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系列培训
2013.01.21
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
根据创伤和各种手术中污染的可能性将切口分三类
手术切口分为三类
:
Ⅰ
类为无菌切口,
Ⅱ
类为可能污染切 口,
Ⅲ
类为污染切口。愈合等级分为
三级:
甲级为愈合优良,乙级为愈合欠佳,丙级为切口化脓。
对于个别分类确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
即不能确定为
“
Ⅰ
”
者以
“
Ⅱ
”
计,不能确定为
“
Ⅱ
”
者以
“
Ⅲ
”
计,以此类推。
一、分类标准:
1
、清洁切口,用
“
Ⅰ
”
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 伤口;手术未进入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即缝合的是无菌
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2
、可能污染的切口,用
“
Ⅱ”
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 污染,如胃大部切除术、无感染且
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 的部
位、
6
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3
、污染切口,用
“
Ⅲ
”
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 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
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 br>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如化脓性阑尾
炎手术、肠梗阻坏死 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有失活组
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 手术等。
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
1
/
3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1: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8305.html
-
上一篇: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全册教案
下一篇:最新手术室简介(1)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