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源期刊网
高胰岛素血症中医证治思路与方法
作者:孙子微
岳仁宋
来源:《维吾尔医药》
2013
年第
07
期
摘要:高胰岛素血症是临床多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使动因子,见于肥胖、糖耐量异常、
高血压 、血脂异常等疾病,常因
“
脂肪
-
瘦素
-
胰岛素
”
轴功能紊乱,造成脂肪消耗减少、瘦素抵
抗。其造成胰岛素底物过度磷酸化,因此胰岛素受体结 合胰岛素活性降低。胰岛素抵抗产生,
最终胰岛
B
细胞代偿性分泌更多胰岛素,由此产 生了高胰岛素血症【
1
】。同时,在多囊卵巢
综合征中,因黄体功能异常、雌激素/
孕激素分泌周期紊乱、高雄激素血症,造成胰岛素抵
抗,从而引发高胰岛素血症【
2
】。亦可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胰岛素抵抗
【
3
】。目前临 床治疗高胰岛素血症,除生活方式干预外,常用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
GLP-
1
、
DDP-4
抑制剂等药物,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因副作用大,治疗效果难以持续稳< br>定,而使其运用受到诸多限制。岳仁宋教授则衷中参西,中医多从脏腑辨证着手,结合八纲辨
证, 临床取得明显疗效。现将岳教授治疗经验作如下总结,以飨同道,有助中西医结合事业发
展。
关键词: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
脏腑辨证
八纲辨证
正文:
肥胖症、
2
型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等 疾病均已胰岛素抵抗为基本病
机,均存在着脂肪代谢紊乱,常见有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或常合并脂肪
肝,肝功受损,各项转氨酶升高,见白蛋白降低。或伴随血液粘稠度升高,从而引起血管
“
慢
性炎性
”
,加快血管内皮损伤,动静脉粥样斑块,增加心血管疾 病风险【
4
】。脂肪代谢紊乱亦
引起瘦素抵抗,日久瘦素受体减少,瘦素生成亦减少, 造成
“
脂肪
-
瘦素
-
胰岛素轴
”
失衡,使 患
者能量代谢减少,脂肪储备增加,体重调节点上移,食欲增加【
1
】。
中医证治多从肝、脾、胃入手,以脾失健运、肝阴亏虚、胃火亢盛为主要病机 ,且肝、
脾、胃功能常交互作用,形成复杂病机,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痰湿淤等,均能阻滞气机,导< br>致气血津液代谢紊乱。如肝阴亏虚不能制衡胃火,使胃火亢盛,脾胃互为表里,火热日久必损
脾阴 、力耗脾气,致使胃强脾弱。肝阴亏虚,阳气不能潜藏,阴阳失调则肝气失去疏导,不能
助脾散精;脾失 健运,水谷精微不能化为脉管中营阴,润养四肢百骸,亦不能归化为五脏之
精,日久五脏失去濡养,五脏 俱损,更加剧肝阴亏虚,再致火热内生,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水
谷不能运化为精微为五脏、四肢、百骸所 用,聚集成痰湿,阻滞三焦,水液不运,脾喜燥恶
湿,痰湿阻滞脾气运行,脾失健运病理程度进一步加剧 ;而且痰湿日久亦能成淤,阻滞血脉,
导致筋脉气机运行不畅,五脏六腑营养灌注难以接续【
6
】,必然变证丛生。
基于上述病理形成过程,我们在临床 上对高胰岛素血症对应诸证采用西医检查与中医脏
腑、八纲辩证相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中西合参进行论 治,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5: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