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弹性固定
: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对该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仍可轻微活动,但有弹性阻力。被动活动
停止后,脱位的骨端 又恢复原来的特殊位置。这种情况,称为弹性固定。
2.
创伤性关节炎
:< br>由于关节软骨面被损伤,造成关节面不平整,或整复操作不当,
关节之间关系未完全复原,
日久导致部分关节面磨损,
活动时引起疼痛。
后期可
发生关节退行性变和骨端边缘骨 质增生。
3.
脱位
:
凡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的位置,< br>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者,
称为脱
位。
4.
骨擦音
:骨 折时,由于断端相互触碰或摩檫而产生,一般在检查骨折局部时,
用手触摸可感觉到。
5.
异常活动
:骨干部无嵌插的完全骨折,可出现好像关节一样能屈曲旋转的不正
常 活动,又称为假关节活动。
6.
关节盂空虚
:
构成关节的一侧骨端 部分,完全脱离了关节盂,造成关节盂空虚,
表浅关节比较容易触摸辨别。
7. “
方肩
”
畸形
:肩部失去正常圆钝平滑的曲线轮廓,多见于肩关节脱位。
8.
解剖复位
:
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
恢复了骨的正常 解剖关系,
对位
(
指两
骨折端的接触面
)
和对线
(
指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
)
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
9. < br>功能复位
:
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
置 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
10.
功能对位
:骨折在整复后无重叠 移位,旋转、成角畸形得到矫正,肢体的力
线正常,
长度相等,
骨折愈合后肢体的功能 可以恢复到满意程度,
不影响病人在
工作和生活上的要求。
11.
反常呼吸
:
多根肋骨双处骨折时,
骨折部胸廓失去支持,
产生浮动胸壁,< br>吸气
时因胸腔负压增加而向内凹陷,
呼气时因胸腔负压减低而向外凸出,
恰与正 常呼
吸活动相反,故称为反常呼吸。
12.
肘后三角
:肘部的三 点骨突标志是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伸肘时这三
点成一直线,屈肘时这三点形成一等边三角形,故 称“肘后三角”
。
13.
颈干角
:
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 所形成的角度称内倾角,
又称颈干角,
正常值在
110
°~
140< br>°之间。
14.
前倾角
:
股骨颈的中轴线与股骨两髁中点间 的连线所形成的角度,称前倾角或
扭转角,正常在
12
°~
15
°之 间。
15.
结节关节角
:
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形成的夹角 ,
称之为结节关节角,
正
常值为
30
°~
45
°。
16.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
因各种原因造成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 升高致使血管受压,
血循环障碍,
肌肉和神经组织血供不足,
甚至缺血坏死,
最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体征,统称为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17.
腰椎椎管 狭窄症
:
是指腰椎椎管、
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形或狭窄并引起马尾及
神经根受 压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者。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系因腰椎 间盘发生退行性变,
并在外力的作用下,
使纤维环
破裂,
髓核突出,
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
特征的腰腿痛疾患。
1 9.
化脓性骨髓炎
:
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骼而引起的炎症称化脓性骨髓炎。
20.
血源性骨髓炎
:
细菌从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经血流传播至骨骼 者称血
源性骨髓炎。
21.
损伤性骨化
(
骨化性肌炎
)
:
关 节内或关节附近的骨折或脱位,因损伤严重,急
救固定不良、反复施行粗暴整复手法和被动活动,使血肿 扩散或局部反复出血,
渗入被破坏的肌纤维之间,
血肿机化后,
通过附近骨膜化骨的诱 导,
逐渐变为软
骨,
然后钙化、
骨化,
在
x
线照片 上可见到骨化阴影,
常严重影响关节活动功能
。
(
脱位时损伤了关 节附近的骨膜并与周围血肿相沟通,随着血肿机化和骨样组织
形成,可引起骨化性肌炎。好发于肘、膝、 肩等处。
)
22.
端挤
:内外侧移位用端挤手法。操作时,医者
-
手固定骨折近端,另
-
手握住
骨折远端,
用四指向医者方 向用力谓之端;
用拇指反方向用力谓之挤,
将向外突
出的骨折端向内挤迫。
23. 5
“
P
”
症
:
①由疼痛转为无痛
(Painless)
;
②苍白
(Pallor)
或紫绀,
大理石花 纹等;
③感觉异常
(Paresthesia)
;④肌肉瘫痪
(Paraly sis)
;⑤无脉
(Pulselessness)
。
24.踝穴
:
内、外、后三踝构成踝穴,而距骨居于其中,呈屈戌关节。
25.
布朗
-
色夸综合征
:
脊髓半侧损伤也称布朗
-
色夸综合征,浅感觉传导束进入脊
髓后先交叉再上行,
而深感觉传导束则先上行后 交叉,
因此伤侧出现运动和深感
觉丧失,但痛、温觉仍然保存,触觉稍减退。而对侧仍有运动和 良好的深感觉,
但痛、温觉丧失,触觉稍减退。
骨折的病因有哪些
?
分为外因和内因。
(1)
外因包括直 接暴力、间接暴力、筋肉牵拉及疲劳骨折;
(2)
内因包括年龄和健康状况、骨的解剖结构位置 和结构状况、骨骼病变等。
试述肌力测定标准
?
