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属嗜肝病毒科,其疫苗早已应用于临床,但是
HBV
在亚洲
与非洲的感染率仍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HBV
感染导致肝 病
的严重程度有显著个体差异性,有些
HBV
感染者病毒消除效果好、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或者急性感染期过后很快恢复到无症状期,而另一些
HBV
感染者则很难
清 除病毒或演变为慢性感染。当然,大部分
HBV
慢性感染者仍没有严重临床症
状或者说 没有危及生命的肝病,
只有
10%~30%
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
,甚至进
一步发展为肝癌
。成人
HBV
慢性感染率低
(约
5%
甚至更低
),新生儿
HBV
慢性感染率 则相对较高
[1]
。目前
HBV
感染的宿主范围还仅限于人与黑猩猩,感染结果由病毒本身与宿主两方面特性决定,其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通过其
他嗜肝病毒感染动物以 及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揭示一些与
HBV
感染有关的重
要环节。细胞量化技术的应用 ,极大加深了对
HBV
感染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
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免疫学现象。本文 着重讨论
HBV
感染的免疫方式,病毒学特
性对免疫方式的影响,以及病毒清除与病毒 持续感染者免疫的异同。
1
早期事件
天然免疫系统在感染后限 制病原体扩散与有效启动获得性免疫应答起到关键作
用。在病毒感染早期的天然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细胞 因子
IFN-
α
/
β
的释放,
天然杀伤细胞活化是通过生物 大分子的强烈诱导和(或)感染细胞表面
MHC-
Ⅰ
类分子的调理
[2]。病毒感染小鼠模型研究,演绎出病毒增殖的普遍模式与随后
天然免疫应答的快速启动方式。而HBV
感染后的病毒学与免疫学模式则完全不
同———机体感染病毒后
4~7周,
HBV
才启动有效增殖,血清或肝组织中才检
测到
HBV-DNA< br>和
HBV
抗原。
HBV
增殖动力学特征的研究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 br>直到最近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黑猩猩动物实验表明:丙型肝炎病毒
(
HCV)在感染后能迅速增殖,而
HBV
要到感染后
4~5
周才进入指数扩增阶 段。
HBV
扩增初始停滞期并不意味着是由机体天然免疫系统与获得性免疫系统作用
所 致
[3~4]
。
HBV
有效增殖受
IFN-
α
/< br>β
限制,急性感染期黑猩猩实验数据提
示:
HBV
可能有一系列先进策 略来逃避早期抗病毒免疫应答,抗病毒细胞因子
的活化并不是通过
HBV
的增殖来实现
[5]
。这些实验表明:
(1)
黑猩猩感染
HBV
后出现的 肝炎症状,比人要轻微一些。
(2)
黑猩猩感染
HCV
早期便检测到
IFN-
Ⅰ的活化,然而,动物感染
HBV
的早期却检测不到
IFN-
Ⅰ的活化。这种差异进
一步说明
HBV
能够逃逸机体的免疫防御。(
3)在人感染的自然史中,很难去分
析这些早期事件,因为在
HBV
感染早期往往没 有发热、乏力等类似其他病毒感
染的临床症状,
HBV
感染者通常是等到有了临床症状 之后才发被发现,这时一
般都到了感染后
10~12
周
[6]
。
2 HBV
免疫应答的启动
HBV
感染早期机体免疫应答很可能通过< br>NK
和
NK-T
细胞
来完成,虽然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
NK
和
NK-T
细胞在
HBV
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但动物实验数 据与这种推测相吻合,即
IFN-
Ⅰ初期大量释放与随后
HBV
增殖迅
速被抑制相一致。感染早期的免疫学特征决定了感染后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差异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9:3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771.html
-
上一篇:乙肝核心抗体
下一篇:病毒性乙型肝炎护理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