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片
原的抽动症治愈经历分享
作者:离离原
:
8703101
我自己亲身的经历,转发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希望
孩子发现问题过程:
第一次出现症状端倪是在
3
岁半,出现了一个 伸手的动作,不太
明显,频率也不高,一般在孩子紧张或者思考出现。孩子脾气开始变
大,委屈 的时候压抑着,只流泪不出声音。那时候不知道抽动症,孩
子的情绪问题也没有给予重视。
< br>孩子
4
岁半,抽动症爆发。最开始时出现了面部肌肉的抽动,感
冒的时候尤其明 显。然后孩子出现了频繁的挤鼻子有动作,一周后,
发展的很严重了,一分钟几十下。
摸索之路:
这时候我开始觉察到问题,上网百度,生平第一次知道了一个叫
抽动症的名词。
当时了解到的信息,
抽动症是难以治愈的,
病因不明,
治疗方 式不明,而且当时百度的第一页都是手术、神经修复之类的。
震惊、恐惧、崩溃、晴天霹雳,都不足以形 容我当时的心情。
我怎么也想不通,我的儿子怎么会得这个病,我自认为自己是个
好 妈妈,关注孩子安全感和体质,母乳喂养到
2
岁多,工作之外的时
间,
也几乎 全部给了孩子,
也一直自认为比较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身体
健康。有一两周的时间,自己一直沉陷 在这种纠结和绝望中。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了一个抽动症的群,开始接触到很多抽
动症的家长,
但是那时候抽动症的群好多都是卖药的,
也有一些网友
吐槽自身经历和 偶尔转发的别人的成功案例。
网友孩子的自身经历跟
我都差不多,转发的案例一般都是调理好的 或者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我自己应该本身比较正能量的,当时自己虽然崩溃,但是能够在网友的经历或者转发的案例中吸取经验。
网友转发的正面案例,
我会
从中去寻找希 望,去总结和体会别人的经验;网友同样崩溃经历,我
从中寻找安慰:我不是最崩溃的,不是孤军作战的 ,还有这么多同病
相怜或者比我更厉害的病友。
就这样一步步的,一点点的,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慢慢找到了方
向。
体质方面:
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比较信奉中医思想,当时直觉就觉得
孩子肯定不能手术和西药。
后来慢慢了解到,抽动症跟体质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医上,抽动< br>和多动,是归为一类的,都是由脾胃不和引起。我就开始回忆孩子的
体质问题,他流口水流到2
岁,三四岁了还尿床,严重盗汗,种种问
题显示,孩子脾胃虚。
这时候开始研究小儿推拿,
调理孩子的体质:
清肝补脾补肾清肺。
心理方面:
刚才提到,最开始的阶段,我是崩溃的,情绪低落的,对生活对
工作完全失去了信心。我有个同事,以前是心理咨询师,有一次一起
吃饭时我无意中提到,
我的 孩子有些多动
(当时不肯面对抽动症这个
词)
,她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她说多动症其实 是心理问题引起的,跟
家长又很大关系。
我开始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开始去关注孩 子的内心。开始反思
教养方式中的问题:
我自己虽然对孩子付出了时间和精力,
但是我 本
人属于比较理性的,
在陪伴过程中没有给孩子充分的爱和情感,
在跟
孩子的 亲密互动和情感回应不足;
我白天上班,
孩子
3
岁以前白天姥
姥帮带 ,姥姥比较有耐心,
但是存在包办和过度保护,对孩子自我能
力的发展有影响;
孩子< br>3
岁到
4
岁之间白天爷爷奶奶帮带,
在这期间
上了幼儿园,爷 爷奶奶生活和卫生习惯好,但是规矩和限制、控制比
较多,
对孩子自我成长干扰较多;
幼儿园虽然培养了孩子的规律和纪
律性,
但是过多的规矩和牵制,
对孩子的自我成长也 有一定程度的干
扰,对于承受力差的孩子有一定冲击。
刚才也提到过,我比较信奉中 医思想,从我自己不专业的角度去
理解中西医的差别,
就是中医是释放,
是让病症发出 来,
从根上去治;
西医是用抗生素等把病症压回去只治标不治本。
这时候我也开始重新
审视网上的一些成功案例,
用中医的思路去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我
开始慢慢 体会到,
孩子是内心受到了压抑,需要释放,动作和脾气都
是释放。在这个理念的支持下,我开 始接近孩子的内心,慢慢学会怎
么爱孩子。
艰辛的康复之路:
孩 子抽动症以后,性格变得很乖戾,天使变魔鬼,只要稍微不顺
心,就大发脾气。
还会说恨妈妈讨 厌妈妈,有时候说要把妈妈扔下楼
撕碎。
-纳豆片
-纳豆片
-纳豆片
-纳豆片
-纳豆片
-纳豆片
-纳豆片
-纳豆片
本文更新与2021-02-23 18: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6136.html
-
上一篇:满月酒祝福语-精品文案范文
下一篇: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