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髂窝流注(缩脚流注)
---
髂窝脓肿
(化脓期)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辨病辨证分析 :患者因
入院,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
髂窝流注
的范畴, 证属
热毒炽盛证
。患者摄生不慎,外感邪毒,化火生毒,注于经络
关节之间,
则气血凝滞,
凝结于髂窝部位,
结肿而发。
热毒蕴结于髂窝则见肿 痛,
大腿挛缩疼痛。热毒内盛则壮热,口渴多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是热毒炽
盛之征。本 病病位在髂窝部,病性属实,积极治疗,预后一般。
中医鉴别诊断:
1.
肠痈:两者皆可见腹部肿块。但肠痈一般发于右侧,初
起先有消化道症状,仅有发热,而无寒战,触痛和 肿块多位于右下腹深部,较髂
窝流注略高,且偏向内侧,腰大肌试验呈阴性,一般无髂关节屈曲状态。< br> 2.
环
跳疽:两者皆有腰腹部疼痛,但环跳疽疼痛在髂关节部,可致臀部外突,大腿略
向外旋,
患肢不能伸直和弯曲,
与髂窝流注大腿屈曲不能伸直鉴别。
必要时可 行
骨关节穿刺以作鉴别。
中医诊断:髂窝流注
热毒炽盛
西医诊断:髂窝脓肿
< br>3
、中医治则:以清热解毒,和营托毒为法,方以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加减,具
体拟方如 下:
黄芩
10g
黄连
15g
黄柏
20g
栀子
12g
黄芪
6g
川芎
9g
赤芍
6g
薏苡仁
15g
皂角针
6g
3
剂,日
1
剂,水煎服,三碗水煮一碗
髂窝流注
:
指发于骼窝部肌肉深处的脓肿。
初起即患侧大腿拘挛不适,
渐而上缩,
不能伸直,强伸则剧痛。髂窝部可触到圆形肿块。成脓后,按之濡软,但皮色不
变 ,全身可有壮热,自汗,消瘦,面色
[
白光
]
白,舌质红绛,脉细数等症, 类
于
髂窝脓肿
。
流注
:是毒邪流走不定,并无定处而变生 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
多患于气血虚弱者,多发于肌肉深处,结块或漫踵,单发或多发,日久 而成脓。
本类病名称甚多。
以病因命名的,
如“湿痰流注”,
“暑湿流注”和 “瘀血流注”
等;以部位命名的,如“髂窝流注”等;或以症状命名的,如“缩脚流注”等。
髂窝流注
髂窝流注是生于髂窝部的深部脓肿。
本病多单发,
不似其他流注能引起多发
现象。该
病以夏秋季节较为多见。< br>儿童易患。
本病发生时患肢胯部突然拘紧不适,
髂关节
处屈曲
位而不能伸直,故又称为“缩脚流注”.清《疡科心得集.辨流注腿痈阴阳虚实
弄证同治
< br>论》载。“其发为腿痈也,则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乍寒乍热,时痛时酸,筋屈
不伸。”描
述了本病的特征.
[
病因病机
]
暑湿外受,或余毒走散,化火生毒,注于经络关节之间,则气血凝滞,凝结
于髂窝
部位,结肿而发。
总之,本病之因多因外感湿热,邪毒蕴结,阻于经络关节之间,气血凝滞而
成。
(
辨病
)
1
临床表现
1
.
1
初起患侧大腿突然拘挛不适,步履呈跛行,
2
—
3
日后大腿即向上收
缩,不能伸
直,妨碍行走,但膝关节仍能伸屈。若用于将患肢拉直则可引起剧烈疼痛,此时
可使腹
部向前突起,脊柱似弓状。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微汗。
1
.
2
成脓
约工个月左右。皮色不变,但肿块按之中软,为已成脓。伴高
热不退,
形容消瘦,饮食大减。
1
.
3
溃后
溃破后流出黄稠脓液,诸症逐渐减轻,肿块逐渐消退,一般约
20
天收
1
:
1
。愈后患侧大腿仍然屈曲,不能伸直活动,往往需要经
l
一
2
个月,才能恢
复正常。
2
诊断要点
2
。
l
发病前常有会阴、肛门、外阴、下肢破损,或有疖、痈,或外受暑湿
史。
2
.
2
多发于一侧髂窝部,发病后患肢即屈缩不伸,触及肿块,压痛明显。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4: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482.html
-
上一篇:下肢静脉曲张的标准化护理题库
下一篇:治疗一切疔疮痈疽无名肿毒等未破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