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颈椎保健操
这套操不需要按摩穴位,易于掌 握和练习。经常练习可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
痉挛的软组织,
无颈椎病者有预防作用。
准备姿势: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两臂自然下垂,
全身放松,两眼平视。
1.
左顾右盼
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
30
次。
2.
前后点头
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
30
次。
3.
旋肩舒颈
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
臂先由后向前旋转
20
—
30
次,再由前向后旋转
20
—
30
次。
4.
摇头晃脑
头向左
-
前
-
右
-
后旋转
5
次,再反方向旋转
5
次。
5.
头手相抗
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
5
次。
6.
双手托天
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
5
秒钟。
B.
穴位按摩手法
你可在工作、学习过程中进行穴位按摩,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1.
按摩百会
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由 轻到重按揉
20
~
30
次。
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2.
对按头部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分开,双手用力对按揉动
20
~
30
次。
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3.
按揉风池
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
(
颈后两侧凹陷处
)
,
其余手指附在头两侧,由轻到重按揉
20
~
30
次。
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4.
拿捏颈肌
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置 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
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
2 0
~
30
次
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5.
按压肩井
以左
(右)
手中 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筋肉处),
然后由轻到重按压
10
~< br>20
次,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
6.
按摩大椎
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 ,用力按摩大椎穴(位于后颈部颈椎中最大椎体下方的空隙处)
20
~
30
次 ,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7.
对按内、外关
用左
(
右< br>)
手拇指尖放在右
(
左
)
手内关穴
(
掌横纹 以上
2
寸,两肌腱之间
)
,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
(
内关穴对面
)
,同时用力按揉
0
一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8.
掐揉合谷
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处),拇指用力掐揉
10~
20
次,双手交替进
行。
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9.
梳摩头顶
双手五指微曲分别放在头顶两侧,稍加压力从前发际沿头顶至脑后做梳头动作< br>20
~
30
次。
颈椎不好按什么穴?
李志刚:
颈椎病本来应该是
40
、
50
岁的中老 年人得,但现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的人就出现了颈
椎病,跟我们生活方式有关系,长时间盯着电脑,颈椎 情况比较严重。
颈型颈椎病人可能经常落枕,有的时候一摸后背上还有 一些结节、痛点。如果是压迫神经,会
觉得手麻,手痛;压迫到脊髓就会感觉无力;压迫到椎动脉会感觉 晕,一歪头倒地了;还有压迫一
些自主神经,会引起耳鸣、头疼。
图四:风池穴、大椎穴
穴位按摩对付颈椎病,最简单的方法可 以按
风池穴(见图四)
,就在枕骨下,从后头往下摸,
脖子后面有两个凹陷。这个穴位 用力按就感觉到酸胀,压完之后再松手,会感觉头清气爽,一加压
一放松,反复做二十次。也可以自我按 压,按揉或者拿捏。整个脖子后面两侧都可以按下来。
这是太阳经脉自 我按摩。还有一个穴位在脖子底下最高骨头下的
大椎穴(见图四)
,这个大椎
穴放血还 可以退热,可以解决疲劳。如果颈椎病,在这个地方灸一灸,或者刮刮痧对颈椎病都有好
处。可以经常对 风池穴和大椎穴两旁的肌肉做自我拿捏。
穴位按摩环节眼疲劳
图五:睛明穴、瞳子缪、承泣穴、四白穴、攒竹穴、丝竹空
李志刚:
缓解眼疲劳最主要还是生活、工作上方式的改变,工作一个小时左右,眼睛就应该稍< br>微放松一些。如果实在没时间怎么办?对眼睛局部穴位的保健按摩,就像小时候做的眼保健操。眼
睛很干涩了,用拇指和食指按内眼角,揉
睛明穴(见图五)
。外眼角是
瞳子髎
。此外还有眼睛下有
承泣穴
、
四白穴
,揉一揉耳垂对眼睛也有帮助。再有用手 指刮一刮眉毛也可以刺激穴位,眉头的穴
位叫
攒竹穴
,眉毛中间叫
鱼腰
,尾部是
丝竹空
。反复把眉毛从头刮到尾,再按一按睛明,揉揉耳垂,
眼疲劳就缓解 了。
按摩缓解头疼
李志刚:
头疼是一个症状,很多疾病都会头痛,头疼也是一个信号,说明我们人体某一个组织、
器官出毛 病了,所以有的人头疼剧烈,甚至有些威胁到生命,那个时候就不是自己能解决的了,需
要去医院系统治 疗。
如果没什么大毛病,就是日常有些头疼,有些疲劳,记忆力下降, 头晕头疼,尤其是夏天的空
调病,或者没有休息好,有些紧张导致的头疼,有几个穴位可以帮助你。
图六:百会穴、四神聪
第一个穴位是
百会穴(见图六)
,百会在我们头顶的正中。我们治疗时一般把范围扩大一些,
在百会穴旁开 一寸,围绕百会上下左右四个穴,可以用你的手指拿捏,或者用手指稍微敲一敲都可
以。
如果是偏头疼,可以进行太阳穴按压。一个穴位可能还不够,在耳尖往上有一个敏 感点叫
率谷
,
具体位置是耳尖直上入发际
1.5
寸,有一个凹陷,这 个地方也可以进行按揉。
图七:合谷穴
另外,如果是受风了导致的头疼,按
风池穴(见图四)
也可以治疗。
还有一个远端穴位,
合谷穴
,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第二掌骨 的中点,靠近骨头这个穴位,
叫合谷穴。
胃不舒服按哪里?
