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推拿复习资料
第一章推拿概述
、名词解释
1.
推拿:是以中西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运用各种不冋的手法或手的代替物刺激
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
位产生的直接生物学效应,以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2.
的应用而随之逐渐发展起来的,
员或体育运动参加者提高身体运动能力,消除疲劳和治疗运动性伤病。
二、填空题
运动推拿:是随着推拿在体育运动中
是指应用各种推拿手法,
使运动
1.
推拿古称按摩,而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我国
2.
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按摩专著是
_
帝歧伯按摩十卷》
3.
代。
推拿的基本作用原理为
纠
正解剖位置的异
改变有关的系统內能
纠正解剖位置与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息相结合
理筋正骨、整形复位
。
明确诊断,对症应用
信息调整
和
常
4.
推拿对运动创伤的治疗康复作用包括
舒筋活络、宣通气血
精力集中,位置得体
活血散瘀、减轻疼痛
和
加速康复、恢复功能
5.
推拿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应用原则为
操作卫生,时间灵活
三、判断题
和
手法有序,力量适宜
1.
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是《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2.
宋代太医院开始设立按摩博士和按摩师职位。
3.
推拿放松肌肉的机理就是将肌肉充分拉长。
4
推拿可以消除肌紧张,原发性压痛点是治疗中的关键。
5.
推拿不但可以直接放松肌肉,并能解除引起肌紧张的原因。
6.
推拿能畅通气血,因而不能对高血压病起作用。
7.
女性月经期和妊娠期不能做腹部推拿。
8.
按摩的方向一般说来应按淋巴流动的方向进行,淋巴结所在部位应重点按摩。
四、选择题
B
)
1.
我国最早的推拿专著是
岐伯按摩十卷》
A
?《黄帝内经》
B
.
《黄帝
C
.
《小儿推拿秘诀》
D
.
《小儿按摩经》
2.
首次将按摩与其它内服、外治法并称,明确地将按摩作为一种疗法提出的是以下哪部著作:
(
A
?《黄帝内经》
B
?《引书》
C
.
《五十二病方》
D
?《阴阳
^
一脉灸经》
3.
早期的按摩疗法仅用于少数疾 病的治疗,手法种类也较少,其中常用的两种手法是
(
D
.
A
.
按、搓
B
.
按、压
C
.
)
C
.
推、拿
按、摩
4.
我国历史上太医院最早设立按摩科是在
(
A
.
汉代
B
.
隋唐
木兀
B
)
D
.
明
代
5.
推拿流传至海外始于
(
B
A
.
隋
B
.
唐
C
.
宋
D
.
元
6.
推拿
一词首见于我国
(
A
.
唐代
B
.
宋代
D
)
。
C
.
元
代
D
.
明代
(
7.
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椎骨错缝的原理为
A
)
编辑版
word
A
.
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8.
肌肉痉挛的治疗原理为(
A
?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B
.
改变内能
C
)
C
.
调整信息
B
.
信息调整
D
.
活血化瘀
C
.
改变有关系统内能
D
.
纠正解剖位置异常与改变系统内能的结合
关于推拿疗法的一般注意事项中,以下哪项不正确:
A
)
9.
(
A
?妇女月经期的腰臀部、腹部穴位要重刺激
B.
病人有思想顾虑或畏惧情绪时,应先做好解释工作
C.
手法要尽可能轻柔以避免医源性损伤,特别是关节运动类手法,如颈椎斜扳法,常引发医疗事故
D
.
病人在过于饥饿、饱胀、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推拿
10.
下列哪种情况可以进行推拿
A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C
.
极度衰弱者
五、问答题
B
)
B
.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4-48
小时后
D
.
骨折、骨肿瘤者
1.
试述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原理。
答:①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
②改变有关的系统內能
③信息调整
④纠正解剖位置与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息相结合
2.
试述推拿对运动创伤的治疗康复作用原理。
答:①理筋正骨、整形复位
③
②舒筋活络、宣通气血
活血散瘀、减轻疼痛
④加速康复、恢复功能
3.
试述推拿操作时所必须遵循的应用原则。
答:①明确诊断,对症应用
③操作卫生,时间灵活
②精力集中,位置得体
④手法有序,力量适宜
第二章
推拿手法
一、名词解释
1.
