%

28
周后评估脐动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15



颈内口的观察最好,但在以下情况下禁用:宫颈机能不全、阴道活动性出血、阴道炎。

i
注意扫查子宫壁,尽可能发现较大的子宫肌瘤、观察双附件。

iii
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在低危人群中广泛应用多普勒观测子宫动脉血流情况,

宫动脉血流频谱。


3


报告内容及需存留图像,建议存留以下

27-36
幅超声图像:

/

报告内容:参见附件
2
中晚孕期川级产科超声检查报告


留图:丘脑水平横切面、侧脑室水平横切面、小脑水平横切面、
鼻唇冠状切面、双 眼球水平横切面、颜面部正中矢状

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

血管气管切面、测量胎心率图(多普勒或

M

但当怀疑
IUGR
或妊高症时建议测量子

型)、膈肌冠状切面或膈肌矢状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脐带腹壁入口腹部横切面

/
矢状切面、脐动脉水平膀胱横切面、

双肾横切面

/
双肾矢状切面

/
双肾冠状切面、脊柱矢状切面(必要时加做脊柱横切面、脊柱冠状切面)、左侧及右侧肱
骨长轴切
面、左侧及右侧尺桡骨长轴切面、左侧及右侧股骨长轴切面、左侧及右侧胫腓骨长轴切面、

孕妇宫颈内口矢

状切面、脐带胎盘入口切面、测量胎盘厚度切面、脐动脉血流频谱图、最大羊水池切面。


4


注意事项



虽然皿 级产科超声检查是对胎儿解剖结构进行系统筛查,
主要解剖结构通过上述各切面得以观察,

但所有胎儿

畸形都通过皿级产科超声检岀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目前国
中 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16


胎儿


内外文献报道胎儿各种畸形产前超声检出率不同,下面是部分胎儿畸 形产前超声检出率数据,供参考。

胎儿唇腭裂的产前超声总检岀率:

65.0%
?
92.54%


单纯腭裂的产前超声检岀率:

0%
?
1.4%


膈疝的产前超声检岀率:

60.0%
?

90.0%


房间隔缺损的产前超声检岀率:

0%
?
5.0%


室间隔缺损的产前超声检岀率:

5.0%
?

60.0%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产前超声检岀率:

85.0%
?

95.0%


法洛四联症的产前超声检岀率:

14.0%
?
65.0%


右室双岀口的产前超声检岀率约为

70.0%
左右。

单一动脉干的产前超声检岀率:

67.0%
?

92.0%


大动脉转位的产前超声检岀率:

6.0%
?

63.0%


肛门闭锁的产前超声检岀率:

1.1%
?
47.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的产前超声检岀率约为

46.0%


横形肢体缺陷的产前超声检岀率:

22.1%
?

55.0%


食管闭锁的产前超声诊断率:

10.0%
?
44.0%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检岀率:

20.0%
?

64.0%


胃肠道梗阻的产前超声检岀率:

16.0%
?
44.0%




皿级产科超声检查除了依靠检查者的技术外,

还需要有外在条件的配合,

孕妇腹壁脂肪厚可导致声衰减,

图像质量

差、胎儿体位不好可影 响某些部位观察(如正枕前位难以显示胎儿颜面部、心脏,胎儿面贴近宫壁难以显示颜面部,

枕横位难以显
示面部正中矢状切面等)、羊水过多(胎儿活动频繁,难以获取标准切面)、羊水过少(缺 乏良好的羊

水衬托)、机器设备分辨率
不够等。因此,一次超声检查难以完成所有要 求的检查内容,应告知孕妇并在检查报告上

提示、建议复查或转诊。



中孕晚期及晚孕期由于胎儿骨骼声影等影响,

观察胎儿解剖结构的条件较差,

此期已不是筛查胎儿畸形的最佳时期,

进行
H
级检查,但需向孕妇说明并报告中注明

本次检查不属于胎儿排畸筛查

”。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17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18




3
皿级产科超声检查建议存留的超声图与模式图

1
、丘脑水平横切面超声图与模式图,

2
、侧脑室水平横切面超声图与模式图,

3
、小脑水平横切面超声图与模式图,

4
、鼻唇冠状
切面超声图与模式图,

5
、双眼球水平横切面超声图与模式图,

6
、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图与模式图,

7
、四腔心切面超声图与
模式图,

8
、左室流出道切面超声图与模式图,

9
、右室流出道切面超声图与模式图,

10
、三

血管切面超声图与模式图,

11
、三
血管气管切面超声图与模式图,

12
、测量胎心率图(多普勒或

M
型)超声图及模式



AH:
侧脑室前角;
CN
尾状核;
CSP透明隔腔;
TV:
第三脑室;
T
:
丘脑;
LS
:
大脑外侧裂;
CP
脉络丛;
PH:
侧脑

室后角 ;
P:
大脑脚;
CH:
小脑半球;
CV
:
小脑蚓部 ;
CM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后窝池;
N:
鼻子;
P
:
人中;
UL
:
上唇;
LL
:
下唇;
LJ
:
下颌;
E:
眼球;
NB:
鼻骨;
R
:
右侧;
L
:
左 侧;
RV:
右心

室;
LV
:
左心室;
RA

19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3: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748.html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的相关文章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