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病学必考重点
【单选】
1
、
迟缓性瘫痪临 床表现
:肌力减退、肌张力减低或消失(无“折刀”现象)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
缩明显。
P82
2
、
单纯疱疹脑炎(
HSE
)的病理< br>:脑实质中出血性坏死;嗜酸性包涵体;
(袖套状淋巴细胞浸润,小胶质
细胞增生,神经 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
。
P235
3
、
几种失语症的特点
:①
Broca
失语: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②
Wernicke
失语: 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
失语;③传导性失语:流利性口语,但大量错词(能感知)
;④经皮质性失 语综合征(分水岭区失语综合
症)
:复述相对保留;⑤完全性失语;⑥命名性失语:遗忘性失语 ,命名不能。
P69
4
、
延髓麻痹(真性延髓麻痹、球麻痹)的表现
: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
P46
5
、
根性感觉障碍特点
:剧烈放射性疼痛
P60
6
、
高血压脑出血部位
:
(
脑内细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作用下发生慢性病变破 裂
)
基地核的壳核及内囊区
.P189
7
、
动眼神经麻痹 表现
: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不能内上、内向、向下转动,复视,瞳孔散大,光
反射及调 节反射均消失。
P34
8
、
视野缺损定位
:①双眼颞侧偏盲:视交 叉中部;②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
及视皮质;③双眼对侧同向上象限盲:颞叶 后部;④双眼对侧同向下象限盲:顶叶。
P77
9
、
脑血栓形成病因
:动脉粥样硬、
(动脉炎)
P176
10
、
帕金森病变部位
:黑质
P278
11
、
脑干损害表现
:交叉性瘫
P14 12
、
周围、中枢性面瘫鉴别
:周围:同侧面肌瘫痪;中枢:对侧下面部表情及瘫 痪。
P41
13
、
吉兰
--
巴雷综合征(
GBS
、格林巴利)临床表现
:肢体对称性物理、肢体感觉异常、双侧面神经麻痹、
自主神经 功能障碍。
P350
14
、
多发性硬化(
MS
)病变特点
:多发性、缓解
--
复发、空间多发性(
DIS
)
、时间多 发性(
DIT
)
P260
15
、
重 症肌无力临床特点
:
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
休息后减轻、
晨轻暮重、
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P366
16
、
偏头痛临床特点
: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
P158
17
、
蛛网膜下出血
SAH
并发症< br>:①再出血;②脑血管痉挛(
CVS
)
;③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④其他,如< br>癫痫发作、低钠血症等。
P194
18
、
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表现
:记忆障碍、思维和判断力障碍、性格改变和情感障碍、不能完
成日常事项。
P219
19
、
癫痫诊断依据
:脑电图
P308
20
、
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表现
: ①颈内动脉系统:大脑中动脉
MCA--
对侧肢体单瘫、轻偏瘫、
面瘫、
舌瘫 ;
大脑前动脉
ACA--
人格和情感障碍、
对侧下肢无力;
颈内动脉
ICA
主干
--
眼动脉交叉瘫、
Horner
交叉瘫。②椎
--
基底动脉系统:眩晕、平衡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复视。
P173
【多选】
1
、
小脑型共济失调临床表现
:姿势和步态异常 、随意运动协调障碍、言语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肌张力
减低。
P84
2
、
瞳孔光反应路径
:光线
--
视网膜
--
视神经
--
视交叉
--
视束
--
上丘臂
--
上丘
--
中脑顶盖前区
--
两侧
E-W
核
--
动
眼 神经
--
睫状神经节
--
节后纤维
--
瞳孔括约肌。
P37
3
、
周围神经损害表现
:感觉异常、运动异常、反射异常、自主神 经功能异常。
P48
4
、
单纯疱疹脑炎诊断
:疱疹史;上呼吸道感 染;精神行为异常;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CSF(
脑脊液
)
红、白细胞 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EEG(
脑电图
)
异常;头颅
CT
或
MRI
异常;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有效。
P236
5
、
延 髓病变阶段确诊依据
:感觉障碍平面、反射改变、阶段性症状。
P321
【填空】
1
、
头痛分类
: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脑神 经痛、中枢和原发性面痛和其他头痛
P157
2
、
胸部阶段性感觉分布:乳头平面
T4
、脐平面
T10
、腹股沟为
T12
和< br>L1
支配。
P58
3
、
癫痫的诊断
:首先明确发作 性症状是否为癫痫发作、其次是哪种类型的癫痫或癫痫综合征、最后明确
发作的病因是什么、
( 辅助检查)
P308
4
、
Willis
环(大脑动脉环)的组成< br>: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
前、后交通动脉连通形成, 使颈内动脉系与椎