0
级肌肉无收缩
(
完全瘫痪
)
。
Ⅰ级肌 肉有微弱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
(
接近完全瘫痪
)
。
Ⅱ 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在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
(
重度瘫痪
)
。
Ⅲ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
(
轻度瘫痪
)
。
Ⅳ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
-< br>定强度的阻力
(
接近正常
)
。
Ⅴ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
(
正常
)
。
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关节后脱位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
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关节 后脱位,
肘部均呈靴形畸形。
但是:
肱骨髁上骨折断端可
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 ,
肘关节后脱位则有弹性固定感。
肱骨髁上骨折时,
肘后肱
骨内、
外 上髁与鹰嘴突三点关系仍保持正常;
肘关节后脱位时,
肘后三点关系异
常。
简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
X
线表现。
Ⅰ期:股骨头轮廓无改变,多在负重区出现囊性变或“新月征”
。
Ⅱ期:股骨头轮廓无明显改变,负重区可见密度增高,周围可出现硬化带。
Ⅲ期:股 骨头出现阶梯状塌陷或双峰征,负重区变扁,有细微骨折线,周围有骨
质疏松征象。
Ⅳ期:髋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扁平、肥大、增生,可出现向外上方半脱位或脱
位。髋臼边缘增生硬化。
简述有移位股骨颈骨折下肢畸形的特点。
伤肢外旋 、缩短,髋、膝关节轻度屈曲。囊内骨折足外旋约
45
°~
60
°,囊外骨折则外旋角度较大,常达
90
°,并可扪及大转子上移。
简述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异同。
①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均多发于 老年人,
临床表现和全身并发症也大致
相仿。
②股骨转子部血运丰富,
肿胀明 显,
有广泛的瘀斑,
压痛点多在大转子处,
预后良好。③股骨颈骨折瘀肿较轻,压痛点 在腹股沟中点,属囊内骨折,愈合较
难。④
X
线照片可明确诊断和骨折类型。
股骨干上、中、下
1/3
骨折断端移位机理是什么
?
①股骨干上
1/3
骨折时,骨折近端因受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以及其他 外旋肌
群的牵拉而产生屈曲、外展、外旋移位,骨折远段由于内收肌群作用则向后、向
上、向内 移位。②股骨干中
1/3
骨折时,两骨折段除有重叠畸形外,移位方向依
暴力而定,但 多数骨折近段呈外展、屈曲倾向,远端因内收肌的作用,其下端向
内上方移位,
无重叠畸形的骨 折,
因受内收肌的影响,
而有向外成角的倾向。
③
股骨干下
1/3
骨折时,
因膝后方关节囊及腓肠肌的牵拉,
骨折远端往往向后移位。
如何选择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牵引方法
?
(1)
垂直悬吊 皮肤牵引:适用于
3
岁以内的儿童;
(2)
皮肤牵引适用于小儿或年老
体弱病人;
(3)
股骨髁上牵引适用于中
1/3
骨折或远折端向后移位的下
1/3
骨折;
(4)
股骨髁牵引适用于上
1/3
骨折和远侧 骨折段向后移位的下
1/3
骨折;
(5)
胫骨结
节牵引适用于上l/3
骨折和骨折远端向前移位的下
1/3
骨折。
简述胫骨下
l/3
骨折造成迟缓愈合和骨不连的原因。
胫骨的营养 血管由胫骨干上
1/3
的后方进入,
在致密骨内下行一段距离,
而后进
入髓腔,胫骨下
1/3
又缺乏肌肉附着,故胫骨中、下段发生骨折后,往往因局部
血 液供应不良,而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简述胫腓骨骨折造成创伤性关节炎的原因。
正常人的踝关节与膝关节是在 两个相互平行的轴上运动,
若胫腓骨骨折发生成角
和旋转移位,
必然破坏二轴心的平行 关系,
既影响步行和负重功能,
并可导致创
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简述肩关节周围炎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
①肩关节周围炎与神经 根型颈椎病都可出现肩臂部疼痛,
但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颈
部疼痛和活动障碍,
肩关节活 动尚可,
且无肩臂部压痛;
而肩关节周围炎则无颈
部疼痛和活动障碍,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臂部压痛明显。
②肩关节周围炎的肩臂部疼痛与神经走行无关;
神经根型颈椎病 的肩臂部疼痛与
颈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
③肩关节周围炎
X< br>线检查多为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
X
线片多出现椎体增生,
钩椎关节增生,椎间 隙变窄,椎间孔变小等变化。
简述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临床鉴别要点?
①冈上肌腱 炎发病缓慢,肩外侧渐进性疼痛,上臂外展
60
°~
l20
°时肩部疼痛剧烈。检查时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压痛,
“疼痛弧”征阳性;②肩峰
下滑囊炎主 要表现为肩峰下疼痛、压痛,但当肩外展至
90
°时原肩峰下压痛处
压痛不明显或消失 ;
③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疼痛、
压痛以肱骨结节间沟为主,
肱
二头肌抗阻力屈 肘时疼痛加重。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4: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477.html
-
上一篇:祥康偏方2018汇总
下一篇: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