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6 02:57

-

2021年2月26日发(作者:改扎手术多少钱)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


一、简介

肩周炎是临床常 见病和多发病,以肩部疼痛、功能受限为
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由肩< br>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所致。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肢 节痛”范畴,多为上肢筋脉、肌
肉、关节等软组织受风、寒、湿邪外袭,闭塞经络,气滞血瘀
所 致,主要表现为“肩痛累月,肩关节如胶连接不能举”,又称
之为“肩凝症”。

经过 多年的探索,我们成功找到了位于下肢腓浅神经上的
特定穴位“肩痛穴”。平衡针灸法针刺肩痛穴治疗离 周炎技术具
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二、适应症

各种原因 引起的肩关节部位的疼痛:包括肩周炎、颈椎综
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袖损伤、颈肩肌筋膜炎、脆性 骨软
骨炎、冈上肌腱断裂等引起的疼痛。

(一)西医诊断

1.40

50
岁以上,缓慢起病,多有受凉或外伤史。

2.
肩部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3.
体征检查:肩局部压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

4.X
线检查阴性。


(二)中医诊断

1.< br>风寒阻络:肩部疼痛、抬举困难、手指麻木,微恶风
寒,舌淡红苔白,脉浮熙。

2.
气虚血瘀:肩部疼痛、上举困难、肩部活动不便、面色
灰白、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脉 沉细或细涩。

3.
寒湿凝络肩部疼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苔白腻,脉
沉而迟缓。

三、禁忌症

孕妇禁用。

四、操作规范

(一) 病人取仰卧位,暴露膝关节下肢。选穴肩痛穴,该穴
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
1

3
处点,在穴位上消毒。

(二)取穴原则交叉取定右侧病变取左侧穴位,左 侧病变取
右侧穴位,即左右上下交叉取穴原则。交叉取穴是平衡针法的
特色之一。
< br>(三)针刺方法采用
28

3
寸毫针
1
支,行直刺法 ,进针

2

5
寸,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出针, 整
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
3
秒钟以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
可留针以增强 针效。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

(四)出针快速出针,并以酒精棉球按压针孔
1
分钟,以防
出血。

五、注意事项



(一)在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不 能进行功能
锻炼。待病情进入恢复期后可配合适度的功能锻炼,否则会增
加新的炎症和水肿。< br>
(二)在急性期、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严禁
在局部进行机械性治疗。如 推拿按摩、火罐、刮痧、针灸针
刀,药物封闭、理疗烤电等,都会加重肩关节的急性炎症和水
肿 。

(三)对体质虚、体质过敏、伴有慢性病的病人,针刺肩痛
穴后可出现局部痛或不 适感觉,可以通过交叉针刺膝痛穴缓
解。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症)技术


一、简介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世界各国的患病率高

10
%~
20
%,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和肾脏的病变,是危害
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高血压病患病 率已由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
5

8
%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1

88
%。肝阳上亢证是
中医辨证的一个客观证型,即疾病发展到一 定阶段所出现的病
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也是中医肝病的临床常见
证型之一,临床 上主要见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患。据统计,高
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比例约占
87
33
%,并且原发性高血压病
肝阳上亢证型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高血压病证型。< br>
耳尖放血疗法是一种传统的针灸特效疗法,有祛风清热、
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 其具有方法简单,作用迅速,疗
效满意、无副作用等特点。

二、适应症

(一)年龄
1 8

70
岁。

(二)高血压处于
2
级低、中、高危险层,且有肝阳上亢症
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三)尤适用于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三、禁忌症

(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二)合并肝、肾、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三)身体极度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

四、操作规范

(一)器械

一次性无菌采血针。

(二)操作步骤
1.
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先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
血,用碘酊和酒精严格消毒后, 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
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人,深度约
1

2m m
,随即将针迅
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
精棉球吸 取血滴。临床上刺血治病的出血量,一般是根据病
情、体质而定。大概每侧穴位放血
5

10
滴,每滴直径约
5mm(
如黄豆大小
)


2.

