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实用标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7 12:43

-

2021年2月27日发(作者:上海儿科医院排名)
实用标准文案


检查者精神饱满(
0.2
)仪表端庄(< br>0.2
)举止大方(
0.2
)态度诚恳和蔼(
0.2

关心体贴患者(
0.2


查体前检查者准备:自我介绍(
0.5

,洗手(
0.3
)备齐检查用物(
0.2

< br>查体前被检查者准备:解开患者衣服(
0.5
)充分暴露前胸部(
0.5


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位置正确;

被检查者坐位或卧位(
0.5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
右侧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

体检容

被检查者仰卧位(或坐位)

1
分)
,正 确暴露胸部,上至颈以下(
1
分)
,下至中上腹(
1
分)
, 两侧至腋中线(
1
分)


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与胸部同 水平开始视诊(
2
分)
,仔细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然后正俯视整个前胸, 观察心尖搏

动位置与围(
2
分)



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

2
分)

在锁骨中线侧 还是外侧

2
分)

(正常人心尖搏动在第
5
肋间 ,
锁骨中线侧
0.5-1.0cm




能够正 确描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围及是否正常(
4
分)
,具体搏动围指划给考官看(
2
分)

(正常人心尖搏动围直径为
2.0-2.5cm



考生与被检查者位置正确:被检查者仰卧,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2
分 )


考生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
1
分)< br>,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
3
分)
, 也

可用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

2
分)

在锁骨中线或外

2
分)

(正常人心尖搏动于第
5
肋间左锁骨中线侧面
0.5-1cm
(
指点不正确不能得分
)



心脏震颤触诊(
5
分)
:考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br>


心包摩擦感触诊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触诊 (
4
分)
,能说出使触诊满意的条件:被检查者胸前倾位(
2
分)< br>、收缩期(
2
分)
、呼气
末(
2
分)

考生以左手中指的第一、二指节作为叩诊扳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击的部位,扳指与肋间平行(3

)
,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

手中指(扳指 )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
(3

)
,叩击时应以腕关 节与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

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3
分)
,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
2-3

(3

)



左侧:在心尖搏动外
2-3cm
处开始叩诊(< br>2
分)
,由外向至浊音出现(
2
分)
,逐个肋间向上(
2
分)
,直至第
2
肋间(
2
分)




心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
4
分)
,然后于其上一肋 间由外向至浊音止(
2
分)
,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
2
肋间(< br>2
分)


心尖区即二尖瓣区(
2
分)
;肺 动脉瓣区,即胸骨左缘第
2
肋间(
2
分)
;主动脉瓣区,即胸骨右缘 第
2
肋间(
2
分)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即 胸骨左缘第
4

5
肋间(
2
分)


即胸骨左缘第
3
肋间(
2
分)

自心尖区(
1
分)开始→肺动脉瓣区
(1

)
→主动脉瓣区
( 1

)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1

)
→三尖瓣区
(1

)
。每听诊区至少听
30
秒以上(
3

分)
,听诊时间太短应适当扣分。



听诊容:心率 (
1
分)
、心律(
1
分)
、正常心音(
1
分)
、心音改变(正常、异常)

2
分)
、心脏杂音(正常、异常)

4
分)
、心包摩擦音(
2
分)等。




4
4
10
2
4
4
5
10
12
8
8
10
8
11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

体检容



肺< br>的
正常胸、桶状胸、扁平胸、鸡胸、肋间隙增宽、肋间隙窄、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正常呼吸 频率、呼吸过速、呼吸过缓、呼吸深度变化;潮式呼

吸、间停呼吸、抑制呼吸、叹息样呼吸。 上述各项提到各得
1
分,未提及不得分。



前胸廓扩度 的检查:考生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手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 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
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
2
分)
。嘱被检查者做深呼吸 运动(
1
分)
,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以此对比被检查者呼吸时两侧胸廓扩度 (
1
分)










腋窝(
1
分)
、锁骨上、下窝(
1
分)
、胸骨上窝(
1
分)及腹上角(
1
分)
;认为划分前正中线(
1
分)
、胸骨 线(
1
分)
、胸骨旁线(
1
分)
、锁骨中线(
1< br>分)

(标志线或自然陷窝名称讲对
0.5
分,指点位置正确
0.5
分)




8
16
4 后胸廓扩度的检查:考生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十肋骨水平(
1
分)
,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1
分)
,嘱被检查者做
深呼吸 运动(
1
分)
,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
1
分)


4
语音震颤检查:①考生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或掌面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 (
2
分)
,告知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
yi
”长音(
1
分)

②自上而下(
1
分)
,从到外(
1分)
,两手交叉检查(
1
分)
,比较两侧对称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同,注意 有无增强或减弱。

