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262医院第九章皮肤科护理常规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2-24 02:31

-扬州心理咨询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邯郸白求恩医院)


第九章皮肤科护理常规

一、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
.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
.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
.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
3
次,连续
3
日。


3
.若体温
37.5
℃以上,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
次。


4
.若体温
39
℃以上,每
4
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
1
次,或遵医嘱执行。


5
.体温正常
3
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
1
次,或遵 医嘱执行。


6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
1
次。


(六)每周测体重
1
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

严密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瞳孔、
神志、
舌脉、
二便等变化,
发现异常,< br>及时报告医师,
并配合治疗。


2

注意观 察分泌物、
排泄物、
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师 。


3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十)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十一)根据患者病情,对患 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
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二)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 意观察用
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三)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四)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二、湿疮护理常规

因禀性 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所致。以皮疹呈多种形态、发无定处、
易于湿烂流津为主要
临床表现。 病位在皮肤。湿疹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
.皮损表现,瘙痒程度。


2
.生活方式、排便状况。


3
.心理社会状况。


4
.辨证:湿热浸淫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


(二)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1
)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
)湿热浸淫者,室内宜干燥;脾虚湿蕴者,室温略高。





4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严 重皮损者,使用消毒的
床单、被套。


2
.用药护理



1
)中药汤剂宜温服,遵 医嘱服用清热利湿、健脾止痒药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2
)遵医嘱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及外用的止痒药物。


3
.饮食护理




1
)< br>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之品。




2
)若发现某种食物能加重或诱发本病时,应禁忌食。


3
)不饮酒、浓茶及咖啡。


4
.情志护理


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急躁、忧虑 心情,多劝慰使之情绪稳定,增强治愈疾病
的信心。


5
.临症施护




1
)湿热浸淫者,保持皮损部位干燥,剧痒难以入寐时遵医嘱针刺。




2
)脾虚湿蕴、糜烂渗出时,遵医嘱中药药液湿敷。




3
)血虚风燥、剧痒时,遵医嘱用耳针或艾灸止痒。

6
.并发症的护理


1
)感染


1
)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净,及时更换床单。


2
)破溃处涂药注意无菌操作。


3
)注意营养,提高免疫力。


2
)营养失调


1
)检测各种与营养有关的指标,并准确记录。


2
)患者饮食应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


3
)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果。


4
)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注液体及电解质。

(三)辩证施护

1.
湿热浸淫证(急性湿疹)施护原则: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1
)居住处应通风干燥;注意皮肤的清洁,勿用肥皂、避免热水烫洗、烈性药物刺激剂搔
抓。


2
)饮食宜清淡,忌肥甘,保持大便通畅。


3
)因湿疹瘙痒无休,指导患者避免烦躁,剧痒难以入寐时遵医嘱口服止痒药。


4
)若滋水较多时,可遵医嘱给予中药洗浴。


5
)可在睡前按摩太白穴以镇静安神止痒。


6
)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注射和接种牛痘。


7
)本型可以使用硝矾散冷敷皮肤,或使用湿疹散香油调涂。

2
.血虚风燥证(慢性湿疹)施护原则:养血祛风,清热化湿。


1
)保持室内清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2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等。


3
)稳定患者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4
)可选用各种软膏剂、乳剂外擦,或使用丹皮酚软膏涂抹皮肤。


5
)可用艾条熏患处止痒。

3
.脾虚湿蕴证(亚急性)施护原则:清热燥湿,健脾止痒。


1
)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舒适,保护皮肤。


2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及发物等;注意发现能加重或诱发
本病的食物,并 避免再食用。


3
)让患者了解有关本病的有关知识,稳定患者的情绪,增 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4
)遵医嘱给予中药擦洗或涂抹,可以使用青鹏软膏涂抹患处。


(四)健康指导


1
.向患者讲解本病的预防知识。


2
.患病期间,暂缓预防注射。


3

居 住条件要干爽、
通风。
穿棉质衣物,
勤换勤洗衣服,
加强个人卫生,
保持皮肤干燥,
洗浴次数不宜过多,
不宜过多使用香皂、
沐浴露,
可经常使用 滋润剂,
不要用肥皂及过烫的
水擦洗皮损,避免搔抓,越抓越痒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4
.尽可能寻找原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小腿静脉曲张等。

5
.一般湿疹患者 应以宜消化素食为主,大便应日日通畅,忌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的海产
品如鱼、虾、牛奶、鸡蛋等食物 。常用一些健脾祛湿的药膳,如冬瓜链子汤、绿豆赤小豆汤
等。河产品如莲子、藕、荷叶等。

6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奔类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尽可能避免感冒、
扁桃腺炎、
咽炎的发生。
一旦发生应积极对症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7
.消除精神紧张因素,避免过于疲劳,注意休息,放松心态。

8

湿疹有渗液的部位尽量少洗,
宜保持干燥,
并避免或少接触化学洗涤用品。
清洗患处时,
动作要轻柔,不要强行削离皮屑,以免造成局部感染,影响治疗,使病程延误。

9
.湿疹最忌四个字:烫、抓、洗、馋。湿疹很怕刺激,即使再痒,也不能用热水烫洗和搔抓,
否则只会加重病情。
身边可备些止痒药膏,
痒了适度抹擦。
此外,< br>湿疹患者还要管住嘴,
虽然没必要什么都忌,但要自己观察,会引发或加重湿疹的食物一定不要贪 嘴。

三、白疕护理常规

因情志内伤、饮食失节所致。以皮肤上起红色斑片 ,上覆多层白色皮屑,抓去皮屑可见点状
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皮肤。银屑病也可参照本病护理。