治疗时间及疗程一周
3
次,
12
次为一个观察疗程。

五、注意事项

(一)医生手指和患者治疗部位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患
者 治疗时取仰靠坐位,防止发生晕针;挤压时不能局限于耳尖
局部,应从较远的范围向耳尖进行轻微的挤压 ,尽可能减轻或
消除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在治疗过程中,当发现患者耳廓 小而薄.血液循环不
佳、出血量不足的情况下,通常要对耳尖部位进行挤压,但有
可能导致放血 部位小血肿的发生。当发现放血部位有小血肿


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血肿部位
1
分钟,以防止血肿变
大。一般血肿会在两天后消失。























仰卧拔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技术


一、简介

神经 根型颈椎病占颈椎病的
50
%~
60
%。目前,对于该病
的治疗多采 用非手术方法,包括推拿手法、机械牵引、理疗、
药物和功能锻炼等。有研究显示,颈椎关节内外环境力 学失
衡,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病理环节之一,推拿手法、机械牵引
和功能锻炼可不同程度地改善 颈椎关节的力学环境,因而具有
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然存在不足。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首先
着 眼于恢复患者颈椎的生理弧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柔和而又
具有渗透力的手法松解颈椎周围的软组织,调 整颈椎不良的位
置关系,使之恢复正常,具有见效快、复发率低、适应面广、
痛苦小、安全可靠 等优点。

二、适应症

18

70
岁,男女不限 ,早中期的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
型、交感型、脊髓型
(
轻度
)
颈 椎病。

三、禁忌症

中度和重度脊髓型颈椎病者,局部皮肤破损者及有皮肤疾
患者。

四、操作规范

(一)器械准备

普通治疗床。



(二)详细操作步骤

1.
患者取俯卧位,以一指禅推法、掖法和 按揉法在颈项、
肩及上背部常规操作
10min


2.
患 者取仰卧位,术者立其头端,双手重叠自第
3

4
颈椎
下将颈部稍微 托起,与水平方向呈
15

20
。角拔伸,着力点位
于棘突间,持续 时间不少于
lmin
,反复
5
遍。

3.
以示、中 .环三指指腹着力,由下而上沿直线平推,两
手协同,交替进行,包括督脉和两侧膀胱经的颈段,每条线 各
6
遍,共
12
遍。

4.
以中指指腹着力,以中 等强度力量沿项韧带及其两旁自
下而上弹拨,两手交替进行,反复
5
遍。
< br>5.
以中等强度力量勾揉风池,风府穴、阿是穴,按揉肩井
穴各
2min


6.
在拔伸状态下,左右旋转颈椎至极限位
(

45
°
)
,不做扳
法,反复
5
遍。

7.自颈根部将颈椎微微托起,然后边拔伸两手边向头部滑
移至发际,反复
5
遍。
(三)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次总时间约
20min
,隔日1
次,
6
次为
1
个疗程。

(四)关键技术环节

施力方向与力的作用点把握。

五、注意事项



(一)必要时在皮肤表面涂以少量介质,以免损伤皮肤

(二)如病情加重或皮肤损伤时应停止治疗,采取相应针对
性处理措施。






















董氏手法治疗腰椎闻盘突出症技术


一、简介

腰椎间盘 突出症是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由于
外力或积累性劳损的作用,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 迫邻
近的神经根或后纵韧带的窦椎神经而出现的,以根性坐骨神经
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相 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当某种原

(
如劳损、运动损伤、不良姿势、外来暴力
)
破坏了脊
-

-
髋构
架系统的力学平衡,而引起椎小关节 紊乱、腰椎曲度改变、骨
盆倾斜、髋关节应力不均衡、软组织痉挛,脊神经受卡压等变
化,临床 上直接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的产生和治疗效果。


-

-髋调正手法是董清平教授承家传手法,并从四十余
年临床经验中总结出的系列手法,其特点是从中医 整体医学出
发,通过系列手法调正脊
-

-
髋力学构架系统,使脊柱 维持正
常生理曲度,恢复三维立体的力学平衡,松解周围软组织痉
挛,从而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 状。

二、适应症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或多次发作,但未经任何治疗。

(二)病情为轻、中度,休息后症状可减轻。

(三)年龄在
60
岁以下,排除其他腰椎疾病和全身性疾
病。

三、禁忌症



(一)病史超过半年,经常发作,经多种非手术治疗无效。

(二)首次发病即出现剧烈疼痛,下肢症状明显,呈被迫体
位,难以行动及入睡。

(三)出现神经麻痹,表现为肌肉瘫痪或出现直肠、膀胱功
能障碍。

(四)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病史较长,影响生活和工作。

(五)合并腰椎管狭窄、 骨质疏松等改变及其他合并症,或
曾进行腰椎手术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六)病情 为重度,或
CT

MRI
显示髓核巨大突出或脱
出。

(七)
60
岁以上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八)合并骨盆或髋关节疾病,不能实施手法者。

四、操作规范

(一)松脊手法

1.
棘旁点穴手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立于患者患侧,两手
拇指相对,按顺序由下至上点按骶
l

2
患侧棘突旁
(相当于棘

6

1
厘米,又称为“内夹脊穴”
)
。点按强度以患者能忍耐为
度,相当于
10kg
左右重量,每穴持续
3秒,反复操作
3
次。

2.
牵引下棘旁点穴手法:患者俯卧位, 由两助手分别把持
其腋部、踩部,由轻渐重对抗牵引,持续
1
分钟。牵引力不超
过患者体重,患者腹侧面与床面接触。在牵引状态下,术者进
行上述点穴手法。操作方法同前,反复< br>2
次。



3.

