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怎样治疗
1
、体液的概念与组成
(1)
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
组成:
2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
渗透压
①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 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②细胞外渗透压: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③细胞内渗透压:主要是
K
+
(2)
酸碱度: 近中性
(7.35
~
7.45)
,与
HCO3
-
、
HPO4
2-
等离子有关。
(3)
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
细胞外液三种组成成分的比较:
存在部位
来源
血浆
血管
组织液
组织细胞间隙
①透出毛细血管的血浆②细胞内液外渗
绝大多数体细胞
淋巴
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吸收的部分组织液
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在其中的细胞
各种血细胞
所含化学成分
都含 有水
(90
﹪
)
、无机盐
(l%)
、蛋白质
(7%
~
9%)
等,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
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低
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生命起源于海洋
本质
三者之间的关
系图
易错点拨:
1
、细胞内液与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的区别。
①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②细胞外液 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体内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外界环境是指人体外的环境。
人的消化道 、呼吸道、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
1
接接触,这些液体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2
、人体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
①组织细胞:组织液。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④血细胞:血浆。
1.
一.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
]
A
.血液
B
.组织液
C
.体液
D
.细胞内液体液及其组成:
2.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
]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3.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过程
2
、
6
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
.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
C
.
T
细胞、
B
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
.丁中
O2
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4.
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a
.
b
、
c
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
b
中
③
d
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正常
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
a
中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5.
下图 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
A
、
B
、
C
、
D
表示的是结构,
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③可以进入
A
、
B
、
C
B
.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环境
C
.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
D
.
B
产生的废物 和
CO2
先后经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
二.
内环境:
1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
、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2)
具体表现: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4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容与基础
(1)
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 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
(2)
内环境稳态的内容与意义:
(3)
维持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4)
直接参与的器官与系统:
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泌尿系统④循环系统
6
、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现代观点: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知识拓展:
1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出现下列情形,稳态会遭到破坏:
①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
②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2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①神经调节:调节的主要方式,如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②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 质,如激素、
CO2
、
H+
等通过俸液传送对机体进行凋节,其中主要是激素 调节。
③免疫调节:免疫系统通过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
5
、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
pH
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细胞代谢正常进行。是机体进行正常生
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知识点拨:
1
、血液
Na+
、
K+
、
pH
的稳定性: 血液的
pH
通常在
7.35
~
7.45
之间,变化范围很小 。原因是血浆中含有
HCO
3-
、
HPO
4
2-
等 离子,可起到缓冲作用。
2
、内环境稳态失调:长期营养不良,会出现组织水肿。人 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
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加。淋巴 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回流到
血浆从而使组织液增加。肾小管肾炎也会使组织液增加而水 肿。细胞代谢旺盛使代谢产物增多,组织液浓
度增加使组织液增多而水肿。
3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具体表现: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剧烈运动时,人体会大量出 汗;
接受抗原刺激后,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4
、体液各成分间的转化与判断方法
①相互转化关系:
②判断方法:
5
、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①只存在细胞内的物质:
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
DNA
分子复制、
DNA
分子转录、
mRN A
翻译有关的酶。
②在细胞内合成后直接分泌到体外的物质:消化酶等。
③不能被吸收的物质:纤维素等。
6
、不发生于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3
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③消化道等外界环境所发生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知识拓展:
1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出现下列情形,稳态会遭到破坏:
①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
②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2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
、内环境成分的位置关泵分析
(l)
图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
为淋巴,②③④共同组成了内环境。
(2)A
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
A
处的氧分压要高于
B< br>处,
A
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
B
处,但
B
处
CO2
和
代谢废物的含量均高于
A
处。
(3)
由图中可知: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为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为淋巴、组织< br>液,血细胞的生活环境为血浆,组织细胞的生活环境为组织液。
4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分析
I
是体内外进行 物质交换的系统,并能为内环境提供
0
2
并排出
CO
2
,这 说明
I
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
I
交
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 和毛细血管壁;如果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只能进入血液,那么Ⅱ为消化道,①表示
主动运输;Ⅲ是泌尿系 统,②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肤有保护的作崩,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
谢废物,Ⅳ表示的器官 是皮肤。
1.
下列各项中能视为进入人体内环境或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
①食物进入消化道
②
CO2
由线粒体进入细胞质基质中
③静脉滴注葡萄糖
④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⑤血浆
蛋白的合成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⑤
D
.③④
2.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
A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
.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
.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3.
下图是人体组织结构 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
.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
CO2
等物质
C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
.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4.
下图是细 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
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③为胰岛
B
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
B
.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
CO2
的浓度相反
C
.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
.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⑤
5.
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
A
、
B
、
C
表示结构,
a
、
b
、
c
、
d
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
A
、
B
、
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
A_______
;
B_______
;
C _______
。
(2)a-d
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
___________
。
(3)
图中
a-d
,
O2
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______
,
CO2
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
_______
。试 写出人体内
利用
O2
并产生
CO2
的反应式:
______ ___
。
(4)a
~
d
之间既彼此分离,
又相互 联系。
a
和
b
之间隔以
______
,
b
的来源有
_______
,
b
的去向有
________
。
(1)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2)a
(3)d
、
a
a
、
d
C
6
H
12
O
6
+6O
2
+6H
2
O
12H
2
O+6CO
2
+
能量
(4)
细胞膜
细胞内液和血浆
细胞内液、血浆和淋巴
6.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B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C
.维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
.维持稳态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7.
上图是人体组织 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
A
、
B
、
C
、
D
表 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②可以进入
A
、
C
、
D
B
.①、②、③、④中,
CO2
浓度最高的是③
C
.血红蛋白属于①的成分
D
.①中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
8.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是,必将引起
[
]
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渗透压下降
C
.细胞代谢紊乱
D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9.
下面关于人体稳态的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下丘脑对水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血糖稳态都有调节作用
B
.正常人发高烧时,失水多于失盐,这时其渴觉中枢受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减少
C
.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D
.水分的平衡、无机盐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都与人体皮肤有关
10.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5
-肝硬化腹水怎样治疗
-肝硬化腹水怎样治疗
-肝硬化腹水怎样治疗
-肝硬化腹水怎样治疗
-肝硬化腹水怎样治疗
-肝硬化腹水怎样治疗
-肝硬化腹水怎样治疗
-肝硬化腹水怎样治疗
本文更新与2021-02-23 14: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5936.html
-
上一篇:内分泌名词解释
下一篇:内科学第八版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