护理评估

1
.皮损表现

2
.病程、饮食习惯、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3
.心理社会状况。

4
.辩证风热血燥证、血虚风燥证、淤滞肌肤证。

(二)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1
)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 重症患者需卧床休息,如出现大量脱屑、皮肤潮红等症状时,宜安排单人房间,严格
床边隔离,做好生活 护理。

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
)观 察皮疹的分布部位、颜色、大小、鲜屑多少、瘙痒程度、有无出血点及同形反应。


2
)患者突然出现全身弥漫性潮红、大量脱屑、伴有高热或痛痒剧烈、烦躁不安者,及时
报告医 师并协助处理。

3.
用药护理


1
)中药汤剂一般温服为宜。


2
)风热血燥患者宜偏凉服。


3
)血虚风燥患者可饭后服。

4.
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少食油腻食物,忌鱼腥、辛辣刺激
等食物。

5.
情志护理此病较顽固,易复发,应勤于患者沟通,保持良好情绪。

6.
临症护理


1
)风热血燥者,瘙痒剧烈,遵医嘱中药膏外用。


2
)血虚风燥者
,
遵医嘱用中药浴治疗。


3
)瘀滞肌肤、皮损肥厚者,遵医嘱给予中药膏外擦。

7.
并发症护理


1
)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丢失

1
)饮食宜清淡,宜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

2
)多食蔬菜水果,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输注液体及电解质。

3
)检测与营养有关的指标,并记录。


2
)红皮病型牛皮癣导致全身损害及继发感染

1
)病室清洁,通风,保持床单位清洁,及时更换床单。

2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治疗,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
)不要强行剥离皮屑,防止搔抓及强力刺激,以免造成感染。

4
)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争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
)注意营养,提高免疫力。


3
)关节型牛皮癣导致关节损害

1
)注意减少运动量、运动强度,避免重体力劳动。

2
)适量摄取蛋白质,补充钙剂。

3
)肥胖牛皮癣关节炎患者应控制饮食,进行合理的减肥,以减轻关节所承受的负重。

4
)注意关节的保暖。

(三)辩证施护

1.
风热血燥证


1
)病室通风凉爽,清洁舒适。


2
)饮食宜清淡低脂,多食新鲜蔬菜和凉性瓜果如西瓜、黄瓜,多饮水,忌油腻之品


3
)密切观察体温及皮疹状况,做好高热护理,若新皮疹不断出现,皮肤潮红大量脱 屑,
应及时报告医生,以防红皮病。


4
)加强生活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5
)中药汤剂凉服,一旦热像消失,通知医生停服此药,局部皮损处使用浓度低、性质温
和的外用药,药 浴时,水温不宜过高,防烫伤。


6
)由于剧痒难忍,患者烦躁,要耐心解释本病治疗过程,安定情绪。
< br>(
7

本型患者可以在肺俞、
血海、
膈腧等穴位上先进行闪灌 治疗,
闪灌后留灌五到十分钟。


8
)本型患者可以遵医嘱采用银 屑病一号方进行药浴,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功效。

2.
血虚风燥证


1
)病室清洁舒适,保持一定的湿度。


2
)饮食宜平补清补,可食瘦肉、百合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
)中药汤剂宜饭后服,观察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


4
)嘱患者切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5
)本型可以对肺俞、风门、足三里、三阴焦等穴位进行闪灌,闪灌后留灌五到十分钟


6
)本型患者可以遵医嘱采用银屑病二号方进行药浴,具有养血祛风的功效

3.
瘀滞肌肤证


1
)病室清洁舒适,温度适宜,阳光充足


2
)饮食宜清淡,并适宜热服。忌食鱼腥发物及生冷助湿之品


3
)中药汤剂宜热服,服药后应休息保暖避风


4
)观察皮肤脱屑程度


5
)本型可以在血海、膈腧委中穴位进行闪灌后留灌


6
)本型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银屑病二号方进行药浴,具有解毒收敛的功效

(四)健康指导

1.
饮食忌辛辣、油腻鱼虾、羊肉等发物。

2.
避免寒冷、潮湿刺激。

3.
洗浴适度,切忌烫洗,避免搔抓。

4.
合理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5.
本病治愈后需再继续治疗
2
个月,以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四、蛇串疮护理常规

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 分布,
排列宛如蛇行,
且疼
痛剧烈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皮肤。带状疱疹可参照本病 护理。


(一)护理评估


1
.病程长短,对疾病疼痛的承受能力。


2
.饮食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


3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4
.心理社会状况。


5
.辨证: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


(二)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1
)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肝经郁热者,病室温度宜偏凉;脾虚湿蕴者,病室温度宜偏干燥。




3
)保护皮肤,避免磨擦,水疱不宜挑破。大疱者遵医 嘱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液,疱壁
不宜除去,防止继发感染。



4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
观察体温、脉搏、舌脉、二便等状况



2
)观察疱疹部位、大小、疼痛程度,有特殊变化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
.用药护理




1
)中药汤剂肝经郁热宜凉服,脾虚湿蕴宜温服。




2
)服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
.饮食护理




1
)饮 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鱼腥之物,禁烟、酒。




2
)肝经郁热者,宜进清热解毒之品。




3
)脾虚湿蕴者,宜进健脾利湿之品。




4
)气滞血瘀者,宜食清解余毒、行气通络之品。

-扬州心理咨询


-扬州心理咨询


-扬州心理咨询


-扬州心理咨询


-扬州心理咨询


-扬州心理咨询


-扬州心理咨询


-扬州心理咨询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02:3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6918.html

第九章皮肤科护理常规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