小斜扳手法

:“小斜扳”是指手法使腰椎产生的旋转角度
小于普通大力斜扳,不超过
(15
±
3)
°。手法轻、缓,不发力。

1
)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 呈现屈膝屈髋放松状态,健侧下
肢伸直。(
2
)术者肘部推顶患者肩前部向后上方;另 一肘部推
按臀部髂骨翼处向前下方。(
3
)两肘互相配合,同时使腰部旋
转< br>(15
±
3)
°,放置支点偏下腰段。

(二)旋盘手法

1.
臀中肌点穴手法:接前法,患者仍侧卧,患侧在上。术
者用两手拇指点接臀中肌压痛点
(
即髂骨翼与大粗隆顶点之间的
压痛点
)
。点按强度先轻后重,以患者能忍耐度,相当
15kg

量,持续
1
分钟。

2.
牵引下旋转盆手法:患者俯卧位,两助手对抗牵引方法同前。术者两手把持患者髂骨两翼左右交替旋搬骨盆。骨盆旋
转角度为
20
°左右 ,手法应轻缓
(
防止猛搬
)
,左右交替旋搬各
3
次,
15
秒内完成。

3.

调髋手法:此手法操作前先做患者两侧髋 关节内收内旋
活动度检查。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术者将患者一侧下肢屈
髋屈膝
90
°,然后内收内旋髋关节至最大限度;再用同样方法
检查另侧髋关节;比较两侧髋关节内收内旋 活动度。调髋手法
反复进行
3
次。


1
)髋内收 内旋手法:用于髋关节内收内旋活动度较差一
侧。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者该侧,一手使其屈髋位,并 尽


力推膝部向内,呈内收内旋位,另一手稳定同侧肩部
(
不要离

)
。持续
6
秒钟左右,然后逐渐将下肢伸直。


2
)髋外展外旋手法:用于髋关节内收内旋活动度较好一
侧。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 患者该侧,将其踝部置于对侧大腿
上,使髋关节呈“
4
”字位,即髋外展外旋位;一手 按压膝部向
下,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前上棘使骨盆稳定不离床面,两手同时
用力,持续
6
秒钟左右,然后逐渐将下肢伸直。


3
)双侧屈髋屈膝手法:术者 两手把持双小腿,使双下肢
屈髋屈膝,双膝贴近胸壁至最大限度,持续
6
秒钟左右,然 后
将双下肢伸直。

4.

治疗时间及疗程治疗隔日
1次。
30

(
治疗
15

)


l
疗程,进行
l

2
个疗程。

五、注意事项

(一)手法操作力度、角度及活动范围应严格控制在操作规
范 的标准范围之内,并以患者能够忍耐为度。

(二)各项手法作用不同,相互关联,操作时须按 脊
-

-

规定程序进行。

(三)手法轻柔,节 奏均匀,缓和平稳。“松”为关键,通过
每一步手法,逐渐达到松脊、松盆、松髋的目的,以恢复脊-

-
髋的力学平衡。

(四)治疗中如出现腰、髋部不适或轻 微疼痛,确定为周围
软组织反应者,可继续治疗。



(五)治疗 中如出现腰、腿疼痛等症状加重,确系因手法治
疗导致者,应暂停治疗,卧床静养、限制活动并佩戴腰围 保
护,待症状缓解后,做腰椎
CT
复查,腰椎间盘突出无加重者
可恢复治疗。 否则应停止手法治疗,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火针加拔罐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


一、简介

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是汇集了火针疗法、刺
血疗法、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优势特色,提炼
形成的一种综合方法。本疗法通过将火针 针尖烧红至发白,以
其高温灼刺皮损局部,凭借火针针身粗大以及赞刺针法的多针
浅刺,能够造 成疱疹皮损局部完全开放,再加上火罐强力的吸
附作用,使局部毒邪与恶血尽数裹挟而出,受损局部得到 新血
充分濡养从而达到止痛和愈病之功。