--
基底动脉系相交通。
P25
5
、
运 动障碍性疾病分类
:肌张力增高
--
运动减少和肌张力降低
--
运动 过多两大症候群。前者以帕金森病为
代表,后者以亨廷顿病为代表。
P277
6、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临床表现、化验
:①表现:头痛、脑膜刺激征、 眼部症状、精神症状。②化验:
腰椎穿刺
--
肉眼均匀一致血腥脑脊液;
CT --
高度出血征象。
P194
7
、
意识的维持需要
:大脑 皮质的兴奋。两空则填: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双侧大脑皮质。
P65
8
、
周 围神经损伤的病理类型
:沃勒变性、轴突变性、神经元变性、节段性脱髓鞘。
P51
9
、
皮层与脑干侧视中枢的表现
:双眼同向侧视麻痹。①皮层: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 灶侧共同偏视;刺
激性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共同偏视。②脑桥侧视中枢:破坏性:双眼向病灶侧凝视麻 痹,向病灶对侧共
同偏视。
P35
10
、
脑干梗死综合征包括什么
:①延髓: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延髓内侧综合征;②脑桥:脑桥腹外侧综合
征、脑桥腹内侧综合 征、脑桥被盖下部综合征、闭锁综合征;③中脑:大脑脚综合征、红核综合征。
P14
11< br>、
共济失调分类
: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额叶性、颞叶性、顶叶性、枕叶性 )
、感觉性共
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
P84
【名词解释】
10
选
4
1
、
古茨曼综合征(
Gerstmann syndrome
):未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
、
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 左右失认症)
、书写不能(失写症)
,有时伴失读。
P7
2
、痫性发作
:是指由于大脑皮质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短暂脑功能障碍。
P74
3
、
贝尔氏麻痹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炎
)
:
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P339
4
、失语
:指在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言
语交流能力障碍,表现为自发谈话、
听理解、复述、
命名、
阅读和书写六个基 本方面能力残缺或丧失。
P69
5
、
脊髓休克
:急性脊髓横断损伤 时,损伤平面以下表现迟缓性瘫痪,称脊髓休克。
P4
6
、
一个半综合征< br>: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引起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已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
肌核的内侧 纵束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
内收,可以 外展,但有水平眼震。
P35
7
、
脑脊液蛋白
-
细胞分离
:
GBS
(古兰
--
巴雷综合征)
的特征之一,
即 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目正常。
P351
8
、
沃勒变性
:是指任何 外伤使轴突断裂后,远端神经纤维发生的一切变化。
P51
9
、
Horne r
’
s
(霍纳氏综合征、颈交感神经综合症)
: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 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
破坏,引起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
P 37
10
、
脊髓半切综合征(
Brown-Sequard
’s
)
:主要特点是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感觉障
碍、精细触觉 障碍及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P22
【大题】
4
选
2,7
选
3
1
、
脑出血、脑梗死鉴别
:
P181
脑梗死
脑出血
多为
60
岁以下
动态起病(活动中或情绪激动)
十分钟至数小时症状达到高峰
头痛、呕吐、嗜睡、打哈欠等颅压高症状
多见且较重
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可有血性
发病年龄
多为
60
岁以上
起病状态
安静或睡眠中
起病速度
十余小时或
1-2
天症状达到高峰
全脑症状
轻或无
意识障碍
无或较轻
CT
检查
脑脊液
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
无色透明
神经体征
多为非均等性偏瘫(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
多为均等性偏瘫(基底核区)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3: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063.html
-
上一篇: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_常规
下一篇:神经病学重点表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