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脂肪瘤(县医院适用)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6 13:35

-

2021年2月26日发(作者:鼻翼缩小整形术)
脂肪瘤临床路径


2017
年县医院适用)

一、脂肪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ICD-10

D17.101

D17.201

D17.305,D17.5 03

D17.504

D17.702

D17.718

D17.902


行皮下组织病损切除术
,
软 组织病损切除术,
小肠病损切除
术,大肠病损切除术(
ICD-9-CM-3

86.3072

83.39017

45.33008

45.41001


释义:

(1)
本 路径适用于外科手术途径治疗脂肪瘤患者。对于浅表
脂肪瘤或深部肌间脂肪瘤患者,局部切除是主要治疗 手段;对
于腹盆腔脂肪瘤,则可能行部分肠段甚至联合脏器切除术。

⑵对于病变性质 尚不明确的患者,在病变切除后,标本送
作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其他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
外科学分 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
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外科学分册》
(中华医学
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腹部外科学》
(教育部教材委员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1.
体格检查 :
四肢及躯干皮下肿物,
单发或多发,
大小不
一,肿瘤质软、界限清楚。肿瘤 位于肌肉间深部组织的可见局
限性隆起,肌肉收缩时可触及肿块。位于小肠及结直肠壁粘膜
下或 浆膜下的肿瘤体征不明显。位于腹膜后及肠系膜内肿瘤较
大者可触及腹部质软肿物。

2.
临床症状:肿瘤较小时常无临床自觉症状,少数患者伴
有局部疼痛,肿瘤较大可伴有局部不 适,部分肿瘤临近关节部
位偶可伴有活动受限;部分肠周肿瘤可导致腹痛、腹胀、肠梗
阻等症状 。腹盆腔内的病灶往往在检查时偶然发现,无临床症
状。

3.
影像学检查: 超声、
CT

MRI
提示局部脂肪样改变,质
地均匀,界限清楚。< br>
4.
内镜检查:胶囊内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下黄色
隆起性病变,超声 内镜可见肠壁内低回声病变,质地均匀,界
限清楚。

5.
病理检查:完整切除活检可明确作出病理诊断。

释义:
(1)
浅表皮下脂肪瘤或深部肌间脂肪瘤可表现为单发或多
发,单发脂肪瘤多位于腹壁、胸 壁、腰背部、肩部、颈部,常
呈椭圆形,长轴多与皮肤平行,多发脂肪瘤多成对称性,质地
2
稍硬,可伴疼痛;腹盆腔脂肪瘤多位于小肠或结直肠,肿瘤较
小时可无明显症状,肿瘤增大到一 定程度时患者可有腹胀、腹
痛、腹部包块甚至反复肠套叠、肠梗阻症状。在腹膜后肾周、
肠系膜 内也可以见到脂肪瘤,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⑵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包块数量、
部位、
大小、
形态、
边界、
有无包膜、
内部回声、
毗邻关系、内在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等;
CT

MRI
也有助于肌间及腹盆腔脂肪瘤 的诊断及治疗选择。

外,胶囊内镜、肠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肠壁内脂肪瘤的诊
断 及鉴别。

⑶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均应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常规石蜡
包埋,
H E
切片染色行病理组织学分析。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
-
外科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
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外科学分册》
(中华医学
会编著,人民卫生 出版社)
《腹部外科学》
(教育部教材委员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皮下组织病损切除术

手术指征:
1
)体格检查或影像 检查四肢或躯干
(胸壁、

壁、背部)皮下软组织肿块,
2
)局部不 适症状,
3
)单发肿瘤
大于
3-5cm

4
)肿瘤 临近关节部位局部活动受限,
5
)不能除
3
外软组织肉瘤需明确病理诊断。

2.
深部肌间肿瘤切除术

手术指证:
1
)体格检查或影像检查四肢或躯干(胸壁、

腹壁、背 部)深部肌间脂肪样肿物
,2
)局部不适症状,
3

单发肿瘤大于< br>3-5cm

4
)肿瘤临近关节部位局部活动受限,
5
不能除外软组织肉瘤需明确病理诊断。

3.
腹盆腔脂肪瘤切除术
手术指证:
1

体格检查发现腹部包块和或影像检查肠道壁
存在脂肪瘤样 肿物
,
2
)伴有明确相关性肠道不适症状(反复发
作肠套叠)
,< br>3
)单发肿瘤大于
3-5cm

4
)不能除外软组织肉瘤需明确病理诊断。

释义:



1

对于皮下浅表脂肪瘤或深部肌间脂肪瘤,
若肿瘤较大,
明显影响患者局部活动,或伴有 明显不适症状,或肿物性质不
明、不除外恶性者,则予以手术局部切除。




2

对于腹盆腔脂肪瘤,
若肿物引起不适症状,如腹痛、
腹胀等,甚至出现反复肠套叠、肠梗阻症状时,则予以手术切
除。手术入径可选择 开腹或腹腔镜下肿物切除,脂肪瘤切除主
要以肿物局部切除为主,必要时则需切除部分肠段或联合其他< br>脏器切除术。