二、适应症

适用于各年龄段急性期各型带状疱疹患者。

三、禁忌症

(一)血友病患者及患有其他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禁用。

(二)妊娠的妇女禁用。

(三)合并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肝、肾等
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忌用。

(四)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者忌用。

(五)瘢痕体质者忌用。

(六)面部、会阴部带状疱疹忌用。

(七)哺乳的妇女及婴幼儿慎用。

(八)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疗者慎用。



四、操作规范

(一)器械准备

火针针具:点刺专用火针,以钨钢 为原材料制成。规格:
中号火针直径为
0.75mm
,粗火针直径为
1.2m m
。购置火针困
难或在应急情况下,可以规格为
0.30
×
25mm
的标准针灸针代
替火针,但限烧针
10
次。

火罐:
1

5
号通用玻璃火罐。

医用脱脂棉球、止血钳、
95%
酒精。

火柴或打火机。

(二)操作步骤

1.
患者体位

根据带状疱疹皮损部位取 坐位或卧位,以患者自感舒适、
利于放松,便于医生操作为宜。

2.
选穴和治疗次序

在疱疹起止的两端及中间选定治疗部位,先于最早出现 皮
疹的部位即发疹的始端——“蛇头”施行治疗,再于后发疱疹的
中间部——“蛇腰”与尾端— —“蛇尾”施行治疗。如果患者皮损面
积较大、局部疱疹数量较多,可分批治疗。

3.
消毒


75%
酒精行常规皮肤消毒,若皮损局部已发 生皮肤破溃
者则换用安而碘消毒,以减轻患者局部刺激和疼痛。

4.
火针赞刺



左手持止血钳夹持浸有
95%
酒精的医用脱脂棉球并点燃,
使火焰靠近患者皮损部位并距先前选定的针刺部位约
10

15cm
,注意防止火焰或燃烧的酒精滴下灼伤患者。右手以握笔
式持针, 将针尖、针体探入火焰的外焰烧红或烧至发白。

烧针后以疱疹簇为单位呈“品”字形点刺。要 求时间在一秒
钟以内,针尖仍发红时果断、迅速地刺入带状疱疹皮损部位,
直入直出,不得歪斜 、拖带。

水疱、丘疹或红斑区采用中、粗火针点刺,进针深度以针
尖刺破疱疹,达到 其基底部为度。对于较大的脓疱或血疱即直

0.5cm
以上者,用粗火针点刺。所刺 针数,根据疱疹簇的大
小确定,以簇中疱疹数量的
1/3

1/2
为 宜。刺后用消毒脱脂
棉球挤净疱液。

5.
拔火罐及留罐

根据疱疹簇面积大小,选用适当型号的火罐于火针点刺后
在受针局部吸拔,以火罐能罩住疱疹簇,使火针 刺点被纳入罐
内为度,如果疱疹簇面积过大,可并用多个火罐。留罐时间
5

10
分钟,以局部皮肤轻度瘀血为度,通常可拔出少量血液
或渗出液。

若起罐后局部出现血疱,可再用火针点刺。

治疗结束后,以消毒棉球擦净局部皮肤表 面污液,如皮肤
表面破溃明显者,可敷以无菌纱布并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6.
治疗时间及疗程



患者就诊的前三天每日行本法治疗一次,之后隔日治疗一
次。

本疗法无固定 疗程限定,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病人耐
受情况决定治疗次数,当疱疹结痂、疼痛消失即可终止治疗。

五、注意事项

(一)医生注意事项

1.
加强 训练以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如医生本人畏惧火针
者,不要轻易施用火针疗法。

2.< br>火针针具因反复多次加热烧灼,易发生老化即变形、变
软而影响临床操作,要选用品牌火针并定期 检查火针质量,对
品质降低的火针要及时更换。

3.
火针针刺前要注意无菌消毒,消毒后避免局部再污染。

4.
火针针刺及拔罐时注意防止火焰或燃烧的酒精滴下灼伤
患者。

5.
关节、大血管及重要脏腑与器官周围慎用火针。

6.
面部及其他肌肉菲薄部位宜选用细火针,减轻患者疼
痛。

7.
治疗过程中医生要细致观察皮肤的颜色及患者的反应,
出现滞针、疼痛剧烈、出血、晕针、感染 等意外情况时,按照
意外情况应对方案及时处理。

(二)患者注意事项



1.
火针针刺后局部有小红肿及轻度搔痒属正常情况,禁止
搔抓以防感染。

2.
火针治疗后
24
小时内不可洗浴针刺局部,以防感染。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2: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368.html

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