6
胸膜摩擦感检查:受检者取仰卧位(
2
分)
,令受检者反复作深慢呼吸运动(
2
分)
,检查者用手掌轻贴前胸下前侧部或 腋中线第
5

6
肋间胸壁(
2
分)


6
间接叩诊:患者平卧考生站其右侧(
1
分)
,考生左手中指第一 节和第二节作为叩诊扳指(
1
分)
,紧贴于欲叩诊的部位上(
1
分)
,右手指自然弯曲,
中指指端以垂直的方向叩诊于扳指上(
1
分)
, 扣击手确,力量适当(
1
分)




叩诊自锁骨 上窝开始(
1
分)
,然后沿锁骨中线(
1
分)
、腋前线(< br>1
分)自第一肋间隙(
1
分)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
1
分)
;其次检查侧胸壁:

请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
1
分)
,自腋窝开始沿腋中线向下叩诊至肋缘(
1
分)
;最后叩诊背部:请被检查者 坐起告知其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

肘(
2
分)
。由上至下进行叩 诊(
1
分)
,比较两侧叩诊音的变化(
1
分)
。叩诊时注意 左右(
1
分)
、上下、外进行对比(
2
分)


14


5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直接叩诊:考生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胸壁进行叩诊(
2
分)
; 先检查前胸(
1
分)
,其次检查侧胸壁(
1
分)
,最后叩诊 背部(
1
分)
;自
上而下,并作左右、上下、外对比(
1
分 )

6
肺下界移动度叩诊:被检查者取坐位双手抱肩(
2
分),在平静呼吸时(
2
分)
,检查者在被检查者右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的位置(1
分)
。然后告知被
检查者作深呼吸后在屏住呼吸的同时,沿右肩胛线继续向下叩 诊(
2
分)
,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做标记(
2
分)
。当检
查者恢复平静呼吸后,同样先于肩胛线上叩出平静呼吸时的肺下界,嘱被 检查者作深呼吸后再屏住呼吸(
2
分)
,再由下向上叩诊,直至浊音变为清音
14
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做标记(
1
分)
。由此测量出最高 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厘米)即为肺下界移动的围(
2
分)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正常部位:胸骨两侧第
1

2
肋间(
2
分)
、肩胛区第
3

4
胸椎水平(2
分)以及肺尖前、后部的肺野部位(
2
分)

(以上三个区域


考生讲出名称得
1
分,在被检查者身上指出具体部位得
1
分)

双耳戴上听诊器耳件,右手拇指与中指控住听诊器体件(
1
分)
,紧密而适度地置于听诊部位(
1
分)

(隔衣服叩诊应扣1
分)


听诊顺序由肺尖开始(
2
分)
,自 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
1
分)
、侧胸部(
2
分)
,背部 (
1
分)
,应注意上下(
1
分)
,左右(
1
分)对称部位进行对
比。
(考生边演示边指出听诊部位,听诊部位名称不对扣
0.5
分,听诊顺序不对,不得分!


3
8
6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100
分)

体检容





被检查者仰卧位,双腿屈起,考生站在其右侧(
1
分)
,俯瞰正视全腹(
1
分)
,自上腹部至下腹部视诊全腹(
1
分)
。然后考生视线处于与被检查
者腹平面同水平(
1
分),自侧面沿切线方向观察(
1
分)


肋弓下缘(
0. 5
分)
、腹上角(
0.5
分)
、腹中线(
0.5
分 )
、腹直肌外缘(
0.5
分)
,髂前上棘(
0.5
分)、腹股沟韧带(
0.5
分)
、脐(
0.5
分)
(讲对并
14
指点正确才能得分)
。通过脐划一水平线和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四区(
1.5
分)
,即:左上腹(
1
分)
、右上腹(
1< br>分)
、左下腹(
1
分)

右下腹(
1
分)< br>。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
1
分)
,双腿屈曲(1
分)
,考生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
1
分)
。考生应将手温暖( 可以用双手搓擦法)
、指甲应短,前臂应在
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 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
1
分)
,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程度,然后以轻 柔动
10
作开始触诊(
1
分)
。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 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
1
分)
,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
1
分)
。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
1
分)
,逆时针方向进行触 诊(
1
分)
,原则上先触诊健康部位,逐步移向病痛部位(
1
分)< br>。

腹部视


腹部浅
触诊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深触

触右肾


考生以并拢的
2

3

4
指,将腹型压 陷至少
2
厘米以上(
2
分)
,以了解腹腔脏与包块情况(
1
分)
,然后将指端逐渐触向腹腔包块(
2
分)
,并在
包块上 做上下(
1
分)
、左右(
1
分)滑动触摸。

< br>右侧肾脏触诊: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考生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嘱被检查者做较深呼吸(
1< br>分)
;考生以左手掌托住其右腰部向上推起(
1
分)
;右手掌平放在右 上腹部(
1
分)
,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而稍横向(
1
分);于被检查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诊(
2
分)
,可触到光滑钝圆包
块——肾脏 。