4


3
)术前充分评估脂肪瘤对 患者的影响及潜在风险,若
肿瘤较小、对患者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则可暂不予处理,密
切观察 。但对于深部肌肉间和腹盆腔脂肪瘤应持积极处理的态
度。


(四)标准住院日为
2-21
天。


释义:


1
)皮下浅表脂肪瘤

皮下脂肪瘤大多在门诊经局部麻醉即可切除 ,
故术前准备时
间短,
多于手术当日即可出院,
部分患者术后住院恢复
2-3
天。


2
)深部肌间脂肪瘤

深部肌间 脂肪瘤术前准备时间短(约
1
天)
,同时大多数患
者在入院前即可完善术前检 查及化验,多数患者可在术后当天
即可出院,部分患者术后住院恢复
2-3
天。


3
)腹盆腔脂肪瘤

患者入院后,术前准备
2-4< br>天,手术日为入院第
5-7
天,
术后住院恢复
6-14
天,< br>由于部分腹盆腔脂肪瘤患者需行部分肠
段切除术,故术前部分检查需肠道准备,因此,术前准备阶 段
可适当延长,但应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尤其是腹腔镜手术术后
恢复快,可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日 ,各医疗机构根据临床科室不
同的运行状况在此时间范围内完成诊治均符合路径要求。

5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
:脂肪瘤疾病编码。

2.
术前评估肿瘤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
当患者同时 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
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
径。

释义:

(1)
患者术前辅助检查考虑肿物 为脂肪瘤可能性大,
且肿物
引起明显不适症状,或影响活动,或需明确肿物性质者。

⑵具备手术适应症,且无下列禁忌症
:

①全身状况恶化无法耐受手术。


②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 功能有明显缺陷,
严重的低
蛋白血症和贫血、营养不良无法耐受手术者。

⑶入院检查发现其他疾患或伴随疾病时,如该疾病必须于
术前治疗或调整,否则增大手术风险、增加术 后并发症出现几
率、延长术前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影响患者预后,则不宜进
入路径,如:控制 欠佳的高血压,严重的控制不良糖尿病,心
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出血倾向,严重感染等。< br>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1-5
天。

1.
必须的检查项目:

6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2
)肝、 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
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
)胸片、心电图;


4
)超声


5

腹盆腔脂肪瘤病人需 要腹盆腔
CT

MRI
和肠镜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肺
功能等。

释义:

⑴必须进行的检查,不仅仅是术前明确诊断,同时也是明
确手术指征 、排除手术禁忌症的关键,术前必须完成,不可或
缺。临床主管人员需认真分析结果,对疑难者或出现指 标明显
异常者必要时可复查明确,且应采取相应处臵措施直至指标符
合手术要求。
< br>⑵对于皮下浅表脂肪瘤或深部肌间脂肪瘤,往往在局麻下
便可完成手术,因此对患者心肺功能要求 较低,故可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及具体麻醉、手术方式增减相关术前检查项目。

⑶若患 者常规心电图异常,或既往存在心脏疾患者可行超
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检测;对长期吸烟者,既往肺部 疾患者
应进行肺功能检查。

7
⑷对于腹盆腔脂肪瘤患者,则需全麻下手术 治疗。对于需
行全麻手术者,高龄或超高龄患者需常规进行心肺功能评估。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
按照
《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
发〔
2004

285
号 )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
选择与使用时间。

释义:

1

对于行单纯脂肪瘤局部切除者,
手术切口为
I
类 切口,
按照规定,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

对于 腹盆腔脂肪瘤需行部分肠段切除的患者,
手术切
口为Ⅱ类切口,术后有发生感染的风险,按照规 定于围手术期
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选用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但应严格
掌握使用指征,使用剂量及疗程根据患者身体状况、
手术分级、
发热情况、血象情况综合判断。结肠肠道内 存在厌氧菌属,通
常情况下应联合抗厌氧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7
天。

1.
麻醉方式:局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
手术耗材 :吻合器和闭合器(肠道脂肪瘤需联合肠切除
吻合,肠道重建用)


3.
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8
4.
术中病理:冰冻(必要时)


5.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释义:

⑴对于腹盆腔脂肪 瘤需行部分肠段切除患者,应用外科器
械进行切除吻合在具备相当条件的医疗机构中已经逐步成为常规,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
这不意味着排斥传统的手法吻合。器械 吻合会增加相应的治疗
费用。

⑵对于术中考虑肿物性质待定,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 否
性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根据结果明确诊断,修正分期,明
确手术方式及范围。

⑶严重贫血影响手术治疗者应术前输注血制品纠正,除非
出现急性失血或预计可能出现手术失血 较多的情况,否则不鼓
励术中常规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
10
天。

1.
术后病理:病理学检 查与诊断包括

1

切片诊断(分类
分型)

(< br>2
)免疫组化。

2.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
糖。

3 .
术后用药:
按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
9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3: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110.html

脂肪瘤(县医院适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