手法
:以医疗为目的,术者用手或肢体其它部分,或手持器械,在受术者身体特定部位进行的各种具
有规范化动作
结构的操作技术。
2.
推法
:术者用手掌、掌根或手指着力,紧贴体表,运用适当的压力,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压移动,称为
推法。
3.
擦法
:用拇指或四指指腹、大鱼际、小鱼际、手掌、掌根贴于皮肤上,做来回直线形往返运动,称为
擦法,亦称擦
摩。动作要柔和,力量均匀,速度稍快,作用力主要在皮肤上,亦可达皮下组织。
4.
揉法
:以指面、手掌或前臂吸定在治疗部位及穴位上进行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手法,称为
揉法。
5.
拿揉
:用拇指与食、中二指或其余四指对称用力,将治疗部位夹持、提起,并同时捻搓揉捏的手法。
6.
按法
:按法是以手指、
手掌或肘尖等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
逐渐用力下压至一定深度并稍作停留
的手法。
7.
运拉
:推拿者在被推拿者的某一关节部位,根据关节活动的可能性,作屈、伸、内收 、外展、内旋、
编辑版
word
外旋、环转以及牵引等活动的手法,称为运拉法。
8?
滚法:用手掌尺侧面 的背部及掌指关节背侧突起处,在操作部位做来回翻掌、旋转动作的手法。
9?
分筋:以拇指指端深按于肌腱部,着力按而拨动的手法。
10
理筋:用拇指指腹压迫伤部,顺着肌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缓慢移动,以顺理其筋的手法。
11
扳法:用双手分别固定关节的远、近端或肢体的一定部位,向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用力,使关节 伸
展或旋转的手法。
二、填空题
1?
作用于人体软组织类手法的施术原则是
2?
作用于人体骨关节类手法的施术原则是
关节运动解剖学结构原则
持久、有力、均匀、
柔和、深透
。
关节运动轴面原则
、关节运动区位原则
、
和省力原则
。
3.
掌按法
和肘按法
等,操作时用力
而留之
,不可暴力猛然按压,常与
按法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下按,按
揉
法结合使用成复合手法。
指按法、
4.
5.
叩打法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叩击、轻拍和切击
。
各推拿手法中,通常用于提高皮肤温度的基本手法是
擦法
,而通常应用于末端病的治疗手法则
辗转拿
法。
垂直体表
,而理筋的操作方向则需
顺着肌
为
刮法
,治疗腰肌劳损为促使挛缩的筋膜得到舒展,则多用
6.
1.
按法的用力方向应
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
三、判断题
果越好。
推拿的时间越长效
(
N
)
推拿手法治疗的疗
(
N
)
2.
效与力度成正比。
3.
轻推法对神经系统起镇静、止痛作用,而重推法则 能加速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可消肿散瘀、提高
局部温度。
(
Y
)
4.
作用,故一般不直接在患者衣服上操作,以防损伤衣物。
擦法有较强的温热
(
N
)
以掌指贴附在体表
(
Y
)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
(
Y
)
叩打法操作时不宜
(
Y
)
搓法在临床应用方
(
N
)
抖法在多用于四肢
(
Y
)
滚法为最常用的推
(
Y
)
(
N
)
5.
作直线或环旋移动称为揉法。
6.
各部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肩部等。
7.
在体表有拖动动作。
8.
面,多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
9.
部尤以上肢最为常用。
10.
拿手法之一,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和松解粘连的作用。
11
按摩时的用力方向应为离心方向。
编辑版
word
四、选择题
1
推法的应用范围是(
A
?头面部
2.
擦法的运动形式是(
A
.
单向直线
D
)
B
.
四肢部
B
)。
C
.
腰背部
C
.
环形
D
.
以上各部
D
?弧形
B
.
往返直线
B
擦法
3.
操作时需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的手法是(
.
4.
下列按法的操作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
B
)
A
?推法
C
.
搓法
D
.
抖法
A
.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
B
.
用力要由轻到重
C
.
常与揉法结合运用
D
?用力要小,均匀深透
编辑版
word
7.
抖法在临床上常适用的部位是:
5.
叩打手法操作时用力必须(
A.
腰部
A
.
深沉
手腕部
B
.
缓和
B
.
C
)
)
(
C
C
?快速而短暂
C
.
