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脊柱外科手术图解
【田慧中
本书系作者从事脊柱 外科半个多世纪临床诊疗的经验总结。
系统论述了脊柱外科的诊断与手
术治疗,
侧重对 脊柱畸形进行详尽介绍。
全书分为四篇,
总论篇包括:
绪论、
脊柱外科解剖、
Ilizarov
牵拉成骨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价值、临床检查与诊断、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 、术
后外固定、脊柱的牵引疗法、脊柱植骨融合术。脊柱畸形篇介绍各种脊柱畸形的牵引疗法、
手术技术、
截骨矫正术、
器械内固定术及其诊断治疗原则。
脊柱疾病篇主要对脊柱常见 疾病
的诊治进行详尽的论述,
并对少见病例和疑难病症做了深入的探讨。
脊柱外伤篇讲 解了脊柱
外伤的治疗方法。全书简明实用,配有
1000
余幅插图,详细讲解了手术步 骤。适合我国广
大骨科、脊柱外科医师和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田慧中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于
1928
年,毕业于国立河南 大学医学院。现任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名誉主任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柱外科研究所名誉 所
长。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骨科、脊柱外科
50
余年,亲临各种手术
13000
余例,
1980
年以后专攻脊柱脊髓外科,是我国脊柱外科创始人之一。 在脊柱外科领域中有突出贡
献,
如
“
全脊柱截骨矫正重度脊柱侧弯
”
为国际首创。
发明了许多新手术,
设计了许多新器械,
如:田氏脊柱骨刀、田 氏分叉棍、小儿轻便头盆环牵引装置等,均取得国家专利。曾获国家
发明奖,
国际金牌奖。曾担任和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
新疆脊柱外科
医院院长、
新 疆建工医院名誉院长、
日本东京大学整形外科客座研究员、
日本弘前大学整形
外科客座 教授、美国中华医学会骨外科学会副会长、
《美国中华骨科杂志》主编、中国脊髓
损伤研究会副 会长、
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科大学脊髓损伤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医 科大学全国脊柱中心总顾问、
广东省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顾问、
广州中山医科大
学 二附院脊柱疾病中心顾问等职务。
主编专业书籍:
《脊柱外科论文集》
、
《脊 柱畸形外科学》
、
《脊柱畸形与截骨术》
、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学》
。参编专业书籍:
《脊柱外科手术学》
一版和
二版、
《中国矫形外科新进展》 英文版、
《脊柱变形》日文版、
《截骨术》
、
《骨科医师进修教
程》 等脊柱外科和骨科方面的参考书和教科书。在国内和国际上发表论著代表作
66
篇。
第
1
章
绪论
一、脊柱外科的发展史
自从
1945
年
Smith
Peterson
为强直性脊 柱炎驼背做截骨矫正手术,
1962
年
Harrington
器械
的 出现、法国
Roy-Camille
的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日本黑川高秀的颈椎后路双开门的手 术方
法、日本金田清志的
Kaneda
脊柱前路内固定器械等传人中国之后,给了我们 骨科同道较大
的启示。
在国内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
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科技大会之后,
我国骨科工
作者才再次振奋精神、学习国际经验, 引进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科研与临床实践,
各自在自己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出具有各自特色的成 就。
如北京的吴之康、
卢世璧、
叶启彬、
党耕町;四川的饶书城;山西的马景 昆、宁理宏;上海的俞昌泰、戴克戎、赵定麟;苏州的
唐天驷、青岛的胡有谷、
广州的陈之白、
李佛保;
新疆的田慧中等都是在我国开展这项工作
较早的尖兵。
1980年以后在吴之康教授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由
吴之康教授担任组长,
点燃了我国脊柱外科的火炬,
使全国热心于脊柱外科事业的同道们成
长壮大起来!
