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拔牙出血应对大全
正常情况下,牙齿拔除后半小时左右,吐出压迫的纱卷 棉球,就不会有大量的出血情况,但可
见唾液中带粉红色的血性物。
拔牙后出血是拔牙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将拔牙后
3 0
~
60min
吐出压迫棉条后,
仍有明显新鲜出血,称为拔牙后出血。
拔牙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出血为拔 牙后当时出血即未停止;继发性出血
为拔牙当时已经止血,以后因其它原因而发生的出血。
为防止拔牙后出血,术前应严格掌握拔牙适应证及禁忌证:
询问患者有无出血史
;
患者家族内有无持续出血史
;
患者 有无长期服用影响血凝药物史,
如阿
司匹林等
;
患者有无长期饮酒史
(使依赖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
;
患者有无导致出血的全身疾
患(肝脏疾患及高血 压等)
。当怀疑有凝血功能障碍时,务必做凝血酶原时间(
PT
)检查,在术
前排除导致术后出血的因素。
拔牙后出血最易引 起病人与他人的恐慌,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一些不衣后果。因此有必
要了解一些拔牙后创口出血的情况 和原因。
⑴
拔牙后常在吐掉 压迫拔牙创口的绵卷或纱卷之后有少量渗血,
由于与大量唾液混合
(此
时唾液分泌量会 因反射性因素而增加)
,患者常误以为出血过多而紧张、恐惧,这是正常的,无
需特别处理。< br>拔牙后
1
周内,
口水中有血丝属正常现象,
80%
的患者在第 二天早晨可以停止出血。
⑵
未按医生嘱咐,过早拿出咬压的棉卷。因为咬压棉卷或纱卷是一种压迫止血的措施,能
压迫拔牙创口开放 的血管,使血液在断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自动止血,这个过程一般至少需
要
30
分钟 ,过早去除压迫的棉卷就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⑶
拔牙后当天就漱口、刷牙。当天不要漱口,不要多吐口水,防止出血或感染。拔牙 后经
咬压棉卷,虽已止血,但如果过早漱口、刷牙、水在口腔内冲击覆盖在创面的血凝块,特别是
牙刷的摩擦,血凝块很容易脱落,使已闭塞的血管又重新开放,于是再度出血。
⑷
拔牙时由于某种原因如拔牙时间较长,损伤较重,都会造成拔牙后齿槽窝内较多渗血。
(
5
)局部因素
牙槽窝内是否有 残留的断根或骨性残片;牙龈是否有较大的撕裂伤口,如周
围牙龈撕裂又未缝合,
则可造成牙根 较多出血。
;
牙槽骨是否有骨折;
牙槽内的血管是否有破裂。
还有血块保护不 佳而脱落,也可引起出血。
(
6
)感染: 牙龈炎、牙周炎、牙根尖感染及根尖肉芽肿等。某些慢性感染的,牙根下有炎性
肉芽组织,拔牙后又没有 刮干净,或在拔牙时口腔卫生太差,凝血块内有细菌滋生,使拔牙伤
口内形成炎性肉芽组织,
这 样也会造成拔牙创口出血。
这种出血,
一般见于拔牙后
2-3
天才出现,是创口感染、血凝块分解所致,且常伴有拔牙创口的肿痛等炎症的表现。
(
7
)肿瘤侵犯
(
8
)其他如拔牙后剧烈运动、说话过多、吃热饭食等。
(
9
)全身因素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及高血压等。
1.
是否有高血压病史,如有需服用降压药。有严 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在
180/100
毫米汞
柱以上的禁拔牙。一般的心脏病患者 ,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心慌
气短)
,都可以拔牙。但拔牙时应做到 :麻醉剂中不要加肾上腺素,以免出现心动过速,诱发心
衰;麻醉完全、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出血或损伤;拔牙前后应给予抗感染预防处理,
因为心脏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较正常人容易合并感染。
2.
还有血液方面的疾病也要排除。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液病
3.
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极其肝病活动期。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参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7:3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617.html
-
上一篇:牙龈出血引起的头晕,是很严重的预兆!
下一篇:膳食纤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