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内分泌激素指标的意义
在对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检查和治疗中,
医生常要求患者检测血清内的性激素
六项。
通过所测定的血清 内多种性激素含量的改变并结合观察到的临床表现,
来研
究和判断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轴的功能。
用于预测排卵时间、
对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检测和对不孕不育原因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
生理情况下,月经刚开始时脑垂体释放促卵泡激素(
FSH
)
。
FSH
的作用是刺激卵巢表面大约
20
个卵泡的生长,每个卵泡内有一个卵子 。
在接下去的两周内,卵泡不断长大,同时卵巢分泌另一个重要激素
-
雌激素。
雌激素进入血液并向大脑发出负反馈信号。
如果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很高,就会抑制
FSH
的释放,使得只有一个卵泡能获得
足够的
FSH
刺激并成长为 成熟卵泡。
这就是大多数人怀孕只会有一个孩子的原因。
雌激素水平 升高又会刺激垂体释放黄体生成素(
LH
)
,
LH
的大量释放使成熟 的
卵子从卵泡内释放出来,这就是排卵。
排卵监测不但要确定患者有无排卵或排卵 日,还要在排卵前的
1-2
天内,甚至
数小时内预知排卵的发生。
所以其监测方法有:
超声、
性激素的测定、
宫颈评分及基础体温
(BBT)
的测定等。
各种排卵指标或参数在排卵监测中随着周期的变化有不同的意义,以下 只谈性
激素的测定在排卵监测中的意义。
一、性激素检测的内容
在女性内分泌的检验单中,
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六项,
它们的符号和中文名称是:
1. FSH (
促卵泡激素
)
2. LH (
促黄体生成素
)
3. PRL (
催乳素
) (
注:以上三种激素是垂体分泌的
)
4. E2 (
雌二醇
)
5. PROG(
孕酮
) (
注:以上二种激素是卵巢分泌的
)
1
6. T (
睾丸酮
) (
注:可由肾上腺和卵巢分泌
)
二、检测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 ,性激素的检测时间是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的,可分为:卵
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医生会根据临床需要而要求患者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做检测,以便了解体内的
具体内分泌情况。
1
,卵泡期检测:
是在月经周期的第
2~3
天内测定血清中的性激素,目的是为了了解卵巢的“基
础状态”
。
而检 测的内容是全部的六项,
不可缺少。
因为各项性激素可以反映不同的情况。
如促卵泡素
(
FSH
)
过高,
说明卵巢的储备功能差,
这 时可先用药增加卵巢储备,
保护卵巢内的激素受体;
如雌二醇
(
E2
)
过高,
考虑病人可能有残存的卵泡,
提示不宜进行促排卵治 疗;
如促黄体生成素(
LH
)过高,就会影响卵泡质量,卵泡受精力下降 ,流产率增
加,可先行降
LH
治疗;
如催乳素
(
PRL
)
过高,
也会影响排卵和黄体功能,
这时主要用溴隐亭对症治疗即可;
如睾酮
(T)
过高,
会影响卵泡的发育,
造 成无数的小卵泡竞争性发育迟缓或根本
不发育。
而如果
FSH
、
LH
、
E2
均太低,
就可能是下丘脑
-
垂体性的功 能低下,
可考虑用促
性腺激素替代治疗。
2
,排卵期检测:
是在月经周期的第
16~17
天测定 性激素,结合
B
超,可了解卵泡的发育状态。
此期,只测定
FSH
、
LH
、
E2
、
P
才有意义。
当
E2
正常,卵泡大小也正常,
LH
有峰值,
P
值 不高,是理想的排卵条件,预计
可于
LH
峰出现后的
24~36
小时 排卵。
此期的激素水平分泌异常,会引起卵泡发育与排卵障碍。
如< br>E2
过低,而超声显示卵泡大于或等于
1.8cm,
可考虑卵泡未发育成熟或此 为
2
空卵泡;
如
E2
正常,而 卵泡小于或等于
1.6cm,