新 疆脊柱外科研究所于
1985
年成立,
当时曾在中华骨科杂志上报道
“
全国第一
所脊柱外科研究所在新疆成立
”
。
由吴之康、
叶启彬教授 主办的
“Armstrong
脊柱外科学习班
”
是最早的一次脊柱外科学习班 (图
1-1
)
。中华骨科学会于
1983
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脊柱外
科学术会议,在此基础上
1985
年正式成立了脊柱外科学组。
1987年召开了第二届全国脊柱
外科学术会议,
以后每
3
年召开一次全国脊柱外 科学术会议。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的
脊柱外科事业 蓬勃发展,
全国部分大医院均设立了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中心、
脊柱外科研究
所等专业机构或科室。
实现了吴之康教授生前所提倡的把我国的脊柱外科事业普及、
发展和提高的遗愿。吴之康教授
1922
年
7
月出生于江苏苏州,
19 49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为
著名骨科学教授,
1954
—
19 79
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工作,
1981
—
1998
年在北京 协和
医院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主任、研究员。
1982
年倡议建立骨科学会脊柱 外科学组。
1984
年任国际脊柱侧弯学会会员,
1990
年任
SI COT
会员并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
他在全国
很多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讲学、
手 术示范,
协助建立脊柱外科专业,
使脊柱外科在国内得以广
泛开展,为我国脊柱外科创 始人之一。
1998
年
6
月因病辞世,享年
75
岁。笔者深 切悼念吴
之康教授为发展壮大和普及我国的脊柱外科事业,贡献出毕生精力。
第一篇
总论
第
1
章
绪论
第
2
章
脊柱外科应用解剖
第一节
脊柱应用解剖
第二节
常用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
第
3
章
Ilizarov
牵拉成骨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第一节
Ilizarov
理论在矫形外科中的应用
第二节
Ilizarov
牵拉成骨理论也同样适用于脊柱外科
第三节
对
Ilizarov
牵拉成骨技术的评价
第四节
牵拉成骨技术治疗脊柱弯曲的病例选择
第
4
章
病史采集和物理检查
第一节
坚持循证医学的原则
第二节
病史采集
第三节
局部检查
第
5
章
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
第一节
手术者准备
第二节
患者准备
第三节
手术器械准备
第四节
术后处理
第
6
章
术后外固定
第一节
石膏外固定
第二节
石膏技术
第三节
支架外固定
第
7
章
脊柱的牵引疗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脊柱侧弯术前牵引
第三节
头盆环支撑牵引
第
8
章
脊柱植骨融合术
第一节
植骨的来源
第二节
脊柱后融合术
第三节
脊柱前融合术
第二篇
脊柱畸形
第
9
章
颈椎及颅底畸形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颅底凹陷症
第二节
先天性寰枕融合
第三节
齿突畸形
第四节
颈椎先天性融合
第五节
颈肋
第
10
章
脊柱侧弯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基本手术技术
第二节
各种脊柱畸形的手术方法
第三节
脊柱的前入路
第四节
前路融合术
第五节
前路截骨术
第六节
脊髓前减压术
第七节
椎体切除术
第八节
前路器械固定术
第九节
特殊技术
第
11
章
半椎体切除术
第一节
先天性侧旁半椎体切除术
第二节
先天性后侧半椎体切除术
第
12
章
特发性脊柱侧弯
第一节
基础知识
第二节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第三节
术前牵引
第四节
钩棍法矫形术
第五节
钉棍法矫形术
第六节
头盆环牵引下分叉棍法矫形术
第
13
章
重度脊柱弯曲分叉棍矫正术
第一节
分叉棍治疗重度脊柱侧弯
第二节
骶骨棍配合分叉棍矫正脊柱侧弯
第三节
凸侧刀背切除分叉棍矫正重度脊柱侧弯
第四节
凹侧胸廓成形分叉棍矫正术
第
14
章
角形脊柱后凸的手术治疗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6:0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283.html
-
上一篇:强直性脊柱炎药物治疗的现状与进展(20201121)
下一篇:专利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