四肢部
C
)。
.
搓法
D
.
弹筋
B
C
.
颤动频率高,着力稍重
D
?轻重交替
D
.
下肢部
8.
一般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的是(
6.
抖法操作的要点是(
A
A
?颤动幅度小,频率快
B
.
按法
A
.
擦法
C
.
前臂边抖动边用力下击
9.
滚法在临床上常用的部位是:
(
D
A
.
肩背部
)
D
.
可与滚法结合使用
B
.
腰臂部
C
.
四肢部
D
.
以上都是
10.
弹筋常用于治疗下列(
A
)种运动性疾病。
A
.
慢性肌肉损伤
B
.
髌腱末端病
11.
通常应用于末端病的推拿治疗手法为(
C
.
狭窄性腱鞘炎
C
)
C
.
刮法
C
.
揉捏
D
.
背法
D
.脊椎小关节紊乱症
A
.
弹筋
12.
用于牵伸腰背筋膜,
A
.
推摩
五、问答题
B
.
滚法
B
.
擦摩
D
.
切法
D
)。
放松腰肌,消除运动后腰背肌肉酸痛的按摩方法是(
1.
作用于人体软组织类手法的施术原则是什么,应如何理解
答:⑴原则:①持久
②有力③均匀④柔和⑤深透
⑵治疗的时间要持久,手法要有力,有节奏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2.
简述推法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答:⑴操作:
①
掌轻推法:肘关节微屈,拇指分开,四指并拢,全手贴于皮肤上,沿着淋巴流动方向轻轻向前推动
,
动作要柔和均匀,
力量只达皮肤。
②
掌重推法:手法与 轻推法基本相同,但用力较重,操作时,虎口稍抬起,着力点在掌根极大、小鱼
际处。力量达皮下
组织。
③
拇指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尖接触皮肤,向一定方向推动,其余四指分开助力。
⑵注意事项:
①
动作沉稳着实,保持足够按压力
②
单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中间不可出现停顿
③
方向:顺血液或淋巴液回流的方向,从远心端向近心端;
运动创伤急性期:不痛点
T
通点;慢性期:痛点
T
不痛点。
3.
简述按法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答:⑴操作:
①
指按法:用拇指的指腹或指端按压穴位或痛点。如果用单手按感到力量不足时,可 以用另一拇指重
叠按压,以加强按
压的力量。按摩腹部时,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 、小指四个手指指腹按压,必要
时还可用另一手的四个手指重叠按压。
②
掌按法:将一手或双手的手掌或掌根(如用双掌压时,多将双掌重叠)贴于被按摩 部位,腕关背伸,
用较大的力量向
下按压,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作用点在肌肉或关节上。
③
拳按法:将手握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近端的指间关节背面着力按压穴 位或身体一部位,
并作小范围的推
压或拨动。可用单拳压,也可用双拳同时按压,以增强按摩效果。
④
肘按法:用肘尖部按压穴位或痛点,刺激作用较强。
⑤
踩法:是用足踩压的一种按法,多用于运动后按摩。
编辑版
word
⑵注意事项:
①
垂直体表,缓慢加力,达到得气,停留片刻,再慢慢放松
②
切忌突然加力,突然减力
③
按法后一般加揉法,以使紧张肌肉放松。
4?
拨(分)筋与理筋在手法上有何区别,各应用于何种情况?
答:⑴区别 :拨筋手法方向垂直于肌纤维(或肌腱、韧带)或经络;理筋手法方向顺着肌纤维、韧带
或神经行走的方向。
⑵拨筋法具有解痉止痛、分解粘连、梳理肌筋等功效,常用于治 疗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损伤。
理筋法具有调和气血、理筋归位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第三章经穴推拿
一、
名词解释
1?
经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出而聚集于体表的部位,同时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2?
经穴推拿: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古老而独特的防治疾病的方法之一,
它以中医的气血、
经络和脏腑学说
为理论基础,运用手法技巧直 接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上,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畅通气血、消除
疲劳、防治伤病的目的。这种主要在经络、穴位上进行的推拿称为经穴推拿。
二、
判断题
1
足三里的位置在膝眼下
3
寸,胫骨外侧
1
横指。(
Y
)
(
N
)
2.