被检查者仰卧,双腿屈曲,放松腹肌,考生站在右侧(
1
分)
;考生以一手掌面贴于被检查者一侧腹壁(
1
分)
,另一手
4
指并拢稍屈曲(
1
分)

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指端冲击腹壁,如有大量液 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
2
分)
。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 传至对
侧,应请另一人的手掌尺侧缘压于腹中线上协助检查(
1
分)


7
6





6






考生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
1
分)
,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
1
分)
,先以全手 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
1
分)
,检查
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 壁紧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
1
分)
。检查完 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
10
离开腹壁(
1
分)
,再以上述 手法检查下一区域(
1
分)
。考生口述腹壁紧度增加时触诊感觉:强直呈木板状,不易 压陷(
2
分)
;腹壁紧度减低时
触诊感觉:手指按压时腹壁松软无力,失去弹 性(
2
分)



。考生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
2
压痛

压痛与反跳痛检查: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考生站在其右侧(
1< br>分)
,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
2
分)
, 被检查者腹痛骤然加重,并有痛楚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
2
分)


反跳痛

分)
7
肝脏触



单手触诊: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
1
分)
,考生站在其右侧(
1分)
,然后将右手
4
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
查者右上腹部或脐上方(
1
分)
,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 深部,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
2
分)
。如此
反复进行中手指不 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肋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双手触诊:考生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手法(
1
分)
,而用左手托
10
住被检查者右腰部(
1
分),拇指开至于季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
2
分)
,使肝下缘紧贴前腹壁下移,并 限制右下胸扩,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
可提高触诊的效果(
1
分)



单手滑行触诊胆囊: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先将双手搓擦暖和,指甲应短(
1分)
。然后将右手
4
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于与肋缘大致平行
地放在被 检查者右上腹部(
1
分)
,然后随被检查者呼气,手指压向腹深部(
1
分)
,吸气时,手指向前向上在胆囊点下方滑行触诊下移的胆囊(
2
15
分)
。如上腹部触及包块,应垂直于长轴方向滑行触诊(
2
分)

M urphy
征检查:考生左手掌平放于被检查者右胸下部(
2
分)
,拇指指腹 勾压于
胆囊点(
2
分)
,告知其缓慢做深吸气(
2
分)。判断
Murphy
征阳性:突然因疼痛而屏住呼吸或胆囊点压痛(
2
分 )



脾脏仰卧位触诊: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
1
分)
,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1
分)
,然后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 腰部第
9

11
肋处,
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
2
分)
,右手掌平放于左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
1
分)
,配合呼吸, 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
缘或肋缘(
2
分)
。脾脏侧卧位触诊 :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请被检查者取右侧卧位(
1
分)
,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 (
2
分)
。双手触诊法操
15
作: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左腰部 第
9

11
肋处,试将其脾脏从背腰部向腹部紧推(
2
分)
,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伸直与肋缘大致
呈垂直方向(
1
分)
,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压腹壁,直至能触到脾缘或左肋缘(
2
分)





莫菲征

脾脏触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

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1


测血压
:
测量血压前半小时禁烟,病人在安静状态休息

5

10
分钟(
1.5
分)


取仰卧或坐位,


常测右上肢血压,
裸露伸直被测上肢并轻度外展

45
℃,
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
分)

。打开血压

计开关,

水银柱液面与

0
点平齐,

排尽气囊空气
,
将袖带气囊位于肱动脉表面均匀紧贴皮肤缚于上


,
下缘在肘旁横
纹上约

2

3cm
,袖带不宜过紧过松,以能伸进一指为宜(
4
分)

。先于肘窝处
触扪

及肱动脉搏动,
将听诊 器膜型体件置于肘窝处肱动脉上,
不可塞在袖带下

4
分)


以右手向袖带

边充气边听诊,
待动脉搏动消失,
再升高

20

30mmHg

缓慢放气,两眼平视汞柱缓慢下降(以每



2mm
为宜)

,听到的第一个搏动
声响时汞柱数值为收缩压;随着汞柱下降,当声音突然变低沉,

直至消失,此时
所示汞柱数值为舒压(
3
分)

,再重复测量

2
次,取其最低值(
3
分)

,测量
完毕

整理放好血压计袖带,

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

45
°,

让水银完全进入水银
槽后关闭开关并盖好


1.5
分)




2


眼球运动检查、集合反射、直接对光反射及间接对光反射
:
检查对光反射时,
医生一手持手电筒由

外往直接照射一侧瞳孔并观察其动态 反应,
如瞳孔立即缩小
是为直接对光反射存在(
4
分)

;如用

手隔开双眼而观察对侧瞳孔并见其立即
缩小是为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4
分)



查集合反射时嘱病人注



1m
外的医
生示指尖,然后将示指尖缓慢移近眼球(距眼球约

10cm
处)

