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颗粒说明书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高血压患者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
5
个成人 中就有
1
人患高血压;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
2
亿;
我 国心脑血管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
40%
以上,
高血压是首位
危险因素,
每年
300
万心血管死亡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高血压患者现状
与没有高血压的患者相比:高血压患者的心力衰竭危险性增
加
6
倍
高血压使中风危险增加
4
倍
高血压使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
2
倍
高血压患者现状
脑卒中发病率是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
5
倍(
250/10
万
vs
50/10
万)
。
脑卒中
/
心肌梗死发病比值,
在我国高血压人群约
5~8:1
,而 在西方高血压人群约
1:1
脑卒中以每年
8.7%
的速度增长
< br>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低于
50%
,
40%
和
1 0%
一般患者目标血压:
<140/90mmHg
(如果患者可以耐受,
应降到更低水平)糖尿病患者和高危或极度危险患者
(
卒中、
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 蛋白尿
)
目标血压:
<130/80mmHg
老年人目标血压:
<150/90mmHg
为了更容易达到目标血
压,应该在出现明显心血管损伤之前就 开始降压治疗降压治
疗的意义临床试验证明,降低血压可以减少高血压并发症。
特别是脑卒中。
国外临床试验:收缩压降低
10
-
14mmHg
和舒张压 降低
5
-
6mmHg
,
脑卒中减少
2/5
,
冠心病减少
1/6
,
总的心血管事件
减少
1/3
。
血压的调节
BP=
心排血量×总外周阻力
心排血量:体液容量、心率、心肌收缩力
总外周阻力:阻力小动脉结构改变、血管壁 顺应性、血管舒
缩状态降压药物的种类利尿剂
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 抑制剂(
ACEI
)
钙拮抗剂(
CCB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拮抗剂(
ARB
)
α
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作用机制:
促进肾脏排出体内的钠盐和水分,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
压。
由于胞内低 钠,使
Na+-Ca2+
交换减少
Ca2+
内流↓→降低血
管平滑肌 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常用利尿剂氢氯噻嗪
本类药物作用机制主要抑制远端小管前段和近端 小管(作用
较轻)对氯化钠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
Na+-K+
交换 。肾外作用机制也参与降压。
“低上限”利尿作
用:较低剂量就能达到最大效应,
12 .5mg qd
,达到全效的降
压作用最多
6
周时间。
1-2h起效,维持
16-24
小时。
GFR<30ml/min
时失效代 谢紊乱:血脂、血糖、尿酸
吲哒帕胺钠催离
/
寿比山
利 尿、钙离子拮抗作用。
半衰期
14-16
小时,
持续
24
小 时降
压作用。对血脂没有不良影响。对血糖、尿酸、血钾的影响
较氢氯噻嗪为轻。磺胺药过敏者 禁用。
呋噻米速尿与噻嗪类利尿剂相比:相对利尿量较多(
8
:
3
)
相对失钠量较少
(
140
:
150
)
相对失钾量较少
(
10
:
25
)半衰期
1.5
小时,作用持续时 间
4-6
小时急性肺水肿的
初始治疗药物,
5-15min
起效
托拉噻米特苏尼:既具有速尿的高效利尿作用,又具有噻嗪
类利尿剂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利尿作用更强:
10~20mg
特苏尼相当于
40mg
速尿作用
持续时间更长:半衰期
3.5
小时生物利用度高 :口服生物利
用度
(80~90%)
高于速尿
(40~50%)
。
口服和非肠道给药疗
效几乎相同。排
K+
量明显低于速尿(拮抗醛固酮,相对保
钾)
,对
Mg2+
、尿酸、糖和脂质类物无明显影响。
利
尿
剂适应症:轻中度高血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禁忌症:高尿酸血症或痛风
患者、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大于
2 90?mol/L
副作用:电解质
代谢异常(尤其低钾血症)
、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 乱、痛
风。
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
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
?
受体,减慢心率抑制心肌
?
受体,减弱
心肌收缩力抑制交感神经节 前
?
受体,
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
放阻断肾小球旁细胞上的
?
