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专家门诊
水火烫伤(烧伤)中医诊疗方案
(
2017
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和《中医外科学》
(陈红风主编,人民卫
生出版社,
2012年
6
月第
2
版)
。
有明确的火热灼伤史(如 沸水、火焰等)
,局部皮肤肿胀、灼痛、或有水疱、
表皮松解或剥脱,病情严重时可伴口干、发 热、烦躁等全身症状。具备上述病因
及主要症状即可确诊。
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1970
年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分 会制定的中国九分法、三度四分法与手
掌法进行烧伤面积与深度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分期。
(
1
)烧伤深度诊断标准
Ⅰ度烧伤(红斑型)
:皮肤伤处 红、肿、热、痛,表面干燥,局部感觉过敏,
不起水泡,常有烧灼感。
2
~
3
天后脱痂痊愈,无瘢痕。
Ⅱ度烧伤(水疱型)
:根据伤及皮肤深度,Ⅱ度烧 伤分为浅Ⅱ度烧伤和深Ⅱ
度烧伤。
①浅Ⅱ度烧伤:剧痛,感觉过敏,有水疱,基底呈 均匀红色、潮湿,局部肿
胀。
1
~
2
周愈合,无瘢痕,有色素沉着。
②深Ⅱ度烧伤:痛觉迟钝,水疱或有或无,揭去表皮,基底苍白,间有红色
斑点、潮 湿,水肿明显。
3
~
4
周愈合,可遗留少量瘢痕。
Ⅲ度烧 伤(焦痂型)
:痛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
干燥。干后皮下筋脉阻塞 如树枝状。
2
~
4
周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一般均需
植皮才能愈合 ,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挛缩。
(
2
)严重程度分类:
①轻 度烧伤:总面积在
10
%(小儿在
5
%)以下的Ⅱ度烧伤。
②中度烧伤:
总面积在
11
%~
30
%
(小儿
6
~
15
%)
或Ⅲ度烧伤面积在
10
%
(小儿在
5
%)以下的烧伤。
③重度烧伤:总面积在
31
%~
50
%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
11
%~
20
% 之间
(小儿总面积在
16
%~
25
%或Ⅲ度烧伤在
6
%~
10
%)
,或总面积不超过
31
%,
但有 下列情况之一者:
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者,
有复合伤或合并伤
(如严
重创伤、化学中毒等)
,有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
④特重烧伤:总面积在
51
%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
21
%以上(小儿总面积
在
26
%或Ⅲ度烧伤在
11
%以上)者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二)证候诊断
1.
热毒袭表证:创面表皮松解、水疱形成、基底红或红白 相间。可伴发热、
口干喜饮、烦躁、尿黄。舌质偏红
,
苔白或黄白相兼,脉略数或细数 。
2.
火毒伤津证:创面红肿疼痛,水疱形成,基底红、红白相间或苍白。可伴壮热烦躁,口干喜饮,呼吸短促,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舌质红,苔黄糙,脉洪
数或舌光无苔,弦细 数。
3.
气血亏虚证:
创面基本痊愈,
邪虽退而正亦虚,
显气血虚衰证。
可伴低烧、
夜卧不安、食欲不振、消瘦、精神困倦、自汗或盗汗、皮肤瘙痒、嗜 眠等
,
舌质
淡红或红、苔薄,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
一
)
辨证论治
1.
热毒袭表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
1
)推荐方药:银花甘草汤加味。金 银花、连翘、黄芩、芦根、炒栀子、
蒲公英、赤芍、牡丹皮、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 药注射剂)
。
(
2
)中医外治法:
①清创术: 用
37
℃左右的消毒生理盐水清除创面污物,修剪创周毛发和过
长的指
(趾)
甲,
大水泡于低位剪破放水,
保留泡皮,
小水泡可暂不处理,
用2
%
黄连洗液或
2
%黄柏溶液等清洗消毒创面,沾干创面水分。
②中药外敷:外敷黄连膏(黄连、黄柏、当归、生地、姜黄、麻油;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生肌 )
、清凉膏(清凉油乳剂)
、紫草膏等包扎或暴露治疗,每日
1
次;
或用地榆粉、
大黄粉各等份,
麻油调敷后包扎,
隔日
1
次,
直至创面愈合;
或外用烧伤喷雾剂等,每日
4
~
6
次。
③中药异种皮覆盖,保护创面,防止创面感染及加深。
2.
火毒伤津证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
1
)推荐方药:银花甘草汤合增液汤加减。金银花、连翘、黄芩、芦根、
栀子、蒲公英、赤芍、 牡丹皮、党参、五味子、生地、当归、玄参、麦冬、甘草
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
。
(
2
)中医外治法:
①中药外敷:
溶痂完毕生长缓慢的深Ⅱ度创面予生肌玉红膏、
生肌白玉膏或
-瑞金医院专家门诊
-瑞金医院专家门诊
-瑞金医院专家门诊
-瑞金医院专家门诊
-瑞金医院专家门诊
-瑞金医院专家门诊
-瑞金医院专家门诊
-瑞金医院专家门诊
本文更新与2021-02-23 12: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55768.html