,正常人此时瞳
孔缩小,

双侧眼球向聚合(
4
分)

。查眼球运动方法:医生置目标物(
常用右手
指尖
)
距病人眼前

30

40cm

,
嘱病人固定头部
,
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
,
一般按病
人向左—左上—左下、再向右—右上—右下

6


方向顺序进行(
5
分)

。每做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完一个方向医生手指均要求回复到原来的中位开始,
观察有无眼球运动

障碍和眼
球震颤。同法查右侧(
3
分)




3


外耳道检查及乳突压痛检查、副鼻窦压痛检查
:
请病人头部转向右侧,将左
手拇指放在耳屏前向前

牵拉,
右手中指 和环指将耳廓向后上方牵拉,
拇指和示指
持手电观察外耳道的皮肤及有无溢液。

诊乳突有无压痛。
顺序先左后右。
检查
额窦,上颌窦,筛窦有无压痛( 手法

4
分,容

3
分,双侧

3
分)


A
、上颌
窦:用双手固定于病人两侧耳后,拇指分 别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询问病人有


压痛,双侧有无区别(
3
分)


B
、额窦:用双手固定于病人头部,双手拇
指置于 眼眶上缘侧向后,

向上按压,询问有无压痛,双侧有无区别(
3
分)


C
、筛窦:用双手固定于病人两侧耳后,双侧拇

指分别置于鼻根部与眼眦之间向
后方按压,询问有无压痛,双侧有无区别(
4
分)




4


扁桃体及咽后壁检查、头颈部淋巴结检查
:
嘱病人大口并发“
a
”音,手持压
舌板的后

1/3

在舌



2/3
与舌后

1/3
交界处迅速下压,
借助手电光观察软腭、
软腭弓、
悬雍垂、
扁桃体和咽后壁。


意有无粘膜充血、
红肿、
淋巴滤泡增生
(手


4
分,配合

3
分,容

3
分)

。按顺序由浅入深触诊

颈部淋巴结。用双手指
滑动触诊耳前、
耳后 、
乳突区淋巴结。
让病人头转向右侧用右手指触诊枕骨

下区
的枕后淋巴结

4
分)


接着医生双手指尖在颈后三角及颈前三角区触诊淋巴结,
然后让病人头
< br>稍低向左侧,
医生左手扶住病人头部,
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
下淋巴结(< br>3
分)

。同法触摸右侧

颌下淋巴结。请病人头部稍向前 屈,用双手
指尖在锁骨上窝由浅部逐渐触摸到锁骨后深部,检查

锁骨上淋巴结(
3
分)




5


甲状腺触诊(后面触诊法)
:
包括甲状腺峡部和甲状 腺侧叶的检查。甲状腺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峡部触诊:病人坐位
,


生位于病人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 上触摸,判断
甲状腺峡部有无增厚,检查时需嘱病人做吞

咽动作(
7
分)

。甲状腺侧叶触诊:
医生位于病人背面,右手示、中指施压于右侧甲状 软骨,
将气管

推向左侧,左手
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 示、中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


合吞咽动作(
7
分)

。注意甲状腺的轮廓大小及表面情况,有无肿块和震颤,
换手同法查甲状腺右叶


6
分)




6


气管检查、鼻腔检查
:
检查气管是否居中或偏移。病 人坐位或卧位,颈部自
然伸直,
医生将示指与

环指分别放在左右两侧胸锁关 节上,
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
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若距

离不等则表示气管移位(部位

4
分,手


6
分)


鼻腔检查:医生左手拇指将鼻尖上推,
借助手电

筒光观察鼻前庭和
鼻腔,用手指压闭一侧鼻翼,嘱病人呼吸,判断通气状况。同发查另一侧。< br>
(手



6
分,双侧

4
分)


肺部检查:


1


腋窝淋巴结触诊、胸骨压痛检查:腋窝淋巴结触诊(先左后右)

:医生左
手扶托病人左前臂,向外

上屈肘外展抬高

45
℃,右手指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
上直达腋窝顶部,
手臂放下靠拢身体,
由浅 入

深滑动触诊。
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
壁、侧壁、前壁,再翻掌向外,触诊腋 窝外侧壁(
7
分)

。同法

检查右腋窝淋
巴结

6
分)


用拇指 按压胸骨柄及胸骨体的中、
下部,
询问患者有无压痛

7
分)




2


胸廓扩度检查、胸膜摩擦感检查:胸廓扩度检查(前胸、后胸)

:医生两手
掌及伸展的手指置

于胸廓下面前侧部,
左右拇指分别沿 两侧肋缘指向剑突,
两拇
指间距约

2cm

4
分)

。嘱病人作深呼

吸动作,比较两手的呼吸动度是否一致
文档大全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7 12: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656.html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实用标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