手三里位于曲池穴下
3
寸。
3
用指量法取穴时中指和食指的宽度为
1.5
寸。
(
Y
)
三、选择题
1
用指量法取穴时大拇指的宽度为(
A
.
1
寸
B
.
1.5
寸
A
)寸。
C
.
2
寸
D
.
3
寸
2
用指量法取穴时中指和食指的宽度为
(
A
.
1
寸
B
.
1.5
寸
C
.
2
寸
B
)
寸。
D
.
3
寸
D
)寸。
D
.
3
寸
3
用指量法取穴时除拇指外四指的宽度为(
A
.
1
寸
B
.
1.5
寸
C
.
2
寸
第五章运动实践中的推拿应用
一、填空题
1?
运动前的按摩推拿,应在训练或比赛前
15
分钟
内进行,推拿时间大约
2-10
分钟
为宜。一般
编辑版
word
而言,
急速而重
,时间
较短
的推拿手法具有兴奋作用;而
缓慢而轻
,时间
较长
的手
法有镇静作用。
2?
调整赛前失眠,推拿手法应
缓慢柔和
,而调整赛前紧张状态,推拿手法则需
轻快柔和
。
3?
运动中短时间间歇项目的推拿,
主要以
经穴推拿
为主
,
较长时间间歇项目的运动中推拿,
则以
局
部及经穴推拿为主
。
揉法
为主,四肢肌肉以
拿法
为主。
腰眼,位于
第
4
腰椎棘突下旁开约
3.8
寸
曲池,位于
半屈肘,肘横纹尽头与肱骨外上髁之
常用的局部穴
位有
承山、
委中
和
足三里
等。
4?
运动后的恢复推拿,一般在关节和躯干部以
5
?运动后腰背部肌肉酸痛,其常用的局部治疗穴位为
6
肘关节的运动推拿中,最常用的局部穴位为
匚。而
小腿后群肌的运动后疲劳恢复推拿中
,
二、判断题
1
不同的推拿手法对神经系统起着不同的作用
,
叩打、重推起兴奋作用;轻推、轻揉起抑制作用。(
Y
)
(
Y
)
(
N
)
2?
—般而言,急速而重,时间较短的推拿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兴奋作用。
3
缓慢轻柔而有节律的推拿手法,反复刺激后对神经有兴奋作用。
4.
行。
运动前推拿,应在训练或比赛前
(
N
)
1
小时进
运动前推拿
(
Y
)
(
Y
)
(
N
)
运动后恢复
(
N
)
5.
一般推拿时间以
2-10
分钟为宜。
6?
调整赛前失眠,推拿手法应缓慢柔和。
7?
调整赛前紧张状态,推拿手法应缓慢柔和。
8.
推拿时,应先推拿放松小肌肉,后推拿大肌肉。
9?
运动后推拿其目的是帮 助运动员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一般在课的结束部分或课后进行。(
10
当运动员十分疲劳时,
需马上对其进行推拿按摩。
三、
选择题
Y
)
(
N
)
1?
运动前推拿,如要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则推拿的手法应
A
.
轻、慢、时间长
C
.
重、快、时间长
B
.
轻、慢、时间短
D
.
重、快、时间短
(
D
)
2?
运动前推拿,如要降低运动员的兴奋性,则推拿的手法应
A
.
轻、慢、时间长
C
.
重、快、时间长
四、
问答题
(
A
)
B
.
轻、慢、时间短
D
.
重、快、时间短
1?
运动前推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应如何进行?
答:⑴目的:使运动员保持训练和比赛前的良好状态。
⑵操作:一般情况下应和准备活动结合起来。临场训练或比赛前的推拿,应在训练或比赛前
分钟内进行,推拿时间大约
15
2-10
分钟为宜。
2?
试述武术专项训练后腰背部肌肉酸痛的恢复推拿。(注意手法的选用及顺序)
答:⑴腰背部作大面积的推、揉、滚法或
按压
⑵脊柱两侧肌肉立掌搓、推拨等
⑶膀胱经、腰骶部擦摩;阿是穴、肾俞、腰眼、八醪、环跳等处按揉、点拨等。
⑷腰椎关节压、迫、提
编辑版
word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11: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945.html
-
上一篇:推拿治疗常用手法
下一篇:推拿手法学 知识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