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穴贴敷疗法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信息接受站,
前人称为“采听官 ”。
耳为肾窍,
肾气通于耳。
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如头痛、
神经衰弱、
高血压等有辅助效果,每日早晚长期按摩耳廓,可以激发精气、通经活络、调理脏腑、健脾培中、补肾聪耳。
(
一
)
耳廓表面解剖
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
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
耳轮脚
;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
耳轮结节
;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
耳轮尾
。
对耳 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
对耳轮上脚
,
向下分叉的一支叫
对耳轮下脚
。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
二
)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
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 部位出现
阳性反应
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 、
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 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
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耳穴分布规律表
身体部位
头面部
上肢
下肢
躯干
胸腔脏器
耳穴分布区域
耳垂或附近
耳舟
对耳轮上下脚
对耳轮
耳甲腔
腹腔脏器
盆腔脏器
消化道
(三)
耳穴主治
耳甲艇
三角窝
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耳穴有数百 个之多,经过反复的筛选验证,得到世界各国公认的为
91
个。耳穴的分布,特
别是在 耳郭前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像一个头部朝下臀部朝上的胎儿。也就是说: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屏和
耳垂;与上肢相应的分布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与下肢及臀部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上、下 脚;与盆腔相应
的,分布在三角窝;与消化道相应的分布在耳轮脚周围;与腹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艇;与 胸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腔;与鼻
咽部相应的分布在耳屏等。现将临床上最为常用穴的具体分布部位说明如 下。
解剖部位
穴名
耳中
直肠
尿道
耳轮
外生殖器
肛门
耳尖
续表
解剖部位
指
腕
结节
耳舟
风溪
肘
肩
在耳舟指,腕两穴之间
在耳舟的第3区
在耳舟的第4、5区
荨麻疹、皮肤瘙痒、过敏性鼻炎、哮喘。
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
肩关节周围炎、胆石病等
穴名
定位
在耳舟上方处,即1区
在耳舟第2区
耳轮结节处
主治
甲沟炎、手指麻木和疼痛
腕部疼痛
头晕、头痛、高血压等
在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上缘相平处
睾丸炎、附睾炎,外阴瘙痒症等
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
痔疾、肛裂
在耳轮脚处
在近屏上切迹耳轮处
在直肠上方耳轮处
定位
主治
呃逆、荨麻疹、小儿遗尿、咯血、皮肤瘙痒
便秘、脱肛、腹泻、痔疾
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
将耳廓向前对折,
在上部尖端处取之。
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失眠、牙痛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3:0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