受体,抑制肾素分泌,抑制
RAS
系统对血压的影响
-------
减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受体阻滞 剂适应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在静息心率
较快(
>80
次
/分)或合并心绞痛时。
禁忌症:用药前心率低于
55
次
/分、
II
度或
II
度以上房室传
导阻滞;哮喘和周围血管疾病的 患者禁用
β
受体阻滞剂;心
功能不全、糖尿病、严重的血脂紊乱患者慎用。
受体阻滞
剂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疲劳、肢体寒冷。可引起糖 代谢、脂质代谢
紊乱。少见的副作用:支气管痉挛,胃肠不适、眼睛闪烁及
视觉盲点等。相对罕 见的副反应:心力衰竭加重、肌肉痉挛
及血浆肌酸激酶水平增高、皮疹、阳萎及性功能减退等。常
用
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降压机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
胞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细 胞内钙离子浓度下降,血管扩张,
总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钙通道阻滞剂代表性的药物分
3
大类:
1
、苯烷基胺类
:
维拉帕米
2
、苯噻氮卓类
:
地尔硫卓
3
、二氢
吡啶类
:
“地平”类常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常用二氢吡啶
类钙拮抗剂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
30mg
通过膜调控的推拉渗透泵原理,使药物以零级速率释放起效
缓慢,
6h
,
维持
24
小时血药浓度稳定不受胃肠道蠕动和
pH
的影响,
谷
/
峰比
1
服药后药片中的非活性成份完整地通过 胃
肠道,并以不溶的外壳随大便排出血液透析不能清除常用二
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络活喜:氨氯地平
作用缓和,谷峰比值
70%
半衰期
35 -50
小时,连服
7
~
10
天
血药浓度达到稳态不被血液透 析清除
降压之外的作用抗心绞痛作用,尤其冠脉痉挛抗颈动脉粥样
硬化作 用(同拜新同)延缓肾功能恶化(效应同缬沙坦,
V
ALUE
研究)
常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波依定:非洛地平
血管选择性强
1
:
118
心衰?谷峰比
33%-60%
半衰期
25
小
时,
但是。
。
。
美国仅批准于治疗高血压钙通道阻滞 剂
-
适应证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相对较
强.
对老年患者有较好降压疗效,收缩压下降较明显。
几
乎可以与每类抗高血压药联合使用而增强降压疗效。
无水
钠潴留和不影响糖脂代谢。外周血管疾病
钙通道阻滞剂
-副作用增加心率,
面部潮红体位性低血压,
多
见于与其他药合用或老年患者,(变换体位要慢,小剂量开
始)头痛:用药时间长会消失,否则停药便秘:发生率高,
可能 与影响胃肠道平滑肌
Ca++
转运有关胫前或踝部水肿皮
疹,牙龈肿胀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抑制剂作用机制
ACEI
主要的药理作用是抑制
ACE
活性,< br>减少血管紧张素Ⅱ
的生成,减少缓激肽的水解,使血管舒张、血容量减少血压
下降。
“普利”
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
ACEI
ACE-I
适
应证
轻、中度及严重的高血压病人高血 压合并左室肥厚高血压伴
有外周血管病左室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及心室
重构糖尿病伴 有微量蛋白尿和
/
或糖尿病肾病
ACE-I
禁忌症妊 娠高血压重度血容量减少重度主动脉或二
尖瓣狭窄限制性心包炎肾性高血压尤其是双侧肾血管病变
或孤立肾伴肾动脉狭窄肾功不全,血钾超过
5.5mmol/L
,血
肌酐增加超过< br>50%
或高于
265umol/L
ACE-I
副作用干咳:
缓激肽聚集而作用于呼吸道有关。通
常停药数天后消失。血管神经性水肿:
常发生于首剂及用
药后的
48
小时内,故认为与缓激肽聚集有关。首剂低血压:
肾功能损害: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较强,使得肾小球滤过率
减低。肾小球滤过压下降,肌酐、尿素氮聚 集、增高。
(对
于
CKD
患者,破坏了代偿机制)高血钾症:
抑制醛固酮释
放所致其他:味觉障碍;皮疹;粒细胞减少
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断剂最新一类的降压药物
直接阻断血管收缩,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板蓝根颗粒说明书
-板蓝根颗粒说明书
-板蓝根颗粒说明书
-板蓝根颗粒说明书
-板蓝根颗粒说明书
-板蓝根颗粒说明书
-板蓝根颗粒说明书
-板蓝根颗粒说明书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12: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7880.html
-
上一篇:什么是压力管理
下一篇:人的磁场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