可能刚排卵或有多个小卵泡发育,还有
遗漏的可能;
如
E2
正常,
卵泡大于或等于
1.8cm
,
LH
无峰值出现,
说明性腺轴正反馈机制障
碍或卵泡未熟;
如
E2
过高,还可预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
)的发生;
如卵泡小于或等于
1.4cm
,
LH
或
P
已升高, 提示卵泡过早黄素化;
如
P
大于
2ug/L
,提示子宫 种植窗口关闭,囊胚着床机会下降。
3
,黄体期检测:
在月 经周期的第
21~22
天,
测定
E2
与
P
,
以了解黄体功能,
一般于排卵后的
6-7
天测定较为准确。
如 在黄体高峰期,
P
值过低(
<10ug/L
)
,提示无排卵或无排卵 黄素化;
如
P
在
10-15ug/L
之间,提示黄体功 能不足,或卵泡不破裂黄素化;
如
P
大于
15ug/L,
提示黄体功能正常。但此时
E2
过低,亦是黄体功能不足的表
现之一,需要对症治疗 。
黄体功能不足有时也是卵泡的质量问题,主要在排卵前进行处理。
六项激素的临床意义
1
、雌二醇(
E2
)
:
E2
是雌性激 素中活性最强的一种,主要产自卵巢的卵泡和胎盘,少量产自肾上
腺和睾丸。
血清
E2
测定对评价各种月经异常是非常有用的指标:
如女孩青春期提前或延迟、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卵巢早衰等。
在不孕症患者中,血清
E2
的监测对于监控诱导排卵及随后的治疗,
如用克罗米芬、
LH
释放激素(
LHRH
)或外源性的促性腺激素的治疗 是非常有用
的。
在体外受精(
IVF
)中,对卵巢进行过刺激时,
通常每天对绒 毛膜促性腺激素
(
HCG
)
的使用和卵母细胞的收集进行最佳的调整,
也需要检测血清
E2
浓度。
女性的正常参考值:
3
青春期前
: 0
~
8ng/L
,
成人
: 24
~
315ng/L
,
绝经期
: 0
~
32ng/L
,
妊娠期至
: 32,000ng/L
,
HMG
治疗者
:350
~
750ng/L
。
排卵前
E2
出现高峰期:
734
~
1468 pmol/L (200
~
400 pg/ml)
,
24
小时后又出现
LH
高峰期,
平均
25IU/L
。
如无此两 个高峰,
应考虑是无排卵。
2
、孕酮(
P
)
:
女性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
孕酮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生,为受精卵植入做准备。
从孕酮浓 度的升降可以推测卵巢滤泡和黄体的活动,因此血液中孕酮测定在临
床上用于监测未怀
孕妇女的排卵和黄体的正常功能,
孕酮疗法监控及早期妊娠的评价等,在判断黄体功能状态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
义。
对不怀孕妇女和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可帮助查找原因。
在月经周期中,孕酮的浓度:
滤泡期
:0.14
~
1.61
μ
g/L
。
排卵期后明显上升,黄体期达
:2.41
~
31.2
μ
g/ L
,并与血中
E2
的增加平行。
妊娠足月时可高达
: 150
~
200
μ
g/L
。
血清孕酮的升高: 见于葡萄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孕妇、多胎、
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
17-a羟化酶缺乏症、
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卵巢颗粒层膜细胞瘤、卵巢脂肪样瘤。
孕酮的降低:见于先兆流产、黄体功能不良、胎儿发育迟缓、死胎、严重妊娠
高血压综合征。< br>
在月经周期第
18
~
26
天,测三次血
P
,如均小于
15.9
nmol/L
(5ng/ml)
可诊为
黄体功能不健。
3
、睾酮(
T
)
:
T
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雄激素。
4
女性主要来源于肾上腺皮质,卵巢也能分泌少量。
女性中高水平的睾酮一般见于多 毛症、男性化、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肿瘤、
肾上腺瘤和肾上腺增生。
4
、催乳素(
PRL
)
:
PRL
在人 体内主要是发动泌乳,使已充分成熟的乳腺小叶向腺腔内泌乳。对乳
腺的发育有一定的作用。
在妊娠中期与雌激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协同作用。对卵巢激素的合成、
黄体生成及溶解有 一定作用。
对胎儿的发育和成长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胎儿肺的形成。
在机体的应激反应中也有重要作用。
PRL
的分泌受下丘脑的控制。
正常的哺乳和对乳房的机械刺激也能导致
PRL
的释放,
身体和情绪的应激反应、
低血糖、睡眠也可引起
PR L
升高,能抑制性腺功能,
因此,它也为测定不孕症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育龄妇女,血清中
PRL
增高可引起“非产性”溢乳、闭经及月经失调等;
PRL
过高的原因有:甲状腺机能减退、垂体或下丘脑肿瘤、肾功能衰竭、手术、
服用某些药物(雌激素、利血平、甲基多巴、安宁、酚噻嗪等)
、性交等;
PRL
减低的原因有:垂体机能减退、
Sheehan
综合征、服用某些药物(溴隐 停、
多巴胺等)
。
绝经后妇女的
PRL
下降,低于正常月经周期的妇女的数值。
催乳素
(PRL)
是由垂体前叶所产生,成人女性的正常值在
4
~
21
μ
g/L
范围。
高催乳素血症:
PRL
>
1.2 nmol/L (30ng/ml)
一般少于
50ng/ml)
不需治疗
PRL
>
2.0 nmol/L (50ng/ml)
应予治疗。
PRL
>
4.0 nmol/L (100ng/ml)
,提示微腺瘤。
5
、促卵泡刺激素(
FSH
)
:
FSH
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并受下丘脑产生的黄体激素释放因子(
LHRH
)
的控 制。
育龄妇女的月经期内,血中
FSH
水平随雌二醇和黄体酮的水平变化而变化。
在排卵前
FSH
明显升高,达一峰值。
5
FSH
的增高还见于原发性卵巢衰竭、妇女绝经后期及性腺切除后。
FS H
下降提示下丘脑垂体轴
机能异常,可见
于垂体功能障碍引
起的闭经、
Sheehan
综合症、
多囊卵巢综合症、肾上腺肿瘤、卵巢肿瘤等。
在月经第
3
天测量血液中卵泡刺激素(
FSH
)的浓度,可用来预测 受孕能力。
如果
FSH
高于
15mIU/mL
,则代表 着生育能力较差,
如果高于
40mIU/mL
,在临床上代表着卵巢功能衰竭。
6
、促黄体生成素(
LH
)
:
LH
的 分泌受下丘脑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LHRH
)的控制,并随血清中雌激素、孕
激素的水 平变化而变化。
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解除了对下丘脑的负反馈 ,
故血清中
LH
升高。
临床
LH
升高常见于:
卵巢早衰、
更年期综合征、
垂体或下丘脑肿瘤、
卵巢发育
不全、Turner
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
LH
水平降低,可引起不育 ,常见于:垂体功能障碍、
Sheehan
综合症、
垂体切除、肥胖性生殖器退化综合症、神经性厌食及使用雌激素后。
FSH
与
LH
皆由垂体前叶所产生,
在月经周期内呈脉冲式分泌,
有明显的时间差
异。
在女性,
FSH
可促进卵泡成熟,是诊断不孕症的重要项目。
月经中期的
LH
高峰可促成排卵,在预测排卵时间上具特殊重要性。
LH
与
FSH
在月经周期中呈“同步变化”
,常同时检测。
其正常参考值
:
滤泡期
排卵高峰
黄体期
FSH
(
IU/L
)
5
~
20 12
~
30 5
~
15
LH
(
IU/L
)
2
~
30 40
~
200 0
~
20
=============
若FSH和LH水平很低,说明是垂体功能不足;
如果FSH和LH正常或增高, 说明垂体没有问题而是卵巢本身的问题,它存
在功能早衰的可能性。
6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2: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9020.html
-
上一篇:2020年糖尿病饮食指南(课件)
下一篇:女性激素测定参考正常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