李志刚:
按
足三里(见图 三)
,如果有一些胃痛,消化不是很好,嗳气,都可以按一下,足三
里是保健穴,对保健非常有 效果的。
图八:中脘穴、天枢穴
还有一 个穴位是
中脘穴(见图八)
,从肚脐向上
4
寸,胸部有一个骨头叫剑突和脐中 点的位置。
这个穴位可以用工具按,就像电影里焦裕禄肝痛时,就扶着 椅子,用椅子作为工具去按。我们
也可以拿一个笔,拿一个棍按一下,也可以用拇指按,按一下松一下, 如果胃痛可以用力按。按压
中脘穴,还可以减肥,吃饭之前用力的有节律的按压中脘,可以减少食欲。< br>
搜狐健康:
胃痛按中脘穴可以立刻止痛吗?
李志刚:
可以立刻止痛。
便秘怎么按摩?
搜狐健康:
很多人都有便秘的问题,按哪最有效?
李 志刚:
不管腹泻也好或者便秘也好,
肚脐旁两寸,
两个大拇指的距离,
这叫< br>天枢穴
(见图八)
。
如果是腹泻就用灸法,如果是便秘就用摩法。
图九:关元穴、气海穴
腹泻属于寒性,所以用灸法 ,除了天枢穴,还可以灸
关元穴
和
气海穴(见图九)
,这两个穴位
都 是保健穴,培本固元。腹泻还可以用生姜切成薄片敷在穴位上,再在上面灸疗,可以治疗过敏性
结肠炎。
便秘用摩法,这个穴位可以用整个手掌磨,顺时针揉肚子,可以帮助肠 子蠕动,还有用两个拇
指点按天枢穴,尤其是左边的天枢穴,因为左边可以促进排便。
便秘还有一个小方法,用食指按
人中穴
,按上三五分钟以后可能就有便意了。
按穴位养肝法
搜狐健康:
我们再说一下肝的问题,有没有什么好方法保养肝?
李志刚:
如果是脂肪肝,穴位治疗不是强项,虽然脂肪肝在临床上可以通过针刺来治疗,但是< br>自我保健没有特别好的法,但是有一个穴位对脂肪肝有辅助的治疗作用——
阳陵泉穴(见图十)< br>。
阳陵泉在小腿上,取穴的时候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 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
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是阳陵泉。对肝有一些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有的 人脾气不好,或者乳房胀
痛、两胁胀痛,肋间神经痛,经常选的穴位也是阳陵泉穴。
还有一个
支沟穴
。支沟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直上
3
寸。取穴的时候把前臂水 平放在桌面上,
立起手掌,会看到腕背横纹。从腕背横纹中点处直上量取四横指就找到了。支沟穴也可以 上下对按。
肩中俞:
人体舒筋活络穴位之肩中俞穴!定位:在 背部,当第
7
颈椎棘突下,旁开
2
寸。取穴:
前倾坐位或俯伏位,在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
督脉
)
旁开
2
寸处取穴。
肩井穴位于肩上,在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正坐位,在肩上,当大椎穴(督
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
肩髃穴
Jiān yú
(
LI15
)
〖取穴方法〗肩髃穴位于 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
凹陷处。
胃俞穴
Wèi shù
(
BL21
)
〖取穴方法〗
位于背部,当第
12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天髎穴
Tiān liáo
(
SJ15
)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肩胛部,肩井穴与曲垣穴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手 太阳小肠经有肩脉之称,主要是因为肩胛部的穴位大都属于小肠经,《黄帝内经·经
脉篇》关于手太阳小 肠经的循行有这样一句话:“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肩解,
指的是肩关节后面的缝隙),一个“绕 ”字说明了小肠经在处如斗折蛇行,因此穴位也
较多,共计七穴,分别是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 、肩外俞与肩中俞,这一段经
脉可以称为“肩脉蛇行段”
。能够治疗肩背疼痛,如肩周炎、冈上肌腱炎、颈肩综合症、
背脊筋膜炎等。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 br>臂内收时,
腋后纹头上
l
寸。
取穴是垂手,
腋窝后面的有一竖 纹,
该纹最下端向上
1
寸的地方,就是肩贞穴。
臑俞在肩部,当腋 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取穴时沿着腋后竖纹向上推,推倒
遇有一从肩后斜向肩上横着的骨头( 这就是肩胛冈),在此骨头的下缘,腋后竖纹直上
处就是臑俞穴。
天宗在肩胛部,当 岗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在肩胛冈的下面,大约平第四
胸椎的位置可以摸到一凹陷的窝,凹 窝正中,按之痠痛特明显,该处就是天宗穴。
秉风在肩胛部,
岗上窝中央,
天宗直上,
举臂有凹陷处。
在肩胛冈的上方,
正对天宗穴,
也有一凹窝,为冈 上窝,冈上窝正中即为秉风穴。
曲垣在肩胛部,岗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 中点处。取穴时先找到肩
胛冈,然后确定岗上窝,在岗上窝的内侧端,靠近脊柱一端,当臑俞与第2胸椎 棘突连
线的中点处,为曲垣穴。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
3
寸。
肩中俞在背部,当第
7
颈椎棘突下,旁开
2
寸。
肩贞、臑俞:治疗肩周炎为主;
天宗:治疗颈肩综合症为主;
秉风、曲垣:治疗岗上肌腱炎为主;
肩外俞、肩中俞:治疗背脊筋膜炎为主
医穴位及相关知识大全(
fiash
动画教程)
注意:点击图左的穴位名,该图将显示相应的穴位
点击连接查看
最大化
fiash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2: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983.html
-
上一篇:精神病症状学试题
下一篇:DSM5-1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